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小英雄王二小》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小英雄王二小
设计思路
1. 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喜闻乐见的彩图创设情境,让“王二小”的人物形象
在学生的脑海中清晰起来,学生近距离学习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感受小英雄
机智勇敢的献身精神。
2. 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王二小的英雄形象,激发学生对少年英雄、
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1. 认识“军、敌、扫、团、员、带、埋、枪、气、急、杀、冲、全、灭”14 个
生字;会写“气、扫、到、全、军、员、边、团”8 个生字;学习立刀旁、
走之儿。
2.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英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励学生热爱并学
习小英雄的精神。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分析
1. 课文的第2-5 自然段,感受王小二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2.“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的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激趣,引入课题
教师: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首歌,请同学们认真听,从歌中去认识一个了
不起的孩子。
(展示课件第二屏)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谁吗?歌曲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小英雄王二小。
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疏通课文
1. 教师带读课文,学生标出不认识的生字宝宝。
2.(展示课件第三屏)出示要求会认的14 个生字。
问:哪些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这些字宝宝?
3. 指名读字音,对没有读准字音的学生,教师及时纠正指导。
教师:字宝宝交了新朋友,我们去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词语:根据地、扫荡、听话、山坡、带路、四面八方、一边学习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4. 指导学习会写的生字
(展示课件第四屏)出示:气、扫、到、全、军、员、边、团
问: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宝宝吗?
学生汇报记字方法,教师指导。
(1)拆一拆
全:“人”与“王”
员:“口”与“贝”
(2)写一写
学生自由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交流感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教师范读:听老师读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
(王二小的家乡经常遭到敌人的“扫荡”)
……
教师解释“扫荡”的意思:指敌人用武力来弄光老百姓的生活物资,并企图
消灭革命力量。
学生汇报听的感受,教师及时肯定。
2. 问:哪个词语告诉我们王二小的家乡被敌人扫荡的次数多?(经常)
可以把这个词语换成其他的词语吗?(常常)
3.小练习:从“常常”“经常”中任选一词进行说话。
(小强常常去公园锻炼身体。
)
(小强经常帮助同学们。
)
……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展示课件第六屏)出示课文第一幅彩图,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2. 指名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3. 问:王二小是个儿童团员,他的任务是什么?
(他的任务是帮助八路军放哨。
)
学生读句,找出“一边……一边……”
王二小为什么要同时放牛、放哨?
(放牛可以掩护放哨,放哨可以顺便放牛。
)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展示课件第七屏)出示课文第二幅彩图和第三幅彩图,要求学生看图说
话。
2. 读文思考:
(1)敌人为什么要王二小带路?
(2)王二小是怎样给敌人带路的?
3. 交流学习
(1)敌人为什么要王二小带路?
(敌人迷路时,看见了王二小,敌人认为放牛的孩子很熟悉自己家乡的地形,
所以叫王二小为带路。
)
观察:图中的敌人是一副什么样子?(凶狠)
想象:你觉得此时的敌人会对王二小说些什么?
(2)王二小是怎样给敌人带路的?
(假装听话、走前面、带进埋伏圈)
王二小为什么要这样做?
(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消灭掉。
)
他有没有想到当敌人发现上当后会怎样对待他?
此时,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指导读文:小小年纪的王二小,在凶狠的敌人面前却这么机智勇敢,真叫人
佩服啊!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展示课件第八屏)出示第四幅彩图,学生说图意。
2. 问:从课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敌人被带进了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
)
此时的敌人怎么样?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形容?
(敌人十分慌张、恼怒,杀害了王二小;气急败坏)
3. 指导读:我们的小英雄是多么伟大可敬啊!
(五) 学习第六自然段
1.(展示课件第九屏)出示第五幅彩图,学生说图意。
2. 指导读:敌人被全部消灭了,你的心情怎么样?(读出扬眉吐气的语气)
二、朗读全文,总结讨论
1. 朗读全文。
2. 讨论: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
语文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0 小英雄王二小
5
3. 教师:年仅13 岁的王二小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年少的生命,让我们
牢牢记住这位机智的少年,这位勇敢的少年,这位不怕牺牲的英雄少年。
三、拓展: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
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
2.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
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
3.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2.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
3.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
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
可这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 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展示课件第五屏)1.默读7—13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
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
2.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恐惧,(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
(三)思考:是什么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展示课件第七屏)
: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这句话)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丽,爷爷芦笛声的美妙。
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培养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习惯。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学生入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感受到海水是如何的汹涌,
语文(S)教学设
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
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一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在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语海畅游”中的字词句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2.“积少成多”中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自己感悟。
学生如有疑问,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讲解,丰富学生的积累。
3.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4.“能说会道”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表达真情实感。
锻炼学生听、说、评的能力。
5.“笔下生辉”利用例文引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让学生感悟一个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2.小组交流,说说寒假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习转述并评一评: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
3.指导学生阅读例文,了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抓住重点、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借鉴例文的写法,以“话说寒假生活”为内容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积累习作素材。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把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