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诗歌学生版
优秀学生诗歌《鏖战,2016》

优秀学生诗歌《鏖战,2016》
瀚海茫茫,
我看着写不完的作业,
如望着无尽的黄沙,
伫立在高高的沙堆上,
这儿是被黄沙掩埋着的白骨,
那儿是席卷而来的狂风,
我拎着所剩不多的水和粮,
怀揣着那远大的理想,
艰难地行走在这黄沙中,
向往着远方的绿洲,
就如我对2016年奇妙的新知识的渴望……
硝烟四起,
我握着孤伶伶的笔杆,
如扛着沉重的机枪,
匍匐在子弹呼啸的战场上。
这儿是被烧断的一截枯木
那儿是被炮轰过的焦黑的土地,
我靠自己的希望与恒心,
还有那不肯磨灭的毅力,
坚守在这片战场上,
迎接胜利与和平的到来,
就如对2016优异的中考成绩的渴望……。
决胜2106年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专项汇编第3期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学生版)

决胜2106年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专项汇编专题10:古典诗歌阅读1.(2016届安徽屯溪一中高三上第四次考试)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多令【宋】刘过①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②。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
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南楼,楼名,在武昌,二十年前作者曾与故人到此登楼揽胜,武昌当时是抗金前线。
(1)“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赏析。
(6分)2.(201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8——9题寄江南故人(家铉翁)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楼上(葛起耕)楼上何人吹玉箫,数声和月伴吹宵。
断肠唤起江南梦,愁绝寒梅酒半销。
【注】①家铉翁,南宋人,故乡在四川眉山,长期在南宋朝廷做官。
此诗是诗人被元人羁留燕京时所作。
②葛起耕,江苏丹阳人。
(1)《寄江南故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2)试比较这两首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上的相同和不同点。
(5分)3.(2016届福建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列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大德歌·秋【元】关汉卿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醒。
②蛩(qióng):蟋蟀。
(1)此曲写闺怨,所盼之人未归,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
主要从哪个角度来描写景物?其作用是什么?(4分)(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举两种作简要分析。
(6分)4.(2016届福建仙游一中高三上12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2016全国高考古诗鉴赏汇编及答案

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诗歌鉴赏题一、【2016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11分)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二、【2016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11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三、【2016年·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11分)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2016年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诃,完成15-18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口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乂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 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村》。结合具体诗句,比 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注]①将军霸:即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懿: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chi: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8.如何理解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为了突出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耍分析。(6分)
(2016年高考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卷
8参考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
1“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口己己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 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 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016年高考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1(11-16年)山东卷诗歌

13年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 写的?(4分)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三四两句写出了溪烟的洁白飘渺的特点。 (1)运用白描的手法,准确地写出了溪烟烟 色像白云,流动起来虚无飘渺的特点。(2) 诗人通过写溪烟的色泽和动态,不加烘托直 接描述,用语朴素而准确地写出溪烟的特点。
意象
1、本身的特点
2、借此表达的情感或象征意 义?
答案:(1)思路:诗歌开头两句写了诗人 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 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 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 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 清萧条的氛围,+为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 铺垫。 (2)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 写景,又写情。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11-16年山东卷诗歌
复习大目标
1、结合山东卷高考题进行题型梳理,总结 答案规律; 2、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旧知识回顾,加强复 习效果。 具体目标: 1、梳理6年高考卷,了解题型, 2、分析文意,用规范的语言做答。
颔联之妙
明确律诗(特别是七律)颔联所处 位置、作用、内容
起
承转合
课本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北镇市高级中学2016级诗歌鉴赏——语言学生版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诗歌鉴赏——语言【考纲要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能力目标:了解并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准确理解诗歌常见语言风格特点。
情感目标:掌握高考对诗歌关键词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
【教学重点】高考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式及答题要领。
【教学难点】 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的意思。
【教具媒体】 多媒体 【知识内容】 【教学过程】一、考点阐释中国古典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典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二、知识链接 (一)链接高考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4分)(二)一.考点分析:1.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即从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2.分析诗歌语言运用中的修辞及作用。
3.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其明快、朦胧、沉郁、飘逸、雄奇等艺术特征。
二.考查方式: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六个方面: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炼字)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一词领全诗)的方式考查4、以赏析诗句(炼句)的方式考查5、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6想内容。
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2016-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学生版语文高考古代诗歌汇编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
(共1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二、【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11分)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1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高考诗鉴——题画诗(学生)

高考诗鉴——题画诗一、概念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感而作之诗,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
狭义的题画诗就是把诗题在画面上,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广义的题画诗,是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的统称。
题目的标志:标题中往往含有题、丹青、画家名称、画作名称等字眼。
二、常见的意象根据画作内容而定,属于诗画互补的审美意象。
山水画的题画诗以写景为主,人物画的题画诗以抒情为主,花鸟画的题画诗以状物为主。
三、抒发的情感诗的内容或,或,或。
四、常用的艺术手法1. 。
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使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
2. 。
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3. 。
大部分的题画诗还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宣泄内心的不满。
4. 。
诗人善于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创造出优美深邃的意境。
五、实战演练:1.阅读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2019全国卷1)题许道宁画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②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2.阅读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2006)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①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②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

2016-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2017全国卷I(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2017全国卷U(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016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2016 全国高考分类汇编之诗歌鉴赏1\2016 浙江卷(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 题。
(7 分)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试说东都②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 3 分)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 4 分)【答案】21.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2.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
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 题。
(5 分)《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①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无不加用【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
②德:通“得”。
23.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 6 个字)(1 分)24.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
( 4 分)【答案】23. 去无用之费24. 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
②合理地节约用度。
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解析】25.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汇编

2016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8.答: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9.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
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8.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9.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人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敢,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新课标全国2卷语文试题解析之诗歌阅读

2016新课标全国2卷语文试题解析之诗歌阅读新东方在线甄丽鹤今天是2016年全国高考第一天,94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
新东方在线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全国各地高考试题解析。
在2016新课标全国2卷试题解析(二)中我们讲了文言文阅读的部分,下边,我们来说说诗歌阅读。
【原题】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8.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9.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甄丽鹤老师解析】诗歌,来自杜甫,杜甫的作品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相应的翻译难度会大一些,但是相宜难度大并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有一个角度,叫做丹青引赠操将军霸,你会发现它是写马的,杜甫非常喜欢马,这时候考了一个常规诗人,又考了常规诗人经常写的作品。
还是这句话,如果你学习古诗,不学习杜甫整个诗歌的风格,这不可能,没有一个学校不会教杜甫的,在你还有的时间中,你必须做好对杜甫这个人的了解,对他诗作的了解,以及对他风格的了解。
我们需要具备的第一个能力是什么?有人说看题,不是,当然你可以有自己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看注释然后再看文章。
是先看文本,在充分解读文本之上,再用我刚才解读出来的内容去和题做一一应对,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看文本和先看题无所谓,这里有几个技巧,第一个是题目解析,你会发现它有一个注释,然后回过头来看注释及然后你发现注释非常多。
看完整体的题目和注释之后再来解读文本,解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采用的方法是首先注意每一个句的名词,把名词找出来之后来看每一个名词的意思,比如先帝天马玉花骢,三个名词堆积其实就是一匹马,这是真的马吗?不是真的马,是曹霸画的马。
2016年全国各地名校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古诗歌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8.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9.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人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敢,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8.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9.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8.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学.科网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9.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
2016年全国1卷诗歌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 写有什么用意?
【答案 】 ①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 瀚、气势宏大的景象。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 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 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意境的鉴赏与分析能 力。分析时要抓住“万里”“九龙盘”等表现其 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后一句中的“豁” 指割裂,写出了江水泛滥中国的情景,“崔嵬” 指高大雄伟,“飞迅湍”表现江水之波涛汹涌迅 疾奔流。第一句宏观联想江流的宏大分布,第二 句具体描绘江水之浩瀚与奔腾,这种宏大的景象 暗示当时盛唐气象的象征性,其主要目的是为后 四句的议论抒情铺垫与蓄势。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答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 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 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 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与分析能 力,具体分析典故的作用。最后两句紧承第7-8 句的“大唐王朝统一天下、无为而治的盛况”的 意思反用典故。当年的任公子因为水中有巨鱼而 钓,如今水中无巨鱼,任公子也无所作为了。依 据注释,“水中无巨鱼”表示世无巨寇显然对大 唐王朝的赞颂,同时作者自比任公子,本想有番 作为,却也只能任公子一样“罢钓竿”,有失落 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山东考纲样题一、(201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3 分)(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 分)(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5 分)二.(2012年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2013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8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⑴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⑵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四(2011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琅琊溪①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五. (201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8分)卜算子张元幹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分)典型高考试题训练一、(2011年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二、(2015年全国新课标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三、(2015年新课标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四.(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2014·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②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2012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八.(2011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