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白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白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吕玉龙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绍兴分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余白”作为一门艺术,在各种艺术形式之中普遍存在,它如音乐中的休止符一般在作品中营造某种意境,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余白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大量运用极为常见,它在招贴作品中所形成的虚实关系,可以使招贴作品产生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给观众提供更多想象的空间,使观者在视觉上获得轻松、愉悦的感觉,从而充分体现了招贴设计中“以少胜多”的“余白”价值。
关键词:余白;招贴设计;信息传达
一、余白艺术概述
1、中国传统文化与余白艺术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余白,是指无字、无像。
在我国,余白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老子曾提出的“知其白守其黑”的辩证观点,虽然反映的只是哲学领域的问题,但却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的发展。
2、现代平面设计与余白艺术
余白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它在作品中形成的相辅相成的虚实关系,大大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余白作为一种空间符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使画面充满透气感,让整体构图充满艺术活力和生命力。
一幅好的平面设计作品不仅要重视各构成元素的统筹安排,还要讲究版面中的余白运用,甚至一个字内笔画间的余白也不可忽视。
二、余白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余白在招贴中的运用就成为很多设计师所崇尚的设计理念,并以其鲜明的个性美、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成为招贴设计中的“新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凸显主体,体现以少胜多的设计理念
设计者常常运用各种手段,来调动一切构成版面的积极因素,其中余白在设计中的运用便是以少胜多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1996年的法国第43届嘎纳国际广告节上,一幅简洁明快的沃尔沃汽车招贴广告,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全场唯一大奖。
它是一幅仅有一句文案的招贴广告,招贴中的
主体形象是由生活中毫不起眼但用处很广的
别针弯曲而成的汽车。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在
招贴的编排设计中,除了中间的别针形汽车的
主题形象和右下角若隐若现的简短文案(一辆
你可以信赖的车)之外,其余都是大面积的余白。
简洁的版面构图、强烈的虚实对比关系和艺术魅力,结合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使得该作品从众多纷繁复杂、图文并茂、构图饱满的招贴作品中脱颖而出,它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人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创意的独特之外,与余白的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营造氛围,创造意境
余白也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方法,它既是想象的窗口、又是无穷意境产生的通道,在招贴设计中的余白犹如诗词歌赋中有意不写出的字,给读者留下揣摩、回味的余地,而形成形如流水的自然意境和韵律感。
所以说,余白本身也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修养,不是随手拈来任意排布的,而是设计师在不断潜心学习、用心积累逐渐提高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当代著名华人设计师靳埭强先生的招贴作品中大量运
用了余白,这也是他招贴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在靳埭
强先生的招贴作品中余白所产生的恬淡虚静的哲学精神,不
但充满了诗意,而且散发着生命活力;不但凸显了主题,而
且赋予作品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靳先生的《香港艺术家
年奖》招贴作品中,运用了大片余白来体现试剑石的刚劲强
烈,并用压裁手法使石断开,凸显“成功之前,必磨剑练
功……试剑石断,锋芒显现。
”的强烈视觉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③
3、创造含蓄美
在招贴设计艺术中,余白是抽象思维中的造型“具象”表现,它所产生的含蓄美体现的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品中赋予的含蓄的美能够激发观众的审美体验和思维的涌动,能够满足人们心理上、精神上的对美好事物的需求;同时,它所形成的虚空间,可以使观众感受到超乎形之外的更高层次的东西。
由于含蓄美重视内蕴,强调含忍,侧重言外之意味,体现了一种表面上平淡而不声张的创造,是一种令观众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所以在余白的作用下含蓄美使作品呈现出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气息和人性化设计的情怀。
在靳埭强先生的招贴设计作品中,时常将含蓄美与余白
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得作品在平静之下蕴含着内在张
力。
在“香港著名画家作品展”《世界环境日—没得回音》招
贴设计中,靳先生利用了简约的图形和大量的余白作为设计
元素,在画面中营造出充满诗意、情趣、韵味的艺术境界。
在靳先生大量招贴作品中余白艺术的出现,使得外在的艺术
形象传达出深厚的内涵,营造出了一种极为含蓄的艺术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4、提供想象空间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
这种完形意识被设计师们在设计实践中得到了大量运用,在现代招贴设计中设计师们往往通过“余白”和“不完满”的形,给观众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造成更大的视觉刺激效果。
在一幅公益招贴作品中,画面是由笔墨凝重且寥寥几笔画出的小鱼撑船的形象,和大面积余白中出现的几个标题小字——“该到哪里去?”两个构成元素组合而成。
招贴用大量余白这种无形的语言所形成的空间,深深的刺激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引导观众产生想象,警示观众应该面对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严酷现实,提醒我们该思考一个现实问题——如果有这么一天,连鱼都用这样的方式发出自己的感慨,那么人类自己又将如何呢?作品以简洁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了一种“此处无声胜无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味,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寓意深刻,魅力无穷。
5、获得视觉轻松感
在商品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招贴广告,大量宣传信息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余白作为一种设计表现符号在招贴设计中大量运用,使得招贴设计既简约概括,又完整统一,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将人们的视线从纷繁复杂的广告信息中解脱出来。
面对这样的招贴作品,观众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它产生心理上的联想和共鸣,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可以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理念的不断更新,招贴设计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更好的运用余白,并赋予作品时代气息和艺术魅力,将美的感受和设计观点传达给观众,广泛的调动观众的激情,是当代设计师面临的课题。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去探索和研究余白艺术的运用规律,使余白艺术在招贴设计中彰显无穷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①汪田明.《招贴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②郑欣.《简洁·含蓄——浅淡招贴设计的艺术表现》.《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02期
③韩湛宁.《靳埭强海报艺术分析》./sj/hbstd/200609/2826.html
.2009年5月20日访问
④务海涛、安记明.《浅谈书籍版式设计中的余白空间》.《美术大观》2007年第02期
⑤海军.《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向度》.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