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政治4月月考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佛山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政治4月月考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5分,共60分) (共24题;共59.5分)
1. (
2.5分)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举办的运动会
③购买蔬菜、水果
④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⑤某国议员竞选
⑥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克隆技术
A . ①②④⑤⑦⑧
B . ②③④⑦⑧
C . ②④⑦⑧
D . ②④⑥⑦⑧
2. (2.5分)(2020·龙岩模拟) 从鲜有问津到走进生活,从濒临失传到成为新型业态……近年来,非遗正从抢救、普及和展示,逐步向关注步术审美、文化传承等更深层次发展。
与之相应,“非遗热”正在蔓延、升级,成为国内外游客体验所在地文化魅力的媒介,也成为各地积极念好的“文化生意经”。
“非遗热”给人们的启示有()
①立足实践,探索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的新思路
②非遗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各国共同保护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为保护非遗创造了条件
④挖掘非遗的商业价值是保护非造的关键之举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2.5分)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就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④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4. (2.5分)茂腔是群众创造的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它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
这说明()
A .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B . 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C . 文化是人的灵感和想象
D . 文化就是人们的精神活动
5. (2.5分) (2020高三下·湖南模拟) 近年来,经典诗歌渐回公众视野,它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经典诗歌之所以引起无数人的精神共鸣,是因为它()
①弘扬民族精神,引领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②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影响人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
③引起人们精神共鸣,决定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④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丰富人们精神世界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6. (2.5分) (2019高二下·盐城期末)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
A . 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B . 有利于吸纳世界农耕文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C . 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从根本上提升其荣誉感、幸福感
D . 有利于营造重农爱农的浓厚氛围,为三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7. (2.5分) (2017高二上·大足期末) 一书一世界,多藏一本书,就多拥有一个精神世界,多拥有一方自由天地;多看一本书,思想境界就高一层,人生视野就宽一度。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有()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书香飘溢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成长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
④优秀文化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人的成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8. (2.5分)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完成下面小题。
(1)弘扬“工匠精神”时代价值在于()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9. (2.5分)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多年,共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弘扬他们身上的善良、仁爱、勇敢、奉献等精神,受到社会极大好评,因此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举办
该活动是为了()
①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发展文化产业
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传递正能量,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0. (2.5分)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在地铁里给老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
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人们的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③文化素养是人们在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1. (2.5分)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2. (2.5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尤为显得重要。
材料表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③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3. (2.5分) (2017高二上·衡阳期中) 大到一座座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广场,小到一个个社区文化中心、书报亭、阅读屏。
一座座“文化灯塔”,竖立在城市街头,彰显着城市形象。
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②要夯实城市经济基础,凝聚市民情感
③要完善城市文化设施,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④要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向心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4. (2.5分) (2017高二上·佛山期中) 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
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
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
这表明()
A . 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B . 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
C .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 .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5. (2.5分) (2017高二上·海南期中)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
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
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
书法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表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
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6. (2.5分) (2017高二下·红桥期中) 在一个国际班的课堂上,加拿大小伙安东尼说:“狗忠诚而且勇敢,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对吃狗肉的行为无法理解和接受。
”此言一出,韩国学生立即面漏尴尬之色。
老师问安东尼;“在大部分印度人看来,西方人吃牛肉是一种野蛮行为。
你怎么看?”安东尼的表情立刻就不自然了。
这个故事说明()
①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相互尊重和理解
④人们应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7. (2.5分) (2017高二下·信阳期中) 2016 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中国第31个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 . 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 .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C . 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 .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18. (2.5分) (2017高三上·桂林期末) 2017年11月30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周年的日子。
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已成为“老皇历”,其作为文化遗产已没有价值。
对此,你可以选择以下观点加以反驳()
①“二十四节气”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二十四节气”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④“二十四节气”展示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特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19. (2.5分) 2016年12月,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用在于()
①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②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③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 (2.5分)近期,讲述中国故事的电视剧《琅琊榜》不仅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电视台热播,而且登陆亚洲、非洲、北美等地的电视剧网站,受到亿万外国观众的热捧。
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1. (2.5分)“节能减排,造福你我”“守望我们的家园”……如今,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点开网页,
节能减排的专栏、话题随处可见,节能减排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这说明()
A . 新媒体的出现意味着旧媒体的消失
B . 现代传媒具有传统传媒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C .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 .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22. (2.5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中) 儒家强调人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这是中国人信奉的主流人性论。
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
美国人也仍然信奉仁义礼智信,英国人也绝不可能反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企业文化最自由的谷歌公司也有董事长、总经理这样的君,公司内部的运作也必然依循孔子讨论的君臣伦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主要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③④
23. (2.5分)(2019·浙江模拟) 青岛西海岸新区利用科技手段加强村级组织公章监管,通过村级组织公章智能化远程监督管理系统,推出“互联网+村章管理”新“章法”。
这说明()
①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②文化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④科技发展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4. (2分) 2013年5月12日是母亲节。
母亲节最早始于希腊,而真正流传开来则始于美国,并很快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母亲节在中国各地日益推广开来。
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世界各国文化正走向融合、趋同③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④国际交往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题,40分) (共2题;共40分)
25. (18分) (2017高三上·合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不断充实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旋律;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当代中国的发展,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爱国主义追求的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支撑。
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唯有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我们才能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昂扬奋进。
(1)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
(2)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运用联系的观点对此加以分析。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每一个人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请你为中学生践行爱国主义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6. (22分) (2020高二下·成都月考) 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18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此次文博会亮点纷呈:工美大师的燕京八绝、贵州的马尾绣等传统工艺品大放异彩;云报纸、数字社区、3D潮流等高科技文化产品大受欢迎;仿生机器鱼等大学生创新成果丰硕,创意人才勃兴;中国原创的文化产品成交量比上届增长143%;50多个境外政府和专业代表团组赴会,交流、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合作。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探究文博会取得的成果对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5分,共60分) (共24题;共59.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二、非选择题(共2题,40分) (共2题;共40分)
25-1、
25-2、
25-3、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