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历史初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司马光
B、司马迁
C、班固
D、范晔
2、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秦朝统一六国
B、汉朝建立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唐朝建立
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4、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辛亥革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7、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使秦国国力大增
B. 提高了秦国的军队战斗力
C.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 确立了分封制
8、在春秋战国时期,最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变法改革
D. 铁器牛耕
9、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A. 义和团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白莲教起义
D. 捻军起义 10、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辛亥革命
1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历史之父”?
A. 荀子
B. 孔子
C. 希罗多德
D. 柏拉图
12、以下哪场战争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 滑铁卢之战
B. 美西战争
C. 日俄战争
D. 萨拉热窝事件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他在隋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趁势而起,最终推翻了隋朝,
建立了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措施,如轻徭薄赋、广开才路、完善科举制度等,使得唐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唐朝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东起朝鲜半岛,西至中亚地区,南至越南,北达蒙古高原,都成为了唐朝的版图。

同时,唐朝还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如丝绸之路的繁荣就见证了唐朝与西域、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的紧密联系。

唐朝的文化成就更是举世瞩目。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此外,唐代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朝还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留学生和使节来到中国学习文化和技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问题:
1、唐朝的建立者是谁?他推翻了哪个朝代?
2、简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唐朝的影响。

3、唐朝的文化成就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请简要说明原因。

第二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抗战。

在这期间,无数中华儿女英勇奋斗,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在敌后广泛开展了游击战争,
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形成了有效的牵制和打击。

国际社会也给予了中国极大的支持和援助,最终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材料二:
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伟大的解放战争,也被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这场战争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的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标志,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题目:
1、根据材料一,简述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6分)
2、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6分)
3、结合材料二,概述解放战争的意义。

(8分)
第三题
阅读材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使得疾病诊断更加精准,治疗更加个性化。

其次,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如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最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辅导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题1、】
请根据阅读材料,简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小题2、】
请根据阅读材料,分析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小题3、】
请结合阅读材料,谈谈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学生有哪些益处。

第四题
阅读材料: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

同时,国内政治腐败,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各阶层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每一次尝试都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题目:
1、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2、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哪些重要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历史初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与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司马光
B、司马迁
C、班固
D、范晔
答案:B
解析: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其他选项中,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班固所著《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范晔所著《后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2、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秦朝统一六国
B、汉朝建立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唐朝建立
答案:A
解析:秦朝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从分裂走向统一,也是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

汉朝建立后,封建制度逐渐完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唐朝建立后,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

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

4、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答案:A
解析: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因为他领导了虎门销烟,表现出了坚决抵制鸦片贸易的决心和勇气,维护了民族尊严。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印刷术不属于这四大发明之一。

D项正确。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辛亥革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项错误。

7、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使秦国国力大增
B. 提高了秦国的军队战斗力
C.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 确立了分封制
答案:D
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商鞅变法,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分析出关于商鞅变法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

选项A,商鞅变法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奖励耕织、推行县制等,使得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为秦国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选项A 正确。

选项B,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政策,使得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士
兵们为了获得军功,积极参战,奋勇杀敌,从而提高了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因此选项B 正确。

选项C,商鞅变法中的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际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使得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的发展,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D,商鞅变法中的推行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秦国的行政体系更加统一和高效,因此选项D错误。

8、在春秋战国时期,最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变法改革
D. 铁器牛耕
答案:C
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分析出最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

选项A,诸侯争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它只是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因此不是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A错误。

选项B,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的繁荣景象,它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并没有直接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因此也不是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B错误。

选项C,变法改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表现,它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进步,如商鞅变法就使得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变法改革是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C正确。

选项D,铁器牛耕的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并没有直接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因此也不是最符合历史发
展趋势的,选项D错误。

综上所述,最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是:C. 变法改革。

9、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A. 义和团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白莲教起义
D. 捻军起义
答案:B. 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是由洪秀全领导的一次重要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

该运动试图推翻清朝统治,并建立了一个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太平天国。

而其他选项中,虽然也都是历史上的重要农民起义或运动,但根据题目要求寻找“第一次大规模”的定义,太平天国运动最符合这一描述。

10、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辛亥革命
答案:A. 鸦片战争
解析:通常认为,鸦片战争(1840-1842)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这场由英国发动的对华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随后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得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加强对中国的
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被视为中国进入近代史的重要标志。

相比之下,其他选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虽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时间上晚于鸦片战争,故非正确答案。

1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历史之父”?
A. 荀子
B. 孔子
C. 希罗多德
D. 柏拉图
答案:C
解析:希罗多德(Herodotus)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历史学的奠基人,因此被誉为“历史之父”。

他以其《历史》一书详细记载了古希腊与波斯之间的战争,对后世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们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而非历史学。

12、以下哪场战争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 滑铁卢之战
B. 美西战争
C. 日俄战争
D. 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D
解析:萨拉热窝事件(Assassination of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
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遇刺身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随后德国等国家也相继加入战争,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战役,美西战争是19世纪末美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战争,日俄战争是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这些事件均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直接关联。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他在隋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趁势而起,最终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措施,如轻徭薄赋、广开才路、完善科举制度等,使得唐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唐朝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东起朝鲜半岛,西至中亚地区,南至越南,北达蒙古高原,都成为了唐朝的版图。

同时,唐朝还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如丝绸之路的繁荣就见证了唐朝与西域、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的紧密联系。

唐朝的文化成就更是举世瞩目。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此外,唐代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朝还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留学生和使节来到中国学习文化和技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问题:
1、唐朝的建立者是谁?他推翻了哪个朝代?
答案: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他推翻了隋朝。

2、简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唐朝的影响。

答案:“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包括轻徭薄赋、广开才路、完善科举制度等。

这些措施使得唐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它奠定了唐朝长期强盛的基础,为后世所称颂。

3、唐朝的文化成就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请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我最感兴趣的是唐诗。

因为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

唐诗的题材广泛,从自然风光到社会现实,从个人情感到国家兴亡都有所涉及。

同时,唐诗的诗人众多,风格各异,如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沉郁顿挫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对唐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抗战。

在这期间,无数中华儿女英勇奋斗,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在敌后广泛开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形成了有效的牵制和打击。

国际社会也给予了中国极大的支持和援助,最终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材料二:
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伟大的解放战争,也被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这场战争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的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标志,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题目:
1、根据材料一,简述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6分)
答案:
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是:
•持续时间长,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长达十四年之久;
•参战范围广,涉及全国大部分地区;
•战争形式多样,既有正面战场的大规模战役,也有敌后游击战;
•国际影响深远,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与援助;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全体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击外侵者。

2、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6分)
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组织和动员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抗战;
•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有效削弱了日军的力量;
•提出并实践全面抗战路线,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战略指导上坚持持久战思想,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指明了方向。

3、结合材料二,概述解放战争的意义。

(8分)
答案:
解放战争的意义在于: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推翻了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阶段,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重要转折点;
•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民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坚定意志和不懈努力。

第三题
阅读材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使得疾病诊断更加精准,治疗更加个性化。

其次,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如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最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辅导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题1、】
请根据阅读材料,简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答案: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使得疾病诊断更加精准,治疗更加个性化。

【小题2、】
请根据阅读材料,分析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答案: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如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小题3、】
请结合阅读材料,谈谈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学生有哪些益处。

答案: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辅导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四题
阅读材料: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

同时,国内政治腐败,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各阶层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每一次尝试都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题目:
1、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答案: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建立新式海军和近代教育体制。

其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实现“自强”和“求富”。

然而,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这使得洋务运动缺乏必要的政治变革;二是洋务派官员的近代化修养不足,缺乏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决心;三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阻挠,使得洋务运动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空间;四是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即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仍然
坚持封建制度的主体地位,这导致了洋务运动在制度层面的局限性。

2、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哪些重要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
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包括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

然而,由于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最终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尽管如此,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辛亥革命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此外,辛亥革命还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的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