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林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11T03:02:40.80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3期6月作者:刘琼[导读]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林业产业化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刘琼
绵阳市安州区自然资源局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林业产业化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对于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也需要从原有的粗放式经济朝向集约化的方向转变,提升林业产业综合价值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林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情况,了解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旨在更好的提高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林业产业化;优化策略;产业发展
前言林业发展中,林业产业化属于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林业产业化的关注力度,制定出了相应政策,重点突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不过林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较大阻碍,影响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重点对产业化发展相关问题及策略进行重点分析,不断提升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水平[1]。
一、林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林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点是关于林业产业方面的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仍然有许多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现有的财政资金不足,使得林业发展过程中获得的上级拨款数额较为有限,而有限的款项也很难做到专款专用,导致内部的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先天条件不足。
公共基础设施的缺失,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而正是因为科技经费方面的投入不足,无形中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2]。
第二点是当前的林业产业结构有待完善。
在林业产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过度砍伐以及缺少一些优秀林木资源种植培育的现象,长此以往,甚至会出现一种无林可砍的尴尬境地,也没能够将林业和第三产业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林业之间的发展不够均衡以及生产体制较为薄弱。
长此以往,一些珍贵的树种会急剧减少,更是加剧了林业结构不合理的这一现象。
第三点是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林业的减排压力不断加大。
目前我国正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而环境恶化这一趋势也没能够得到很好的遏制,更是需要借助林业产业的帮助。
但是,随着森林被乱砍乱伐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加剧,导致林业生产的状态不够稳定。
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林业节能减排的压力也会与日俱增。
第四点是林业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创新的投入是一种持续性、长期的过程,若是因为创新不足而引发的一系列风险问题,会导致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在未来缺乏动力。
但当前在林业生产、经营、加工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创新技术,使得林业相关项目和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品牌附加值较低,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市场规模,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较低,丰富的工作经验仍然处于缺失的状态,很难利用自身的价值投入到林业产业中,为林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3]。
二、林业产业化发展优化策略
第一,优化当前林业产业结构。
新时期,我国林业产业若想实现长足的发展和转型,则需要立足于各个层面,从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方面入手,不断的增加林业资源的供给能力。
特别是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于林业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实现专款专用,优化林业产业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若是资金投入不足时可以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更多的社会资本纷纷投入到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中来,通过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等方式,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潜在的动力。
还要转变原有伐木和销售原木为主的一种运营生产模式,深刻地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将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新时期绿色经济发展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减少不必要的树木砍伐,真正促进林业产业形成一种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状态。
更要注重林业产业一系列基础地位的保障,加速推动二次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打造一种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加速第三产业和相关加工业的发展,构建出一种专业化集成化规模化的全新发展格局。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创新经营发展方式,确保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采用一系列科学的造林方式。
在造林和育林过程中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气候土壤以及林地的发展情况,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选择最适宜的方式,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环境资源地域资源以及自然时间顺序等方面的充分优化利用,使之形成更加强劲的生产动力。
更要针对当前现有的树种的运用方向和地域的布局进行重新的审视和适当的调节,兼顾生态林和经济林彼此之间的协调,共同发展。
还可以选择一些较为优质的品种和类型,注重基础的建设,将产业基地加以构建。
从而形成一种规模化的经营,更要从中挑选出更多优质的品种,在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将林业和加工业相结合,提升产品的商品附加值,创新相关工艺,生产出更多高质量、先进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上占据更多有利的地位。
第三,积极坚持并且注重五业并举。
在大力推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相关工作人员的培养。
例如可以对富余的人员进行安置,同时,将更多个体的私营作为主要的载体共同运作,发展、培育全新森林资源同时可以分区分类将集约经营视为一种主体性的经营模式,充分强调开发和利用林区资源的同时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惩乱砍乱伐以及毁坏森林等一系列不良行为。
对于林产品生产加工进行统一的规划完善合理布局,将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些特色的资源,作为突出的重点,使之形成一种规模化、精细化的运营模式,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经济和效益采伐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运用一系列资源的同时,严格遵守限额与更新,跟上采伐的趋势和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更新,避免出现采伐区域闲置等情况,确保让社会的实际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
结论总而言之,由于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而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林业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则更是需要创新林业产业的经营模式,并且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林业产业能够焕发出全新的升级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夏代刚,彭江红,夏剑萍,刘力萍,占汝锋,蔡倩.麻城市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22,51(02):75-78.
[2]邢立峰.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村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财经界,2020(34):113-114.
[3]李翠华.林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尝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