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悟生活的随笔: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感悟生活的随笔: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店铺:叶落知秋,当路边开始出现微黄的树叶,说明秋天已经到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秋雨这就么一阵一阵的,细细且密密地下着。

亦如昨天一样,我穿着短裤和短袖T恤,当我在大街上行走的时候,才发觉自己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这秋天来的太早,我还在季节轮回的转盘中徘徊,一切没等我思量,风就起来了,看见叶落,我听见叶落的声音。

裸露在外的胳膊腿儿,在秋风中有厚重的凉意,皮肤愈发显的干枯而没有水分,身上的毛孔都微张了,我感觉到冷。

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这三伏天的时节,却有浓厚的凉意,这秋风凉在不经意之间低调而至,如水银泻地般浸透整个时节和城市以及这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你我。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在往年光景,都只是一个象征意义的节气,特别是在我们这江南水乡。

“立秋”这时节,依样还是高温酷暑,满河渠、满池塘都还是嬉水的人群,房外的空调照旧是二十四小时不停机的嗡嗡作响,街道上也找不到几个行人,偶尔有个疾行的都是挥汗如雨,夜幕下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更是一个比一个衣服穿的少。

那街道边的梧桐树上,蝉的鸣叫声益发地撕心裂肺,那时刻,家中的老人总是感慨的说:秋后一伏热死人。

然而今年这光景委实不同,立秋过后就阴雨绵绵,气温骤降,按说是尚在三伏天中的二伏,应该是最热的季节,却忽然就清凉了。

街边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木经过这秋风一吹,便显得有些萎顿,偶尔在风中有一两片树叶凋零,秋意就随叶而至,“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古人总是这样说。

等我发同样一声感慨的时候,好事的友人便奚落道:一年四季都有叶落啊,难道都是秋?
其实纵使每个季节都有落叶,然而这又是不同的。

春天的落叶那是受病虫的凌辱而不堪就立于枝头;
夏天的落叶是因为一夜暴雨地摧残,诀别于枝头,李易安说:“雨疏风骤,应是绿肥红瘦”,其实依我看是绿红皆瘦;
冬天的落叶更是不一样,那是伤心后的泪痕,那是失望后的怜惜,一树才几叶,何必久挂枝头,还是孤独落下吧,“化作春泥更护花”。

只有这秋天的叶落是不同的,宋代的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

’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看看,古人多讲究:立秋那天,太史官规规矩矩的在皇宫内的大殿外放一颗梧桐树,立秋那刻就奏报皇帝:秋来了。

所谓“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也!秋来了,做好丰收的准备,也做好过冬的储备。

早起下楼,门口大厅里面睡着的流浪汉,蜷曲在一堆乱黑的败絮里面,看不见头脸,一直放在身边等着施舍的茶缸没了踪影,夏日里袒胸露乳的肆意而响亮的鼾声也消失了。

好像这日子的悠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才入初秋,寒意就起,那往后的冬日又便如何度过?
盖在他脸上的估计是在路边捡拾的一纸宣传残页,隐约可以看见为地震灾区募捐晚会的信息。

不知道他有没有去这个募捐的现场,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像当年汶川地震中被广为宣传的捐款流浪汉一样也去捐了款,更不知道,这秋风起的日子,那些地震灾区的人们是否也像他这样孤苦无依等着人们的捐赠?
我想,古人那么慎重其事的让皇帝老儿晓得秋天到了,不仅仅是怕皇帝老儿四季不分,还是提醒他,做为为政者应该知道。

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要考虑怜悯天下鳏寡孤残的季节,“秋不收,冬难过”。

断不能发生在一片歌舞升平的丰收季节里,出现路有冻死骨的惨剧。

红楼梦中的林妹妹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是情女的怨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知秋”不是“悲秋”,“知秋”更不是“哀秋”。

“知秋”是为了“心中有秋意,多做怜悯人”。

公众号:杉木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