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把超声波换能器称为超声波探头。实验中,常用的超声波探头有直探头和斜探头两种。
一般情况下,采用直探头产生纵波,斜探头产生横波或表面波。对于斜探头,晶片受激发产生超声波后,声波首先在探头内部传播一段时间后,才到达试块的表面,这段时间我们称为探头的延迟。对于直探头,一般延迟较小,在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
实验一、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报告
实验一、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产生和接收方法;2.认识超声脉冲波及其特点;
3.理解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二、实验原理
某些固体物质,在压力(或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从而使物质本身极化,在物体相对的表面出现正、负束缚电荷,这一效应称为压电效应。当给压电晶片两极施加一个电压短脉冲时,由于逆压效应,晶片将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性振荡,振荡频率与晶片的声速和厚度有关,适当选择晶片的厚度可以得到超声频率范围的弹性波,即超声波。由于正压效应,振荡的晶片在两极产生振荡的电压,电压被放大后可以用示波器显示。
2.超声波的反射、折射与波型转换
在斜探头中,从晶片产生的超声波为纵波,它通过斜楔使超声波折射到试块内部,同时可以使纵波转换为横波。实际上,超声波在两种固体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时,纵波可以折射和反射为横波,横波也可以折射和发射为纵波。超声波的这种现象称为波型转换,其图解如图1.5所示。
图1.5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
超声波在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满足如下斯特令折射定律:反射:
sinαsinαLsinαS
==
CC1LC1SsinαsinβLsinβS
==
CC2LC2S
(1.3a)
折射:(1.3b)
其中,αL和αS分别是纵波反射角和横波反射角;βL和βS分别是纵波折射角和横波折射角;C1L和C1S分别是第1种介质的纵波声速和横波声速;C2L和C2S分别是第2种介质的纵波声速和横波声速。
3.波形转换的观察和测量
通过简单计算和测量,分析确定图1.9中b1、B1和B2对应的波型和反射面。五、实验数据及处理⒈测量直探头的延迟
直探头延迟为∆t=2t1-t2
∴∆t1=(2⨯3.70-7.39)⨯5=0.05μs ∆t2=(2⨯3.75-7.40)⨯5=0.5μs
∆t3=(2⨯3.76-7.41)⨯5=0.55μs
直探头延迟的平均值为:∆t=
0.05+0.5+0.55
≈0.37μs
3
2.测量脉冲超声波频率和波长
4个周期的时间t三次测量格数分别为:0.60格;0.60格;0.58格此时示波器一格为2μs,故三次测量时间为:t1=1.20 μs, t2=1.20 μs, t3=1.16 μs故所测脉冲超声波周期为:T=(频率为f=33.71⨯106Hz
又B1,B2都是在探头靠近试块背面时产生的。
可见,B1对应纵波及R2反射面,B2对应横波及R2反射面,b1对应纵波及R1反射面、分析与思考
1、激发脉冲超声波的电脉冲一般是一个上升沿小于20纳秒的很尖很窄的脉冲。而从超声脉冲波的波形看,其幅度是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而不是直接从大变小;并且振动可以持续1~10微秒;为什么?
在斜探头或可变角探头中,有机玻璃斜块或有机玻璃探头芯的声速C小于铝中横波声速CS,而横波声速CS又小于纵波声速CL。因此,根据公式(2.1b),当α大于:
α1=sin-1(
C
) (1.4) CL
时,铝介质中只有折射横波;而当α大于:
α2=sin-1(
C) CS
(1.5)
时,铝介质中既无纵波折射,又无横波折射。我们把α1称为有机玻璃入射到有机玻璃-铝界面上的第一临界角;α2称为第二临界角;三、实验仪器
横波波型:当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时,此种超声波为横波波型。由于固体介质除了能承受体积变形外,还能承受切变变形,因此,当其有剪切力交替作用于固体介质时均能产生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表面波波型:是沿着固体表面传播的具有纵波和横波的双重性质的波。表面波可以看成是由平行于表面的纵波和垂直于表面的横波合成,振动质点的轨迹为一椭圆,在距表面1/4波长深处振幅最强,随着深度的增加很快衰减,实际上离表面一个波长以上的地方,质点振动的振幅已经很微弱了。
由表可知,铝中的纵波声速为v=6.27mm/μs
1.20+1.20+1.16
)/4≈0.30μs
3
故波长λ=v/f=6.27⨯103÷(33.71⨯106)≈1.86⨯10-4m 3.
R1=30mm;R2=60mm故在两面传播的路程分别为60mm,120mm
又由表可知,铝中的纵波声速为6.27mm/μs,横波声速为3.10mm/μs由上可得三个可行的速度:120/18.75=6.4mm/μs 120/38.5=3.12mm/μs 60/9.5=6.31mm/μs
JDUT-2型超声波实验仪;示波器;直探头;可调节斜探头
四、实验内容
1.测量直探头的延迟
利用CSK-IB试块60毫米的厚度进行测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测量脉冲超声波频率和波长
利用CSK-IB试块40毫米厚度的1次回波进行测量;测量脉冲波4个振动周期的时间t,求其频率和波长。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超声波波型及换能器种类
如果晶片内部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晶片平面,
那么晶片向外发射的就是超声纵波。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可以有不同的波型,它取决于介质可以承受何种作用力以及如何对介质激发超声波。通常有如下三种:
纵波波型:当介质中质点振动方向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时,此超声波为纵波波型。任何固体介质当其体积发生交替变化时均能产生纵波。
答:晶片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性振荡是一个过程,不可能瞬间达到峰值,也不可能瞬间消失。
2、通过计算说明,当可变角探头逐步靠近试块正面时,为什么横波在R1圆弧面的反射回波能够与B1重合?
答:横波波速约为纵波的一半,而传到R1圆弧面的传播距离为B1对应纵波传播距离的一般,故恰可重合。
一般情况下,采用直探头产生纵波,斜探头产生横波或表面波。对于斜探头,晶片受激发产生超声波后,声波首先在探头内部传播一段时间后,才到达试块的表面,这段时间我们称为探头的延迟。对于直探头,一般延迟较小,在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
实验一、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报告
实验一、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产生和接收方法;2.认识超声脉冲波及其特点;
3.理解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二、实验原理
某些固体物质,在压力(或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从而使物质本身极化,在物体相对的表面出现正、负束缚电荷,这一效应称为压电效应。当给压电晶片两极施加一个电压短脉冲时,由于逆压效应,晶片将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性振荡,振荡频率与晶片的声速和厚度有关,适当选择晶片的厚度可以得到超声频率范围的弹性波,即超声波。由于正压效应,振荡的晶片在两极产生振荡的电压,电压被放大后可以用示波器显示。
2.超声波的反射、折射与波型转换
在斜探头中,从晶片产生的超声波为纵波,它通过斜楔使超声波折射到试块内部,同时可以使纵波转换为横波。实际上,超声波在两种固体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时,纵波可以折射和反射为横波,横波也可以折射和发射为纵波。超声波的这种现象称为波型转换,其图解如图1.5所示。
图1.5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
超声波在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满足如下斯特令折射定律:反射:
sinαsinαLsinαS
==
CC1LC1SsinαsinβLsinβS
==
CC2LC2S
(1.3a)
折射:(1.3b)
其中,αL和αS分别是纵波反射角和横波反射角;βL和βS分别是纵波折射角和横波折射角;C1L和C1S分别是第1种介质的纵波声速和横波声速;C2L和C2S分别是第2种介质的纵波声速和横波声速。
3.波形转换的观察和测量
通过简单计算和测量,分析确定图1.9中b1、B1和B2对应的波型和反射面。五、实验数据及处理⒈测量直探头的延迟
直探头延迟为∆t=2t1-t2
∴∆t1=(2⨯3.70-7.39)⨯5=0.05μs ∆t2=(2⨯3.75-7.40)⨯5=0.5μs
∆t3=(2⨯3.76-7.41)⨯5=0.55μs
直探头延迟的平均值为:∆t=
0.05+0.5+0.55
≈0.37μs
3
2.测量脉冲超声波频率和波长
4个周期的时间t三次测量格数分别为:0.60格;0.60格;0.58格此时示波器一格为2μs,故三次测量时间为:t1=1.20 μs, t2=1.20 μs, t3=1.16 μs故所测脉冲超声波周期为:T=(频率为f=33.71⨯106Hz
又B1,B2都是在探头靠近试块背面时产生的。
可见,B1对应纵波及R2反射面,B2对应横波及R2反射面,b1对应纵波及R1反射面、分析与思考
1、激发脉冲超声波的电脉冲一般是一个上升沿小于20纳秒的很尖很窄的脉冲。而从超声脉冲波的波形看,其幅度是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而不是直接从大变小;并且振动可以持续1~10微秒;为什么?
在斜探头或可变角探头中,有机玻璃斜块或有机玻璃探头芯的声速C小于铝中横波声速CS,而横波声速CS又小于纵波声速CL。因此,根据公式(2.1b),当α大于:
α1=sin-1(
C
) (1.4) CL
时,铝介质中只有折射横波;而当α大于:
α2=sin-1(
C) CS
(1.5)
时,铝介质中既无纵波折射,又无横波折射。我们把α1称为有机玻璃入射到有机玻璃-铝界面上的第一临界角;α2称为第二临界角;三、实验仪器
横波波型:当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时,此种超声波为横波波型。由于固体介质除了能承受体积变形外,还能承受切变变形,因此,当其有剪切力交替作用于固体介质时均能产生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表面波波型:是沿着固体表面传播的具有纵波和横波的双重性质的波。表面波可以看成是由平行于表面的纵波和垂直于表面的横波合成,振动质点的轨迹为一椭圆,在距表面1/4波长深处振幅最强,随着深度的增加很快衰减,实际上离表面一个波长以上的地方,质点振动的振幅已经很微弱了。
由表可知,铝中的纵波声速为v=6.27mm/μs
1.20+1.20+1.16
)/4≈0.30μs
3
故波长λ=v/f=6.27⨯103÷(33.71⨯106)≈1.86⨯10-4m 3.
R1=30mm;R2=60mm故在两面传播的路程分别为60mm,120mm
又由表可知,铝中的纵波声速为6.27mm/μs,横波声速为3.10mm/μs由上可得三个可行的速度:120/18.75=6.4mm/μs 120/38.5=3.12mm/μs 60/9.5=6.31mm/μs
JDUT-2型超声波实验仪;示波器;直探头;可调节斜探头
四、实验内容
1.测量直探头的延迟
利用CSK-IB试块60毫米的厚度进行测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测量脉冲超声波频率和波长
利用CSK-IB试块40毫米厚度的1次回波进行测量;测量脉冲波4个振动周期的时间t,求其频率和波长。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超声波波型及换能器种类
如果晶片内部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晶片平面,
那么晶片向外发射的就是超声纵波。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可以有不同的波型,它取决于介质可以承受何种作用力以及如何对介质激发超声波。通常有如下三种:
纵波波型:当介质中质点振动方向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时,此超声波为纵波波型。任何固体介质当其体积发生交替变化时均能产生纵波。
答:晶片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性振荡是一个过程,不可能瞬间达到峰值,也不可能瞬间消失。
2、通过计算说明,当可变角探头逐步靠近试块正面时,为什么横波在R1圆弧面的反射回波能够与B1重合?
答:横波波速约为纵波的一半,而传到R1圆弧面的传播距离为B1对应纵波传播距离的一般,故恰可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