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中学2020┄2021年高三化学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强化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
1.(05上海)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三溴笨酚
B、烧碱
C、乙酸乙脂
D、石碳酸
2.(05上海)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醇的结
构简式C2H6O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错误!
D、臭氧的分子式O3
3.“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1nm=10—9m)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现象
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4.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A NaNO2
B Cl2
C KHCO3
D NaOH
5.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
A FeBr2与Cl2
B Ba(OH)2与H2SO4
C HCl与Na2CO3
D Ca(HCO3)2与NaOH
6.在硫酸钠和硫酸钾的混和溶液中,当[Na +]=0.2mol/L ,[SO 42—]=xmol/L ,[K +]=ymol/L 时,则x 和y 的关系是
A x =0.1+y/2
B x =y/2
C y =2x —0.1
D y =2(x +0.1)
7.已知:2Fe +3Br 2=2FeBr 3 2Fe 3++2I —=2Fe 2++I 2,现将Fe (NO 3)2溶液分别滴入到以下溶液中:①H 2SO 4 ②HNO 3 ③溴水 ④碘水,其中能使Fe 2+转变成Fe 3+的是
A 只有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全部
8.已知
(l ))g (O 2
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 a <c <0
B .b >d >0
C .2a =b <0
D .2c =d >0
9.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 .C (s )+H 2O (g )= CO (g )+H 2(g );△H>0
B .Ba (OH )2·8H 2O (s )+2NH 4Cl (s )= BaCl 2(aq )+2NH 3·H 2O (l )+8H 2O (l );△H>0
C .CaC 2(s )+2H 2O (l )→Ca (OH )2(s )+C 2H 2(g );△H<0
D .CH 4(g )+2O 2(g )→ CO 2(g )+2 H 2O (l );△H<0
10.2001年报道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的最高纪录。

图19示意的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侧面上。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Mg
B B 、Mg 3B 2
C 、Mg 2B
D 、MgB 2
11.图16为NaCl 晶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与每个Na +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l -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
A 、正四面体
B 、正六面体
C 、正八面体
D 、正十二面体
12.(04年天津理综)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 在水中溶解度为23g ,向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g 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 的结晶水合物Wg ,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 的质量为( )
A. g B W 123
23)(- B. g B W 7723)(- C. g B W 10023)(- D. g B W )23
77(- 13.某溶液既能溶解Al (OH )3,又能溶解H 2SiO 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 +、Na +、HCO -3、NO -3
B .Na +、SO -
24、Cl —、ClO —
C .H +、Mg 2+、SO -24、NO -3
D .Ag +、K +、NO -3、Na +
14.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A 1︰1︰1
B 2︰2︰1
C 2︰3︰1
D 4︰3︰2
15.已知:①2BrO 3—+Cl 2=Br 2+2ClO 3— ②5Cl 2+I 2+6H 2O =2HIO 3+10HCl
③ClO—3+5Cl—+6H+=3Cl2+3H2O
下列粒子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ClO3—>BrO3—>IO3—>Cl2
B IO3—<ClO3—<BrO3—<Cl2
C IO3—<BrO3—<Cl2<ClO3—
D BrO3—>ClO3—>Cl2>IO3—
16.将3.48克四氧化三铁完全溶解在100毫升1摩/升的硫酸中,然后加入K2Cr2O7溶液25毫升,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氧化成Fe3+,Cr2O72—全部转化成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A 0.05摩/升
B 0.1摩/升
C 0.2摩/升
D 0.3摩/升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答案符合题意)
1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B.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C.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3N A
D、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 A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中,氯离子通过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C 由HgCl2生成Hg2Cl2时,汞元素被还原了
D I—、Br—、C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
19.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
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
A 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 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20.常温时,下列三个反应都能自发的向右进行:
2W—+X2=2X—+W2
2Y—+W2=2W—+Y2
2X—+Z2=2Z—+X2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X—、Y—、Z—、W—中,Z—还原性最强
B X2、Y2、Z2、W2中,Z2的氧化性最弱
C 2Z—+Y2=2Y—+Z2不能自发向右进行
D 还原性X—>Y—
21.(05江苏)7.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
发生的是
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
...
A.3 Cl2 + 6 FeI2= 2FeCl3 + 4 FeI3 B.Cl2 + FeI2= FeCl2 + I2 C.Co2O3 + 6 HCl = 2CoCl2 + Cl2↑+ 3H2O D.2Fe3+ + 2I—= 2Fe2+ + I2 22.(05江苏)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
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 + N2 + 3 C 高温 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23.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2Cu2O+Cu2S6Cu+SO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 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24.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但可溶于醋酸铵(NH4Ac)溶液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PbSO4+2NH4Ac=Pb(Ac)2+(NH)2SO4。

当在Pb (Ac)2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PbS生成。

表示这个反应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Pb(Ac)2+H2S=PbS↓+2HAc
B Pb2++H2S=PbS↓+2H+
C Pb2++2Ac—+H2S=PbS↓+2HAc
D Pb2++2Ac—+2H++S2—=PbS↓+2HAc
2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氟气通入水中:2F2+2H2O=4F—+4H++O2
B 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C 硫氢化钠溶液与碘反应:HS—+I2=S↓+2I—+H+
D FeBr2溶液与等摩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
答题卷
一、二、选择题
26.(8分)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O2、H2CrO4、Cr(OH)3、H2O、H2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 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7.(8分)2000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意大利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分子,
分子,专家认为它液化后的能量密度比普通氧分子高得它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O
4
分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是平面型分子,键角为120°。

四个氧原子以一个O 多。

O
4
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三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三个电子,周围三个O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四个O原子均等地享有这6个电子,请回答:
(1)O 4固体属于____________晶体(填“原子”、“离子”、“分子”、“金
属”)
(2)O 4与氧气的关系是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
(填是或否)。

(3)O 4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 2+氧化为Fe 3+,试配平: O Fe Fe H O O 42322++−→−++++□
在该反应中,当生成1 mol O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

28.(6分)已知反应:AgF+Cl 2+H 2O→AgCl+AgClO 3+HF+O 2(未配平),不必配平此方程式,判断:
⑴若Cl 2的系数为a ,则AgF 的系数为 ;若AgClO 3的系数为b ,O 2的系数为c ,则AgCl 的系数为 。

⑵在水溶液中N 2H 5+离子将Fe 3+还原成Fe 2+,发生如下反应:
N 2H 5++4Fe 3+→4Fe 2++Y+…,作为N 2H 5+的氧化产物Y 可能是(填写化学式) 。

29.(4分)某同学从一种未知的无色溶液中检验出Ag +、Ba 2+,同时溶液的酸性很强,她还准备继续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u 2+、Cl —、CO 32—、S 2—、K +、Al 3+、SO 42—、SO 32—、NO 3—等离子。

很显然,有些离子还必须检验,你认为必须检验的离子是 。

30.(12分)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镁,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钡四种无色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号为A ,B ,C ,D 后,下表进行实验,产
生的现象如下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按要求回答:
(1)写出各物质化学式:A B C D
(2)写出实验中反应①、②的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31.(12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
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

(2)如果X极为铁,Y为含杂质锌均匀的粗铜,电解液a为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立即将电极取出,这时铁极上析出3.52g铜,电解液增重0.01g 。

求粗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答案
26(本题共8分)
(1)H2O2……2分
(2)H2CrO4→Cr(OH)3……2分
(3)错误!……2分
(4)3.36L……2分
27.(8分)[(1)、(2)每空1分,(3)配平3分,后一空2分]
(1)分子
(2)互为同素异形体;否
(3)1;4;4;H ;4;2;1;4
28.(6分)(1)2a……2分5b+4c……2分⑵N2……2分
29.(4分)必须检验的离子是:K+、Al3+(注:本题有溶液酸性很强条件,说明有大量氢离子,则一定有酸根,应为NO3—,则其不需要再检验,如无酸性很强条件,则NO3—也要检验,因为钾、铝离子可能没有,但也可根据钾铝离子的检验情况推出硝酸根是否存在,若无阳离子,则无硝酸根,若有阳离子则有硝酸根。


30.(每空2分共12分)
⑴A:Ba(OH)2 B:H2SO4 C:Na2CO3 D:MgCl2
⑵①Ba2++2OH—+2H++SO42—=BaSO4↓+2H2O
②2H++CO32—=CO2↑+H2O
31.(10分)
⑴①2H+ + 2e - = H2↑(2分)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2分)②2Cl -- 2e - = Cl2 ↑(2分)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分)⑵(4分) X极上反应为:Cu2+ + 2e - = Cu
Y极上反应为:Zn – 2e- = Zn2+ Cu - 2e - = Cu2+
n(Cu)×64g/mol +n(Zn)×65g/mol-3.52g=0.01g 依题意有:
2[n(Cu)+n(Zn)] =2×3.52g/64g·mol-1解得:n(Cu)=0.045mol n(Zn)=0.01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