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链物流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冷链物流的思考
浅谈我国冷链物流
一、冷链物流及现状
冷链物流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减少食品损耗,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实施全程温控以保证食品处于某低温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

冷链物流需要特别的装置对运送过程、时间、运输型态进行实时监控,是成本非常高的一种特殊物流形式。

冷链物流还具有以下特点:(1)建设投资大,技术复杂;(2)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高的组织协调性;(3)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冷链发展密切相关;(4)冷链物流市场经营规模小,网络分散。

随着冷链食品引发的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我们不得不思考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和现状。

目前,我国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蔬菜水果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进行运输和销售,蔬菜类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肉类15%,水产品是23%。

损耗率达到25%~30%,造成腐烂严重,物流成本提高,而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发达国家几乎100%肉类在低温状态下流通,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到95%以上。

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2%~5%。

和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在流通过程中不仅损耗高,而且物流成本高。

按照国际标准,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

但是,由于我国冷藏运输效率低、食品损耗高,导致食品物流成本约占到食品总成本的70%,远远高于国际标准。

二、我国冷链物流的SWOT分析
我们运用SWOT方法分析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以及将来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此确定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

1.优势:
(1)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大。

通过上一节的叙述可知,我国食物年产值巨大,因为没有很好的冷藏条件,使得食物产后损失情况严重,
流通损耗率达到25%~30%,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将近两亿人的基本营养需求,与冷链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5%以下相比,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落后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市场。

(2)冷链管理受到重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特别关注,人们对食
品的安全意识在不断地提高,并且在食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有关的活动中发现我们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

这将引领企业强化企业的冷链物流管理。

(3)我国应向发达国家效仿,把产后储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

因此,冷链物流建设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并且,在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将迅猛发展。

2.劣势:
(1)尚未形成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

我国食品冷链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

目前,大约有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进行运销的;冷冻食品冷链的情况要稍好一些,但很多产品在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时频频出现冷链的断链现象。

(2)冷链设施设备不足设施陈旧。

我国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严重不足,铁路冷藏车辆大多数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标准规范的保鲜车厢,导致大量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腐坏变质。

冷链食品生产企业、超市、餐饮企业普遍规模分散,增加了货物流通环节和流通时间,导致流通成本增加,食品物流成本费用占到产品成本的70%,致使很多食品在没有冷链物流的保证下进行运销,导致食品安全存在巨大隐患。

(3)国内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大多是推荐性标准,对企业的约束力很小。

并且,我国冷链物流法律法规标准并不健全,设备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

目前,国内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经销规模小,尚不具备有推动和整合行业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

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商品冷
链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3.机遇:
与国外成熟冷链物流企业加强合作。

与国外规模完善的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经验,可以加速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

4.威胁:
目前很多国外企业开始在我国投资建设食品制造厂、医药生产厂、食品医药配送中心,建立实力强大的冷藏箱运输车队等。

国外物流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冷链物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国外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完善,而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物流体系、设施等不够完善,在市场中没有竞争优势。

三、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冷链的发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对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以及引进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

企业作为冷链物流运作主体,应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引入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运作,流通环节精益化。

通过开拓市场、强化服务意识、丰富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具体策略如下:
(1)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

借鉴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并依照我国冷链物流本身的需求与运作特点,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

(2)建立一体化的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我国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与整合,应该把冷链物流的上游、中间环节和下游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无法得到控制与整合,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

(3)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冷链物流运输外包。

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可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在增加生产企业盈利的同时,也给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带来收益,并保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运输过程中冷链产品的品质,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实现三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