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荸荠病虫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荸荠病害防治
荸荠枯萎病
症状识别
荸荠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感病后,使 苗株生长矮小,茎叶发黄,最终导致全株枯死。成株期感病后,植株不能正常抽 生茎蘖,茎秆逐渐褪绿变黄,并从基部开始腐烂,导致全株枯死。
发病原因
病原菌为尖镰孢菌荸荠专化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可从荸荠的根部或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带菌的肥料和灌溉水也能传播病菌。
物理防治
要点一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荸荠田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 灯等设备,诱杀害虫。
要点二
色板诱杀
使用黄色或蓝色板等色板,诱捕有翅蚜虫、粉虱等害虫 。
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要求,选择合适 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选用低毒、高效 、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 次数。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土壤 中越冬,通过风雨、灌 溉水等传播,从气孔侵 入植株体内。高温高湿 、土壤黏重、植株密度 过大等都容易诱发此病 。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土壤 中越冬,通过风雨、灌 溉水等传播,从伤口或 气孔侵入植株体内。高 温高湿、土壤黏重、植 株密度过大等都容易诱 发此病。
病毒通过汁液接触传播 ,也可以通过昆虫传播 。高温干旱、植株生长 不良、蚜虫危害等都容 易诱发此病。
VS
为了有效地防治荸荠病虫害,农民 需要学习和掌握荸荠病虫害的识别 方法。针对不同病虫害的特点和发 生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农 药,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 ,还应注重保护和利用天敌,推行 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06
荸荠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案例一:荸荠枯萎病的成功防治
症状识别
荸荠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 病害,主要侵染荸荠的根部, 造成植株枯萎、黄化、早衰等
荸荠软腐病
症状识别
荸荠软腐病主要危害荸荠的茎秆和根部。茎秆受害后,出现水渍状斑点,并逐渐扩大成大斑块,颜色由淡黄色 逐渐变为深褐色。根部受害后,出现黄褐色软腐症状。
发病原因
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病菌以细菌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借灌溉水、风雨等传播进行初侵染 和再侵染。
荸荠软腐病
防治方法
对策一:加强农业防治,注重预防
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 ,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针对上述误区,应加强农业防治措施。选择抗病性强的 荸荠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轮作制度,加强田间管 理,合理施肥、浇水等,以增强荸荠的抗病能力,预防 病虫害的发生。
误区二:不注重病虫害的识别,盲目用药
荸荠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与发生规律
荸荠枯萎病
荸荠秆枯病
荸荠白粉病
荸荠茎枯病
荸荠病毒病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垣 孢子在土壤中越冬,通 过风雨、灌溉水等传播 ,从伤口或根尖侵入植 株体内。高温高湿、土 壤黏重、植株密度过大 等都容易诱发此病。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土壤 中越冬,通过风雨、灌 溉水等传播,从伤口或 气孔侵入植株体内。高 温高湿、土壤黏重、植 株密度过大等都容易诱 发此病。
荸荠枯萎病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苗,栽种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种苗5-10分钟 ,晾干后栽种。
做好田间管理,如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及时排水等,以增强荸荠的抗病能力 。
荸荠枯萎病
在荸荠生长期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在病穴内撒施生 石灰进行消毒。
在发病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 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灌根,每株用药液 200-300毫升,每隔10天灌一次,连续灌2-3次。
选用无病种苗,栽种前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种苗5-10分钟,晾干后栽 种。
加强田间管理,如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及时排水等,以增强荸荠的抗病能力。
荸荠软腐病
在荸荠生长期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在病穴内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
在发病初期,使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等药 剂进行灌根或喷雾防治每隔7-10天灌一次根或喷一次药
荸荠蚜虫
农业防治
清理病残株、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
物理防治
用黄板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
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 剂等药剂防治。
04
荸荠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荸荠品种, 如对黑斑病、枯萎病等具有抗性的 品种。
培育壮苗
通过选择健康的种苗、加强苗期管 理、合理施肥等措施,培育出健康 、壮实的荸荠苗,提高抗病能力。
荸荠炭疽病
症状识别
荸荠炭疽病主要危害荸荠的茎秆和叶片。茎秆受害后,出现近圆形或梭形的 病斑,淡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明显。叶片受害后,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 ,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
发病原因
病原菌为荸荠刺盘孢。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分 生孢子和菌丝体在荸荠球茎上越冬。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 侵染。
防治荸荠病虫害
2023-11-04
contents
目录
• 荸荠病虫害概述 • 荸荠病害防治 • 荸荠虫害防治 • 荸荠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 荸荠病虫害防治常见误区与对策 • 荸荠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01
荸荠病虫害概述
荸荠常见病虫害种类
荸荠枯萎病
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由尖孢镰刀菌和 茄病镰刀菌引起。
症状。
防治方法
采用抗病品种、轮作、土壤消毒 、化学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
通过科学的防治,有效控制了荸荠 枯萎病的蔓延,提高了荸荠的产量 和品质。
案例二:荸荠白螟的科学防治
症状识别
荸荠白螟是一种钻蛀性害虫, 主要危害荸荠的茎秆和果实,
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
采用灯光诱杀、生物防治、化 学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
混合使用
将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混合使用,可以同时 防治多种病虫害,并提高防治效果。
05
荸荠病虫害防治常见误区 与对策
误区一:忽视病虫害预防,依赖化学防治
过度依赖化学防治,忽视预防措施,容易导致病虫害 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一些农民在荸荠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使用 化学农药,而忽视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 ,导致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产生抗药性,影 响防治效果。
荸荠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防治效果
通过科学的防治,有效控制了 荸荠白螟的危害,提高了荸荠
的产量和品质。
案例三:荸荠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及其成效
背景介绍
01
荸荠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但病虫害的危施
02
采用抗病品种、轮作、土壤消毒、生物防治、化学药剂等综合
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
03
通过科学的综合防治,有效控制了荸荠病虫害的危害,提高了
荸荠炭疽病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苗,栽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种苗5-10 分钟,晾干后栽种。
加强田间管理,如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及时排水等,以增强荸荠的 抗病能力。
荸荠炭疽病
在荸荠生长期间,发现病株要及时 拔除,并在病穴内撒施生石灰进行 消毒。
VS
在发病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 粉剂6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荸荠病毒病
由病毒引起,主要症状包括黄化、萎缩、 花叶等。
荸荠秆枯病
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由柱隔孢属和 尾孢属引起。
荸荠茎枯病
由半知菌亚门引起,主要危害荸荠的茎和 叶。
荸荠白粉病
由子囊菌亚门引起,主要危害荸荠的叶片 和茎。
荸荠病虫害的症状与危害
荸荠枯萎病
叶片发黄,植株枯萎,茎部腐烂,根 系生长受阻,严重时可使整个植株死 亡。
不熟悉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盲目用药,不仅起不到防治作用,还可能加重病虫 害的发生。
由于荸荠病虫害种类繁多,很多农民在防治过程中往往凭经验用药,而不注重对 病虫害的识别和分类。这样做不仅起不到防治作用,还可能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和 传播。
对策二:加强病虫害识别,科学用药
学习和掌握荸荠病虫害的识别方法 ,针对不同病虫害特点,科学合理 地选择和使用农药。
实行轮作
避免连作,采取与非荸荠作物轮作 的措施,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扩散 。
清洁田园
在荸荠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病残叶 、枯枝败叶和杂草,减少病原菌的 传播和感染。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虫等 ,以控制荸荠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核型多角体 病毒等,对荸荠病虫害进行防治。
03
荸荠虫害防治
荸荠白螟
01
02
03
农业防治
水旱轮作、清理病残株、 及时翻耕晒田。
物理防治
用黑光灯或性引诱剂诱杀 成虫。
药剂防治
用5%氟虫腈悬浮剂、5% 氟啶脲乳油等药剂防治。
荸荠象甲
农业防治
水旱轮作、清理病残株、 深翻田块。
物理防治
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
药剂防治
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 50%辛硫磷乳油等药剂防 治。
荸荠病毒病
叶片出现黄化、萎缩、花叶等不同症 状,严重时可使植株生长不良。
01 05
02
荸荠秆枯病
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 呈灰白色,边缘褐色,斑面上产生黑 色小点,严重时全株枯死。
03
荸荠白粉病
叶片和茎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病斑,后 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严重时可使 植株死亡。
04
荸荠茎枯病
茎和叶上出现灰白色病斑,后期病斑 上产生黑色小点,严重时可使植株死 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