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课件24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注】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 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答案:①“荒”是荒凉、冷落,“瘦”指瘦瘠;②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 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③“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处运用十分 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寄寓了诗人对山 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问:颈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 请作简要赏析。
• ①释义: “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 • ②手法/翻译: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竹声萧萧
“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 “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 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 • ③效果、特点: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 的意境 • ④情感:表达了作者闲适、旷达乐观的心态
3.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 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答案:①“常”强调时间频度,“偏”突出情态;②“常”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 “偏”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③“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 与情感。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11分) 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
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内宴奉诏作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
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

〖即练即悟〗 1.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然后回答问题。
白头吟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躞蹀御沟①上,沟水东西流②。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答案:① “拂”和“侵”。 拂,吹拂。侵,侵占。②都用了拟人化 的写法。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 “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 欲与诗人同乐。 ③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表达了作者闲适、旷达乐 观的心态 。
炼字型
答题步骤:(确定词性) (1)(释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情景。
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 临其境之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七、词性改变的活用词/体现修辞手法的词 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
、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 ,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 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②效果: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 自己老之将至。
富于趣味。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数?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与题目 “早梅”契合。
六、特殊词:叠词、拟声词 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
染气氛,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
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掌握考试常见设问方式
◎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 要赏析。 ◎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某句中的某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 述理由。 ◎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 恰当?为什么?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 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三炼颜色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春风又绿江南岸。
作用: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 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 奏感。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 绿字道出春风吹遍万物,生机盎然。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 考查的重点。
二炼形容词
形容词: 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例:①红杏枝头春意闹 ①热闹 ②红杏在枝头绽放,开得那么灿烂,那么热 闹
③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④ 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 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拟声词 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 氛
数量词
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
▪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关注丰富多彩的形容词、副词 ▪关注生动形象的叠词、拟声词、数量词、活用词/体 现修辞手法的词 ▪关注色彩浓烈的词
【注】 ①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②东西流:即东流。
在一、二句中哪两个词用得最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①皑:白色,通常用来形容雪的洁白。皎:皎洁,通常用以形容月 光洁白光明。 ②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皎洁。 ③自喻手法,运用两个表示颜色的词体现诗人自己的人格纯洁如同 白玉。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 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liàng) 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 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移: 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 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炼字(品味关键词)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 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 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 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 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 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翻译、手法) (3)(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 (效果作用:意境+感情)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 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 诗词往往会因为一字或几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
炼字:重点关注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 活用词、色彩词、拟声词、情感(传神显旨)词等
一炼动词
动词艺术效果: 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
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精要点拨
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特点。 ——巴尔扎克语
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 特的功能。
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 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 “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孤独。一片孤独的城池处于万仞高山之间。写尽环 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精要点拨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
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
如临其境。这些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翻译:“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 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
②效果: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 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翻译:“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 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
四、副词 副词是对动词、形容词进行修饰限制的词。妙用副词,可以疏通文气,突
出呼应,表现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态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生动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 银装素裹,焕然一新。
五、数量词 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山水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 “悦”和“空”均使用了使动用法。
炼字类别 动词
主要功用 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形容词(修饰词)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