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414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机构:军机处。特点:缺乏自主权,受皇帝直接指挥 ;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等。
二、疆域的奠定 1.巩固统一的措施:
地区 东南
措施 ①1662年,郑__成__功___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远征台湾,郑氏后裔投降; 1684年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地区
措施
东北
①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 ②1689年,签订《尼__布__楚__条_约____》,从法律 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 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清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政策: (1)设置_理__藩__院_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2)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 信仰。 3.影响:保证了局势稳定,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
【情境在线】清康熙、乾隆年间,陆续在承德避暑山庄 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 等族的建筑风格……清乾隆皇帝称赞那些寺庙时,写下 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它反映了什么 历史现象? 提示:清朝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避免矛盾,维护和平 。
2.加强对西北的管理 史料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 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 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 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思考:清政府是怎样处理史料中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 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②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与 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大大加强 了。 (2)从新疆地区看:乾隆帝派兵粉碎了维吾尔贵族大、 小和卓的叛乱,后来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 的统治。
(3)从东北地区看:康熙帝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 沙俄军队,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 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 中国领土。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内部危机: (1)原因。 ①人口急剧膨胀,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②政治腐败。 ③贫富矛盾积累,乱象萌生。 (2)表现:白莲教等农民起义不断。
2.外部危机:
(1)原因:以_英__国__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 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2)政策:实行以_闭__关__自__守__为主的政策。 (3)影响: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_世__界__ _潮__流__。
【点拨】第一问容易作答,第二问注意从大、小和卓分
裂活动不得民心和清政府正确的平叛策略等角度思考
和回答。 提示:派兵平叛。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 坏统一;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顺应民心。
3.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史料 第二年,康熙帝下诏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 建省。蒋毓英担任第一任知府。蒋毓英在任内颇有政 绩,使台湾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其政治地位清代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军机处设 置对清代政治有何影响?(历史解释) 【点拨】根据画线部分关键信息“只供传述缮撰”“ 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进行回答。
提示:职责:传达皇帝旨意,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
。 影响:保证了政令的快速传达、执行;加强了君主专制;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考:(1)西藏何时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清朝初期受 到册封的除了史料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 领? 他受到了哪一皇帝的册封?(历史解释)
【点拨】结合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管理相 关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提示:元朝。班禅。康熙帝。
(2)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历 史解释) 【点拨】结合18世纪20年代清朝对西藏管理的措施进 行分析。 提示:驻藏大臣。
思考:根据史料说明康熙帝对台湾的治理措施及所起到 的作用。(史料实证) 【点拨】根据画线部分回答措施;从对台湾和对国家的 角度回答作用。 提示:措施:设置台湾府。作用: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 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 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史论阐释】 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1)从西藏地区看: ①两次赐予封号以后,历世达赖、班禅的继立都必须经 过中央政府册封。
(3)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 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 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
主题二 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素养探究】 1.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史料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紧密,西藏喇 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皇帝接见,被正 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背景: (1)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进入鼎盛时期,政局稳 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2)三位皇帝勤政、独断朝廷大政方针。
2.措施: (1)形成_奏__折__制__度__。 ①特点:联系方式迅速、机密;皇帝直接、广泛获取信 息。 ②影响:提高了_决__策__效__率__,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4)从东南地区看: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 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5)康熙实行满汉一家的政策,满汉通婚,促进民族融合 。
(2)设置军机处。 ①时间:_雍__正__时。 ②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商议军情, 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③影响:中枢秘书机构发生了变化,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 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
(3)频繁制造_文__字__狱__。 ①目的: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
【情境在线】它为清代所独创,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 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 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它地处内廷,直接听命 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 是直接发出,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 的得力工具。这里的“它”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 有什么特点?
思考:据史料,雍正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史 料实证) 【点拨】画线部分“用兵西北两路”“虑漏泄事机” 是关键信息。 提示:为处理西北军务,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2.设置军机处的影响 史料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 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 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情境在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 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 府指定的行商的会馆中,并不许在广州过冬,中国商人不 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 行情。 它说明了清朝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提示:闭关锁国政策。
主题一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素养探究】 1.设置军机处的原因 史料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 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地区
措施
西北
①对蒙古:清军与噶__尔__丹___进行长期斗争,
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在蒙古族地区设盟、
旗两级单位进行管理 ②对新疆:设置伊__犁__将__军___总领军政事务
地区
措施
西南
①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以“达__赖__喇__嘛___” 尊号 ②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 尊号 ③派遣_驻__藏__大__臣__,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 西藏 ④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对西藏的管辖权
【史论阐释】 1.军机处的特点。 (1)简:机构人员十分简单。 (2)便:地处内廷,便于皇帝宣召。 (3)传: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能跪受笔录,传达皇命。
(4)密:选用亲信重臣,保密性强,宦官不得参与。 (5)速:办事效率高,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按皇帝旨意 办理军务。
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清延袭明内阁,而军机处的 设置则体现了发展。 (2)专制范围空前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 、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