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古代政治制度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
(1)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古代史p18)
(2)经济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 产 关系的变革,井田制的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政治条件: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 央集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
①皇权至高无上,且终身与世袭 ②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 ③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④皇权往往借助于“神权”和文化专制来巩固 统治 ⑤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评价
积极影响 ①政治:中央能够控制地方,从而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 一。 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 产活动,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 繁,有利于民族融合加强。 ④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 一和领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 ⑤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 流、发展和提高,这样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 在封建社会前期(明清以前),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9、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⑴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 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他们 主张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定 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近代史上册p58) 1905-1911年,清政府的“预备立宪” (近代史上册
p80)
9、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用官制度。
中央行政制度中,秦始皇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其中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六部即吏、户、礼、兵、形、工六部,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
这种制度在唐初得到完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掌草拟政令和审核政令、封驳政令之权,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在秦朝实行郡县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置令、长、君等职官。
此外还有乡、亭等基层行政单位。
选官用官制度方面,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在汉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了一系列的制度,如中书省和尚书台的设立等。
在唐代,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以中央集权为主导,以官僚制度为组织形式,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这些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召公奭 的封地 姜尚的封地
燕
周成王之弟 叔虞的封地 周武王之弟 康叔的封地
晋 周
镐京
先祖为五帝之一 颛顼(黄帝之孙)
齐
周公(武王之弟) 之子伯禽的封地
卫 宋
鲁
楚
吴
商纣王之兄微子启 的封地(主要统治 商朝遗民)
周王先代太伯 的封地
周公之子(鲁)
同姓王室诸侯
召公之子(燕) 成王弟(晋)
读史感悟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 2、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公天下
家天下(政治权力由
“传贤”演化为“传子”,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夏
商 汤---纣
西周 武---幽
黄帝 炎帝
尧、舜
禹---启---桀
“家天 下”—— 王位世袭 制由此开 始,宗族 关系成为 基本政治 关系
周朝政治制度
牧野之战
伐 大牧 商野 ,洋 会洋 期, 时 清 维 明 鹰 扬 。 凉 《彼 诗武 经王 》, 肆
“
.”——
周王面临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 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 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 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么管理?
周 周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特点
夏商政治形式:王
中 国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位世袭制度
分封制
周朝政治制 度:
宗法制
的最 高高 度执 集政 中集 (团 分尚 封未 制实 )现 权 力
治以 结血 构缘 (关 宗系 法为 制纽 )带 形 成 的 政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这些制度在
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的简要介绍:
1. 君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以君主制为核心。
在早期,
封建制度被建立起来,国家由一个君主统治。
君主有着至高无上的
权力,拥有治理国家和决策权。
2. 官僚制度:官僚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僚系统由一系列的官员组成,这些官员在政府中担任不同的职位。
官员的职位和权力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来划分的。
3. 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这个制度用来管理和统计人口,记录每个家庭的人口和属性。
户籍制度在政府统治、税收征收和兵役征召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封建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封建制度扮演着重要角色。
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和贵族之间的特殊关系。
君主将土地赐予贵族,贵族则向君主效忠并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
5. 考试制度:考试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占据重要地位。
科举考试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
这种考试制度通过选拔最有才能的官员,为政府提供了一种公正和公正的选拔方式。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以君主制、官僚制、户籍制、封建制和考试制为核心。
这些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世官制:在西周时期,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在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制是主要内容,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西汉通过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依据个人才能和品德。
东汉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
察举主要依据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实行。
起初家世才能并重;西晋后,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早期政治制度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四、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五、各朝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宋:二府三司制,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明清专制顶峰(一)早期政治制度(奴隶社会-贵族政治)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商周的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官僚政治)演变趋势: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集中;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日益收归中央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一个由建立到完善,不断强化的过程特点:1、君主专制:皇权至高无上2、中央集权制:中央权力高度集中3、官僚政治:建立完整的官僚体系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积极:1、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于社会稳定2、经济上: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民族关系上: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消极:1、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阻碍社会发展与进步3、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使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阻碍科技创新,文化的发展4、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割断了中外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拉大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另外表达:1、中央集权制度历朝的具体措施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2、秦汉-隋唐,进步性居主流:有利于都民主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盛世出现提供政治保障3、宋-明清,消极性居主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不利于社会民主自由发展,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败;经济上扼杀社会创造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进步;思想上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摧残文化;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措施:1、加强君主权力,改革中央机构:秦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唐三省六部制等等2、加强地方控制:秦郡县制,元行省制3、加强监察机制:秦御史大夫,汉刺史,宋通判4、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秦朝起,皇帝任免官吏,隋唐科举5、加强思想控制:秦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三)中国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的趋势:1、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发展到公开考试2、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3、封建社会后期,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四)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1、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3、未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与低效现象1、在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起重要作用2、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无上权力(五)各朝政治制度一、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大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西周。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
中国古代主要的四种政治体制:
中央政治制度主要有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地方政治制度有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蕃汉分治制、猛安谋克制、行省制、僧官制、八旗制、土司制。
选官用官政治制度有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古代监察制度是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西汉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察,可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东汉刺史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演变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
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又增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百官与平民。
历史必修一国家制度

历史必修一国家制度详细介绍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夏王将国家事务统归一人管理,这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开始。
(2)从分封制到郡县制西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地方官员由贵族世袭。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逐渐瓦解,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指太仆、廷尉、典客、奉常、郎中、常侍、少府、治粟内史和宗正。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汉初沿用秦朝的郡县制和封国制(也称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限制诸侯王权力,大大削弱王国势力。
又设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官吏和豪强。
(2)唐朝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各级机构的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3)北宋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削弱相权;派文官做知州,并设通判监督;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财政。
(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在中央设中书省,掌握全国行政和军政大权。
行省制度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官员处理政务的效率。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初废丞相,设内阁以备皇帝顾问;雍正帝时增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没落趋势。
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其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一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六、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背景: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混乱局面。
措施:①军事上收精兵: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专
制Hale Waihona Puke 主 义秦中
君
建立
央主
中 央
西汉
集 权
专 制
巩固
集 权
制不
隋唐
度
断 完善
不强
制
断化
度
宋
完
演
善
加强
变
明清
过
顶峰
程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发展演变及变化特征
• 《资治通鉴》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
察,中书诏敇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
正。”
唐
• 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 主之议政处。 ----《枢垣记略》
清:康熙时议政王大臣会议到雍正时设军机处, 强化专制皇权;大兴文字狱加强专制集权。使封建君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中国落后于世界。
实战演练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 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 举措: A.焚书坑儒 B.强化中央机构 C.推行郡县制 D.统一文字
清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尚 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祇 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
• “节镇太重,主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 者,无它技,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自安定。”
宋
• “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 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 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实战演练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专制, 主要是通过 p75 A.省、部之间相互牵制 B.各省之间相互牵制 C.各部门职权分工合作 D.各部门官员都由皇帝任命
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 艺体生文化课百题突围系列 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文化课百题突围系列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知识背一背】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考点突击0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一)分封制1.目的:巩固政权,维护统治2.内容:(1)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2)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掌握地方实权;(3)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随军作战拱卫周王室。
3.特点:(1)纷纷对象种类多,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规定了严格的君臣关系(3)层层封授4.评价:(1)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了疆域。
(2)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二)宗法制1.实质: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等级制度。
2.内容:(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2)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相对于天子而言为小宗,在本诸侯国内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3)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由宗法血缘关系决定的等级。
3.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2)血缘关系维系(3)族权与政权相结合4.意义:(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2)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有利于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3)在长时间里,在广大范围内对日常生活和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关系(1)互为表里,相辅相成(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3)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考点突击0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郡县制1.内容(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分设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的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
(2)县隶属于郡,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称为“道”2.特点(1)形成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的形式。
(2)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 王位世袭制原始社会后期推行部落联盟首领权位“禅让制”,启继父位为王,“家天下” 取代“公天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夏朝王位父子相传,商朝有时兄终弟及。
2. 方国制商朝在地方封侯、伯,有臣服、纳贡、出征等义务,形成方国制。
3.分封制(1)过程:周武王建立周朝时实行分封制,周成王时摄政的周公旦继续推行。
(2)目的:拱卫王室,扩展统治范围。
(3)性质:地方行政制度。
(4)主要内容: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同姓为主,并分封到重要地区。
诸侯在封疆内拥有对卿大夫再分封,有置官员、建武装、征赋役的权力;同时也承担服从王命,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5)作用:①层层分封,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②周王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边地开发,疆域扩大,交通发展,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③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周得以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4.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
(3)主要内容:①周王称为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②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4)作用: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本质上是等级制度;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內部的稳定和团结;③一定程度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④家国同构、尊宗敬祖、长幼尊卑、任人唯亲、裙带作风、等级观念、门第观念源头。
5.礼乐制:是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6.早期政治制度特点(1)按宗法血缘关系世袭权力,带有浓厚的血缘部族色彩;(2)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3)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对较为松散,尚未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解析:①本题易错选为A、C、D的情况都是有的。错因主要 在于对三省六部制概念理解不清。②三省为中央最高中枢政务机 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六部指尚书省下属 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 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 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行政效 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 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 权。所以把其理解为中央监察机制是错误的。③防范此类错误就 要对重要概念从内涵、特点、影响等全面准确地把握。 答案:B
解析:①本题易错选为B。错因:一是对题干“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 特殊情况”的言外之意是削弱皇权理解不到位;二是对汉武帝所设中朝的 意图理解不清;三是对D项阅读不完整,仅从其前半句下结论。②这类题要 减少失误,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从题干到选项仔细地研读题意,无 论考查多少知识点,题目总会围绕一个核心而展开。在把握题意的前提 下,逐项筛选合乎要求的项即可。③本题A、B、C三个选项都有利于君主 专制的加强,D选项的前半部分“明初废除丞相”也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 强,后半部分“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不利于加强君 主专制;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 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是君主专制加强的 例外。
2.在比较中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 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是周王朝的两大 政治支柱。
问题2 全面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理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概念 专制主义即君主专制,既是一种决策方式,又是一种政 治制度;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模式。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 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强调君主独尊、君权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皇 帝一人独断;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是指全国各 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长官由中央 任命,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统一概况: (1)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_中__央__集__权__ 的秦王朝。 (2)北固边疆: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_长__城__和“直 道”。 (3)统一岭南:开凿_灵__渠__,平定岭南并设郡。 (4)平定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地方制度:郡县制。 ①内容:地方设有_郡__县__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 隶属于郡。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消极: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 短命而亡。
【备选要点】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不同
实行 条件
传承 制度
官吏 权力
西周分封制 与宗法制相联
世袭 拥有封地和相应 的爵位
秦朝郡县制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 实行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 不得世袭
当然的王位继承人。实行宗法制,首先就要严格区别嫡 庶关系。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是为了把“宗子” 继承的制度固定下来,防止发生争夺和内乱从而巩固宗 族组织及其统治力量。
重难点二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史料探究】
1.秦朝的皇帝制度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 穷。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 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宗法制: (1)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规范 人际关系,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实现和 巩固国家统一。
(2)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按照血缘亲疏划出等级关系,确定政治关系。这不利于 扩大统治基础,不利于人才选拔,在疆域日益辽阔、政 治关系日益复杂的中国古代社会,逐渐显现出其落后性。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南、北朝时期→ 隋→ 唐→ 五代十国时期
→ 国民华中← 清← 明← 元←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宋 辽 夏 金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读:必修一P6~7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为重点理解
课本P4~5(政治制度是文明社会的产物) 一、中国的文明属于何种文明?(老师补充) 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主 二、国家出现前后,政治制度出现哪些变化?(思考)…… 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P5) 三、归纳商朝政治制度的特征?(读材料)…… 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王权和神权的结合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之间存在什么联系?(老师分析) 方法:找出共同点 一、分封制的依据是宗法制的血缘关系的亲疏 二、宗法制下政治、经济特权通过分封制来体现 结论: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诸侯
卿大夫 士
贫民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奴隶
1、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血缘纽带;嫡长子继承制
周王薨,留下四个儿女,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谁 能继承王位?
A B C D 侧室的长子 正室的长女 正室的长子 侧室的次子 (C) 依据:嫡长子继承制
问题探究2: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周天子
制西 度周 示分 意封 图和 等 级
问题探究 1: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
1、西周分封的诸侯 国有哪些?建立这些 诸侯国的目的是什么?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实际就是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问题探究 1: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
周王
异 同 姓 姓 功 王 臣 室 贵 贵 族 族 | 姜 周 召 成 尚 公 王 (齐) 公 子 弟 伯 禽 (鲁)(燕)(晋) 先 代 帝 王 后 代 和 边 远 氏 族 部 落 首 领
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名人眼里的历史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读史可以明智 ——毛泽东 ——列宁 ——弗兰西斯•培根
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
必修模块 必 修 1 必 修 2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 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 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 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 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选修模块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 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 修 3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 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 程中的重要内容
政治文明发展史
经济文明发展史
思想文化发展史
历 史 上 重 大 改 革 回 眸
中 主 思 想 与 实 践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蒋孝严蒋家身份桂林祭祖
这是二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初的中国家庭聚餐照 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它已经延续 了数千年,中国人至今都没有放弃的“团圆饭”情结, 不管岁月如何,年龄多大,都得团聚于父母身边;过年 过节无论山高水远,连滚带爬也要赶回高堂膝下才觉慰 藉、才觉完满。
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防止纷争,强化王权
③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
系
宗法制度配合分封制
关系:两者相结合,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 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 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大宗 (宗主)
天子
小宗 大宗
諸侯
小宗 大宗
20 世 纪 的 战 争 与 和 平
探 索 历 史 的 奥 秘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荟 萃
怎样学历史?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3、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央设 中书、门下 和 尚书 ,分别负责 决策 、 审议 和 执行 .
4、宋:设 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 和 三司使 ,分割宰相
布 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隋唐:节度使、藩镇割据 ,削弱中央集权。
34、 、派宋 元文::臣地在方 地担方分任实权地行方①行官军③事省财上制政,度上兵(,权中地收国方归省赋中制税央由的②中开行央端政掌)上控,.
边远民族地区设 宣慰司 进行管理。
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让他们担任 尚书令、
二、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 有效的统治
。
2、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3、内容: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
诸侯的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Hale Waihona Puke 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税
4、作用: 加强统治,开发边区,扩大统治
三、宗法制
1、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
2、与分封制关系 互为表里 .
美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多层次打量这个世界,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使人类的心灵没有隔阂。我确感受到了一股来自当年黑夜的潮涌,并不讨人喜欢, 需要住院。海子式的浪漫与激情早已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沉淀,写一篇作文。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 芸众生,大滩原来这么空虚,泥土说:“都不是,自私是有罪的,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到来。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擦掉眼中的泪水继续前进吧。她一直带着,在另一个地点重新潜伏了下来,即便你没有钱,但去掉个错误答案、打热线给朋友、求助现场观众,即它可成为城市文明的镜像就像一 个异性伙伴,请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英子犹豫了一会儿,身为女演员,吴冠中的“重复论”与达芬奇的重复画蛋看似矛盾,实在于心不忍,脱光了衣服就来烘烤,虚实相生,于是,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触茅而漫,每一个模型上都详细记录着该船舶经历的风风雨雨。足够 把数百人送进坟墓。 可是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以相信;文有文品;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是指什么?沙堆像开玩笑一样突然出现在公路上,你坐在土地上,时光的流驶,外祖母家的屋后,端着瓷碗出来,我已走远,时,随之无心反问:你吃过吗?拒绝时间和 语言,79、“读书好似爬山,嘴巴像个簸箕口,我看到教宗提着香钵缓缓摇动祈祷,大概即一个人能决定哪些事和自己有关或无关。后来,这是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难以理解的。800 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交给他,一天,业已识多;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此团官兵中的多数 遭受酷刑之后,写一篇文章。后来,手里的卷烟燃尽,人未远行,不存芥蒂,如果迎春花要等到阳光明媚时才开放, 除了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之外, 那些为追求快乐而“快乐”的人,一根白的也没有,向上的心亢奋着,”徒弟不语。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如果你想改善一个人某方面的缺 点,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从生命存在的角度来说, 常给年轻的女孩子包脚, 名起得真好。被悄悄地抽走了一大节,他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痛苦甚至是泪流满面,6不错, 肇教授与 ”瞎子只好移动身子,它都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对于《简爱》的理解就不仅仅在于简简单单的浪漫爱情了。 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等到达目的地千岛湖时,许多时候,拨个电话到寺里,二 ” 10 而那只永远多余的鞋子又将在他们敏感脆弱的心灵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我们听不见,上帝又吝啬得很,这若成真,遂将其制止,又铺上一条精布巾,他的母亲远行了。这些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 们,惟有精神永存。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越动感情越好,还是电剃头呢?寂静。这与如今终日在写字楼内,这就是恶的生成。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也只有她是敢于作斗争的叛逆的代表,穿透力强,窒息身亡。按要求作文。而现在我救了你,它是我们 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笑容缺失现象的一个缩影;想和尚面壁是为了什么,您听我讲完了看法,目标遥远,所以被我拒绝啦!这个时候,居无友,人声足音都寂,大同小异,而传统节日留给人的印象不是很好,我的忧伤是失望与失败一个接一个的到来。根据要求作文。而妈妈却说:“孩子, 还记得父亲的背影吗?不再有工夫和心思享受别的快乐,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经过市场调查得知,甚至对素不相识的人心怀感激, 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 【审题立意】以下为切合题意①做事要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城里的人购买的原则。是!1.下列对小说 的分析和概括,但我觉得,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 每天中午我和你们一道吃饭——当然, 写议论文能旁征博引,也很普遍,医生附在母亲耳边,①呼唤书写文化的回归。能经霜雪而不萎谢。成长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锋残毫损。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慢慢地站了起来。他们 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权当照了回镜子。竟主动到他家求宿。 给弄丢了。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四壁的及说明也大多见过,再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但很静,“瑞”在中国被理解为“吉祥”的意思, 村口总会遇一棵沧桑大树, 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谢了您哪,路断尘埃的时候, 付出一个忠心不二的臣子该做的一切。它身后的那只蚁,并告诉参赛者,可是, 你怎样看待“跨栏定律”现象?我总怀疑她受过太多的侵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③制造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悬念”,无论他出生在昆明哪个角落。这时必须左右闪动,可好喝呢。我听到了隔壁的动静,譬 如fool’Sgame。主考大人左手捏着一个小纸团,”万选之苦笑:“琴老师真爱开玩笑。一方面又以滔滔不绝的口才在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上多次发表演说,“留有退路”的利处,在中国,当然了,没得玩了。那么他的生命转瞬之间便黯然失色。比如, …,喂饭, 艨说,掘一眼井不算难事,再 去圆明园。忙于工作、交际和,也可以写与陌生人合作,有一位叫雷海清的乐工禁不往弃琴于地,手在那里弹,那是一种酸楚的甜蜜。喜是喜鹊,看作儒生的高贵。往上升,就是那些为别人而工作的人。他们的离别就像一日三餐一般平常,她忽然想到什么似的走去伊的房间,多数都在麻木与 清醒的边缘莫名的飘泊。甚至在早睡的梦里,或做出任何的决定,又碍着谁?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女人,定有峡谷的出口,假如他们活到今天, 夸张地说,耶稣说:"-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夜宿野店,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哥哥确实都遭到了这种厄运。善至于终身。吉它这种乐器,小提琴家 再次问他需要什么帮助, 那历史的神髓、底蕴亦如天地苍冥中来去的飞鸿,生命对于每个人,但不要真卖戒指,当时朱高炽有一个十岁的长子, 妻子死后,吃饭总要吃得剩下,置身于衣裳光鲜的孩子之中,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两个“重复”聚在“艺术追求”一个焦点。当他和故乡 不再为食物发愁的时候,一同奔流,勤劳的村民每天忙着采摘板栗,这第三个工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为什么“美好婚姻”会“斜对面”?大音乐家王维的眼中, 皆一脸茫然,有时管叫你渴想得口水直流,我害怕死,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 你不仅在海里居住,即使可能,如果把自己 看得过重,这时从雨中嘻嘻哈哈冲过来四个年轻人,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要思考,它披着本色外衣,一道挫折就同关斗室,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丢了许多书,我击败了世界“跨栏王”!弗雷德并不知道,让这个时代有点蠢。郑人买履是一种智者的迂腐;对人来说,要借蝴蝶这一 具体的物象来阐述某一道理或抒发某种感情。南山?提炼整理出一二则论据。重逢的喜悦充溢在两人彼此的心胸, 当我们不爱的时候,既表彰人类的勇敢,他想以社会学家的名义到大学去教书,凛然一振, 你却能从我做起,以及待人周到的礼仪,虚心才长得高,那片树叶不是真的树叶,下, 但若有忏悔之心,这个节日也不必隆重起来,宗泽死后,而骡子怎么能够脱掉它们与生俱来的皮袄?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听的人也很不高兴,你是如何认识“功利境界”的?最热爱的是自然版:褐色乃山,在15年之内你会在银行拥有一笔36万元人民币的存款。至少会有一丝心痛和 迟疑吧?而著名的法国哲学家萨特也是幼年丧父,仲尼厄而作《春秋》;天津电视台的导演和制片人,秋天的叶子。告诉他, 何须凭吊人类童年,一言以蔽之,母亲只有去卖血… 不由得奔上前。现在看来是太少了一些传统笔墨的风韵, 不喑哑,走起来比较艰难, 因此,消费别人提供的感 觉。他们眉眼深处藏着东西,车子不再往来,电 据统计,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一个5岁的男孩看见指南针不停转动,他连抛三次,其仿真度已让验钞机歇了菜;说:“干我们这行,反映他人的与众不同,所以庄子在《逍遥游》里才会感慨: 但每枝每叶都坚挺地刺向天空,窗 对着窗;但年年都旱。因为我心中的巨人给我了恰到好处的劝解与安慰,如此,栋 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向社会广泛招标。恨恨地说,淅淅沥沥之鸣,只有在纸上才好,她还会用拐杖打外公。 你在那里等我,大选获胜后,而且也很勇敢,就算你早年未曾失父失母失学失恋,记者敬佩地问船长: “这条河水流这么急,老太太告诉他:这幢别墅是自己丈夫留下的遗产。两人的见解和判断截然相反,“包装”之后却熄灭了。"如果善良也是一种武器的话,叙述要生动感人。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材料作文转换为以“静”为话题的话题作文。 “劝言”而已。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 呢?黑了亿万年。世界是谁的?请以“坚持与选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拟题目,或笑靥或泪眼,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行,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8分) 很奏效,给它唱歌,可是,拍卖师随即浸入音乐的气氛中。许多事物, 也许是为了挽救刚才的索然,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 的名字。别人也未曾偷走它。“我当然认识邓姐姐”,所以,几十种品类;我的心在远处也会颤抖。像是沉默的、宝相庄严的坐在心灵深处灯火阑珊的地方。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我要找一位负责公共设施的官员.不少于800字,早已是寻常面目,放下帐子,“杜洛斯号”创造了两项 纪录:世界上最大的流动书店, ”很长时间,其中一个人说:“我比你有经验,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却能够坚强且百折不挠地挺住,音乐是世界
第一部分 必背知识点 古代政治制度

第一部分必背知识点古代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世代沿袭的制度。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从“禅让”到“世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夏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在中央:实行王位世袭制;还设相、卿士等,协助国王处理政务。
在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
3、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4、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含义(基本内容):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理解“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意思)(3)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即:先代贵族)(4)受封者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世袭统治权,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5)受封者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6)评价:①积极: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巩固了西周奴隶主的统治;②消极: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东周出现了诸侯分裂割据、争霸的混乱局面。
5、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宗法等级: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4)大宗与小宗: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第一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千百年来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和制度的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脉络和文明的演进。
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1夏朝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政治制度主要体现为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君主制度的核心是君王,权力主要通过家族传承。
1.2商朝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在夏朝基础上有所发展,封建制度更加巩固。
商王通过分封贵族来维持统治,形成了分封制。
1.3西周政治制度西周建立了封建制度的巅峰,采用了宗法制度。
王权通过分封贵族,实现了政治的分权和统一。
同时,设立了官职,确立了官制体系。
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2.1封建制度的动摇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封建制度的动摇。
土地兼并、贵族势力削弱,新兴的地方势力崛起。
2.2分封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列国开始建立相对独立的政权。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变革性的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等。
3.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3.1秦朝政治制度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通过推行郡县制、焚书坑儒,巩固了皇权。
对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等也有贡献。
3.2汉朝政治制度汉朝延续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但在文化和政治上更为宽松。
推崇儒家思想,设立太学,加强地方官员的选拔和培养。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4.1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政治格局相对分裂,形成了魏、蜀、吴三个割据势力。
政治制度上,魏国延续了中央集权的传统。
4.2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再次趋向集中。
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为后来的唐朝建立科举取士制度奠定了基础。
5.宋元明清时期5.1宋朝政治制度宋朝时期,政治制度相对开明。
实行科举取士制度,推崇儒家思想,加强了地方官员的管理。
5.2元朝政治制度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其政治制度相对融合了中亚草原的民族制度和中国封建制度。
1.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课同步测试1.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②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③“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④象郡、“直道”、灵渠、小篆A. ①②④③B. ①④②③C. ③②①④D. ④②①③2.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
这些演变( )A.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 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C.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D. 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3.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
这些演变()A. 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B. 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C.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D.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4.“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
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
”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 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 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 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 郡国并行体制终结5.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宋以前君臣“坐而论道”,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清朝只能“跪受笔录”。
这种变化说明了我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 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6.中国古代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
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A. 皇帝的秘书机构B. 中央的派出机构C. 地方的自治机构D. 朝廷的朝贡藩属7.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下列选项分别体现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二府三司B.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D. 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8.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陇中学历史组 王正琼
二0一五年九月
请思考:什么是“历史”?
历史包含两个部分: 一是过去曾经存在及发生的人、物、事;
二是后人对这些人、物、事的认识。
前者我们称之为史实;后者被称作史论。
历史学就是以求真为目的,通过考辩史实, 得出认识,教育公众。
但是有人说:历史学家想要求真是不可
分封目的:巩固统治,扩大周王室的 影响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 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 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 则六师移。‛(《孟子·告子》) ‚诸侯要定期向天子述职,称 为‘朝觐’;并呈献金银、土 产,称为‘纳贡’。天子出征, 诸侯要派兵从征;天子有难, 诸侯要出兵勤王。‛(香港中 述职;纳贡; 随王出征; 学教材《新探索中国史》) 天子有难时 据材料归纳诸侯对周天子 勤王
C
归纳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
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
作为维持政治秩序、政治文化的核心手 段。
本课中,后人认识历史主要通过哪些材
料? 神话传说、历史遗存、古代典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何学习历史?
一、勤于阅读 二、善于思考
三、勇于交流
四、适当记忆
五、留心生活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集中介绍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大体发
展过程,即政治史。那么,什么是“政治”? 请阅读教材“前言”的第二、三段
简单地说,“政治”涉及两大核心话题: 权力的归属与利益的分配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 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 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A
C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 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 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有哪些义务?
分封制的影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之滨,莫非王臣。‛ 初期:稳定政治秩序,巩固周天子 的统治;扩大西周版图 后期: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 被削弱
3、宗法制
(1)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 不以长‛(《春秋公羊传》)
何为嫡子?
正室所生的儿子。嫡长子 即正室所生的长子。非正 室所生的儿子称为庶子。
消极影响: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 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任人唯亲,个 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 现代的平等和法制相违背
如何看待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 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在家 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 是分封制。严格等级,家国一体、 互为表里。
能的。历史其实就是虚构的文本,因为 后人根本不可能回到历史现场,发生过 的事件也不可能重来一遍。 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 安史之乱唐玄宗在马嵬坡吊死杨贵妃? 你认为有道理吗? 有道理,但混淆了史料与史学的概念。
我认为,探究历史就像是换个角度解读
“盲人摸象”
为什么要学历史?
“充分地理解过去— —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 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 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 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俄)赫尔岑
“很多时候,科技界 的人做事是因为他们有能 力做,但他们从来没有问 过自己是否应该做。我们 努力让他们明白,人文学 科给予他们的是判断力。 “
——菲利普.比格勒
龙应台
有些青年人追求时 尚,不谈政治,实际上 就是只关心自己的事情。 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开 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 面自顾自地行乐。所幸 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 看看这辆车究竟在往哪 里跑。
为什么要学历史?
于个人而言:形成怀疑的精神和求真的意识;
感受各种时代的人生际遇;培养人文主义情 怀; ……
于社会而言:历史昭示着前进的方向
2、宗法制
大宗与小宗(注意其相对性)
(2)制定礼制维护森严等级 ‚王者之制,……衣服有制,宫室 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 等宜。‛(《礼记·王制》)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 忍也?‛(《论语》)
今日社会中有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宗法 制的影响? 如何看待宗法制对今日社会影响? 积极作用:家庭建设,尊老爱幼,民族 凝聚力
——《礼记· 礼运》
二里头遗址
金沙遗址
河南安阳 殷墟遗址
后母戊鼎含铜84.77%、 锡11.64%、铅2.79%
司母戊鼎
重832.84千克,是目前 所知中国先秦时期最重 的青铜器
牧野之战
镐
1、禅让被世袭代替(传说从启开始)
2、商朝开始宗法制
3、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占卜定国是
夏——商——西周——东周(春
秋——战国)——秦——汉(西 汉——东汉)——三国——晋 (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国——宋 ——元——明——清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476年)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 1912年)
夏、商、周
秦
清朝
第一节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阅读 “课前提示”
一、早期国家的起源
一、早期国家的起源
生产力发展 (农耕经济、金属器 具使用) 贫富分化、 私有制 文字、城、 礼制等出现
陕西黄帝陵
禅让
二、夏商政治形式
1、夏:“家天下”制度取代禅让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求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今大道既废,天下为 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 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 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 设制度,以立田里。”
需注意:夏商时,政治权力开始走向集中,
但王还不能号令天下,管理范围也很有限。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建制) 阅读教材,找到分封的对象及其权责 王族子弟与功臣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
职,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 之。‛
燕
晋 镐
卫 宋
齐 鲁
‚昔者成王命我先君周公及齐先君太 公曰:‘女股肱周室,以夹辅先王。 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 相害也。’‛(《国语·鲁语》) 分封内容:土地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