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相比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正式版本的核心素养体系明显“瘦身”,更加体现“核心”的价值。
(摘编自《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敲定》)材料二:
核心素养已成为近十年来欧盟教育发展的支柱性理念。
欧盟希望以核心素养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引发并指导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
2006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欧盟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
相比分科知识,欧盟的核心素养理念具有更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但它并没有排斥母语、数学和科学等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这印证了欧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的基本技能,而是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
(摘自胡升平《核心素养·欧盟的观点》)
材料三:
面向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应该具哪些素养?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不仅使其能够更好地工作与生活,还能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提出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将“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助于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爱因斯坦1936年曾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的纪念会上说道:“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
”核心素养教育够改变我国教育领域内始终大量存在的“唯分数论”的现象,在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更突出看重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而生成真正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知易,行难。
核心素养教育如何落实,这是广大教育实践者思考最多、挑战最大的难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努力践行该教育理念;如何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学从知识本位向学科素养本位转变。
这需要做到三个转向:一是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
传统教学往往过于抽象,难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把抽象问题与真实情境相结合,才能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二是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
核心素养并不是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淀与丰富。
这就需要老师确立“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注重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过程;三是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把教学中心由“教”转向“学”,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摘自杨鸿燕《强化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
获得成功生活。
B.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可教可学,且不断完善的过程,始终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培
养。
C.“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版本与其征求意见稿相比,核心素养体系明显“瘦身”,
更凸显核心价值。
D.欧盟核心素养理念将传统基本技能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相比分科知识更具整合性、跨
学科性等特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全面阐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指出
了其与征求意见稿的不同。
B.材料二阐释了欧盟有关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和突出特点,强调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
度共同发展。
“唯分数论”现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D.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助于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但如何落实到位还是
一件难事。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好胜心”,但是这些学校很少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C.核心素养教育引起全球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
“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
5.根据上述材料,说说应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皮大嘴
冯骥才
一个地界富不富看哪?顶要紧的是看金店。
天津卫金店多,所以天津卫富。
开金店的都想当头一号,彼此暗中较劲,于是八仙过海,各显奇能;群英打擂,各出奇招。
北门里的义涌金店先出高招,迎大厅摆一个菜篮子大的金元宝,上边刻六个隶书大字“摸元宝,运气好”,引得人们不买金子也要进去摸一下,沾沾财气运气。
做买卖要的就是人气儿,人多火爆,义涌出了名。
可是天天不停地摸来摸去,就把上边挺薄的一层镏金摸掉了,露出里边的黄铜。
铜一出来,就没人摸了。
没多久,宫北的宝成金店出了一招,就来得实惠。
你到它店里买金条,它送你一副真金的眼镜架,这比摸元宝强,金镜架金光闪闪架在脸上,挺气派,有身份。
可谁想要金眼镜架谁就得买金条,真正得实惠的还是人家金店老板。
但这一招很快被日租界的物华楼学去。
你送金镜架,我送大金牙。
物华楼金店请来一位牙医在柜台前给买金子的“没牙佬”镶金牙。
那时镶金牙时髦,有人为了来镶金牙先拔个牙。
更有奇招的是马家口的三义金店,店铺设在租界里,老板脑子活,看出洋人广告能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租界找人画了一张时髦的广告纸,再找一位肚子里有墨水的先生给他写了一段赛绕口令式的广告词:“存地存房子,不如存金子,哪儿金子纯,三义纯金子”。
再把这张广告纸拿到富华石印局里印了三千张,然后叫伙计们用上十天工夫贴满天津城,在哪儿都能瞧见。
可是广告不能总贴,这招还是没奇到家。
天津有位说相声的叫皮大嘴,单看模样就可乐。
个子高又瘦,手小脚小脑瓜小。
圆圆小脑袋像杆子上挂的小灯笼,更怪的是嘴大。
他脑袋小嘴大,远看只剩下一张嘴了,所以绰号皮大嘴。
皮大嘴能说,死人能说活,张口就来,随处“现挂”,妙趣横生,很早就在三不管一带说单口相声出了名。
能说的人都能编,凡是皮大嘴编的说的故事,都能口口相传。
原本天津相声一行挺看好他,谁料他天天想发财。
天津卫财主多,他看得眼馋。
开头他赚钱的法子是一边说相声一边卖药糖,说一段相声卖一会儿糖;嘴里嚼糖耳朵听和声,两不耽误挺舒服,单用这法儿他就赚不少钱,后来变了法子,说一段相声卖一会儿从租界弄来的洋凳子,洋凳子不单新奇好玩,还松松软软像个猪屁股,坐在凳子上听相声,舒服还有乐子,听完相声就忍不住把洋凳子买走了。
皮大嘴脑袋灵活,脑子愈灵的人愈好做买卖,逢到雨天卖洋伞,遇到晴天卖太阳帽。
那时候只要是洋货就有人买,他手里渐渐也就有了钱。
有了钱,开饭店,饭店赚现钱。
吃饭的人一半来吃一半听他说。
凭皮大嘴的嘴加上他的脑袋,怎么干怎么来钱。
三年过后,他居然在东北角干起一家金店。
这时候,天津卫已经有九九八十一家金店,各家
金店为了争头抢先,连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他能一炮打响?
皮大嘴在装店面时,就使出一绝招,叫作“满堂金”。
据说他这店从里到外全是金的。
从门把、门锁、门链、灯罩、拉手、栏杆、挂钩、算盘、笔杆、花盆,连茅厕里的水龙头、脸盆,连往里边拉屎撒尿的圆圆的洋便桶全是的。
有人说不是纯金是镏金,可这些金光闪闪的东西全都镏金也惊人吓人。
皮大嘴给他的金店起的名字,就是金满堂,金满堂,满堂金。
金店没开门,已经是隔着大门吹号——名声在外。
有人信,有人摇头不信。
开张这天,门外挂灯悬彩,院子里摆宴,皮大嘴穿一身新,格外精神;还打租界请来洋乐队,洋鼓洋号。
折腾得热热闹闹。
那圆圆的亮晃晃的大洋号叫得震人耳朵。
来的宾客比请的多,人人都想看看皮大嘴的“满堂金”是假是真。
结果出个笑话: 估衣街上一个绸缎庄的小老板前去祝贺,心里头却是想摸摸金满堂的虚实。
到了金楼里里外外一看,傻了,真是哪儿哪儿全是金晃晃,照花了眼,也开了眼。
中晌吃饭时,凑到一些熟人堆里一闹一喝,愈闹愈喝,喝得头晕脑涨,脸皮发烧,晃晃悠悠到茅厕里,朝金马桶里撒泡热尿,出门叫个胶皮车拉他回家。
回去进门倒下死了一般睡一大觉,直到转天太阳晒屁股才睁开眼。
他老婆问:“昨个儿你见到‘满堂金’是真的吗?”
小老板说:“一点不假!哪儿哪儿全是金子做的,那个洋马桶也是金子做的,我还往里边撒了一泡尿呢!”
他老婆说:“你往金子里尿尿?我不信。
”
小老板说:“不信你自个儿去看去问。
”
事后,他老婆还是疑惑,愈疑惑愈不信,就拔腿跑到东北角的金满堂一看,门把果真是金的;推门再看,到处金光照眼。
她问店里的小伙计:“我当家的说你们店里茅厕的马桶也是金的。
我说他唬我,他说他还往里边撒一大泡尿呢!”
这小伙计一听一怔,瞪大眼看她半天,然后扭身跑去对老板皮大嘴说:“掌柜的,昨天中晌在洋乐队那个大洋号里尿尿的人,我知道是谁了。
”
这事谁听了都一阵大笑。
这笑话传出去,不胫而走,口口相传,人人知道人人说。
这一说,不管是褒是贬,全天津的人没人不知“金满堂”了。
笑话帮了皮大嘴的忙。
可是圈里的人都能听出这笑话是皮大嘴自己编的。
这哪是笑话,纯粹是个相声段子。
有铺垫,有包袱,出其不意,还逗乐,这便不得不佩服皮大嘴,编个段子,借众人的嘴,给自己扬了大名,肯定还得发财。
(选自《俗世奇人》,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皮大嘴脑袋小嘴大,远看只剩下一张嘴了,这是绰号“皮大嘴”的由来,也暗示他能说
会道,为写他说单口相声出名做铺垫。
B.在天津卫已经有众多金店,且各家金店连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争头抢先的时候,皮大嘴
还开金店,说明他眼馋财主,天天想发财。
C.与马家口的三义金店把广告贴满天津城不同,皮大嘴用先声夺人法,给金店起名“金满
堂”,店没开但已名声在外。
“满堂金”,还编了一个段子:开张那天绸缎庄小老板酒后往“金子马桶”里尿尿,并借众人的嘴扬了自己的大名。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其讲故事的风格正如皮大嘴说单口相声,绘声绘色,环环相
扣,把天津卫的市井人情描绘得形象逼真,令人拍案。
“肯定还得发财”时戛然而止,巧设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张力。
C.小说讲前后照应,文中写金满堂开业那天,皮大嘴请来洋乐队,提到大洋号,为后文绸
庄小老板往里面尿尿埋下了伏笔。
D.小说善用口语,具有浓郁的方言色彩,如“顶要紧”“赛”等词,吸取口语和方言中的
精华,显了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别有风味。
“俗世奇人”,皮大嘴的“奇”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0小题,30分)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是(2分)
忤.视(抵触)尽失其度.(常态)旷日弥.久(满)
害.之(陷害)祸必不振.矣(挽救)民众而士厉.(振奋)
受.射(传授)悛悛
..如鄙人(诚恳的样子)四维.不张(纲纪)
D.辟易
..数里(躲避)然其立意较.然(清楚、明白)故病.且怠(困苦)
“见”和例句中的“见”意义相同的是(2分)
例:慈父见背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见逐于君
C.信而见疑
D. 图穷而匕首见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使使以闻.大王②马童面.之③然孔子小.之④欲夜.取之⑤《春秋》采善.贬恶⑥明烛.天南⑦
胡兵终怪.之⑧爪.其肤⑨梁以此奇.籍⑩稍蚕.食诸侯
A.①⑨/②⑥⑧/④⑩/③⑦/⑤
B.①/②⑥⑧/③⑦⑨/④⑩/⑤
C.①⑨/②⑥/③⑤⑦/④⑩/⑧
D.①/②⑥/③⑦⑨/④⑩/⑤/⑧
12.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全都含有通假字的是(2分)
①南绝幕②莫春者③淮阴侯复乘之④举筑朴秦皇帝⑤因而予之⑥田父绐曰:“左”⑦不
如决策东乡⑧偏袒扼捥⑨东道少回远⑩须臾成五采
A.①②③④⑧
B.③④⑦⑧⑩
C. 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④⑦⑧
13.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是(2分)
其实
..
..而已不事家人
..生产作业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假借
..之齐在海滨期山东
..为三处
..之以区区
明年
..而不淫
..,秦并天下因之以饥馑
..《国风》好色
仪表
..
..继五帝末流
..放逐义帝而自立
14.下列选项的文言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是(2分)
例句:丹曰:“然则何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王埜,字子文,以父荫补
..官,登嘉定十三年庚辰刘渭榜进士第。
仕潭时,帅真德秀一见异之,延致幕下,遂执弟子礼。
德秀欲授以词学,埜曰:“所以求学者,义理之奥也。
词科惟强记者能之。
”德秀益器重之。
绍定初,汀、邵盗作,辟议幕参赞,摄邵武县,后复摄军事,盗起唐石,亲勒兵讨之。
后为枢密院编修兼检讨。
襄、蜀事急,议遣使讲和,时相依违不决。
史嵩之帅武昌,首进和议。
埜言:“今日之事宜先定规模,并力攻守。
”上疏言八事。
继为副都承旨,奏请“出师,绝和使,命淮东、西夹攻。
不然,利害将深。
”理宗深然之,令枢密院下三阃谕旨。
嘉熙元年,轮对,采事系安危者四端,而专以司马光仁、明、武推说。
复推广前所言八事,以孝宗讲军实激发帝意。
淳祐初,自江西赴阙.,奏祈天永命十事。
嵩之起复,倾国争之,埜上疏乞听终丧,后又
言嵩之当显绝而终斥,益严君子小人之限。
拜礼部尚书
....,奏十事,终之曰:“陛下一心,十事之纲领也。
”前后奏陈,皆明正剀切,凿凿可行。
其为两浙转运判官,以察访使出视江防,首嘉兴至京口增修官民兵船守险备具。
为江西转运副使、知隆兴府,继有它命,时以米纲.不便,就湖口造转般仓,请事毕受代。
知镇江府,兼都大提举浙西兵船。
江面几千里,调兵捍御,以守江尤重于淮,瓜洲一渡
甚狭,请免镇江水军调发,专一守江,置游兵,增创水舰,就扬子江习水战,登金山指麾之。
淳祐末,迁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兼三郡屯田、行宫留守。
巡江,引水军大阅,舳舻相衔几三十里。
凭高望远,考求山川险厄,谓要务莫如屯田。
讲行事宜修饬行宫诸殿室推京口法创游击军万二千蒙冲万艘江上晏然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九》)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补,官制用语。
又称任子、世赏、恩荫。
在宋朝是重要入仕途径之一。
文武官五品
以上、带职官六品以上,其子弟、本宗及异姓亲属、门客等皆可补官。
B.阙,本义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台上起楼观。
文中代指“朝廷”。
C.礼部尚书,是礼部主管官员,掌礼制、教育、官员任免等事务;尚书即“掌管文书”
之意。
D.纲,本意是渔网上大绳;唐宋常把成批运送货物的组织称作“纲”,如米纲、生辰纲
等。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埜才华出众,志向远大。
在潭州做官时,安抚使真德秀觉得他与众不同,招请他到
幕府中,于是王埜便拜真德秀为师做了他的弟子,跟随他学习词学和义理。
B.王埜反对议和,主张御守。
面对求和声音,当时丞相犹豫不决,史嵩之首提和议,而
王埜针锋相对地提出联合力量攻战的主张。
C.王埜关心国事,直言敢谏。
他上殿指陈时政得失,选取关乎国家安危的四方面事例,
引用司马光之论加以阐发,又推衍以前所说的八件事,用孝宗讲习军事的事件来激励皇帝下决心。
D.王埜未雨绸缪,加强战备。
他担任镇江府知府兼都大提举浙西兵船时,请求让镇江水
军专一守长江,并设置游兵,增设水舰,练习水战,亲自指挥。
1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辟议幕参赞,摄邵武县,后复摄军事,盗起唐石,亲勒兵讨之。
(3分)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3分)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20题。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乃是诗人临老伤春之作,开头写诗人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然而一觉醒来,日
已过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
B.“临晚镜,伤流景”一句中的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也隐指晚年之晚,此处仅用了
一个“晚”字,而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C.“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出人意表,诗人意兴阑珊之际,却见云开天际,大地上顿时呈
现皎洁的月光,花也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一下子摇曳生姿,这给作者带来了意外的欣慰。
D.这首词上片写作者的思想活动,是动态;下片写词人即景生情,是静态。
静态得平淡之
趣,而动态有空灵之美。
20.“风”字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关键词,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 杜甫《客至》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因为
没有好酒好菜招待朋友而心怀歉意。
(2)李白《将进酒》中“,”两句用曹植的典故,呼
应上文“饮者留名”,表现了诗人的忧愤不平。
(3)《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要想保全树木的天性,种树人就要做到“
,”。
这两句比喻对于培养人才也有启发意义。
(4)《阿房宫赋》中“,”两句分别暗指陈涉、吴广起义和刘
邦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三、语言文字运用与名著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1967年,马尔克斯创作的《百年孤独》横空出世,很快便了世界文坛。
不仅作
者描述了马孔多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
马尔克斯用魔幻的笔法,把现实社会中政客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民众的愚昧和盲从写得,令人拍案叫绝。
此后他还推出了《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佳作。
马尔克斯对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除了在创作实践上拥有像《百年孤独》这样的世纪之作以外,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理论方面,他也是颇有建树的。
一是他首先将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结合起来,发掘古老的印第安人神话传说,把它和当代拉丁美洲的现实有机地融合成一体,并在一种虛幻的情景和氛围中,给现实披上了一层的魔幻外衣。
二是他的创作成功地借鉴了欧美现代主义各种新颖的创作手法。
他在运用象征、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梦幻意识的技巧方面非常高超,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尤其可贵的是,(),而是善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不拘一格地开创表现新路。
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便十分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创新精神。
2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震动淋漓尽致扛鼎光怪陆离
B. 振动穷形尽相扛鼎斑驳陆离
C. 震动穷形尽相压轴光怪陆离
D. 振动淋漓尽致压轴斑驳陆离
2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不仅描述了马孔多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
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
B.不仅作者描述了马孔多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
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
C.作品不仅描述了马孔多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
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
D.不仅作品描述了马孔多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
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
25.不少中学生认为,名著虽然经典但就是读不下去,感觉没什么意思,远不如武侠、玄幻
类小说好看。
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请结合你读《红楼梦》的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150字左右。
(5分)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