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母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母鸡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以读为主、以生为本、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收集母鸡的资料;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母鸡)师:认识母鸡吧?请描述一下你见过的母鸡。

(母鸡是下蛋的鸡。

母鸡下完蛋总咯咯叫。

......)
2.师: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母鸡》。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要求:读完后想想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检查生字词。

出示词语:
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如怨如诉
疙瘩、可恶、毒手、聋子、鸡雏、啼叫、一撮儿毛
齐读,抽读。

(正音:侮)
三、初识母鸡特点。

1.快速、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读书,然后交流初步感受。

)预设:(1)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让人讨厌的。

(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

(3)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2.作者从开始讨厌母鸡,到后来的认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敢再讨厌母鸡,经历了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而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线索,从讨厌到不讨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并以此为依据把课文分成两段。

四、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特点。

(一)研读文本第一部分,培养概括能力:
1.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在1~3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课件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令人()。

a、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深化认识:
第一段:抓“没完没了”、“没有什么理由”、“颤颤巍巍”、“如怨如诉”等词,帮助学生提升概括:无病呻吟。

(学生能总结出“吵闹”、“烦躁”即可。

)第二段:抓“忠厚”、“趁其不备”、“狠狠”等词,概括:欺软怕硬、暗箭伤人。

第三段:抓“发狂”、“恨不能让全世界知道”等词,概括:自大、爱炫耀。

随机理解句子:
“母鸡下蛋的时候可爱叫了,就是聋(lóng)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体会画线部分夸张的写法。

照样子说一说:
这道题太简单了,()。

去少年宫的路我太熟了,()。

b、读出母鸡以上的品行。

(二)、自主探究,围绕主题研读课文:
1.、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下来。

出示:它负责、慈(cí)爱、勇敢、辛(xīn)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围绕“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研究第4-10自然段老舍先生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勾画,批注在旁边,母鸡的特点可以是书上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感受。

课件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

3、自学、交流、补充、评议。

预设要点:(许多词句中都蕴含好几层含义,学生只要能说得有理有据即可。

)母鸡所做的一切(保护、喂养、照顾、教育子女)都是作为母亲尽责的表现。

慈爱:“一点儿”东西就“紧叫”;鸡雏的肚子“像汤圆似的”,自己却“消瘦”许多;给鸡雏取暖;任凭鸡雏在它身上调皮,“一声”也不哼。

勇敢:“不论......总是”;“假若......一定......连......”
辛苦:“立刻警戒”:换词解释“警戒”,消瘦、夜间睡不好......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
相机点拨并想象说话体会母鸡的勇敢、负责、慈爱、辛苦:
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会说些什么?
说话练习,让孩子们用书上的语言填空。

A、当有老鹰飞来,母鸡()。

B、当母鸡发现一些吃的,它()。

五、升华主题。

1.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第9自然段。

2.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吗?(不是。

)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喜欢、敬佩、赞赏......)
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

(带着对母爱的崇敬读第9自然段。


3.感情朗读4-8段,体会母爱改变了母鸡,深入理解中心句。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反馈交流。

3.小结: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话都在这一一说出来,放学回家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踏进家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写的那句话,记住: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七、体会写作方法,尝试迁移运用。

1.阅读比较同样是写动物,老舍的《母鸡》和《猫》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引导理解作者对猫和母鸡情感的不同,造成写法的差异。

对比优缺点能更突出转变的不易。

(1)结构上都有一个过渡句。

(2)情感上母鸡是先讨厌后喜欢。

猫是一向喜欢。

(3)都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师:我觉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离不开敏锐细致的观察。

2.老舍现在对母鸡敬佩有加,再听到母鸡的叫声,还会觉得它烦吗?感兴趣的试完成三星题:改写课文第一段,写出“喜欢”的情感。

抓住情感线,大致感受写作手法的差异。

(机动,视课堂时间,可安排回家完成。


3.小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后请同学们去读一读选读课文中的《麻雀》,同步阅读中的《柱子上的母鸡》看看他们又是用什么方法写小动物的。

八、板书设计:
16母鸡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无病呻吟勇敢
欺软怕硬母爱负责、辛苦
拼命炫耀-------→慈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