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肺系疾病(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夹滞证
证候: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舌苔 厚腻。
治法: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代表方剂:在疏风解表基础上加用保和丸。

感冒夹惊证
证候:感冒兼见惊惕哭闹,睡卧不宁,甚至骤然抽风,舌质红,脉浮弦。
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代表方剂:在疏风解表基础上加用镇惊丸。(蝉蜕、僵蚕、天竺黄)或羚角钩藤汤
病原学检查:鼻咽分泌物病毒分离、咽拭子培养等可明确病原。

鉴别诊断
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都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麻疹(麻疹粘膜斑)、奶麻、丹痧、水 痘等,应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等加以鉴别。
* 病毒性心肌炎(精神状态)-心肌酶,心电图,病毒性脑膜炎(前囟凸起,颅内压增高)—脑脊
液检查-脑膜刺激征(+)中耳炎 结膜炎(巩膜充血)急性喉炎(高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困、吸气性喉

诊断要点
以咽痛、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急乳蛾有发热,慢乳蛾不发热或有低热。
急乳蛾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则转化为慢乳蛾,病程较长。
咽部检查:急乳蛾可见扁桃体充血呈鲜红或深红色,肿大,表面可有脓点,严重者有 小脓肿;慢乳蛾可见扁桃体肿大,充血呈暗红色,或不充血,表面或有脓点,或挤压后有 少许脓液溢出。

代表方剂:新加香薷饮。(香薷、厚朴、白扁豆花、金银花、连翘)
藿香正气散/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时邪感冒证

证候: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高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痛,心烦,目赤咽红,
肌肉酸痛,腹痛,或有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瘟解表消毒。

代表方剂: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奥司他韦)
兼夹证。 病因病机 小儿感冒的病因以感受风邪为主,常兼杂寒、热、暑、湿、燥邪等,亦有感受时邪疫毒所致者。 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可累及肝脾。 病机关键为肺卫失宣。 外邪----口鼻、皮毛----肺卫----肺气失宣----发热、恶风寒等
• 兼证产生的病机: • (1)挟痰:小儿肺脏娇嫩——咳嗽,痰鸣。 • (2)挟滞:小儿脾常不足——腹胀,不思乳食。 • (3)挟惊:小儿神气怯弱—心神不宁,热扰肝经——出现
鸣)
部出血、脑部梗死、脑部炎症引起 脑组织水肿刺激脑膜或者脑膜疾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增高,颈部 肌张力增高,肌肉刺激后痉挛,关节僵硬

辨证要点

根据发病季节及流行特点辨证:冬春二季多为风寒、风热感冒;夏季多为暑邪感冒;
冬春之季,发病呈流行性者,多为时邪感冒。

根据全身及局部症状辨证:
•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喷嚏,流清涕,咽不红,舌苔薄白;
实验室检查:急乳蛾及部分慢乳蛾者可见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鉴别诊断
乳蛾与感冒鉴别:感冒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表现,也可有咽喉 红赤。若以咽红、喉核红肿疼痛,甚至溃烂化脓等局部表现为主者,则诊断为乳蛾。
风热搏结证 证候:喉核赤肿,咽喉疼痛,或咽痒不适,吞咽不利,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头痛身痛,舌红,苔薄向 或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治法:疏风清热,利咽消肿。 代表方剂:银翘马勃散。 • 热毒炽盛证 证候:喉核赤肿明显,甚至溃烂化脓,吞咽困难,壮热不退,口干口臭,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红,苔黄, 脉数或指纹青紫。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代表方剂:牛蒡甘桔汤。(玄麦甘桔) • 肺胃阴虚证 证候:喉核肿大暗红,咽干咽痒,日久不愈,干咳少痰,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或指纹 淡紫。 治法:养阴润肺,软坚利咽。 代表方剂:养阴清肺汤。
• 风热感冒发热重,有汗,鼻塞,流浊涕,咽红,舌苔薄黄;
• 暑邪感冒发热较高,头痛,身重困倦,食欲不振,舌苔黄腻;
• 时邪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重,高热,恶寒,无汗,头痛,咽痛,肢体酸痛,或恶心、 呕吐。

治疗原则

以疏风解表为基本治疗原则。

分证论治

风寒感冒证

证候: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流清涕,喷嚏,咳嗽,口或指纹浮红。

治法: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香苏散(香附、苏叶、陈皮、甘草、柴胡、桂枝、羌活、防风)
—— 伤风、伤湿、伤食(柴黄颗粒、小柴胡)
• 风热感冒证

证候: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
红肿痛,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第四章 肺系疾病
第一节 感冒
• 小儿感冒的特点 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儿科最
常见的疾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气候骤变及冬春时节发病率较高。任何年龄皆可发病,婴幼儿更为
多见。
小儿具有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肝火易亢的生理特点,患感冒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

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代表方剂: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暑邪感冒证

证候:发热,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身重困倦,胸闷泛恶,口渴心烦,食
欲不振,或有呕吐、泄泻,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指纹紫滞。

治法:清暑解表,化湿和中。
第二节 乳蛾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为外感风热,或平素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蕴热所致。 外感风热之邪犯肺,邪毒循经上逆,风热搏结于咽喉,导致喉核赤肿疼痛。 若风热犯肺失治,化热入里,或素体肺胃热盛,复感外邪,循经上攻,搏结喉核,热 毒炽盛,故见喉核溃烂化脓。 因风热搏结或热毒炽盛之余,耗伤肺胃之阴,肺胃阴虚,虚火上炎,搏结咽喉,则喉 核肿大,日久不消


诊断要点
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感受外邪,或有与感冒病人接触史。
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为主症。
感冒伴兼夹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大 便失调;或睡卧不宁,惊惕抽搐。
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者淋巴细胞增高,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 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牛蒡子、黄芩、黄连、甘草、桔梗、板蓝根、马勃、连翘、玄参、升麻、柴胡、陈皮、僵蚕、薄荷。

兼证

感冒夹痰证
证候:感冒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
治法:风寒夹痰者,辛温解表,宣肺化痰;风热夹痰者,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代表方剂:在疏风解表基础上,风寒夹痰者加二陈汤、;风热夹痰者加温胆汤(牛黄蛇胆川贝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