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班《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教学案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结构:细胞体:内有细胞核和细胞质,是代谢中心识图: P17 图A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图B、图C中各有、个神经元突起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传入(感觉)神经元:外周→ 神经中枢
2、种类:中间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传出(运动)神经元:神经中枢→ 外周
3、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4、神经纤维:由轴突和树突以及外面套着的髓鞘共同组成
神经未梢:神经纤维未端细小的分支叫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
神经:神经呈白色,由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共同构成。

5、运动中枢、听觉中枢
白质:在脑和脊髓中,汇集许许多多神经纤维的部位,色泽白亮,叫白质。

1、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1)概念:指在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2)类型:
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由具体刺激直接引起的反应。

如膝跳反射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由各种
2、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
(1)组成: → → → →
(3)学会画反射弧的模式图,
并分析识别各部分结构。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神经冲动: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
也叫神经冲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局限于冲动在同一神经细胞范围内的扩布)
(1)静息电位: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
原因:主要是 外流。

(2)动作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
原因:主要是 内流。

①细胞膜外(标注)
电流方向: →
②细胞膜内:(标注)
电流方向: →
因而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就形成了 。

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 电流方向是相同的。

(3)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将兴奋向两侧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3、传导特征——双向传导性:向两侧方向同时传导
1、突触小体:神经元的 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

++++++++ -------- ++++++++ -------- 外 内 内 外 +++++++――――――+++++++ ―――――――++++++―――――――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2、突触: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构成突触。

突触 :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组成 突触 :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组织间隙
(1)写出图甲中各部位结构名称: [1] [2] [3]
[4] [5] [6] ;图乙中有 个图甲的结构。

(2)突触小泡的形成与 (填细胞器)有关,内含有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
(3)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 性。

补充说明:
兴奋性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另一神经元兴奋;
抑制性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如:γ—氨基丁酸),引起另一神经元抑制。

(4)思考:乙酰胆碱会是内环境中的成分吗?为什么?
(5)线粒体的作用:提供 ;
(6)在突触小体上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
号变化是 ;
在突触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

3、兴奋通过突触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末稍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 ,通过突
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另一神经元)上的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的 ,
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4、突触传递特征:
(1)单向传递性
原因:(两个“只”)递质只存在于 内,只能由 释
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发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方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传递给下一神经元的 或
常见突触的类型: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树突突触
(2)突触延搁: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出后膜作用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
(3)对环境某些药物的敏感性: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出后膜上的递质受体,
从而阻断或加强突触的传递。

补充说明: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会立即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因此,
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神经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若神经递质未被及时清除,会引发下一个神经元 。

五、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中枢神 脑 大脑: 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神经经系统小脑:有维持身体的中枢
系统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神经中枢
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其中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脑干由间脑、中脑、脑桥和延脑组成,下丘脑是间脑的一部分,其中有调节中枢、调节中枢、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等的控制有关。

2、分级调节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如:排尿反射的初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里,但受到大脑控制(如成人可以“憋尿”);婴儿尿床的原因是大脑发育未完善。

六、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和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言语区
(1)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大脑皮层中与这些功能有关的某些特定区域称为言语区。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和的过程;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和。

(2)学习和记忆涉及到脑内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的合成。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的脑区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

(08海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例1】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例2】(08广东)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例3】(08江苏)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