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讲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种优势:就是把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品种或类型,一个作母本,一个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杂种,在生长势、适应性等方面胜过母本和父本,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水稻的三系: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
写作练习
将本则通讯改写成一则消息,要求四百字左右。提示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1、通讯报道的事实比较详尽,完整,而消息则是简略的概述。2、通讯比消息更具形象性、生动性,所以也更具感染力。3、通讯文体比较自由。4、通讯主题鲜明,结构完整。5、表现手法不同。6、通讯较消息的时效性差。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3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1996年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之果,产量最高的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一般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这一段数字说明,非常确凿真实地写出了杂交水稻给人类带来的福音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从而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
学了这篇文章后,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说出袁隆平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的奖项。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荣誉
知识拓展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 赞赏”。---列宾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人物简介 (5分钟)(2)掌握字词,正音正义(5分钟)(3)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20分钟)(4)练习 (10分钟) (5)拓展迁移 (5分钟)
相关知识
籼:早熟而无黏性的稻子。强优势杂交水稻:我国科技工作者袁隆平、李必湖、张先程等人培育而成。以其根系发达,分蘖性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优点,经过几年的试种和推广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杂交水稻是我国农业方面的一项重大发明,它突破了“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没有优势”的观点,找到了新的杂交方法,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辟了新的途径,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1、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2、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3、了解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
人物简介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农历七月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8月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在长达19年的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面教学,一面从事生产实践、选择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上了作物育种之路。
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 金质奖章。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思考:是什么事促使袁隆平决心从事水稻研究的?水稻研究对中国和世界有何重大意义?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怎样解决的?
整体感知课文
1、理清文章结构并写一份袁隆平简况2、课文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的?3、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细节描写是什么?4、文中多处运用了数据,想一想:这些数字究竟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呢?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人物简介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动人的魅力。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发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被扫荡一空
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著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
拓展与迁移
查找有关袁隆平的资料,谈谈他的事迹对你有何启示。成功的启示,我培养灵感有四个字,这就是知识+汗水。文字说明:教学目标:A.整体把握文章内容。B.能概括所选取的典型事例。C.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D.理解课文所要表现的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附两张幻灯片:有关杂交水稻的知识。
本课件为两课时,共有五大部分。
当代神农氏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学习目标
知识归纳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按时间顺序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写作特点:A.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B.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C.用数字说话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练习
找出文中的数字说明,试以一处为例说明它的好处。学了这篇文章后,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说出袁隆平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的奖项。你认为应该学习袁隆平身上哪些优秀品质?找出文中的数字说明,试以一处为例说明它的好处。
写作特点:用典型事例来写人。生动的细节描写,用数字说话。 是什么事促使袁隆平决心从事水稻研究的?农民向福财饿着肚子爬高高的八面山,来回40里,为集体换良种。向福财的小女儿春花因肚子饿偷吃稻种,被向福财一巴掌打倒。描写当时农民的贫穷,揭示出袁隆平决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思想基础,表现出袁隆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品质。
水稻研究的重大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种植面积为总播种面积的1/3,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从国际上看,全世界约有1/2的人以大米为主要粮食,有9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世界意义
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解决异花授粉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袁隆平经过反复学习和思考,提出了通过“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付诸实施。
面对千亿身价,袁隆平一笑置之。他说:“人的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我这么个糟老头子,才一米六高,六十公 斤重,连骨头卖了都值不了几个钱。我一个月工资1600多元外加院士补助、其他津贴、顾问讲学费、稿费,掐指一算,也有几千元,够 花了。” 1.农民向福财买稻种。——心系农民 为民分忧 2.试验秧苗惨遭破坏——不屈不挠 献身科技 3.不慕名利
农民老头袁隆平
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亩产超过800公斤获联合国粮食安全保障奖被选为人大代表
解释下列词语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经久不息:经过很长的时间不停止。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 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读下文,并结合本文,说说袁隆平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品味与赏析
为了照顾这得之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宣讲人:XXX 时间:20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