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富裕县2024届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2024届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与8963⨯结果最接近的算式是( )。

A .9070⨯
B .9060⨯
C .8060⨯
2.大于0.2,小于0.4的小数有( )
A .1个
B .10个
C .100个
D .无数个
3.一个图形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5格,然后向下平移4格,最后向右平移5格,图形( )。

A .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B .在原来位置的正上方 C .在原来位置的正下方
4.0.6×
4表示的意思是( ) A .4的十分之六是多少 B .0.6个4是多少 C .4个0.6的和是多少
5.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的位置能反应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 )。

A .
B .
C .
D .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18500⨯,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________)
7.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这个数就会缩小1100。

(________) 8.9.8+0.2-9.8+0.2=0。

(________)
9.一个三位数乘9.9,积一定是五位数。

(________)
10.用三根分别长3厘米、3厘米、6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每题 2 分, 共14 分)
11.从左图的(_______)面看到的是. 12.王师傅把一个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面积减少了45平方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________)厘米。

13.某商场举办“五一”促销活动,一张袜子买五双送一双,这种袜子每双4.56元,李阿姨买了12双,花了(_____)元.
14.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把a(b+c)改写成(______)。

15.0.48表示把1平均分成(________)份,取其中的(________)份,它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

16.在()里填上“>”“<”或“=”。

750×0.8(______)750 31.4×1.5(______)1.5
5.8×10(______)5.8×0.1 3.59×1(______)3.59
0.65(______)0.605 4.1×10.1(______)41+0.41
17.在○ 里天上“>” 、“<” 或“=”.
0.3621 0.36231 0.890 0.8900
8吨9千克8.9吨2元1元9角8分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每题6分,共18分)
18.直接写出得数.
0.7+0.3=________
15.8-4=________
4.6+
5.4=________
8-0.08=________
3.54+3.4=________
36.45-6.45=________
3.7+3=________
5.28+4.72=________
19.用竖式计算.
136×24=580×26=906×15=
20.四(1)班的师生到植物园赏花.学生有35人,带队老师有3人.
植物园门票:
成人票10元/人,儿童票5元/人.
10人以上(含10人)可购买团体票,团体票6元/人.
(1)怎样购票最划算?请写一个购票方案.
(2)四(1)班的师生最少要花多少钱?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每题 4 分,共 12 分)
21.看图连线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22.连一连,左侧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23.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一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每题 6 分,共 36 分)
24.农场收了一批小麦,每袋装45千克,正好装了80袋。

如果每袋多装5千克,可以装多少袋?
25.解放军某连队进行野营拉练,第一次行了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军14千米;第二次用了同样的时间,共行了30千米,这个连队两次拉练平均每小时行军多少千米?
26.蓓蓓满月时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0.1米,百天时蓓蓓的体长是0.98米,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蓓蓓出生的体长是多少米?
27.暑假里15位家长带着25个小朋友打算去公园游玩。

根据公园门票价目表(如下),请写出至少两种购票方案,并比较怎么买门票最省钱?
价目表
28.四、五年级同学为了保护环境,自发收集废电池,四年级回收1.8千克,比五年级少2.6千克,两个年级一共回收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B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然后进行口算即89×63≈90×60=540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89×63≈90×60=5400
A. 90×70=6300
B.90×60=5400
C. 80×60=4800
所以与89×63结果最接近的算式是90×60;
故答案为:B
【点睛】
估算时,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这样较简便。

2、D
【分析】大于0.2小于0.4的一位小数只有1个是0.3,没有确定小数的位数,那么介于二者之间的小数就有无数个.【详解】由于没有确定小数的位数,所以大于0.2而小于0.4的小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C.
3、C
【分析】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运动叫做平移,按题意要求平移作图,观看即可解答。

【详解】
1为原始图形,2为向上平移3格后图形,3为向左平移5格后图形,4为向下平移4格后图形,5为向右平移5格后图形,观察位置关系为:在原来位置的正下方。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移后相对位置的知识,可以用作图法解答,直观清楚。

4、C
【解析】略
5、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据此对四幅图据此分析即可。

【详解】首先排除图D,因为此图中横线把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还高,不符合题意;
再排除图C,因为此图的横线高度等于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不符合题意;
然后排除图A,因为此图的横线高度等于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数,不符合题意;
通过以上排除法,剩下的图B,次图中横线高度比最大的数矮,比最小的数高,所以此图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对的打“√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共 10 分)
6、×
【分析】计算18×500的结果便可以知道积的末尾有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18×500=9000,积的末尾有3个0,所以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判断积的末尾0的个数时不光要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还要注意除0以外的数字相乘的结果是否有0。

7、√
【详解】略
8、×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9.8+0.2-9.8+0.2
=10-9.8+0.2
=0.2+0.2
=0.4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要先对齐小数点,再进行计算。

9、×
【分析】题目没有说三位数是多少,所以不能确定它们的积就一定是五位数。

【详解】如100×9.9=990,积不是五位数。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在做判断题是一定要考虑全面。

1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3=6
所以用三根分别长3厘米、3厘米、6厘米的小棒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每题 2 分,共14 分)
11、前
【解析】略
12、6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长方形框架的面积是15×9平方厘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减少了45平方厘米,则平行四边形面积为15×9-45平方厘米。

读图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则平行四边形的高为(15×9-45)÷15厘米。

【详解】(15×9-45)÷15
=(135-45)÷15
=90÷15
=6(厘米)
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

故答案为:6。

【点睛】
熟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3、45.6
【解析】略
14、ab+a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详解】a(b+c)=ab+ac
故答案为:ab+a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牢记定理是关键。

15、100 48 0.01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十分之一,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百分之一……,0.48可以看成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48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据分析得出:
0.48表示把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48份,它的计数单位是0.01。

故答案为:100;48;0.01
【点睛】
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计数单位;解答时一定要看清楚数位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16、<>>=>=
【分析】小数乘法:将数字相乘,与整数乘法一样。

相乘的因数小数点后有几位就在积从后往前数几位加小数点,没
数了就用零补上。

小数点后的位数是几个因数小数点后位数的和。

【详解】(1)750×0.8=600,600<750,所以750×0.8<750;
(2)31.4×1.5=47.1,47.1>1.5,所以31.4×1.5>1.5;
(3)5.8×10=58,5.8×0.1=0.58,58>0.58,所以5.8×10>5.8×0.1;
(4)3.59×1=3.59;
(5)0.65>0.605;
(6)4.1×10.1=41.41,41+0.41=41.41,所以4.1×10.1=41+0.41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小数乘法,先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17、<=
<>
【解析】略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每题6分,共18分)
18、1;11.8;10;7.92;6.94;30;6.7;10
【解析】【考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0.7+0.3=1 15.8-4=11.8 4.6+5.4=10 8-0.08=7.92 3.54+3.4=6.94
36.45-6.45=30 3.7+3=6.7 5.28+4.72=10
故答案为1;11.8;10;7.92;6.94;30;6.7;10【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加法时要注意进位情况,计算减法时要注意退位情况.
19、136×24=3264 580×26=15080 906×15=13590
【解析】略
20、(1)3名老师和7名学生买团体票,其他的学生买儿童票最划算
(2)200元
【详解】(1)方案一:5×35+10×3=205(元)
方案二:(35+3)×6=228(元)
方案三:(3+7)×6+(35-7)×5=200(元)
200元<205元<228元
所以3名老师和7名学生买团体票,其他的学生买儿童票最划算
(2)最少要花200元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每题 4 分,共 12 分)
21、
【详解】略
22、
【分析】
根据图形,小猴从正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排成两行,上面一行一个小正方形靠左,下面一行两个小正方形;小狗从右面看见2个小正方形,排成一列,由此解答。

【详解】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力。

23、
【解析】略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每题 6 分,共 36 分)
24、72袋
【解析】45×80÷(45+5)=72(袋)
25、12千米
【分析】求速度用到的公式是路程÷时间=速度,求两次的平均速度就是用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这里的易错点是会把两次的速度求和再除以2,求平均速度。

【详解】第一次路程:3×14=42(千米);
总路程:42+30=72(千米);
总时间:3+3=6(小时);
两次平均速度:72÷6=12(千米/时)
用综合算式列式为:
(3×14+30)÷(3+3)
=(42+30)÷6
=72÷6
=12(千米/时)
答:这个连队两次拉练平均每小时行军12千米。

【点睛】
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有这样三个公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这里需要记住求速度的公式永远是路程÷时间=速度,不能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平均速度。

26、0.66米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百天时蓓蓓的体长是0.98米,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用百天时蓓蓓的体长减去0.22米等于蓓蓓满月时的体长;
又因为:蓓蓓满月时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0.1米,用蓓蓓满月时的体长减去0.1米就等于蓓蓓出生的体长.
解:0.98﹣0.22﹣0.1
=0.76﹣0.1
=0.66(米)
答:蓓蓓出生的体长是0.66米.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等量关系式.
(1)百天时蓓蓓的体长﹣0.22米=蓓蓓满月时的体长;(2)蓓蓓满月时的体长﹣0.1米=蓓蓓出生的体长.
27、购票方案:(列出的两种方案中必须含有第(3)方案)
(1)只买团体票:8×(25+15)=8×40=320(元)
(2)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10×15+5×25=150+125=275(元)
(3)组合买票:8×(15+5)+5×(25-5)=160+100=260(元)
因为260最小,所以第三种方案最省钱。

【分析】可以分为只买团体票、成人和儿童分开买票、组合买票,三种买票方式。

分别计算出每种买票方案的价钱,比较大小,选择最省钱的一种。

【详解】(1)只买团体票:8×(25+15)=8×40=320(元)
(2)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10×15+5×25=150+125=275(元)
(3)组合买票:8×(15+5)+5×(25-5)=160+100=260(元)
答:15位家长带5位小朋友买团体票,剩下的20个小朋友买儿童票最省钱,为260元。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方案的选择,要根据价目表尽量选择花钱少的方案,算出的总价钱才是最省钱的。

28、3.2千克
【解析】1.8+(1.8+2.6)=3.2(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