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中闲置设备的管理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中闲置设备的管理与对策
笔者在山东省招远市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具体从事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多年。

为解决企业闲置设备的问题,提高其使用效率,笔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出来,以飨读者。

一、把握闲置设备三条标准闲置设备是指企业设备配置中多余、不需用、低效的机械动力设备、运输设备和传导设备中的电力设备、变配电设备等:
1.连续停用(封存)一年以上或新购、自制两年以上没有投产使用的设备;
2.设备能力或相关指标即使经大修改造也无法满足本单位生产工艺要求且不具备报废条件的设备,或大修费用超过全新设备价值90%的设备;
3.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因企业结构、生产布局、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任务发生变化,不再使用或不再适合本企业继续使用、但仍有使用价值的设备。

二、形成闲置设备六种原因形成闲置设备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企业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严重,习惯争投资、争项目、争资产,片面追求企业资产占有最大化,企业大量的投资未能形成可供有效使用的设备,不少资产处于长期闲置或半闲置状态。

2.科技进步造成设备更新速度加快,被淘汰的资产设备未达到规定的资产折旧年限,而成为闲置资产。

3.内部整合产生的闲置设备,在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对部分部门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后资产的闲置。

4.因生产工艺改进,规模扩大,原有设备能力或排放标准达不到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而造成的设备闲置。

如特定场所噪音达不到标准要求,而停用的设备。

5.因债务重组,抵顶应收账款而换入的设备。

由于抵顶应收账
款,债权方一般处于被动,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抵顶应收账款而换入的设备在多数情况下是不适合债权企业使用的,从而造成设备的闲置。

6.业务管理部门或人员决策失误造成设备闲置。

一些业务管理部门或人员在进行投资或购置设备时,由于没有很好地与具体使用单位相结合,没有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或出于个人动机,造成盲目投资或购置,使购置回来的资产(设备)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产生闲置。

三、认识闲置设备四大危害闲置设备对企业的危害有很多,不同的企业表现形式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危害:
1.加重了企业的债务负担。

一些企业通过向银行贷款而建成的技改项目或购置回来的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成为不良资产,导致生产资金紧张,无力偿还银行债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再生产。

2.企业维护保养难度加大,费用支出增高。

闲置资产日常仍需要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仍需计提基本折旧,这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增加了成本费用。

3.影响企业单位正常生产。

大量闲置的资产占用企业的车间、仓库,给设备管理增添了不便,必然给企业正常生产带来影响。

4.加大了无形损耗。

随着科技的进步,闲置设备的技术性能会愈来愈低,特别是一些更新换代快的资产设备,专用设备,企业只好将其降价出让或提前报废,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四、解决闲置设备六条措施对闲置设备的处置,应依照内部调剂为首,有偿转让、投资、出租为次,改造、报废最后的原则,具体有以下措施:
1.内部调剂使用:内部调剂使用是闲置设备处置所有途径中的首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的无形损失,降低费用,特别适用于上述第1种和第6种原因形成的闲置设备。

2.有偿转让:是指按审批权限规定批准后对外出售。

对外销售时最好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不能招投标的,应参照设备的净值、成新率、全新设备的价值确定,单位价值在50万元以上设备应先进行评估,评估后再进行招投标或销售。

适合于上述6种原因形成的闲置
设备。

3.对外投资:是指企业在对外进行投资时,以设备作价,抵顶现金出资。

此项适用于有条件的企业,且单位价值较大的设备。

4.出租出借:为提高设备的运用效益,在开展余缺调剂的同时,应积极组织开展租赁经营,特别是对于价值较高、利用率较低的设备。

5.内部改选:对于难于调剂的闲置设备,又不能对外销售、投资、出租闲置设备,在进行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对可以改造又有他用的设备应通过修复改造实现再利用。

6.提前报废:对于确无使用价值和修复改造再利用价值的闲置设备,经批准可提前报废和进行拆体处置。

五、盘活闲置设备四项对策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将闲置的资产盘活,提高其使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

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1.建立健全闲置设备内部调剂制度,强化设备采购环节管理。

采购前,各级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联系,及时沟通,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充分的对比论证,能内部调剂使用的,坚决不采购新的设备,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因盲目采购造成闲置设备得不到盘活,增加企业的负担。

2.建立健全闲置设备管理制度,推行闲置设备集中管理,汇制闲置设备的详细信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信息发送到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最大限度地扩宽闲置资产的调剂范围,设法使闲置设备重新发挥作用。

3.成立闲置设备改造领导小组,集中全企业的力量对闲置的资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通过市场调研进行经济技术论证,花较少的资金,改造原有的闲置设备,使其增加新的功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能内部改造的坚决不采购新的,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达到以少量的增量激活大量的存量的目的。

4.制定和完善盘活闲置设备的奖励办法。

为了激励各单位、各部门搞好闲置设备的盘活工作,管理部门应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奖励政策,严格兑现,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从物质上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该企业通过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强化管理,2003年至2008年期间减少盲目投资项目2个。

减少工程项目的设备采购200余台套,减少投资2000余万元。

内部调剂使用100余台套,减少设备采购的价值800余万元。

内部改造再利用80余台套,减少设备采购的价值500余万元。

销售闲置设备60余台套,取得销售收入200余万元。

对外出租闲置设备50台套,取得租金收入50余万元。

该企业通过采取多种方式搞好闲置设备的开发利用,盘活资金1300万元,增加收入250万元。

设备的闲置率由8%降至2%,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资产营运效益,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iframe scr='*.htm'></ifra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