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赞皇县第二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5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优教教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8758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0.png)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优教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课程是初中物理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能量是物质的属性,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并能够通过实验和例题来解答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能量的概念,能够描述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例题,掌握能量守恒原理,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难点:如何运用能量守恒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设计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主题,让学生思考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如,我们常常说水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能转化为光能,这些能量之间的转化是如何实现的呢?2.学习内容:首先讲解什么是能量,能量的种类,以及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然后介绍能量守恒原理,通过实验和例题来说明守恒原理的应用。
3.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能量守恒原理。
例如,将一个弹簧挂在一个支架上,将一个小球抛向弹簧,观察小球的反弹高度,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能量守恒的结果。
4.例题讲解:结合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能量守恒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小车从山顶滑下来,求小车到达底部时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5.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批改讲解。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的理解。
6.总结: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让学生重新回顾学到的知识点。
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更多实例,加深对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展开,通过实验和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同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
初三教案—7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初三教案—7能量的转化与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d6c2f38af242336c1fb95ee1.png)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4、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形成感性的认识。
2、通过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教学难点】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讨论合作式,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教师:气球火箭模型、能量转化的媒体资料。
学生(每组):黑色塑料袋、水、温度计、电池、导线、小电动机、钢笔、纸屑、质量稍大的乒乓球、橡皮泥。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展示的图片。
发光的灯泡食物飞行的飞机燃烧的煤气【提出问题】图片中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这些能量是凭空产生的吗?还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能的转化过程中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二、新课讲授(一)能量存在的多种形式:我们身边的物体还存在哪些形式的能量?请举例说明。
板书:一、能量存在的形式:机械能、太阳能、风能、化学能、核能、等等【归纳总结】: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都存在能量,物体的能量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移或转化的。
(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渡语】:利用课桌上的实验器材以同桌为小组完成这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发生了哪些能量的转化。
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
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能电池对着阳光。
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61e225e87101f69e319543.png)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进行计算;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四、新课引入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你能说出下面物体都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学生讨论并回答,图片上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太阳能、内能、生物能。
还有化学能、光能、电能、原子能等。
五、新课讲解(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教师播放视频《小实验中发生了哪些能量变化?》,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变热,这是为什么?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温度会越来越高,这是什么原理?冬天,天很冷,跑会儿步,身体会变热,这又是为什么?将太阳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它对着阳光,可以看到过段时间电扇会自己转起来,是什么力量让它转起来的呢?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纸片会“飞到”钢笔杆上,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由于发生了能量转化。
请你思考一下,它们分别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学生观看视频并讨论回答,摩擦双手,手会变热,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温度会越来越高,是因为太阳的太阳能转化成内能;人跑会儿步,身体会变热,是因为身体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内能;将太阳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它对着阳光,可以看到过段时间电扇会自己转起来,是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又转化成机械能,使电扇转动;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纸片会“飞到”钢笔杆上,是因为摩擦时,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纸片飞起,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11.6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11.6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d419a6b0717fd5360cdc34.png)
例题:用铁锤打击铁钉,设打击时有80%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的50%用来使铁钉的温度升高。问打击20次后,铁钉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已知铁锤的质量为 1.2kg,铁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是 10m/s,铁钉质量是 40g,铁的比热是5.0×102J/(kg?℃)。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3.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学习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① 电炉取暖:电能→内能
② 煤燃烧:化学能→内能
③ 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
(3)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
播放动画:大自然中能量的转换
2.能量守恒定律
大量事实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三、课堂小结
自然界的物质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每一种运动都对应着一种能。能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存在着相互转化过程,转化过程中总量是守恒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同学们要会分析一些自然现象中能是怎样转化的。应该知道,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有条件限制的定律,而且实际现象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存在于普遍自然现象中的自然规律。这规律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如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都有指导意义。它也对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有指导作用。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教案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e68b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4.png)
教案名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目标:1.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2.掌握能量在物理过程中的转化过程;3.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4.培养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察、实验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PPT、教学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入:通过一个物理实验来引起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思考。
例如,一个小球滑下斜面后撞击另一个小球,观察到第一个小球停下来,而第二个小球开始运动。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一个小球会停下来?第二个小球开始运动是因为什么?3.小结引导:引导学生总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相关知识。
第二步:概念讲解(15分钟)1.通过PPT介绍能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
2.引导学生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本概念。
3.解释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重要性和应用。
第三步:实验探究(20分钟)1.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验,例如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簧拉伸的劲度系数。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探索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过程。
3.帮助学生进行数据记录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规律。
第四步:拓展活动(15分钟)1.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并分析其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过程。
3.学生展示小组结论,并相互交流讨论。
第五步:能力拓展(20分钟)1.提供一些有关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指导和讲解。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第六步:小结(10分钟)1.总结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重要性和应用。
2.引导学生复习和概括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在实验、观察和合作活动中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能量的守恒和转化教学设计
![能量的守恒和转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2aa8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3.png)
能量的守恒和转化教学设计引言:能量的守恒和转化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理解自然界各种现象和过程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围绕能量守恒和转化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旨在通过设计活动和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原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能量的守恒和转化的基本概念;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观测和测量与能量守恒和转化相关的现象;3.能够利用基本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解释和分析各种自然现象;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能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能量的守恒定律及其应用;3. 能量的转化过程及其例子;4. 能量转化中的效率问题。
三、教学活动和实验设计1. 活动1:能量的分类和定义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式的能量,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不同能量的特点和定义。
2. 活动2:能量转化的例子观察与思考选择几个具体的能量转化例子,如水的沸腾、电能转化为光能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能量转化的过程,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方向和依据。
3. 实验1:机械能的守恒实验设计一种简单的机械能守恒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可以使用一个小球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观察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势能和动能的变化,验证能量守恒的原理。
4. 实验2:热能转化的实验通过热能转化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热能的传递和转化。
可以设计一个铁水均热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温度铁水之间的热传递,观察热能的转化和守恒规律。
5. 活动3:能量转化中的效率问题带领学生思考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效率问题,通过举例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能量利用效率。
四、教学评价和反馈1.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实验数据和讨论表现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习。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市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市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d5440f56c85ec3a86c2c55b.png)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多种形式。
2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3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情境引入:今天老师带来很多实验器材,都是物理社团的同学们提前为大家准备的。
比如这个装置,在外力作用下笔芯开始旋转,经久不歇,同学们叫它“永动机”。
大家猜想一下,它具有的能量可以让它永远转动下去吗相信大家经过今天的学习,会有更确切的认识。
新课讲授:一睹芳容说到能量,它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一睹芳容。
注意思考其中包含哪些形式的能量你知道哪些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机械能。
风能,水能也蕴含着巨大的机械能。
还有,太阳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内能。
除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还有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
请问:这些形式多样的能量是孤立存在的吗还是它们之间有联系(有联系)有什么联系呢(相互转化或发生转移)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八年级物理中我们学过了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知道动能和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所以猜想,自然界中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
那转移呢(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热传递,知道内能可以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由此猜想,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发生转移。
好,针对大家的猜想,让我们进一步通过实验,来二探究竟。
二探究竟问题一:能量的转化请各小组利用实验盒里已有的实验器材,合理设计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找出这些现象间的联系,探究其中的能量转化。
请各小组做好准备,展示你们的探究成果。
(1)手动发电机,风力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旋转的小兔,旋转木马: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自制手电筒: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飞驰电刷: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温差发电机:内能转化为电能。
短路燃锡纸:电能转化为内能。
(3)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小车:太阳能(光能)转化为电能可乐电池,盐水小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旋转的纸圈,喷气小船: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擦燃火柴,空气压缩引火仪: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390356c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c.png)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自然现象。
(2)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通过对“永动机”的分析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判断能量的转化、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2.难点: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荡秋千时若不加外力自己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使秋千越荡越高?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下列小实验,让学生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通过这些现象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a.来回摩擦双手;b.在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c.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d.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分析:在a实验中,双手会感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b实验中,温度计示数升高,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在c实验中,小电扇转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动能;在d 实验中,细小纸片被吸起,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知识归纳: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学情境:(1)演示将乒乓球从一定高度下落,为什么乒乓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损失的能量到哪儿去了?能量是否在不断消灭?(2)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感觉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温度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归纳总结:(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永动机:一种不需要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
永动机一定不能实现。
说明:能量的“转化”是指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能量“转移”时能量的形式并没有变化,但能量所在物体发生了变化。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九年级物理备课导学设计资料)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九年级物理备课导学设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07c76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a.png)
导学设计年级九年级班级班学生姓名科目物理制作人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知道能量在一定方式下可以相互转化。
3、理解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4、会使用能量守恒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学习重点:能量守恒定律学习难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守恒二、课前自学5、从滑滑梯上下滑中,感觉到屁股有灼热感,是因为转化成。
2、教师顶部悬挂的电风扇在工作中,把 __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____。
3、双手相互摩擦是把转化成。
4、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
5、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在能量的和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
三、课堂互学(课前根据目标预设,设置的互学问题。
)合作探究探究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1、如图,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图中给出了两个实例:电能转化为光能,如电灯;电能转化为内能,如加热器。
合作讨论,尽可能多的补充图中缺少的实例。
探究二:能量守恒a、单摆摆动一会就停止在竖直位置,不能一直摆动下去,为什么?减少的能第 1 页共2 页量到哪儿去了?b、篮球从高出自由下落而不能回弹到开始下落的位置,为什么?减少的能量到哪儿去了?c、如有图尝试制作的永动机,为什么不能一直转动下去?四、课堂展学(根据目标预设,检测和运用本堂课的知识。
)1、下列现象中,有能量的转化的是 ( )A.用热得快加热烧杯里的水 B.冬天烤火炉取暖C.陨石坠落穿过大气层发热 D.从冰箱里拿出的东西感到凉2、下面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发热 B.古代人们的钻木取火C.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D.用通电的电炉加热水.水温升高3、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使命和安全坠入南太平洋海域,当和平号进入稠密大气层时,燃气了熊熊大火,这是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在和平号进入南太平洋过程中,它的____能增加____能减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d6a9f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0.png)
学
过
程
二、能量的转移
能量能够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由
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能量转移实例。
◆探究活动3:
小球在地面弹跳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
三、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 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教学重点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例。
教学难点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例。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
◆探究活动1:
(1)(试管、水、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橡胶塞)利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使试管中的水蒸气把橡胶塞蹦出。讨论:实验中发生了怎样的能的转化?
(2)图片中发生了怎样的能的转化
二次备课
二、进入新课:
一、能量的转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2. 了解各种形式的能可以转移。
3.了解能量守恒定律。
4.能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过程及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充分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的教育。使学生多了解一些科学的历史、现状以及展示未来,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自然界还蕴藏着大量的能源尚待我们开发,人们不仅应该注意合理地使用能,开发新的能源,也同时应该注意节约能源。
二次备课
当
堂
训
练
1.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92c8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7.png)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在自然界中,能量是一个永恒不灭的概念。
能量存在于物质运动、射线辐射、化学反应等各种现象中,是推动世界运转的重要力量。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也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规律。
本文将以“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为题,探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规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概念。
一、能量的分类和转化1. 势能和动能:能量可以分为势能和动能两种形式。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如物体在高处具有的重力势能;动能则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能量的转化: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在机械装置中,电能可以转化为动能或热能;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等。
3. 能量转化的过程:能量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也称为能量守恒原理。
无论能量如何转化,总能量始终保持恒定,只是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
二、机械能的转化1. 弹簧振子:当弹簧振子静止时,其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在振动过程中,弹性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然后再转化为弹性势能。
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 斜面运动:斜面上的物体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动能逐渐减小,最终转化为热能。
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的守恒得到了验证。
三、化学能的转化1. 燃烧反应:例如木材燃烧的过程,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木材中的化学能通过氧化反应释放出来,产生火焰和热量。
2. 电能转化:在电路中,电能可以驱动电动机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也可以通过电阻产生热量,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无论是何种转化,能量守恒始终成立。
四、能量转化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 实验材料:弹簧振子、标尺、计时器等。
3. 实验步骤:首先测量弹簧振子静止时的长度和时间,再释放振子让其振动,记录振动过程中的长度和时间数据。
最后比较两组数据,验证机械能守恒。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32d8c5f8c75fbfc77db25f.png)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3.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学习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教学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刀具在砂轮上磨削时,刀具发热是因为通过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变热,这是通过热量传递使这瓶水内能增加。
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内能为什么增加了?是凭空产生的还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1.能的转化想想做做:按照书中的操作,观察发生的现象,说一说发生了那些能量的转化。
(1)摩擦手,手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黑塑料袋盛水,阳光下,温度升高:光能转化为内能。
(3)连在太阳电池的小电扇对着阳光,转动起来: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4)钢笔杆摩擦后会吸引小纸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看来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仔细观察下面的能量相互转化的图示,你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实例?(1)运动的汽车紧急刹车,汽车最终停下来。
这过程中汽车的动能(机械能)转化为轮胎和路面的内能。
(2)把一铁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水,直至水沸腾。
在这一过程中,铁块从周围水中吸收了热量使它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九年级物理全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64d3d01eb91a37f1115ce6.png)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
一
新课推进
一、能量的转化
1.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
多媒体展示图片。
归纳总结:能量的形式比较多,如机械能、化学能、内能、光能、核
能、电能、电磁能等。
机械能又包括动能和势能,自然界中具有动能
的能量有风能、水能、潮汐能等,势能又包括重力势和弹性势能。
还可以启发学生列举出更多具有能量的物体或物质,并说出它们分别
具有哪种形式的能量。
课中作业
环节二.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转化
过渡方法:请同学们伸出双手放在面颊上,感受它的冷热,然后两只手快速用力摩擦一会儿,再放到面颊上感受它的冷热,有何发现?
归纳: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导致双手发热,可见不同形式的能量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再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分析体会其他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图(a):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图(b):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图(c):电动机带动水泵把地下水送到地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图(d):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图(e):木柴燃烧时放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图(f):太阳能电池光能转化电能。
探究归纳: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多媒体播放视频:能量守恒定律。
①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c389a202768e9950e7389a.png)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目标】1.知道能有各种形式,每一种形式的能对应于一种运动形式;知道各种形式的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理解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3.知道“永动机”是制造不出的。
4.通过实验、视频录像、图片等观察、分析,感受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5.通过学习“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人类探索真理的艰难和这一发现过程在哲学和科学发展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实现相互间的转化的。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1.播放“天下第一爆”的录像。
设问1:三峡电站修建过程中利用到了哪些形式的能?学生应可以从具体事例中识别出已知形式的能,如电能、内能、化学能、机械能。
若不能,老师则可将情景中的重点加以描述,进行启发和更有针对性的提问。
小结:能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每一种形式的能对应于一种运动形式。
提问:机械能与什么运动形式相对应?内能?电能?化学能?大家谈:指出图中所对应的能的形式,并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形式的能。
能是对物质运动形式的一种描述。
随着人们对物质运动形式越来越全面、深刻的认识,也会认识到更多形式的能,如核能等。
二、导入新课。
设问2:各种形式的能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和录像,讨论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和转移。
演示实验1:闭合电键,伏打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演示实验2:闭合电键,小电动机提升钩码。
录像1:播放游乐场“过山车”的录像。
录像2:播放“风力发电”的录像。
自主活动:根据录像、实验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各种能量之间是如何实现转化的?小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能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设问3:各种形式的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什么?得出定律:阅读资料:迈尔、焦耳、赫尔姆霍茨等科学家发现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历程。
小结: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一)](https://img.taocdn.com/s3/m/e151605e51e79b89680226ea.png)
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内容:第一,通过完成一组小实验来讨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第二,介绍能量守恒定律。
本节课也是以探究讨论为主,也可以事先要求学生查找一些相关资料,在课上做为讨论的内容。
本节课应该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解释能量守恒定律。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情感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用探究的方式解决四、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投影机五、课时建议1课时六、教学过程1.来回的摩擦双手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
3.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4.用热的快烧水为什么能烧开。
我们来讨论一下上面的实验都发生了那些能量的转化。
完成下面的图题总结结论根据小组的结论完成下面的图示能量的转化具体的讲解一下能量的转化图,重点放在分析摩擦生热,说明摩擦是机械运动现象,生热是热现象,摩擦能够生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热现象有联系,让学生分析别的例子那为同学还能为大家演示一下能量间的转化。
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七、板书设计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能量的转化2.能量的守恒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2548040c22590102029de8.png)
A.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B.流星在地球的大气层中燃烧
C.从高处冲下来的水带动水轮机转动
D.电风扇通电后转动
4.2 kg80℃的热水与4 kg20℃的冷水混合。如不计热损失,则热水放出热量Q放与冷水吸收热量Q吸的关系为
A.Q放>Q吸B.Q放<Q吸C.Q放=Q吸D.无法判断
学习任务一:能的转化
小组实验:想想做做,学生也可做一些其它小实验
摩擦生热:能转化为能
发电机发电:能转化为能
电动机转动:能转化为能
植物光合作用:能转化为能
燃料燃烧:能转化为能
电灯发光:能转化为能
做功冲程:能转化能。
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是否改变呢?阅读填写
学习任务二、能量守恒定律
1.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它只会从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___,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__。
5.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内胎打气
B.用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C.古人使用的钻木取火
D.开水倒入杯中,逐渐冷却
6.我国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A.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
C.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学习
重点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学习
难点
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三)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三)](https://img.taocdn.com/s3/m/728d3f344693daef5ef73dea.png)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后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回忆前面能量转化的一些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上述现象中能量的转化。
总结出: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3、让学生完成书上第122页中图15.5-1,各种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图中举出的实例,你能作些补充吗?
4、对学生思考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多少一定是不变的讨论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完成P123上的“想想议议”。
5、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指出:能量的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无论什么问题,什么现象,都服从能量的守恒定律。它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有力武器。
指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
1、回忆并说出前面的一些能量转化现象。如摩擦生热;水电站发电;电动机带动水泵;植物吸收太阳光的光合作用;燃料燃烧时发热,等等。
1、观看资料,进行思考。
体会资料中提出的事物间由能量转化产生的各种联系。
2、完成“想想议议”中的小实验,观察所发生的现象,讨论发生的能量的转化。
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
通过观看媒体资料和完成小实验来讨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九年级物理教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九年级物理教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ca24a258284ac850ac0242d9.png)
教学目标: 14。
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2。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已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2。
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本节课采用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乒乓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
(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
(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二)新课教学1。
整体感知自然界有各种形式的能,如化学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内能、原子能等。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2.教学互动互动1:讨论四个小实验中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
明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①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升高,光能转化为内能.③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④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总结:说明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各种现象间常常存在着能量的转化。
能量可以反映这种联系。
互动2:学生填教科书中图。
明确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后填写,不要强调答案的统一,只要学生认真思考,合理就行。
互动3:学生思考乒乓球弹起后为什么最终静止。
明确教师实验:乒乓球在地上弹起来,最终会静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清楚能量转化可以反映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2、使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学习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2.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教具
幻灯、幻灯片,其内容是:
1.反映电能、机械能、化学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实例插图。
2.反映自然界各种形式能相互转化的实例插图。
3.历史上有人设计的“永动机”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热的定义,单位是什么?
0.88×103焦/(千克·℃)、2.4×103焦/(千克·℃)的物理意义? 2.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3.Q=CmΔt中Δt表示什么意义?
4.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几种?
5.解释摩擦生热的道理。
二、引入新课:
摩擦生热说明力和热有联系
气体膨胀可以做功说明力和热有联系
电流通过电动机可以做功说明电和力有联系
电流通过电炉发热说明电和热有联系
以上事例说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有着能量的变迁。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
三、新授:
我们学习过机械运动有机械能,热运动有内能,实际上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运动,每种运动都有一种对应的能量,如电能、磁能、光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2)不仅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其他形式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举例说明:①电炉取暖:电能→内能
②煤燃烧:化学能→内能
③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
(3)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
完成图表16.5-1让学生回答分析:
1.摩擦生热
摩擦 生热 机械能 内能 (增加)
克服摩擦做多少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气体膨胀 做功
内能 机械能 (增加)
气体膨胀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等量的机械能 发电机 机械能 转化为 电能
电动水泵抽水 电能 转化为 机械能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能 转化为 化学能 减小
减
小
燃烧燃料 化学能 转化为 热能
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即消耗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
2.
A 球
B 球 (动能) (动能为零)
动能减小 动能增大
高温铁块 冷 水
(内能减小) (内能增加)
能量可以由一个物体转移至另一个物体,即一个能量减小,另一个能量增加。
3.综上所述得出定律 撞击
后
速度增大撞击后 速度变小 A B
v 静止
能量既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动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A、这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不管是什么样的变化,只要有能的转化都遵循这个定律。
B、它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的武器。
四、小结:
定律的内容。
各种能的转化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