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文言文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也。
少贫微,佣书自业。
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
宋孝武伐太初,山图豫勋,赐爵关中侯。
泰始初,为殿中将军。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镇军将军张永征薛安都于彭城,山图领二千人迎运至武原,为虏骑所追,合战,多所伤杀。
虏围转急,山图结阵死战,然后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
众称其勇,呼为“武原将”。
豫章贼张凤,聚众康乐山,断江劫抄。
明帝遣山图讨之。
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①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
凤信之,行至望蔡,山图设伏兵于水侧,击斩凤首,众百余人束首降。
元徽三年,迁步兵校尉,加建武将军。
盗发桓温冢,大获宝物。
客窃取以遗山图,山图不受,簿以还官。
太祖辅政,山图密启曰:“沈攸之久有异图,公宜深为之备。
”太祖笑而纳之。
攸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
世祖留据盆城,众议以盆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
山图曰:“今据中流,为四方势援,大众致力,川岳可为城隍小事,不足难也。
”世祖使参军刘皆、陈渊委山图以处分事。
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立水栅,旬日皆办。
世祖甚嘉之。
攸之既败,世祖谓山图曰:“周公前言,可谓明于见事矣。
”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
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还。
上谓之曰:“卿罢万人都督,而轻行郊外。
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备不虞。
”及疾,上手敕参问,遣医给药。
永明元年,卒,年六十四。
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
(节选自《南齐书·周山图传》)【注】①幢主,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武官。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B.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C.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D.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中侯,一种始自曹魏建安年间的爵位称号,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位。
B. 城隍,“城”的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城隍”在文中指城池。
C. 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没有顶盖的高台,建造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D. 手敕,即手诏,是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不同于一般的文书,常有非常意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山图才能超卓,临敌有勇有谋。
他在武原勇猛突围,被称为“武原将”;在豫章,他用计使张凤放松警惕出山会面,最终将其击杀。
B. 周山图心有主见,善处不义之财。
盗贼盗掘桓温墓获得大量宝物,门客盗取宝物来赠送
给山图,山图没有接受,而是登记入册后上交官府。
C. 周山图见识过人,准确判断事势。
他看出沈攸之有反叛图谋,提醒太祖早做防备:作世祖军副,他力排众议,陈明留守盆城的意义。
D. 周山图诚心事主,受到世祖恩宠。
他因为罢免了另一人统领万人的都督而得罪了人,轻装简行到郊外存在危险,因此世祖准许他带侍卫以防不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
②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
【答案】(1)C
(2)A
(3)D
(4)①山图到了豫章,先用羸弱士兵掩藏军队声势,派遣幢主庞嗣馈赠张凤优厚的礼物,邀请他出来聚会,听凭他带士兵保卫自己。
②山图升任竟陵王镇北司马,因为盆城的老交情,进出宫廷与台省,很受(或“被”)亲近信任。
【解析】【分析】(1)“举”是举荐的意思,宾语为“山图”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D项。
“前”修饰“驱”,“前驱”是先头部队的意思,不应该断开,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项。
句意:各处发生叛乱,尚书右仆射王彧举荐山图领兵,皇上叫来山图和他交谈,很满意,派山图带领一百艘战船作为先头部队。
山图和军主佼长生等人攻克贼寇占领的湖白、赭圻两城。
故选C。
(2)A项“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位”错误。
应为封建时代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
故选A。
(3)D项原文“罢万人都督,轻行郊外”应翻译为“放下统领万人的都督身份,轻装简行到郊外”。
故选D。
(4)①中“偃众”,掩藏军队声势;“遗”,馈赠;“要”通“邀”,邀请;“听”是听凭之意。
②中补充句首主语“山图”;“竟陵王镇北司马”保留,不译;“迁”,升迁;“以”,介词,因为;“之”,助词,的;“旧”,旧交;“进出”前面补充主语“山图”;“省”,台省;“见”,表被动,被;“亲信”,亲近信任;“甚见亲信”(被动句)。
故答案为:⑴C;⑵A;⑶D;
⑷①山图到了豫章,先用羸弱士兵掩藏军队声势,派遣幢主庞嗣馈赠张凤优厚的礼物,邀请他出来聚会,听凭他带士兵保卫自己。
②山图升任竟陵王镇北司马,因为盆城的老交情,进出宫廷与台省,很受(或“被”)亲近信任。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
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
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
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附参考译文】
周山图,字季寂,是义兴郡义乡县人。
山图少年时贫穷微贱,靠受雇抄书自谋生计。
有气魄和才干,担任吴郡晋陵的防郡队长。
宋孝武帝讨伐太初,山图参与立功,赐予爵位关中侯。
泰始初年,担任殿中将军。
各处发生叛乱,尚书右仆射王彧举荐山图领兵,皇上叫来山图和他交谈,很满意,派山图带领一百艘战船作为先头部队。
山图和军主佼长生等人攻克贼寇占领的湖白、赭圻两城。
镇军将军张永在彭城讨伐薛安都,山图率领两千士卒到武原接应,被敌寇骑兵追赶,与敌兵交战,杀伤很多人。
敌兵围困加紧,山图结成阵势拼死战斗,随后突破围困杀出,敌兵溃败不能阻挡。
众人称赞山图勇猛,称他作武原将。
豫章郡贼寇张凤,在康乐山聚集人众,拦江抢劫掳掠。
明帝派遣山图讨伐他。
山图到了豫章,先用羸弱士兵掩藏军队声势,派遣幢主庞嗣馈赠张凤优厚的礼物,邀请他出来聚会,听凭他带士兵保卫自己。
张凤相信了庞嗣。
行进到望蔡,山图在水边安排了伏兵,出击砍掉了张凤的首级,(张凤的)随从一百多人俯首投降。
元徽三年,调任步兵校尉,加封建武将军。
盗贼发掘了桓温墓冢,获得大量宝物。
门客盗取宝物来赠送山图,山图没有接受,登记后上交官府。
太祖辅佐治理政事,山图秘密启奏说:“沈攸之长久蓄有反叛的企图,您应该加强对他的防备。
”太祖笑着听取了他的建议。
沈攸之发动叛乱,世祖担任西讨都督,启用山图担任军副。
世祖留守盆城,众人议论认为盆城城池太小难于固守,不如回都城。
山图说:“现在据守中游,可以作各方后盾,众人尽力,凭仗河流、山岳都能有所作为。
城池小的事,不值得为难啊。
”世祖派参军刘皆、陈渊跟随山图来处理事务。
山图截取行旅船的船板,用来在船上建造瞭望台,设置水中栅栏,十天时间都办好了。
世祖十分赞许他。
沈攸之兵败后,世祖对山图说:“您之前说的话,可以说识别事势眼光高明啊。
”世祖即位,山图升任竟陵王镇北司马,因为盆城的老交情,进出宫廷与台省,很受亲近信任。
山图在新林建立别墅,清晨黑夜来回。
皇上对他说:“爱卿放下统领万人的都督身份,轻装简行到郊外。
从现在开始再到别墅去,可以带卫士跟随自己,来防备意外的事。
”等到患病,皇上亲笔写诏书询问,派遣医生送药。
永明元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皇上下诏赐给他朝服一套,敛衣一套。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
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
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
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
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①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鸣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
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②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
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
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散展。
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
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
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①西铭:张溥,明末复社的领袖。
张溥死后,因无后,次年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
钱谦益后来投降了清朝。
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
②若敖:春秋时楚国公族名,因为
越椒背叛楚而被灭族绝后。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见背:被背弃
B.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分:料想
C. 淳之身,父之所遗遗:遗留,留下
D.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酬:报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失其所与,不知
C. 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 家事尽以委之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夏完淳在临刑前为“不得以身报母”而深感悲痛,为家中“八口”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但他又认为“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以身殉父”是死得其所的。
B. 夏完淳在信中恳请双慈保重,牵挂结婚二载的娇妻,并以五言诗的咏唱抒发豪情,侠骨柔肠,尽显其中。
C. 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万勿置后”,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
D. 这封狱中绝笔信表达了夏完淳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全文一唱三叹,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
言善痛哉痛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②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答案】(1)A
(2)B
(3)C
(4)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5)①(本来指望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慰恤,生者获得荣封,向九泉之下的父亲告慰我们的成功。
②像西铭先生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啊!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本题A项,“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中“见背:被背弃” 解释错误,“见背”是对父亲去世的委婉的表述,“见”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见背”可理解为“离开我,背离我”。
故选A。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A项,“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中“也” 表示感叹语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也”与上文的“者”构成“者……也”结构的判断句。
B项,“嫡母慈惠,千古所难”与“失其所与,不知”中的“所”,均与下文构成“所”字结构,翻译为“……的”。
C项,“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中“者” 解释为“这样的人”,“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解释为“……的”。
D项,“家事尽以委之”中“以” 解释为“把”,介词;“宁许以负秦曲”中“以”解释为“来”,连词。
故选B。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C项,“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万勿置后’,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表述错误,原文相关表述为“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这里是表达担心会像西铭先生一样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选项曲解为“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理解错误,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本题“贤孝素著”介绍的是新妇的形象,主语是“新妇”,应独立成句;“亦……也”为固定结构,应独立成句;“语无伦次”为成语,意思相对完整,应独立成句;“痛哉痛哉”表示悲痛的语气,独立成句;因此,可断句为: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大意是:妻子与我成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
悲痛,太悲痛了!
(5)本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
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此题注意,①图:希望。
以:来。
荣:使动用法,使……荣耀。
②不肖:不成才,没出息。
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状语后置。
为人所诟笑:被动句。
诟:诟骂。
愈:好。
故答案为:⑴A;⑵B;⑶C;
⑷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⑸①(本来指望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慰恤,生者获得荣封,向九泉之下的父亲告慰我们的成功。
②像西铭先生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啊!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以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再以身体来报答母亲了。
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
怨恨惨痛越积越深,历尽了艰难辛苦。
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赠恤,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
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集中于先朝,一支军队刚一起来,就立即被粉碎。
去年的义举,我已自以为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得以孝养母亲。
以致尊贵的慈母托身于空门,生母则寄生在异姓之家。
一门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奄忽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天都已知晓了。
唉!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
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
虽然如此,但是,就这样吧!我的身体是父亲遗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但尊贵的慈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
惠,千百年来所少有。
大恩未曾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现在我只得把尊贵的慈母托付给义融姊,把生母托付给昭南妹了。
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幸运。
如果不然,千万不要另立后嗣。
会稽的大望族至今如此零落已极。
节义文章象我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像西铭先生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唉!天地是无穷无尽的,家族却不可能永远绵延不绝。
有一日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地在庙中接受祭祀、供养,又哪里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至成为饿鬼而已呢?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战乱不会有停止之日。
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把我挂在心里。
二十年之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伤,不要悲伤!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
武功甥是未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
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供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我的愿望就已达到了。
妻子与我成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
悲痛,太悲痛了!
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
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
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
从佛教的原理来说,一切事物本都未尝生存,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地不足珍惜。
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
十七年来只是一场恶梦,报仇在于来世。
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我对一切都毫无愧怍。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比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责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庄子》)(1)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2)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答案】(1)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
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重义轻利;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示例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
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所以我不赞同。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语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坚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