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第一中学2019高三9月抽考-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2019高三9月抽考-化学
本卷须知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
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MN55FE56CU64
1、以下试剂的保存或使用正确的选项是〔〕
A.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使用前要用滤纸吸干煤油
B.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因此过氧化钠可露置在空气中
C.称量NAOH固体时,应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
D.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中一定有钾元素
2、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以下分类不正确的选项是〔〕
A、NA2O、MGO、CA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右图所示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NA、FE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B、7.8G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0.2MOL电子
C、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D.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
4、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反应生成物都属于电解质
B、该反应说明氧化性CL2比KCLO3强
C、HCL部分发生氧化反应
D、1MOLKCLO3在反应中得到6MOLE-
5、不能正确表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2++CO32-=CACO3↓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FE+2H+=FE2++H2↑
6、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FE2+、AL3+、CLO-、CL-
B、K+、BA2+、OH-、NO3-
C、NH4+、NA+、OH-、SO42-
D、MG2+、H+、SIO32-、SO42-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8、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FE2O3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9、以下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10、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假设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B、假设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假设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BA2+、SO42-、NO3-
11、0.6MOL·L-1FE2〔SO4〕3和1.2MOL·L-1CUSO4的混合溶液200ML,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FE2+与CU2+物质的量之比为2:1,那么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为〔〕
A、0.30MOL
B、0.22MOL
C、0.16MOL
D、0.48MOL
12、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
过程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 ·L -1的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 ,那么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生成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为100ML
B 、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 、开始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16.4G
D 、标况下产物NO 的体积为22.4L
13、以下判断合理的是〔〕
①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⑤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⑥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A 、只有②⑥
B 、只有②⑤
C 、只有①②⑤⑥
D 、只有③④
1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7.1G 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6.02×1023
B 、标准状况下,22.4LNO 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0×6.02×1023
C 、VLAMOL ·L 〔1的氯化铁溶液中,假设FE3+的数目为6.02×1023,那么CL 〔的数目大于3×6.02×1023
D 、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1MOL 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为0.5×6.02×1023
15、常温下,以下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MOL ·L -1NAOH 溶液:K +、NA +、SO42-、CO32-
B 、0.1MOL ·L -1NAHCO3溶液:K +、BA2+、NO3-、CL -
C 、0.1MOL ·L -1FECL3溶液:K +、NH4+、I -、SCN -
D 、C 〔H +〕/C 〔OH -〕=1的溶液:CA2+、NA +、CLO -、NO3-
16、以下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切开的金属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4NA +O2==2NA2O
B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NA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 +S2-==AG2S ↓+2CL -
C 、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H2O ===4NAOH +O2↑
D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3-+CA2++2OH -===CACO3↓+CO32-+2H2O
17、AL 、FE 、CU 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B 、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 、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D 、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 、F
E 、AL
18、以下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A 、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 :5I -+IO3-+3H2O ===3I2+6OH -
B 、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 溶液并加热:NH4++OH -=====△NH3↑+H2O
C 、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 ===HSO3-+NH4+
D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 +2H ++NO3-===AG ++NO ↑+H2O
19、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假设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原溶液中的BR -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假设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 -、FE2+、BR -均被完全氧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20、在T ℃时,将AG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 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 ·CM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MOL 。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a V ρ-a
×100% B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 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C 、溶液中C 〔OH -〕=1 000b V
MOL ·L -1 D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
1 000a 17 V
MOL ·L -1 21、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G ,12C 原子的质量是BG ,假设NA 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NA
②MG 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 /AMOL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MOL
④AG 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如下图,在一个容积固定的恒温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在A 、C 处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X 、Y 两种气体。
当隔板停止滑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气体的体积:V 〔X 〕=V 〔Y 〕
B.物质的质量:M 〔X 〕《M 〔Y 〕
C.X 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Y 的相对分子质量
D.X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23、有FE2+、NO3—、FE3+、NH4+、H2O 和H +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还原产物为NH4+
C 、假设有1MOLNO3-参加还原反应,转移8MOLE -
D 、假设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那么正极反应为FE2+-
E -====FE3+
24.2017年9月29日,“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上太空,火箭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H3-NH-NH-CH3〕和四氧化二氮〔N2O4〕。
在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发生反应:CH3-NH-NH-CH3+2N2O4→2CO2+3N2+4H2O提供能量。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燃料绿色环保,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
B、该反应中N2O4是还原剂,偏二甲肼是氧化剂
C、CO2和N2都是还原产物
D、每有0.6MOL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3.2NA
25.现需要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L-1的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A、称取7.8GNA2O2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另一量筒量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配制500ML0.5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以下问题:
〔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
〔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此时左边的托盘将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右边的托盘。
欲使天平平衡,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__〔填“32.6G”或“31.61G”〕,请用“↓”表示在托盘上放上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砝码的称量过程,并在标
标尺
〔3〕某学生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MOL·L-1,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
D、胶头滴管加水后定容时仰视刻度
27.〔8分〕〔1〕向MNSO4和硫酸的混合溶液里加入K2S2O8〔过二硫酸钾〕,溶液会
发
如下反应:MN2++S2O82-+H2O→MNO4-+SO42-+H+
该反应常用于检验MN2+的存在。
其特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反应中有0.1MOL还原剂参加反应,那么消耗氧化剂物质的量__________MOL。
〔2〕假设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
〔3〕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到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固体溶解变为澄清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NABIO3+MNSO4+H2SO4—NA2SO4+BI2〔SO4〕3+NAMNO4+H2O
①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28、〔11分〕A、B、C、D、E五种可溶性化合物,分别由阳离子FE3+、BA2+、AL3+、NA+、AG+和阴离子NO3-、OH-、SO42-、CL-、CO32-中的各一种组成〔离子不重复〕。
现做如下实验:
①A和E的溶液显碱性,0.1MOL·L-1A溶液的PH小于13;
②在B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氨水至过量,沉淀消失;
③在C的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的质量增加;
④在D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没有沉淀。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以上事实推断A—E的化学式:
A;B;C;D;E。
〔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3〕写出③、④的离子方程式:③;④。
29.〔9分〕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净水消毒剂。
工业上可以通过次氯酸钠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钠,生产过程如下:
回答以下问题:
〔1〕经过步骤①后,加入NAOH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
〔2〕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从溶液Ⅰ中分离出NA2FEO4后,还有副产品NA2SO4、NACL,那么步骤③中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将一定量的NA2FEO4投入到PH不同的污水中〔污水中其余成分均相同〕,溶液中NA2FEO4浓度变化如下图曲线Ⅰ、Ⅱ所示,试推测曲线I比曲线II对应的污水PH
_____〔填“高”或“低”〕。
〔5〕通过计算得知NA2FEO4的消毒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比氯气的_____〔填“高”或“低”〕,用高铁酸钠代替氯气作净水消毒剂的优点是____〔答出两点即可〕。
30、〔8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NH3+CO2+NACL+H2O=NH4CL+NAHCO3〔晶体〕
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G水〕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B装置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
〔3〕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应在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的洗气装置,其作用是。
31、〔4分〕硝酸铜受热易分解:2CU〔NO3〕22CUO+4NO2↑+O2↑,当温度达到800℃时,CUO开始分解:4CUO2CU2O+O2↑,至1000℃以上,CUO完全分解〔加热过程中忽略2NO2N2O4,2NO2=2NO+O2等反应〕。
现取5.64GCU〔NO3〕2无水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分解,将生成的气体及时导出并用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
⑴假设该质量的无水硝酸铜经加热完全分解,其中的铜元素全部转化为氧化铜,那么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____G 。
⑵假设该质量的无水硝酸铜完全分解,铜元素全部转化为氧化亚铜,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被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吸收后,还有多余的气体,那么多余的气体是________〔填分子式〕,其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_____L 。
⑶假设该质量的无水硝酸铜分解后的残留固体中含有1.60GCUO ,那么残留固体的质量可能
是_________G 。
2018-2018第一学期兰州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
化学答题卡
得分
〔1〕
〔3〕
27.〔8分〕
〔1〕〔2〕
〔3〕①
②
28、〔11分〕
〔1〕A 、B 、C 、D 、E 、
〔2〕
〔3〕③④
29、〔9分〕
〔1〕
〔2〕
〔3〕
〔4〕
〔5〕
30、〔8分〕
〔1〕
〔2〕
〔3〕
31、〔4分〕
〔1〕;
⑵,;
⑶;
27.〔8分〕〔1〕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0.25〔2〕CL2
〔3〕10414=35414〔2〕BI2〔SO4〕3
30、〔8分〕〔1〕CACO3+2H+=CA2++CO2↑+H2O吸收从B装置中的试管内逸出的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
〔3〕A与B饱和NAHCO3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除去CO2中混合的HCL气体
31、〔4分〕〔1〕2.4G〔1分〕;⑵O2,0.168L〔各1分,共2分〕;⑶3.48G或2.32G
〔共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