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内部转运管理制度及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废物内部转运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引言
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兽医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或者危险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废物内部转运管理制度及流程至关重要。
二、内部转运管理制度
1. 组织机构
设立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废物内部转运管理制度,监督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医疗废物转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人员培训
对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理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转运、储存和处理等相关知识,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3. 医疗废物分类
根据医疗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医疗废物分为
以下几类:
(1)感染性废物:包括废弃的血液、血清、血浆、骨髓、羊水、羊膜腔液体、滑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关节腔积液、心包液、腹水、痰液、粪便、脓液、唾液、胃液、胆汁、尿液、伤口分泌物、敷料、棉签、棉球、纱布、实验动物尸体等。
(2)损伤性废物:包括废弃的针头、注射器、输
液器、输血器、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钳、探针、针灸针、牙科手机、安瓿瓶等。
(3)药物性废物:包括废弃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放射性药品、镇静剂、催眠剂、镇痛剂、解毒剂、抗感染药物等。
(4)化学性废物:包括废弃的消毒剂、防腐剂、
灭鼠剂、杀虫剂、强酸、强碱、汞、镉、铅、砷、氰化物、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醚、丙酮、乙醇等。
(5)病理性废物:包括废弃的人体器官、组织、
病理切片、病理蜡块、尸体、骨骼等。
4. 收集和包装
(1)医疗废物应由产生科室负责收集,并按照类
别分别放入专用包装物或密闭容器内。
(2)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应使
用黄色垃圾袋封装,病理性废物应使用红色垃圾袋封装,化学性废物应使用绿色垃圾袋封装。
(3)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认真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确保无破损。
(4)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5. 转运和储存
(1)医疗废物应由专业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
线进行转运,确保日产日清。
(2)医疗废物在转运过程中应使用专用转运工具,确保安全、密闭、无泄漏。
(3)医疗废物在转运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转
运时间、路线、数量、种类、处理情况等。
(4)医疗废物应储存于医院指定的暂时贮存场所,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5)医疗废物储存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三、内部转运流程
1. 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按照类别将医疗废物分别放
入专用包装物或密闭容器内,并做好记录。
2. 专业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到各科室收集
医疗废物,并检查包装物或容器是否完好、密封是否严密。
3. 收集好的医疗废物放入专用转运工具,确保安全、密闭、无泄漏。
4. 转运过程中做好记录,包括转运时间、路线、
数量、种类、处理情况等。
5. 医疗废物转运至暂时贮存场所,做好储存管理,确保储存时间不超过2天。
6. 医疗废物由辖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定期转
运焚烧。
四、监督检查
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医疗废物内部转运管
理制度及流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
五、总结
医疗废物内部转运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建立和实施,
有助于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储存和处理,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
各级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制度,为构建和谐、安全、环保的医疗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