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具制作的实践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具制作的实践探索
地理教具制作的实践探索
作者:胡明静文章来源:塔山中学添加时间:2012-02-28 09:51:31 点击数: 146 添加到收
藏夹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成就感。
三、制作地理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脚踩大地,仰望蓝天,探索无垠的宇宙时,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我们结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开展了天文科普教育,制作简单的地球公转轨道面、天文伞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地球在宇宙空间的公转运动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课件的演示虽然清晰,但是自己动手演示更直观,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为了保证能够正确的演示地球的公转,地球、太阳、公转轨道面的位置首先要正确,我们因此尝试制作地球绕日公转轨道面。
方案一,用矿泉水瓶做太阳,用两根直铁丝与地球仪对准调好高度,分别相交穿过矿泉水瓶做为太阳光线,这种方案简单,地球运动到两分两至的位置可以观察的比较清楚。
另一方案,用底座固定,根据两分两至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制作椭圆形公转轨道,学生演示时用地球仪模拟地球在宇宙空间的绕日沿椭圆形轨道的运动,这种方案更精确,但制作椭圆形轨道的要求比较高。
通过简单的教具演示地球公转,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乐于动手,兴趣盎然,易教易学。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探求宇宙的兴趣,宣传天文科普,我们在校本课程中又开展了天文科普教育,用口语化、通俗生动的语言,让孩子们了解宇宙的奥秘。
天文科普课以“仰望星空”为主题,利用学校的光电星象仪,组织学生学习星空,认识星座,让学生画四季星图,组织和老师家近的学生晚上一起观测星空,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的绘制天文伞。
简易制作过程:选用有八根伞骨的雨伞,用小圆点的标签贴纸当星星,然后根据四季星图,在伞上绘制后、御、熊、琴四个星区的简易星图(如图3)。
这种简易的天文伞制作简单,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加强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通过参与制作天文伞的活动,对于四季星空的星座及位置了然于心,当再次仰望星空,看到的不仅是满天繁星,更是由好多美丽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一个个星座组成的动人的画面,感受到的是宇宙何等的浩瀚、神奇、美妙。
综上所述,地理教具、学具小制作是手、脑、眼并用的实际操作,它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巩固所学得的地理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
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兴趣和能力方面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
”所以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教具制作的活动。
姑且不论学生制作的教具是精致还是粗陋,只要学生敢于动手、善于动手,都是值得赞赏的。
相信通过不断摸索、实践、积累经验,教具制作一定会成为地理教学和地理课外活动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