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详解】A、向一定量蒸馏水中加入稀硫酸,蒸馏水显中性,pH=7,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酸性,pH由等于7减小为小于7,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溶液中水的质量增加(水的增加量一部分来自于稀盐酸中的水,一部分来自于反应生成的水),待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中本身含水,但是此时无水生成,故溶液中水的质量继续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变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古代皇帝“朱笔御批”的原料主要成分是HgS,其中S的化合价为-2,则Hg的化合价是
A.+1B.-1C.+2D.-2
【答案】C
【解析】
【详解】HgS中S的化合价为-2,设Hg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0,解得x=+2,故选C。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故选C。
D、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与碳酸钠反应,则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滴加碳酸钠溶液等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14.高安古浮桥横亘于锦江之上,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高安人的记忆。
(1)浮桥边上卖烤红薯的烤炉里飘出阵阵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红薯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B.相同温度下,取大小和形状相同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钛反应更剧烈
C.钛的密度小于锡的密度
D.钛能将锡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答案】(1)47.87
(2)低(3) (4)BD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小问2详解】
故选C。
2.自然界中存在碳循环,此处的“碳”是指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存在碳循环,这里的“碳”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碳”是指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而不是微观概念的粒子,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
3.下列发电方式中,使用了化石能源的是
4.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易潮解 是
A.碳酸钙B.纯碱C.烧碱D.生石灰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潮解,A错误。
B、纯碱不潮解,B错误。
C、烧碱吸水易潮解,C正确。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潮解,D错误。
故选:C。
5.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不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A.称量药品 B.闻气体气味
A.风力发电B.火力发电C.水力发电D.潮汐力发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没有使用化石能源,不符合题意;
B、火力发电是利用燃煤发电,即使用了化石能源,符合题意;
C、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没有使用化石能源,不符合题意;
D、潮汐力发电是利用潮汐能,没有使用化石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Ca2+(3)加入肥皂水
(4)
【解析】
【小问1详解】
能闻到阵阵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小问2详解】
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构成的,其中阳离子为钙离子,符号为Ca2+。
【小问3详解】
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小问4详解】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工业炼铁的原理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荣获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潜水器载人舱球壳所用材料为我国自主研发的Ti62A钛合金新材料。
(1)下图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则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将药品放在左盘上,该操作不正确,但不会引发安全事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闻气体气味时,若直接去闻,可能会中毒,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加热液体时,若用酒精灯焰心加热,可能会引起试管炸裂,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若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时,可能会引起火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所以Fe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而汽油除油污是汽油溶解了油污形成溶液,错误;
B、稀硫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铜反应,故能除去铁锈,也能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氧化铜,正确;
C、混合物中不一定至少含有两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错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降温是将a处的甲溶液变饱和的唯一方法
C.t1℃时,50g乙投入水中一定能完全溶解
D.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乙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但其余温度下,两者溶解度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想将甲溶液变饱和,即可降温,也可增加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布洛芬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错误。
故选A。
9.“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B.稀硫酸能除去铁锈,所以也能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氧化铜
C.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故选BD。
16.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制取CO2的实验中,液体X应选用_______________。图中铜制燃烧匙可在试管内上下移动,此装置与将大理石直接放入液体X中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通知方:xx配餐中心
时间:2023年4月28日
通知内容:下午课后延时套餐
米饭、红烧鱼块、清炖羊肉、青菜、牛奶
A.米饭B.青菜C.牛奶D._____________
【答案】①.C②.红烧鱼块、清炖羊肉
【解析】
【详解】A、米饭中富含糖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青菜中富含维生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该选项富含题意;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铁粉,一开始,金属不足,酸过量,镁和稀硫酸反应: ,铁和稀硫酸反应: ,相对原子质量:Mg<Fe,故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后酸不足,金属过量,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D、向硫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硫酸钠难溶于水和酸,故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2)钛合金的熔点比纯钛的熔点要_______________。
(3)热的50%硫酸可与钛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以下方案中能够证明钛 金属活动性比锡强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双选)。
A.取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钛生成的气体多
D、铁与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是氯化铁;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错误;
故选B。
10.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相应变化的是
A. 向一定量蒸馏水中加入稀硫酸
B. 向一定量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铁粉
D. 向硫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D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化学复习卷(一)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Fe-56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B、相同温度下,取大小和形状相同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钛反应更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故可得出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强,符合题意;
C、钛的密度小于锡的密度,密度与金属活动性无关,不符合题意;
D、钛能将锡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说明钛比锡活泼,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故选B,填:2:1。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
B
检验食醋显酸性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D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_
D、红烧鱼块、清炖羊肉中也富含蛋白质。
故选:C;填:红烧鱼块、清炖羊肉。
12.科学家尝试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甲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D.生成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故钛合金的熔点比纯钛的熔点要低;
【小问3详解】
热的50%硫酸可与钛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的盐为:Ti2(SO4)3,同时生成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问4详解】
A、取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钛生成的气体多,生成氢气的多少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11.某校某天下午课后延时套餐菜单如图所示,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_______
班级:九年级(2)班
【答案】①.B②.2:1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详解】A、甲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 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2)被水冲洗的码头石块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中所含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
(3)滋滋作响的浮桥伴随着汩汩锦江水弹出美丽的乐谱,检验锦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浮桥是由数十只木船用铁链连接起来,并将铁锚沉入水底固定而成的。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A.由三种元素组成B.含有氧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206g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布洛芬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B、布洛芬是纯净物,由布洛芬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含有氧分子代表氧气这种物质,说法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故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说法错误;
1.下列化学名词的含义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过滤B.蒸馏C.炭化D.吸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滤只是将固液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蒸馏,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炭化,有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吸附只是将杂质吸附在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①.C②.取样,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滴加碳酸钠溶液等
【解析】
【详解】A、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时,流程为:溶解、过滤、蒸发,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酚酞遇酸不变色,则不能检验食醋显酸性,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则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t1℃时,乙的溶解度为50g,则将50g乙中加入至少100g水中才能完全溶解,但当加入的水的质量小于100g时,乙不能完全溶解,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则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更大,则乙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全国疫情放开后,各大药店的布洛芬(化学式为 )成了人们的神药。关于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详解】A、向一定量蒸馏水中加入稀硫酸,蒸馏水显中性,pH=7,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酸性,pH由等于7减小为小于7,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溶液中水的质量增加(水的增加量一部分来自于稀盐酸中的水,一部分来自于反应生成的水),待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中本身含水,但是此时无水生成,故溶液中水的质量继续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变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古代皇帝“朱笔御批”的原料主要成分是HgS,其中S的化合价为-2,则Hg的化合价是
A.+1B.-1C.+2D.-2
【答案】C
【解析】
【详解】HgS中S的化合价为-2,设Hg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0,解得x=+2,故选C。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故选C。
D、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与碳酸钠反应,则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滴加碳酸钠溶液等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14.高安古浮桥横亘于锦江之上,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高安人的记忆。
(1)浮桥边上卖烤红薯的烤炉里飘出阵阵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红薯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B.相同温度下,取大小和形状相同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钛反应更剧烈
C.钛的密度小于锡的密度
D.钛能将锡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答案】(1)47.87
(2)低(3) (4)BD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小问2详解】
故选C。
2.自然界中存在碳循环,此处的“碳”是指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存在碳循环,这里的“碳”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碳”是指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而不是微观概念的粒子,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
3.下列发电方式中,使用了化石能源的是
4.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易潮解 是
A.碳酸钙B.纯碱C.烧碱D.生石灰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潮解,A错误。
B、纯碱不潮解,B错误。
C、烧碱吸水易潮解,C正确。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潮解,D错误。
故选:C。
5.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不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A.称量药品 B.闻气体气味
A.风力发电B.火力发电C.水力发电D.潮汐力发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没有使用化石能源,不符合题意;
B、火力发电是利用燃煤发电,即使用了化石能源,符合题意;
C、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没有使用化石能源,不符合题意;
D、潮汐力发电是利用潮汐能,没有使用化石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Ca2+(3)加入肥皂水
(4)
【解析】
【小问1详解】
能闻到阵阵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小问2详解】
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构成的,其中阳离子为钙离子,符号为Ca2+。
【小问3详解】
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小问4详解】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工业炼铁的原理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荣获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潜水器载人舱球壳所用材料为我国自主研发的Ti62A钛合金新材料。
(1)下图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则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将药品放在左盘上,该操作不正确,但不会引发安全事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闻气体气味时,若直接去闻,可能会中毒,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加热液体时,若用酒精灯焰心加热,可能会引起试管炸裂,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若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时,可能会引起火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所以Fe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而汽油除油污是汽油溶解了油污形成溶液,错误;
B、稀硫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铜反应,故能除去铁锈,也能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氧化铜,正确;
C、混合物中不一定至少含有两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错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降温是将a处的甲溶液变饱和的唯一方法
C.t1℃时,50g乙投入水中一定能完全溶解
D.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乙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但其余温度下,两者溶解度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想将甲溶液变饱和,即可降温,也可增加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布洛芬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错误。
故选A。
9.“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B.稀硫酸能除去铁锈,所以也能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氧化铜
C.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故选BD。
16.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制取CO2的实验中,液体X应选用_______________。图中铜制燃烧匙可在试管内上下移动,此装置与将大理石直接放入液体X中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通知方:xx配餐中心
时间:2023年4月28日
通知内容:下午课后延时套餐
米饭、红烧鱼块、清炖羊肉、青菜、牛奶
A.米饭B.青菜C.牛奶D._____________
【答案】①.C②.红烧鱼块、清炖羊肉
【解析】
【详解】A、米饭中富含糖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青菜中富含维生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该选项富含题意;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铁粉,一开始,金属不足,酸过量,镁和稀硫酸反应: ,铁和稀硫酸反应: ,相对原子质量:Mg<Fe,故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后酸不足,金属过量,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D、向硫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硫酸钠难溶于水和酸,故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2)钛合金的熔点比纯钛的熔点要_______________。
(3)热的50%硫酸可与钛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以下方案中能够证明钛 金属活动性比锡强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双选)。
A.取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钛生成的气体多
D、铁与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是氯化铁;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错误;
故选B。
10.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相应变化的是
A. 向一定量蒸馏水中加入稀硫酸
B. 向一定量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铁粉
D. 向硫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D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化学复习卷(一)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Fe-56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B、相同温度下,取大小和形状相同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钛反应更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故可得出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强,符合题意;
C、钛的密度小于锡的密度,密度与金属活动性无关,不符合题意;
D、钛能将锡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说明钛比锡活泼,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故选B,填:2:1。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
B
检验食醋显酸性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D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_
D、红烧鱼块、清炖羊肉中也富含蛋白质。
故选:C;填:红烧鱼块、清炖羊肉。
12.科学家尝试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甲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D.生成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故钛合金的熔点比纯钛的熔点要低;
【小问3详解】
热的50%硫酸可与钛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的盐为:Ti2(SO4)3,同时生成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问4详解】
A、取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钛生成的气体多,生成氢气的多少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11.某校某天下午课后延时套餐菜单如图所示,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_______
班级:九年级(2)班
【答案】①.B②.2:1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详解】A、甲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 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2)被水冲洗的码头石块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中所含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
(3)滋滋作响的浮桥伴随着汩汩锦江水弹出美丽的乐谱,检验锦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浮桥是由数十只木船用铁链连接起来,并将铁锚沉入水底固定而成的。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A.由三种元素组成B.含有氧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206g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布洛芬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B、布洛芬是纯净物,由布洛芬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含有氧分子代表氧气这种物质,说法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故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说法错误;
1.下列化学名词的含义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过滤B.蒸馏C.炭化D.吸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滤只是将固液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蒸馏,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炭化,有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吸附只是将杂质吸附在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①.C②.取样,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滴加碳酸钠溶液等
【解析】
【详解】A、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时,流程为:溶解、过滤、蒸发,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酚酞遇酸不变色,则不能检验食醋显酸性,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则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t1℃时,乙的溶解度为50g,则将50g乙中加入至少100g水中才能完全溶解,但当加入的水的质量小于100g时,乙不能完全溶解,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则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更大,则乙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全国疫情放开后,各大药店的布洛芬(化学式为 )成了人们的神药。关于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