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誓制度建构
国家宪法宣誓实施方案
![国家宪法宣誓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d064c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8.png)
国家宪法宣誓实施方案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最高法律。
宪法宣誓是对国家宪法的一种庄严承诺和表达,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肯定和尊重。
为了加强对国家宪法的宣誓实施,特制定以下方案:一、宣誓对象范围。
宪法宣誓适用于所有在国家机关、法院、检察院、军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和学习的人员。
无论职务高低、地位贵贱,都应当接受宪法宣誓。
二、宣誓形式。
1. 个人宣誓,在国家机关、法院、检察院、军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每个人员都应当面向国旗或者宪法,庄严宣誓。
2. 集体宣誓,在重要场合,可以组织集体宣誓,由一名代表人员代表全体人员进行宣誓。
三、宣誓内容。
宪法宣誓内容主要包括对国家宪法的忠诚承诺和法律权威的尊重。
宣誓者应当郑重宣誓,“我宣誓,忠诚于国家宪法,维护国家法律权威,恪守法律职责,不私自篡改、违背宪法和法律。
”。
四、宣誓时间。
1. 新入职人员,新入职的人员在入职后的一个月内进行宪法宣誓。
2. 在职人员,在职人员每年定期进行宪法宣誓,以提醒和约束自己,保持对国家宪法的尊重和忠诚。
五、宣誓监督。
各级党委和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军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应当建立健全宪法宣誓监督机制,加强对宪法宣誓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宪法宣誓的严肃性和庄严性。
六、宣誓教育。
各级党委和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军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应当加强宪法宣誓教育,通过宪法宣誓教育,增强人们对国家宪法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宪法意识。
七、宣誓处罚。
对拒绝宪法宣誓或者宣誓内容不真诚的人员,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理和处罚,严肃处理违反宪法宣誓规定的行为。
八、宣誓效果。
宪法宣誓是一种庄严承诺和表达,是对国家宪法的尊重和肯定。
宣誓者应当自觉遵守宪法宣誓内容,将宪法精神融入工作和学习中,为维护国家宪法和法律权威贡献力量。
总之,国家宪法宣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加强对国家宪法的尊重和忠诚,维护国家法律权威,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宪法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宪法宣誓仪式实施方案
![宪法宣誓仪式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2378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e.png)
宪法宣誓仪式实施方案一、宪法宣誓仪式的目的和意义。
宪法宣誓仪式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职人员在就职、晋升、调动等重要场合,对宪法进行庄严宣誓的仪式。
宪法宣誓是对国家法律权威和国家根本法的庄严承诺,是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宪法宣誓仪式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国家法治意识,提高国家法律权威,促进全社会对宪法的尊重和遵守,有利于维护国家宪法权威和国家根本法的尊严,有利于增强国家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二、宪法宣誓仪式的对象和范围。
宪法宣誓仪式适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职人员在就职、晋升、调动等重要场合的宪法宣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职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人民警察、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人民法院法官、国家工作人员等。
宪法宣誓仪式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界定。
三、宪法宣誓仪式的程序和要求。
1. 宣誓对象应当面向国旗或者宪法,庄严宣誓。
2. 宣誓内容应当忠诚于宪法,诚挚宣誓。
3. 宣誓仪式应当庄严隆重,严肃认真。
4. 宣誓仪式应当公开进行,遵守程序规定。
5. 宣誓仪式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
四、宪法宣誓仪式的具体安排。
1. 宣誓仪式的时间、地点、形式、程序等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安排。
2. 宣誓仪式的主持人应当是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人员。
3. 宣誓仪式的参与人员应当是宣誓对象的上级领导、同事、家人等。
4. 宣誓仪式的仪式物品应当包括国旗、宪法等。
5. 宣誓仪式的内容应当包括宣誓对象的个人信息介绍、宣誓内容、宣誓仪式等。
五、宪法宣誓仪式的监督和检查。
1. 宣誓仪式的实施应当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2. 宣誓仪式的实施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社会监督。
3. 宣誓仪式的实施应当及时公开,接受舆论监督。
4. 宣誓仪式的实施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加强宣誓仪式的管理和规范。
六、宪法宣誓仪式的宣传和教育。
1. 宣誓仪式的实施应当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宪法宣誓仪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学生宪法宣誓方案
![学生宪法宣誓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0019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c.png)
学生宪法宣誓方案一、宪法宣誓的意义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基础和国家组织运行的总章程,宣誓是对宪法的庄严承诺和表达。
对于学生来说,进行宪法宣誓有着重要的意义。
宪法宣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宪法的了解和尊重,更能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宣誓内容宣誓内容应包括学生对宪法的重要性认识、对国家的忠诚、对法律的遵守等方面。
学生可以在宣誓时清晰、明确地表达对宪法的爱护和对法治建设的支持。
三、宣誓对象宣誓对象应该是在校学生,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的学生。
宪法宣誓应该在学生入学时进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对宪法进行庄重而正式的宣誓。
四、宣誓形式宪法宣誓的形式应该庄重而庄重,可以在学校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或特殊的仪式中进行。
学生可以在典礼上集体宣誓,以增强仪式感和庄严性。
五、宣誓教育宪法宣誓应该作为学生的一项基本教育内容,在学校中进行深入的宣传和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讲座、教材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法治思想,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的重要性,从小树立对法律和宪法的敬畏之心。
六、宿命教育每个学生应该明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自己的宪法宣誓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这包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维护学校的秩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七、引导学生参与宪法学习学校应该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宪法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平台。
学校可以组织宪法知识竞赛、宪法法规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宪法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八、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学校应该积极营造法治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都能够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学校可以开展以法治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组织法治教育日、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法治的重要性和伟大力量。
九、提高学生法治素质学校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通过设立法律课程、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来加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议能力、批判思维和法律意识,让学生具备正确的法律观念和判断能力。
宪法宣誓制度
![宪法宣誓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7dcf980740be1e640e9a12.png)
宪法宣誓制度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提出,我国的法制化进程持续稳步推进。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宪法宣誓制度,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
本王从宪法宣誓制度制度的起源、建立历程、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宣告着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正式确立了起来。
宪法宣誓制度起源于1919年的德国,当时的《魏玛宪法》首先确立了这一制度并逐渐传承了下来。
时至今日,世界上有将近一百个拥有成文宪法的国家要求公职人员在就职前向宪法宣誓。
2014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明确指出拟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培养领导干部对宪法的忠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如个别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信仰缺失,增长方式粗放,发展不平衡、不科学等。
宪法宣誓制度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却对解决当前很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宪法宣誓制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了我国宪法,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提出了“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任务,这些都为宪法宣誓制度的立法提供了条件。
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宣誓这种形式,使宪法权威得到保障,推动宪法的贯彻实施。
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最根本就是依宪治国。
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关键,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宪法宣誓制度正是依宪治国的必然要求。
宪法宣誓制度虽然是一种形式,但是这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追求依宪治国内容和实质的一项必要的形式,是对法治严肃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保障。
学校宪法宣誓制度
![学校宪法宣誓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49e7b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7.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为了增强全体师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根据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学校宪法宣誓制度。
一、宣誓对象1. 新任校长、副校长;2. 新任中层管理人员;3. 新聘教师;4. 新生入学;5. 学校其他需要宣誓的人员。
二、宣誓内容1.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2. 履行法定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3. 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4. 接受人民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宣誓仪式1. 宣誓仪式由学校校长或指定人员主持;2. 宣誓人面向国旗,右手握拳,庄严宣誓;3. 宣誓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全体人员肃立。
四、宣誓要求1. 宣誓人必须认真阅读宣誓内容,理解宣誓意义;2. 宣誓人应自觉遵守宪法,履行法定职责,维护宪法权威;3. 宣誓人应积极参加宪法学习,提高宪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4. 宣誓人应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宣传教育1. 学校将宪法宣誓制度纳入教师培训、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2. 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3. 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宪法讲座,提高师生宪法素养。
六、监督与考核1. 学校成立宪法宣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宪法宣誓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2. 对违反宪法宣誓制度的人员,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3. 将宪法宣誓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表现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通过实施学校宪法宣誓制度,旨在增强全体师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建设法治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学生宪法宣誓制度
![学生宪法宣誓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69f9a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c.png)
学生宪法宣誓制度学生宪法宣誓制度是指在学生的入学仪式上,要求学生宣誓遵守学校的章程和规定,并且承诺遵守校风、校训等标准。
这项制度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将从学生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实施方式、效果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1. 学生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学生宪法宣誓制度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校规校纪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通过宣誓制度,学生能接受纪律教育,形成遵守校纪的自觉性。
其次,宣誓制度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宣誓过程中,学生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最后,宣誓制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宣誓制度要求学生遵守校风、校训等规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
2. 学生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方式学生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在学生入学仪式上,组织全体新生集中宣誓。
此外,学校还可以将宣誓内容写入学生手册或宣传册,并要求学生每学年开学时进行宣誓。
此外,学校还可以结合各类主题活动,如“校园文明宣传周”等,组织学生进行宣誓。
3. 学生宪法宣誓制度的效果学生宪法宣誓制度的效果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宣誓制度有助于约束学生的行为,使校园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的环境。
通过宣誓制度,学生会更加自觉地遵守校规校纪,维护良好的校风校纪。
其次,宣誓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宣誓过程强调的是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的整合,让学生明白个人的幸福离不开集体的繁荣发展。
最后,宣誓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
通过宣誓,学生会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的熏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4. 学生宪法宣誓制度的影响学生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宣誓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2024年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1a582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2.png)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宪法宣誓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增强公民对宪法的认同感和尊重感。
自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实施以来,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研究,分析其内涵、特点、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宪法宣誓制度的内涵与特点宪法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必须进行宪法宣誓,以表达对宪法的尊重和忠诚。
这一制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体现了国家对宪法的尊重和信仰;二是具有庄重的仪式感,增强了公民对宪法的认同感和尊重感;三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是公职人员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
三、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情况自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实施以来,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各级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均需进行宪法宣誓。
此外,宪法宣誓制度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军队、学校等。
在实施过程中,宪法宣誓制度对于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提高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尽管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公职人员对宪法宣誓的认识不足,认为其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缺乏实质性的意义。
其次,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如宣誓内容不完整、宣誓仪式不严肃等。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宪法宣誓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公民对其认识不足;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三是部分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淡薄,缺乏对宪法的尊重和信仰。
五、完善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完善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议:五、完善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加强宪法宣誓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宪法的认识和尊重感。
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宪法宣誓的具体内容和程序,规范宣誓仪式。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f4864c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c.png)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希望大家喜欢!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全国人大会于7 月1 日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该决定将于2016 年1 月1 日起施行。
这一决定是对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关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任务的落实。
这个决定的颁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这个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
这个决定的十项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决定明确了进行宪法宣誓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即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第一项内容)决定规定了统一的誓词内容,即“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第二项内容)决定规定了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宣誓仪式的组织者,即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全国人大会委员长会议、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全权代表的宪法宣誓由外交部组织。
(第三、四、五、六、七项内容)决定规定了宣誓的具体形式。
(第八项内容)决定规定地方的宣誓的具体组织办法的制定,即参照本决定制定;还规定了本决定的施行日期,即自2016 年1月1 日起施行。
(第九、十项内容)其次,宪法宣誓对于维护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是根本法,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宪法进行宣誓的制度突出了宪法所具有的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增强宪法意识,运用宪法思维、宪法理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内心深处尊重宪法;有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首先想到宪法,避免出现违反宪法的行为,避免有关机关制定违反宪法的规范性文件。
宪法宣誓制度
![宪法宣誓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9e144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3.png)
宪法宣誓制度宪法宣誓制度,是全民共治道路下的共和国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宪法宣誓制度对构建民主和规范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有效执行宪法宣誓程序对建立和谐社会、拓展社会和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宪法宣誓制度包括宪法宣誓实施法、宪法宣誓程序和宣誓仪式的组成部分。
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法,是关于宪法宣读、个人对宪法效忠的重要法律文件。
宪法宣誓程序规定了指定机构对国家公民的宪法宣誓的要求,以及办理宪法宣誓的步骤和程序。
宣誓仪式,是宣誓主体行使宪法宣誓义务的正式礼节,如军事宣誓、内阁宣誓、立法机关宣誓等。
宪法宣誓制度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对宪法宣誓具有绝对的服从性。
全民共治是推进民主治理的基本原则,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将为全民参与社会管理和政治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方面,宪法应被当作最高法律,受到全体国民全面、坚定而神圣的敬仰,国家公民在宣誓仪式上宣誓效忠宪法,使得宪法条款对国家公民具有更加严格的约束力;另一方面,宪法宣誓制度鼓舞着国家公民遵守宪法,履行其义务,从而促进全民共治,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宪法宣誓制度具有若干特点:首先,宪法宣誓具有严格的约束力,为社会秩序规则提供最坚实的基础;其次,宪法宣誓应当涵盖到全体国家公民,使社会秩序形成并实现“人人遵守宪法”的平等原则,使社会尊重宪法,提高国家各民族的强大意识和自豪感;第三,宪法宣誓有助于激励每个公民为建设和谐民主社会发挥正面能量,促进公民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实现全民共治的进程。
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正规办法,也是全民共治文明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宪法宣誓制度必须持续发展壮大,全民共治道路下宪法宣誓制度的完善必须跟上更新时代的步伐,以便为建立和谐社会、拓展社会和谐关系提供坚实的保障。
宪法宣誓活动实施方案
![宪法宣誓活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24c4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0.png)
宪法宣誓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全体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法律基础。
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我单位决定开展宪法宣誓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宪法宣誓活动,引导全体人员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对宪法的尊重和敬畏,促进全体人员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增强法治观念,推动全面依法治国。
三、活动对象。
全体在职人员、学生、志愿者等。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每年12月4日宪法日前后进行。
活动地点,单位会议室或校园大礼堂等场所。
五、活动内容。
1. 宪法宣誓仪式,组织全体参与者进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内容为“我志愿宣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履行公民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维护社会稳定,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公民权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2. 宪法知识宣讲,邀请法律专家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宪法知识宣讲,普及宪法知识,强化全体人员对宪法的理解和认识。
3. 宪法宣誓教育,结合宪法宣誓活动,开展宪法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宪法宣誓教育片,引导全体人员深入了解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4. 宪法宣誓签名,组织全体参与者进行宪法宣誓签名,签署宣誓书,承诺遵守宪法和法律,促进全体人员自觉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六、活动保障。
1. 活动组织,成立宪法宣誓活动组织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统筹协调活动筹备和实施工作。
2. 宣传推广,通过单位内部通知、校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宣传活动内容和宗旨,营造浓厚的宪法宣誓活动氛围。
3. 安全保障,确保活动场所安全,配备必要的安保人员,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七、活动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对宪法宣誓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八、活动总结。
结合宪法宣誓活动的实际情况,对活动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上为宪法宣誓活动实施方案,希望全体参与者积极支持,共同参与,共同见证,共同营造浓厚的宪法宣誓活动氛围,为弘扬宪法精神,促进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宪法宣誓活动策划方案
![宪法宣誓活动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f5d9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8.png)
宪法宣誓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宪法宣誓是对宪法的庄严宣誓,将宪法立命、守法用权的要求深入人心,增强公民对宪法的认同和自觉遵守宪法的意识,促进全社会对宪法的普及和宪法精神的传播。
为了密切党风廉政建设、自律教育工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普法活动的结合,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中领导干部的责任和自律意识,倡导以身作则、做到知敬畏、守法纪。
二、活动目的:通过宪法宣誓活动,加深领导干部对宪法权威的认同,增强宪法属于人民的意识,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守法安民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坚决以身作则,推动全社会对宪法的尊崇,维护宪法的权威。
三、活动内容:1. 宣誓仪式:举行庄严的宪法宣誓仪式,组织领导干部面向国旗、宪法宣誓,做到庄重、庄重、庄重。
2. 宣誓内容: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内容,强调宪法权威与宪法精神。
3. 纪念品:为宣誓者准备纪念品,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宪法的重要性,持续弘扬宪法精神。
4. 活动报告:组织干部填写宪法宣誓活动报告,每个干部讲述自己宣誓的感受、认识到的问题和处理改正的办法等,以便查摆、纠正不规范宣誓行为,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5. 现场演讲:邀请专家学者发表关于宪法的演讲,进一步引导干部思考和深化对宪法的理解,提高与宪法保持一致的能力。
6. 宣传推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活动,加强对广大群众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
四、活动保障:1. 策划组:成立策划小组,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协调和执行。
2. 资金保障:制定活动经费预算,充分利用现有经费,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
3. 会务支持:确保活动场地、灯光音响设备、鲜花国旗等会务设备的支持。
4. 宣传推广:制作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活动。
鼓励干部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分享与宣誓活动有关的内容。
5.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保障方案,确保活动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五、活动流程:1. 安排时间:在重要的法定节假日或相关纪念日,将活动与党的理论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提高活动的效果。
宪法宣誓制度的详细流程
![宪法宣誓制度的详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41dc9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a.png)
宪法宣誓制度的详细流程一、宪法宣誓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性文件,对国家机关的运行和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
为了进一步强化公职人员对宪法的敬畏和遵守,宪法宣誓制度得以推行。
1.背景:宪法宣誓制度在我国于1999年开始实施,起初是作为殊荣,赋予国家领导人、国家代表、宪法监督员等少数人员。
随着制度的推行,逐渐扩大范围,到2005年修宪以后,开始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机构干部等广泛普及。
2.意义:宣誓制度旨在加强公职人员对宪法的意识和尊重,增强其维护宪法和依法履职的责任感,有利于促进宪法的实施和法治社会的建设。
二、宪法宣誓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方式1.场所:宣誓通常在庄重肃穆的仪式场所进行,如会议厅、礼堂等。
2.形式:宣誓通常以集体宣誓和个别宣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体宣誓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一群公职人员同时进行宣誓。
个别宣誓是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由个别公职人员进行宣誓。
三、宪法宣誓制度的具体流程1.宣誓准备宣誓准备是指在宣誓仪式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宣誓仪式计划:明确宣誓的时间、地点、人员等要求。
(2)准备宣誓用品:如宣誓本或卷轴、链器、印章等。
(3)确定宣誓誓词:宣誓誓词是宣誓人员忠诚于宪法的庄严许诺,具体内容通常由法律或相关规定确定。
(4)对宣誓仪式场所进行布置和准备:庄重、肃穆、庄严是仪式场所的核心要求,包括舞台布置、悬挂党旗、国旗、红地毯、花束、音响设备等。
2.宣誓仪式宣誓仪式是宣誓制度的核心环节,要求庄重、肃穆、庄严。
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
(2)音乐奏响或领唱国歌。
(3)主持人介绍宣誓人员背景和意义。
(4)宣誓人员集体或个别进行宣誓。
(5)宣誓人员按规定同时向宣誓用品作揖,或者佩戴宣誓印章。
(6)主持人宣布宣誓仪式结束。
3.宣誓效验宣誓的效验是为了保证宣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录制宣誓仪式的全过程:通过录像、录音等方式记录宣誓细节。
宪法宣誓制度流程(一)
![宪法宣誓制度流程(一)](https://img.taocdn.com/s3/m/06ee831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b.png)
宪法宣誓制度流程(一)宪法宣誓制度流程介绍宪法宣誓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旨在确保公职人员忠诚于宪法,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并加强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宪法宣誓制度的流程。
流程概述1.任命宣誓–公职人员在正式就任前,需进行宣誓仪式。
–宣誓仪式的时间、地点和形式由有关部门统筹安排。
2.宣誓词–宣誓时,公职人员需背诵并重复宣誓词。
–宣誓词内容主要包括对宪法的尊重和忠诚、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履行公职职责、恪守职业道德等。
3.宣誓书–宣誓后,公职人员需签署宣誓书,以书面形式确认宣誓内容。
–宣誓书需要经有关部门保存并备案。
4.监督与追责–监督机构对宣誓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对于故意失职、违反宪法宣誓内容的公职人员,将追究相应责任。
具体流程1.任命宣誓–公职人员获得任命后,由上级部门或组织负责组织宣誓仪式。
–宣誓仪式可采取集体宣誓或个别宣誓的形式。
2.宣誓词–在宣誓仪式上,宣誓人员依次背诵宣誓词内容。
–宣誓词需使用宪法规定的语言进行,并表达真诚的态度。
3.宣誓书–宣誓后,宣誓人员需在宣誓书上加盖正式印章。
–宣誓书由宣誓人员本人亲笔签署,并注明日期。
4.监督与追责–监督机构对宣誓仪式进行全程录像,并保留录像资料。
–如发现宣誓人员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监督机构将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包括追责和纠正。
结束语宪法宣誓制度是确保公职人员忠诚于宪法、履行职责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的流程安排和监督机制,可以加强法治意识和职业操守,维护国家的法律权威和治理稳定。
希望通过这一制度的落实,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宪法宣誓制度条款
![宪法宣誓制度条款](https://img.taocdn.com/s3/m/a6138c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c.png)
宪法宣誓制度条款
宪法宣誓制度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担任或即将担任国家公职人员或特定职务的人进行宪法宣誓的制度。
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职人员忠于宪法和法律,遵守职责,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具体条款可能根据不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的宣誓要求和规定:
1. 宣誓时必须面对国旗或宪法,并根据规定内容进行宣誓。
2. 表达忠诚于宪法及其价值观,承诺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律的尊严。
3. 表示尊重和恪守职责,以公正、廉洁和透明的方式履行工作职责。
4. 承诺捍卫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5. 表达对人民权利和自由的尊重,并保障其合法权益。
6. 对在担任职务期间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等方面做出特定承诺。
7. 宣誓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不同职务或职位的特性进行相应的调整。
宪法宣誓制度的存在意味着公职人员在就职之前承诺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服务忠诚。
通过这一制度,能够确保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坚守公正、廉洁和透明的原则,维护国家法制和稳定,保障人民权利和社会利益的实现。
宪法宣誓制度实施方案
![宪法宣誓制度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50be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6.png)
宪法宣誓制度实施方案
宪法宣誓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旨在加强公民对宪法的尊重和遵守,增强全社会对宪法权威的认同,提高国家法治水平。
为了有效推进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制定合理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的宪法宣誓制度法律框架。
这包括明确宪法宣誓的对象、方式、场合和程序,规定宪法宣誓的法律效力,明确违反宪法宣誓制度的法律责任等。
同时,还应当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宪法宣誓制度的有效实施。
其次,需要加强宪法宣誓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向全社会宣传宪法宣誓的重要意义和法律规定,引导公民自觉尊重和遵守宪法,增强国家法治观念。
同时,还应当加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宪法宣誓教育,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另外,应当建立健全宪法宣誓制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宪法宣誓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宪法宣誓制度的不足和问题。
同时,还应当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此外,还应当加强宪法宣誓制度的配套措施。
包括建立宪法宣誓的仪式程序,制定宪法宣誓的具体内容,设计宪法宣誓的标识和形式等。
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宪法宣誓场所和设施的建设,确保宪法宣誓制度的顺利实施。
总之,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法律、宣传教育、监督评估和配套措施等多个方面,确保宪法宣誓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发挥其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宪法的权威,促进国家法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宪法宣誓 实施方案
![宪法宣誓 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f88b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1.png)
宪法宣誓实施方案
宪法宣誓实施方案。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宣誓是对宪法的庄严承诺
和郑重宣誓,是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责任。
为了有效地实施宪法宣誓,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宪法宣誓的对象和范围。
宪法宣誓的对象包括所有公职人员、公共机构
工作人员以及参加国家机关工作的其他人员。
宪法宣誓的范围包括国家机关、政府机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
其次,宪法宣誓的内容和形式。
宪法宣誓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宪法的尊重、遵守
和捍卫,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服务。
宪法宣誓的形式可以采取集体宣誓和个人宣誓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重要场合、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上进行。
再次,宪法宣誓的程序和要求。
宪法宣誓的程序应当严格规范,包括宣誓时间、地点、方式等具体规定。
宪法宣誓的要求应当明确,包括宣誓者应当心存敬畏、言辞庄重、态度认真等。
此外,宪法宣誓的监督和检查。
宪法宣誓的监督应当加强,包括建立宪法宣誓
档案、定期进行宣誓检查等措施。
对于违反宪法宣誓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最后,宪法宣誓的宣传和教育。
宪法宣誓应当加强宣传和教育,包括通过宣传
报道、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宪法宣誓的意识和责任感。
总之,宪法宣誓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于维护宪法权威、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切实加强宪法宣誓的实施,确保宪法宣誓制度的有效落实。
宪法宣誓制度实施细则
![宪法宣誓制度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04475c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e.png)
宪法宣誓制度实施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为了彰显宪法,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的组织工作,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应当进行宪法宣誓1、局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党组成员新任职时,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新任职时,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3、局机关内设各队、站、股、室负责人新任职时,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4、局机关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副职新任职时,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二、宣誓誓词如下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三、宣誓仪式一般应当在有关国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当即进行,遇特殊情况时应当在一个月内进行。
宣誓场所应当庄重、严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
宣誓人员应当着装整洁、得体。
宣誓仪式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者集体宣誓的形式。
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
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左手持宪法文本,右手举拳,跟诵誓词。
诵读誓词后,由领誓人报宣誓人,宣誓人同时各自报自己姓名。
宣誓仪式进行时,相关与会人员应见证宣誓。
四、本办法自起施行。
宪法宣誓制度工作报告3篇
![宪法宣誓制度工作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0869bead02de80d5d84035.png)
宪法宣誓制度工作报告3篇宪法宣誓制度工作报告第1篇宪法宣誓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庄严的仪式,郑重的誓言,是为了让宪法成为政治参与的行动指南,让宪法的精神印刻在每一个公民心中。
当然,要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并化为行动自觉,仅靠宪法宣誓制度是不够的--向宪法宣誓,只是敬畏宪法的第一步,宪法的权威以及对法治的信仰,最根本是来源于宪法及法治的实施。
现将今年乡根据此制度开展的情况做一个汇报:一、主要做法乡结合实际,制定了本乡实施办法或具体实施细则。
(一)深化对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组织乡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宪法,通过学习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是加强宪法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乡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乡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向宪法宣誓,突显了宪法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威,传递着依宪治乡,依宪执政的理念。
(二)精心做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各项准备工作乡党支部书记把实施宪法宣誓制度作为敬畏宪法、维护宪法、实施宪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和责任担当来抓好落实,切实做好宪法宣誓活动的组织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不够,不能做到灵活多样,所以在组织开展向宪法宣誓制度方面的工作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三、下步工作建议(一)充分认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重大意义。
要让乡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是加强宪法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乡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要组织乡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宪法宣誓誓词,做到人人会背诵,并将其植根于自己心中,时刻按誓词要求履行法定职责。
(二)广泛宣传宪法宣誓制度。
开辟专栏专版,进一步加大《决定》、《办法》的宣传力度,形式多样地进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宣传。
宪法宣誓制度流程
![宪法宣誓制度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4f1a2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3.png)
宪法宣誓制度流程首先,宪法宣誓制度通常适用于公职人员,包括政府官员、司法人员、军人和其他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职业。
这些人员在就职或晋升时需要进行宪法宣誓来表达对宪法的忠诚和承诺。
宪法宣誓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对宣誓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编写宣誓词、确定宣誓仪式的时间和地点,并通知需要参与宣誓的人员。
在宣誓仪式开始之前,通常会有一个简短的开场白或仪式指南,由相关领导者或宣誓仪式负责人主持。
这个开场白通常会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和宣誓的意义,以增加人们对宪法的认识和尊重。
接下来,是进行宣誓的环节。
参与宣誓的人员通常会站在一个严肃庄重的场地上,面对着宣誓仪式负责人或高级官员。
然后,他们会高声读出宣誓词,对宪法进行庄严的承诺和宣誓。
宣誓词的内容通常包括对宪法权威的承认和尊重,对公职人员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表述,以及对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的忠诚承诺等。
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宪法和法律要求而有所不同。
完成宣誓后,通常会进行庄严的仪式,例如升国旗、奏国歌、进行鞭炮鸣放或其他象征性的活动,以进一步强调宪法宣誓的重要性和庄严性。
最后,宣誓仪式通常会结束于领导者或宣誓仪式负责人的讲话。
这个讲话通常会对宣誓作出肯定和表彰,同时也会强调宪法的权威,对公职人员履行职责的期望,以及对宪法违反行为的严肃态度和相应的法律制裁。
除了就职或晋升时的宣誓外,一些国家还规定了定期宣誓的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公职人员需要定期重申对宪法的忠诚和承诺,以保持其职务。
总之,宪法宣誓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它通过一系列流程和仪式确保公职人员对宪法的尊重和遵守。
这种制度有助于保障国家的法治和公职人员的廉洁执政,从而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宣誓制度建构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如果仪式不具有一定程度的神圣性,它就不可能存在。
这种“信仰”活动促使人将对于法律的正当性预设逐步落实为法律生活的现实,逼使实然不断接近法律的应然理想状态。
从而,法律由此获得,或者说,最终被赋予普遍有效性与“合法性”。
[1]法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只有承载于一定的实体才能取得普遍的意义。
正如宗教信仰的对象是神灵而其载体却是宗教经典一样,人们对法律价值的信仰只有以“法律”为载体才能具有普遍的意义。
[2]作为法律体系金字塔顶端的宪法,其所承载的法治价值,所凝聚的社会共识,特殊的地位与效力位阶,需要在进行宪法宣誓的制度构建时更强调审慎性,以求更好的弘扬宪法精神。
孙中山曾指出:“今世界文明法治之国,莫不以宣誓为法治之根本手续。
”下面结合域外经验和我国实践对这一制度加以完善。
一、域外经验多数国家将举行宣誓仪式作为宣誓者开始执行职务的必要条件,因而一般都规定宣誓应在宣誓者开始执行职务之前或者就职时进行。
如挪威宪法规定,国王执政时,应立即向挪威议会宣誓;新加坡宪法规定,任何议会议员在议会宣誓之前,不得在议会中参加任何有关立法的议事活动。
约旦国王即位时,必须在国民议会会议上,宣誓尊重和奉行宪法并忠于国家。
也有的国家需要在法院或法官面前进行宣誓,如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通常由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担任总统就职大典的见证人。
参考其他国家的宣誓制度建设,各国宣誓制度都以效忠宪法为主要内容。
宪法本身也会在很多国家领导人在就职仪式上出现,乌克兰的总统就职宣誓时需要手按宪法外,美洲国家如委内瑞拉等国家的总统也需要手拿宪法。
还有部分国家领导人虽然不拿宪法,但会向宪法宣誓效忠,这些国家如阿富汗、埃及、巴拉圭总统就职宣誓时会表示遵守宪法等法律。
(一)美国美国宪法规定,除总统当选后执行职务前必须宣誓外,国会的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联邦和各州所有行政和司法官员,都应当宣誓拥护宪法。
美国总统就职时一般手按《圣经》,美国宪法第2条第1款对誓词作出规定:“我谨庄严宣誓(或郑重声明),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二)俄罗斯俄罗斯总统的就职宣誓词是由俄罗斯联邦宪法第四章做出规定:“我以俄罗斯联邦全权总统的名义宣誓,尊重和保护人类与公民的权力和自由,遵守俄罗斯联邦宪法,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安全和领土完整,忠实地为人民服务。
”2012年5月7日,普京开始他第三个总统任期。
就职典礼在俄罗斯宪法法院院长佐尔金主持下进行,普京将把手放在一本特制的宪法上宣誓。
宣誓被视为新总统正式就职的时刻。
[1]许章润:《法律信仰的中国语境》,载《法制日报》,2003年10月16日。
[2]许章润:《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二、我国的制度设计十八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决定》中第二部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之下,所强调的宪法实施,更侧重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这一方面,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决定》文本中对于宪法宣誓制度的表述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仅对宪法宣誓的主体和对象作出了规定,对于宪法宣誓的主持机构、参与人、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等并未明确。
其他国家的宣誓制度,一如上文中的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其宣誓制度早经宪法确认,载入文本,或者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宣誓制度一般是通过宪法惯例予以确立的,均相对成熟;而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亟需建立规范,对于将其纳入宪法,以修正案的形式予以确立的观点,笔者认为,修宪成本过高,作为一项亟待确立的制度,以修宪作为纽带不利于宪法的稳定性;对于将其以附件形式增加在《选举法》后的观点,笔者认为不妥,由于《选举法》仅就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作出规定,并未涉及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选举及任命,因此,还是和“宪法日”一样,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的形式公布比较恰当。
宣誓制度从历史走向现实,早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前,我国各地有各种宣誓实践,但存在以下问题:宣誓的主体不仅包括各类公务人员,如国家主席、总理、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等,也包括非公务人员,如律师、教师、医生等等。
宣誓人员有的来自于政府机关,也有的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由于没有统一的制度规定,使得这些宣誓活动并不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缺乏社会其他人员的认可和监督;由于宪法宣誓并未正式被写入宪法或法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依据,各地举行的宣誓活动或者是出于当地政府或相关单位的要求,或者是作为一种政府宣传活动而进行的,具有较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各地的宣誓活动仪式五花八门,使得宣誓活动丧失了本身的庄严和神圣使命感。
另外,由于形式各异,导致参照标准也无从谈起,对于不宣誓或者违背宣誓之后的责任追究自更不必说。
因此,规范仪式将宪法宣誓活动进行相对统一的制度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有的制度规范中,中央法规司法解释中有28份文件中包涵“宣誓”条款,但更多地只是出现“宣誓”这一词语,没有涉及详细的规定。
其中,仅《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随后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人员就职宣誓事宜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人员就职宣誓事宜的决定》,但规定相对宽泛,仅对誓词、监誓等内容作了规定,对于宣誓场所、领誓人等缺乏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宣誓规定(试行)》的通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宣誓规定(试行)》的通知中,对于检察官、法官的就职宣誓作出比较完整的制度规定。
对于规范我国宪法宣誓制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地方性法规中有67份文件包涵“宣誓”条款,具体涉及“宪法宣誓”内容的文件也只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通过的,内容也与《决定》保持一致,没有作出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
[3]在君主立宪制国家,宪法规定的宣誓内容大都体现君主的义务或责任。
在共[3]文中数据来自北大法宝,2015年3月14日访问。
和制下,民主、共和、宪政已成为这一政体的内涵。
建立健全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正是实现宪法价值中人民主权和宪政秩序两大价值的重要途径。
同时,对于完善各级人大的监督权以及更加激发公民对于公职人员的了解和监督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已成当务之急。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应将其视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之一,对于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有积极意义。
借鉴国外经验,宪法宣誓作为一项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的制度,赋予高级效力予以规范;同时,根据我国《宪法》中的政体特色以及《决定》文本,参考已有的地方性经验,进行制度设计:(一)宣誓的主体根据《决定》,宣誓主体: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结合我国《宪法》规定,宣誓主体可以包括下列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国务院总理及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委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包括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自治州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镇长副镇长、乡长副乡长;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和专门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
(二)宣誓的形式宣誓形式通常为口头表述,但有的国家采用口头与书面相结合,有的采用书面形式,有的用对话问答形式,采用对话问答形式有哥斯达黎加[4]、墨西哥[5]。
中国的各种宣誓多采用口头形式,如入党宣誓、入团宣誓,各地规定的宣誓形式也多为口头形式,有些地方还规定签名环节,要求口头宣誓后在书面誓言上签字存档。
中国宪法宣誓可采用多数国家通行的宪法宣誓形式,即口头宣誓,但因对话形式的宣誓缺乏制度基础,故不宜采用对话式。
入党宣誓、入团宣誓多为领誓制度,宪法宣誓也可以采用领誓制度,更传递出庄严性,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指定选举或任命的级别最高者领誓,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一起宣誓。
(三)宣誓的程序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机关选出,对人民代表机关负责,受其监督。
我国的宪法宣誓应当在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会议上进行。
在人民代表大会会召开期间,向全体人民代表宣誓;在闭会期间,向人大常委会宣誓。
[4]《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宪法》第11条:政府官员仅为权力之受托人,不得窃篡法律所未授予之权力。
政府官员必须宣誓遵守宪法与法律。
第137条:总统和副总统应在议会前宣誓;但如不能在议会前宣誓时则应在最高法院前宣誓。
第194条:公共官员必须依本宪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宣誓,誓文如下:“您谨向上帝宣誓,向祖国保证,遵守和捍卫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并忠实地履行您的职责?是的,我宣誓。
如确如您所发誓的,上帝将保佑您,若否,上帝和祖国会谴责您。
”[5]《墨西哥合众国政治宪法》第97条第5款:最高法院每位法官就任时需向参议院宣誓,参议院闭会期间向常务委员会宣誓,宣誓方式如下:参议院议长(或常务委员会主席):“你们宣誓一切为了联邦的福利和繁荣,忠诚爱国地履行赋予你们的全国最高法院法官职务,遵守和监督遵守墨西哥合众国宪法和据此制定的各项法律吗?”法官:“是的,我宣誓”。
议长(或主席):“如果你们不这样作,国家将追究你们的责任。
”巡回法官和区审判官向最高法院或法律规定的当局宣誓。
对于宣誓主持人和领誓人,应当选择对宣誓人有领导监督职责的人员,以显示宣誓仪式的严肃性和庄重感,更坚强宣誓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具体而言,新当选的国家主席、副主席的宪法宣誓程序,应当分别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主持下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宣誓。
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等国务院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应当在总理、各级政府正职行政首长的带领下,向全国人大或地方各级人大集体宣誓。
新当选的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的宣誓,应当分别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或本级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主持下,向全国人大或本级人大宣誓。
其余法官和检察官的宣誓,可以分别在本级人民法院院长或副院长、人民检察长或副检察长的带领下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