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同步练习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山的那边》同步练习3
一.基础知识探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喧.腾()诱.惑()枯.干()痴.想()扎.下()
2.看拼音,写字词
pān()上yīn yù()一shùn()间
níng()成 yĭn mì() huàn()想
3.选词填空
沸腾喧腾欢腾咆哮
(1)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

引诱吸引诱惑鼓励
(2)当我登上一座座着我的山顶。

浸湿湿润浸润漫湿
(3)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我枯干的心灵。

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于是,怀着一种隐秘
..的想望。

()
A.隐蔽,不外露 B.隐藏的秘密 C.躲藏起来
(2)小时侯,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

()
A.傻,愚笨
B.神经失常
C.迷恋过甚,近于发呆
5.仿照例句扩充句子
例:海在喧腾。

海在远方喧腾。

海在远方为我喧腾。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1)风在咆哮。

(2)种子在扎根。

6.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各一句,写一写
一.课内文段赏析
(一)阅读课文第一小节,探讨以下问题
1.你认为小时侯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幻想”一词能否换成“理想”,为什么?
(二)阅读课文第二小节,回答以下问题
1.有感情地朗读以下诗句,用“/”(表示语音停顿)标出朗读节奏,用“·”
(表示重音)标出朗读重音。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3.“一次次”在该节寥寥几句诗中,变换着出现了三次,集中地突出地写出了“我”对“追寻”的。

二.课外选段赏析
致大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儿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里是儿时挖掘的沙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散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旋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清,
冷夜的巉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到巉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掳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1.你认为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2.第2诗节中“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揭示了大海与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3.作者在诗中把什么比作“夏夜的星”?又把什么比作“疾飞的海燕”?
4.诗人在结尾写道:“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回顾自己的生活,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
三.自我小结
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你童年的“梦”是什么呢?你努力地追求过你的梦吗?从课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四.自我评价
自评:很棒进步了加油
答案出击
一、在山的一边
一、
1.xuān yòu kū chī zhā
2.攀阴郁瞬凝隐秘幻
3.喧腾诱惑漫湿
4.A C
5.略
6.略
二、
(一)
1.富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

2.“我”愿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破灭。

不能,因为幻想是指不切实际的想法。

(二)
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
../凝成的/海.
2.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3.执着
三、
1.本诗既是作者写给大海的颂歌,也是作者写给生活的战歌。

2.大海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3.贝壳;勇敢的人。

4.谈痛苦、谈欢欣皆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