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能力提升习题:伴性遗传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能力提升(八)伴性遗传
【基础题组】
1.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
A.外祖母B.外祖父
C.祖母D.祖父
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父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3.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
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X B Y、X B X b B. X b Y、X B X b
C.X B Y、X b X b D.X b Y、X b X b
4.人类有一种遗传病(A、a),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
则他们的()
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率为1/4
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
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1/2
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
5.一位只患白化病的女性(致病基因为a)的父亲正常,母亲只患色盲(致病基因为b),则这位白化病患者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A.aX B或aY B.aX B或aX b
C.aaX B X B或aaX b X b D.aaX B X B或aaYY
6.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一对夫妇,男性仅患有抗维生素D 佝偻病,女性仅患有红绿色盲病。
对于这对夫妇的后代,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后代女儿全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
B.后代女儿的一条X染色体上,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呈线性排列
C.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后代中儿子两病同患的概率是0
7.鸡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
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为cc的鸡为白色。
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ccZ b 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
理论上,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应是()
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
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2∶1
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之比为3∶1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3∶2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
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
据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
♀42 19 14 6
♂47 12 15 5 A.
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C.两对常染色体上
D.一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能力题组】
9.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
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A.3∶1 B.5∶3
C.13∶3 D.7∶1
10.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11.对下列系谱图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为纯合子
B.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为纯合子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杂合子
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3为纯合子
1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准备要第二个孩子的高龄妈妈要做好遗传病的预防工作。
如粘多糖贮积症就是一种常见遗传病,患者因缺少粘多糖水解酶,骨骼畸形、智力低下,出生即被判“死刑”。
如图为该病某患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4号不含致病基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号一定为杂合子
B.若7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C.第Ⅲ代中只有8号个体妻子生育前需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D.人群中无女性患者,可能是因为男患者少年期死亡,不提供含致病基因的配子13.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
某科学家在研究剪秋罗叶形性状遗传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组)
亲代子代
雌雄雌雄
1 宽叶窄叶无全部宽叶
2 宽叶窄叶无1/2宽叶、1/2窄叶
3 宽叶宽叶全部宽叶1/2宽叶、1/2窄叶
(1)根据第________组杂交,可以判定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根据第________组杂交,可以判定控制剪秋罗叶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3)若让第3组子代的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预测其后代的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________。
(4)第1、2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为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某课题小组决定对剪秋罗种群进行调查。
你认为调查的结
果如果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________的剪秋罗,则上述假设成立。
14.荷斯坦奶牛的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与正常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软骨发育不全症与正常性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如图为荷斯坦奶牛某家系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10未携带软骨发育不全症基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细胞黏附缺陷症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软骨发育不全症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遗传病。
(2)图中Ⅲ16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Ⅱ10与Ⅱ11再生一头小牛,理论上表现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
(3)若Ⅰ3携带软骨发育不全症基因,让Ⅱ8与Ⅲ16交配,生下一头两病都不患的公牛的概率是________。
15.果蝇的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相关基因用A、a表示),翅形有长翅与残翅之分(相关基因用B、b表示)。
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培养子代,结果如下:
(1)果蝇的眼形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眼形和翅形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________。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F的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F的雌果蝇的性状表现与雄果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特定的实验环境导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若要获得更明确的结论,请你设计最简便的探究实验。
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亲)进行杂交实验,
将子代培养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中。
②结果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选C 男性的性染色体中,Y 染色体来自父亲,X 染色体来自母亲。
因此,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母。
2.解析:选B 果蝇中Y 染色体比X 染色体大;若不发生基因突变,父亲正常,女儿不可能出现红绿色盲;有含X 染色体的雄配子,含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无性别之分的生物无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如豌豆。
3.解析:选D 色盲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父母均为色盲患者,则后代子女均患病,与题意不符。
4.解析:选C 因父亲患病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故该病为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儿子基因型为X a Y ,正常女子基因型为X a X a ,则其后代全部正常;女儿基因型为X A X a ,正常男子基因型为X a Y ,则其后代中男孩和女孩各一半正常一半患病,即后代患病率为1/2。
5.解析:选C 依题意,该白化病患者的基因型为aaX B X b ,因此,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X B X B 或aaX b X b 。
6.解析:选B 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女儿全患病。
女儿的X 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来自父亲的X 染色体含抗维生素D 佝偻病基因,来自母亲的一条X 染色体含红绿色盲基因,但两个基因不位于同一条X 染色体上。
抗维生素D 佝偻病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都在X 染色体上,所以二者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后代儿子一定不患抗维生素D 佝偻病,全部患红绿色盲病,所以两病同患的概率是0。
7.解析:选D 由题干可知,亲本基因型为ccZ b W ×CCZ B Z B ,则子一代基因型为CcZ B Z b 、
CcZ B W 。
子一代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所占比例如下:芦花母鸡=116
CCZ B W +216CcZ B W ,非芦花母鸡=116CCZ b W +216CcZ b W ,白羽母鸡=116ccZ B W +116
ccZ b W ;芦花公鸡=116CCZ B Z B +216CcZ B Z B +116CCZ B Z b +216CcZ B Z b ,白羽公鸡=116ccZ B Z B +116ccZ B Z b 。
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确。
8.解析:选C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F 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接近9∶3∶3∶1,符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典型比例关系,且每种性状在雌性与雄性中个体数相当,所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9.解析:选C根据题干可知,红眼为显性性状(设由基因A控制),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X a、X A Y和X a Y,其比例为1∶1∶1∶1。
自由交配就是子一代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可以利用配子计算,子一代中雌配子为X A和X a,比例为3∶1,雄配子为X A、X a和Y,比例为1∶1∶2,雌配子X a(1/4)与雄配子X a(1/4)和Y(2/4)结合都是白眼,比例为1/16+2/16=3/16,故红眼所占比例为1-3/16=13/16。
10.解析:选D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即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假设X染色体上存在隐性基因,Y染色体上存在显性基因,显性基因导致患病,则后代男性患病而女性正常;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即为伴Y染色体遗传,如果出现患者,则全为男性;X、Y染色体虽然形态、大小不同,但在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属于同源染色体。
11.解析:选C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不可能为纯合子;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2应为患者,不可能正常;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3一定为杂合子,不可能为纯合子。
12.解析:选C该病表现为“无中生有”,即为隐性遗传病,图中显示患者为男性,且4号不含致病基因,则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7号有1/2的概率携带致病基因,若7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1/4=1/8。
第Ⅲ代中只有7号和9号个体生育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调查中发现人群中无女性患者,可能是因为男患者少年时期就死亡,不能提供含致病基因的配子。
13.解析:(1)第3组杂交实验中,宽叶个体杂交出现了窄叶个体,说明宽叶为显性。
(2)第3组杂交实验中,后代窄叶个体只有雄性个体,说明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X B X b、X B Y,后代会出现表中的结果。
(3)第3组子代宽叶雌株有两种基因型X B X B、X B X b,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 B Y,第3组子代的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有两种杂交组合:1/2 X B X B×X B Y、1/2 X B X b×X B Y,前者后代全部为宽叶,即占全部后代的1/2,后者后代有1/4的窄叶、3/4的宽叶,分别占全部后代的1/8、3/8,因此后代宽叶∶窄叶=7∶
1。
(4)第1、2组没有雌性个体,很有可能是窄叶基因b会使雄配子(花粉)致死。
答案:(1)3宽叶(2)3X(3)7∶1(4)窄叶基因b会使雄配子(花粉)致死(5)窄叶雌性
14.解析:(1)根据Ⅰ2×Ⅰ3→Ⅱ9,可以推断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Ⅱ10未携带软骨发育不全症基因,据Ⅱ10×Ⅱ11→Ⅲ16,可推断软骨发育不全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根据系谱图可以推知,Ⅱ10基因型为AaX B Y、Ⅱ11基因型为AaX B X b,后代正常的概率为3/4×3/4=9/16。
(3)若Ⅰ3携带软骨发育不全症基因,则可据系谱图推断Ⅰ3的基因型为AaX B X b,Ⅱ8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6 AAX B X B、1/6 AAX B X b、1/3 AaX B X B、1/3 AaX B X b,其与Ⅲ16(aaX b Y)交配生下一头两病都不患的公牛的概率为2/3×3/4×1/2=1/4。
答案:(1)常隐性X隐性(2)aaX b Y9/16(3)1/4
15.解析:(1)圆眼与圆眼杂交子代出现棒眼,则圆眼为显性性状,棒眼为隐性性状;长翅与长翅杂交子代出现残翅,则残翅为隐性性状。
杂交子代中圆眼雌性∶圆眼雄性∶棒眼雌性∶棒眼雄性=7∶4∶0∶4,子代中无棒眼雌性,说明眼形与性别相关联,故为伴X染色体遗传;杂交子代中长翅雌性∶长翅雄性∶残翅雌性∶残翅雄性=5∶6∶2∶2,说明翅形为常染色体遗传。
亲本为圆眼长翅雄果蝇和圆眼长翅雌果蝇,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 A X a和BbX A Y。
(2)根据亲代基因型可知,F中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 A X A∶bbX A X a=1∶1,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2。
(3)根据亲代基因型可知,F 中雌性圆眼长翅与圆眼残翅比例应为(1/16BBX A X A+1/16BBX A X a+2/16BbX A X A+2/16BbX A X a)∶(1/16bbX A X A+1/16bbX A X a)=6∶2,而实际比例是5∶2,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BBX A X A或BBX A X a的个体死亡。
鉴别基因型为BBX A X A或BBX A X a的个体死亡时,应让子代一定产生基因型为BB的个体;因此选择基因型为BB的个体杂交,又因为雌性个体中基因型为BBX A X A或BBX A X a的个体不一定存在,因此利用基因型BBX a X a的个体的雌果蝇和基因型为BBX A Y的雄果蝇杂交,子代会出现BBX A X a的个体。
如果基因型为BBX A X A 的个体死亡,则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和雄果蝇都存在;如果基因型为BBX A X a的个体死亡,则杂交子代中只有雄果蝇,因此可根据子代中雌性和雄性个体出现的情况判定死亡类型的基因型。
答案:(1)圆眼眼形BbX A X a BbX A Y (2)1/2 (3)BBX A X A或BBX A X a(缺一不可) ①纯合的圆眼长翅雄果蝇与纯合的棒眼长翅雌果蝇(或BBX A Y与BBX a X a)(若用文字表示,必须写纯合) ②若子代中有雌果蝇,则说明基因型为BBX A X A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若子代中无雌果蝇,则说明基因型为BBX A X a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