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12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扫描版含解析解读
2012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推荐下载

( )
D. ①②③④
( )
( )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0产中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2负料,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3试时23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2度并55工且22作尽2下可护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保交电要护底气设装。设备置管备4高动线调、中作敷试电资,设高气料并技中课3试且术资件、卷拒料中管试绝包试调路验动含卷试敷方作线技设案,槽术技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12高考语文第三次大联考试卷

2012届高三语文第三次大联考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潜《饮酒》)(3)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滕王阁序》)(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陋室铭》)(6)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周恭帝幼冲①,太祖英主有度量,将士归心。
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
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
艺祖②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风启钥。
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
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问之,曰:“世宗子也。
”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普等,普等曰:“去之。
”潘美与一帅在后,独不语。
太祖问之,美不敢答。
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
”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
”上曰:“与尔为侄。
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美遂持归。
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钥封闭甚严。
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
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
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
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
靖康之变③,门皆洞开,人得纵观。
江南十校2012高三学生最后2套热身试卷(二)--语文解读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2届高三学生最后热身(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8题,第Ⅱ卷15~18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9~14题,第Ⅱ卷19~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的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考试结束,务必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每小题已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商文化的作用程必定徽商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体系:一是观念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地域文化。
观念文化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它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徽州号称“东南邹鲁”,又是“程朱理学”的故乡,封建理学的观念文化在徽州地区牢固地处于思想统治地位; 制度文化是社会管理和政治层面的文化,在封建社会的基层,它的核心是以家族宗族乡族为形式的宗法制度文化,徽州地区形成并保留着最完整、最有效的家族宗族乡族结构体系,世世代代维系和控制着徽州人的思想和行为; 地域文化是劳动人民历史地创造的乡土文化,但徽州的地域文化却是层次很高的乡土文化,扬名于世的就有徽剧、徽菜、徽派建筑、徽州朴学、徽州版画、徽州篆刻、徽州文书、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洋洋大观,光彩夺目。
2012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二模语文含答案

2012年‚江南十校‛高三学生第二次联考(二模)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12年5月19日上午9:00~11:30)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1 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想到人类历史,你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许多黑暗的场景:冲突、流血、暴动、自杀……公平总是理所当然的,不公正的事却长久萦绕于心,时而让你寝食难安。
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当年会这样感慨: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人性坏话的记事本。
而事实上,这世界不只有血流成河,不只有征战杀戮,无论世事怎样变迁,阳光依旧在温暖我们的身骨,草木应季生长。
那么新闻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闻一样在不断说着人性的坏话:某位官员腐败了;某地有人自杀了,而且是几连跳;某地有人自焚了,有人推倒他家的房屋。
而你对此无能为力…天天都有这样的新闻,你难免会心生绝望:我所处的世界、时代就是这样的吗?当然,这样的绝望时间通常不会很,长,常常转瞬即逝,至少我是这样。
因为我知道,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新闻是免不了要说人性的坏话的。
就像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要在生活中维权,不要在维权中生活‛,那好,也请你不要活在新闻里。
这实际上关系到一个媒介素养的问题。
所谓媒介素养,说到底就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信息的一种能力。
就个人而言,如果能积极独立地思考,通常都不会天真地以为新闻旦的‚坏人坏事‛,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并由此得出‚形势一片大坏‛的结论,正如当年‚形势一片大好‛的宣传不能遮蔽现实的困境一样;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好也罢,坏也罢,都只是对生活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就政府而言,负面新闻并不意味着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不意味着媒体包藏恶意。
一个人在生活上有洁癖,人们多会同情之理解之,毕竟,那也算是个人自治的一部分,其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带着洁癖去看新闻,难免脱离实际。
生活不是童话,童话里也有大灰狼。
必须承认的是,媒体报道‚说人性坏话的新闻‛,除了商业上的考虑,还因为媒体肩负了一种责任,即社会需要通过它了解社会运行是否正常。
“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XX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XX年3月10日上午)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个性、人权、自由和尊严等一直是深受关注的重要概念。
在自由主义阵营内部,在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自由主义本身进行反思的学者中,努斯鲍姆是表现比较抢眼的一位。
努斯鲍姆一方面坚持平等、正义、尊严等普遍原则,并且认为一种自由思想理当能够同女性主义思想相互兼容。
她指出,自由政治思想传统的核心是人的一种双重直觉:所有的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样的社会阶层,都拥有平等的尊严和价值。
这种价值的基本来源就是一种在两者间进行道德选择的力量,一种由根据自身对需要的评价来规划生活的能力所构成的力量。
与此相联系的是,人们道德上的平等则使他们能够获得社会和政治上的平等,而前提就是,尊重和提升选择的自由,尊重和提升人作为选择者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究竟什么是人权的问题上,努斯鲍姆却与自由主义的先驱者看法不一,她从性别的角度对此予以质疑。
努斯鲍姆曾对罗尔斯等当代自由主义理论家的基本人权概念进行了反思和检讨,认为由于性别上的盲点,自由主义先辈理论家所提出的“人权”概念值得怀疑和商榷,因为它.很容易成为男权话语的一部分,并在社会实践层面上融入整个社会结构中的性别压迫机制。
而这恰恰与自由主义所要求的社会正义相矛盾。
于是,努斯鲍姆向自由主义倡导的所谓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概念发起了挑战。
她认为,自由主义坚持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作严格的区分,却不分缘由地把家庭划归私人空间,主张国家和法律不应干预包括家庭在内的私人空间。
但是,如果夫妻之间的关系和事务不能算是公共空间,那么有关个人权利和正义的概念就会在所谓的私人空间中失去效用,而恰给在这一领域,性别是至关重要的。
自由主义对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如此界定,引出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家庭暴力是否违反人权和正义?所以,努斯鲍姆特别指出,哲学和法律必须在考虑性别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人权,必须重新认识和界定什么是私人空间和什么是公共空间。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联考数学试题(文)参考答案

2012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联考数学试题(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析∵()()()()13113133121112i i i i i z i i i i +⋅++++-====-+--⋅+,∴选B 2.解析:∵{}11R C A x x =-≤≤,{}0B y y =≥,∴()R C A ∩B ={}10|≤≤x x ,故选C3.解析:∵0a b →→⋅>时,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或零度角,∴命题p 是假命题;又∵函数()f x 在(],0-∞及(0,)+∞上都是减函数时,可能()f x 在0处是个跳跃点,∴命题q 也是假命题,∴选B4.解析:起始10k =通过条件框要满足“是”,110,9S k =+=和1109,8S k =++=仍然满足“是”,1109828,7S k =+++==达到题目要求,通过条件框要满足“否”,所以选D5.解析:先算出三角函数值,然后根据每一横行成等差数列,每一纵列成等比数列,填表可得,所以选A6.解析:年龄在[)20,60之间的人所占频率为:()0.0180.011200.58+⨯=,所以年龄在[)20,60之间的人大约有0.58300174⨯=万,故选C7.解析:26y x x =-的图象是把26y x x =-的图象在x 轴下方的部分翻到上方,上方的部分保持不变,如图,由图可知,画任意一条横线,根总是关于3x=对称,从下往上移动可知:P中所有元素的和可能是6,9,12,所以选B8.解析:由tan2 1tanA cB b +=和正弦定理得:1cos,602A A=∠=,又由正弦定理得:23222,sinsin23CC==又∵c a<,∴060C∠<,∴045C∠=,故选B 9.解析:到直线l的距离为3的点的轨迹是以直线l为旋转轴,以3为半径的无限延伸的圆柱面,此处只不过把这个圆柱面与平面α成60角摆放,用一个水平的平面去切它,不难想象,它应该是一个椭圆,所以选D图为10.解析:由图分析知:直线0x by c++=经过274x yx y+=⎧⎨+=⎩和211x yx+=⎧⎨=⎩的交点,即经过()3,1和()1,1-点,所以3010b cb c++=⎧⎨-+=⎩,∴1b=-,2c=-,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解析:∵()→→→+⊥a b a,∴2()00→→→→→→+⋅=⇒+⋅=a b a a a b 4→→⇒⋅=-a b cos 4θ→→⇒⋅=-a b1cos 2θ⇒=-∴23πθ=12.解析:由三视图知:多面体为下图所示,其表面积为:211164542642(32122)222S cm =⨯⨯+⨯⨯⨯+⨯⨯=+13.解析:画出()y f x =与y x =的图象为:解出坐标为:22,33⎛⎫⎪⎝⎭和22,33⎛⎫-- ⎪⎝⎭,由图知,解集为22,3⎡⎫--⎪⎢⎣⎭∪20,3⎛⎫ ⎪⎝⎭14.解析:对任意正整数k ,有231(1)(2)()log 3log 4log (2)k f f f k k +⋅⋅ ⋅⋅⋅ ⋅=⋅⋅⋅⋅+lg3lg 4lg(2)lg 2lg3lg(1)k k +=⋅⋅ ⋅⋅⋅ ⋅+lg(2)lg 2k +=2log (2)k =+.若k 为“好数”,则2log (2)k Z +∈,从而必有22()l k l N *+=∈.令1222012l ≤-≤,解得210l ≤≤.所以[]1,2012内所有“好数”的和为()()()2310222222M =-+-+⋅⋅⋅+-()2310222292026=++⋅⋅⋅+-⨯=.15.解析:过N 作1NP BB ⊥于点P ,连接MP ,可证1AA ⊥面MNP ∴①对过M 、N 分别作11MR A B ⊥、11NS B C ⊥于点R 、S ,则当M 、N 不是1AB 、1BC的中点时,11A C 与RS 相交;当M 、N 是1AB 、1BC 的中点时,11A C ∥RS ∴11C A 与MN 可以异面,也可以平行,故②④错 由①正确知:面MNP ∥面111A B C D ,故③对 故选①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解析:(Ⅰ)∵()sin cos f x x x =+, ∴()cos sin f x x x -=-.┄┄1分又∵()2()f x f x =-,∴()sin cos 2cos sin x x x x +=-且cos 0x ≠1tan 3x ⇒=.┄┄┄┄┄┄┄┄3分 ∴22cos sin cos 1sin x x x x -+222cos sin cos 2sin cos x x x x x -=+21tan 2tan 1x x -=+611=;┄┄┄┄┄┄6分 (Ⅱ)由题知22()cos sin 12sin cos F x x x x x =-++()cos 2sin 21F x x x ⇒=++()2sin 214F x x π⎛⎫⇒=++ ⎪⎝⎭.┄┄┄┄┄┄┄10分∴当sin 214x π⎛⎫+= ⎪⎝⎭时,max ()21F x =+.┄┄┄┄┄┄┄┄┄┄┄┄┄┄11分由222242k x k πππππ-+≤+≤+解得,单调递增区间为3,()88k k k Z ππππ⎡⎤-++∈⎢⎥⎣⎦.┄┄┄┄┄┄┄┄┄┄12分 17.解析:(Ⅰ)设通晓中文和英语的人数为x 人,通晓中文和日语的人数为y 人,通晓中文和韩语的人数为z 人,且,,x y z N *∈,则12310x x y z y x y z ⎧=⎪++⎨=⎪++⎩且03z <≤,┄┄┄┄┄┄┄┄┄┄┄┄┄┄┄┄┄┄┄┄4分则依题意有:5,3,2.x y z =⎧=⎨=⎩所以这组志愿者有53210++=人; ┄┄┄┄┄┄┄┄┄┄┄┄┄┄┄┄6分(Ⅱ)设通晓中文和英语的人为12345,,,,A A A A A ,甲为1A ,通晓中文和韩语的人为12,B B ,乙为1B ,则从这组志愿者中选出通晓英语和韩语的志愿者各1名的所有情况为:()()()()()()()()()()1112212231324142515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共10个,┄┄┄┄┄┄┄┄┄┄┄┄┄┄┄┄┄┄┄┄┄┄┄┄┄┄┄ 10分 同时选中甲、乙只有()11,A B 1个.┄┄┄┄┄┄┄┄┄┄┄┄┄┄┄┄┄ 11分 所以甲和乙不全被选中的概率为1911010-=.┄┄┄┄┄┄┄┄┄┄┄┄┄┄12分 18.(Ⅰ)证明:由题知:3AB =,4BC =,5CA =,∴AB BC ⊥.┄┄┄┄2分又∵1AB BB ⊥,∴AB ⊥平面11BCC B ;┄┄┄┄┄┄┄┄┄┄┄┄┄┄┄┄┄┄┄┄┄┄ 5分(Ⅱ)解析:由题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13412722=⨯⨯⨯=.┄┄┄6分 ∵ABP ∆和ACQ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AB BP ==,7AC CQ ==,┄7分 ∴13A CQPB V S -=四边形11(37)432032CQPB AB ⨯=⨯⨯+⨯⨯=.┄┄┄┄┄┄ 10分 ∴多面体111A B C APQ -的体积111ABC A B C V -=-A CQPB V -722052=-=.┄12分19.解析:(Ⅰ)由()11322n n n a a a +--+=可得:11223n n n a a a +--+=, 即()()1123n n n n a a a a +----=,┄┄┄┄┄┄┄┄┄┄┄┄┄┄┄┄┄┄┄┄ 4分 所以数列{}1n n a a +-是以2143a a -=为首项,2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5分(Ⅱ)由(1)知1422(1)(1)333n n a a n n +-=+-=+,┄┄┄┄┄┄┄┄┄┄ 6分于是累加求和得:121(23)(1)33n a a n n n =+++⋅⋅⋅+=+,┄┄┄┄┄┄┄┄8分 所以11131n a n n ⎛⎫=- ⎪+⎝⎭,┄┄┄┄┄┄┄┄┄┄┄┄┄┄┄┄┄┄┄┄10分 进而123111135312n a a a a n +++⋅⋅⋅+=->+5n ⇒>, ∴最小的正整数为6n =.┄┄┄┄┄┄┄┄┄┄┄┄┄┄┄┄┄┄┄12分20.解析:(Ⅰ)由题可知:2c a a ⎧=⎪⎨⎪=⎩,解得2c a =⎧⎪⎨=⎪⎩,┄┄┄┄┄┄┄2分 ∴22242b a c b =-=⇒=.┄┄┄┄┄┄┄┄┄┄┄┄┄┄┄┄┄┄┄ 3分∴椭圆C 的方程为22184x y +=;┄┄┄┄┄┄┄┄┄┄┄┄┄┄┄┄┄ 4分(Ⅱ)假设存在椭圆上的一点()00,P x y ,使得直线1PF ,2PF 与以Q 为圆心的圆相切,则Q 到直线1PF ,2PF 的距离相等,()()122,0,2,0F F -,()1000:220PF x y y x y +--=, ()2000:220PF x y y x y --+=.12d d ===,┄┄┄┄┄┄┄┄┄┄┄┄┄7分化简整理得:220008403280x x y -++=.┄┄┄┄┄┄┄┄┄┄┄┄┄┄9分 ∵点在椭圆上,∴220028x y +=.解得:02x =或08x =(舍),2x =时,0y =1r =.∴椭圆上存在点P ,其坐标为(或(2,,使得直线1PF ,2PF 与以Q 为圆心的圆()2211x y -+=相切.┄┄┄┄┄┄┄┄┄┄┄┄┄┄┄┄┄┄┄┄13分21.解析:(Ⅰ)令()()h x f x x =-,则()()10h x f x ''=-<,即()h x 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所以,使()0h x =,即()0f x x -=成立的x 至多有一解,┄┄┄┄┄┄┄┄┄3分 又由题设①知方程()0f x x -=有实数根,所以,方程()0f x x -=只有一个实数根;┄┄┄┄┄┄┄┄┄┄┄┄┄┄┄┄4分(Ⅱ)由题意易知,111()(0,)(0,1)222g x x '=-∈⊂,满足条件②┄┄┄┄6分 令ln ()()3(1)22x xF x g x x x =-=--+>,则225()0,()20222e e F e F e =-+>=-+<,┄┄┄┄┄┄┄┄┄┄┄┄┄8分又()F x 在区间2[,]e e 上连续,所以()F x 在2[,]e e 上存在零点0x ,即方程()0g x x -=有实数根20[,]x e e ∈,故()g x 满足条件①,综上可知,()g x M ∈;┄┄┄┄┄┄┄┄┄┄┄┄┄┄┄┄┄┄┄┄┄┄┄9分(Ⅲ)由(Ⅱ)知:11()()()(ln ln )22g n g m n m n m -=---, 而0011()()()()22n m g x n m x '-=--, 所以原式等价于ln ln 1n m n m x -=-,┄┄┄┄┄┄┄┄┄┄┄┄┄┄┄┄┄┄┄11分该等式说明函数ln (1)y x x =>上任意两点(,ln )A m m 和(,ln )B n n 的连线段AB (如图所示),在曲线ln ()y x m x n =≤≤上都一定存在一点00(,ln )P x x ,使得该点 处的切线平行于AB ,根据ln (1)y x x =>图象知该等式一定成立. ┄┄┄┄┄14分。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 扫描含答案

2013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C项“战国时代法治文明是中国原生文明的核心内容”原文中没有依据)2.D(A项重点介绍的还有秦代。
B项强调的是每一个时代的追求,为秦王朝的大一统形态奠定了基础。
C项“百家争鸣”奠定了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多元性的根基,而不是谈“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多元性的根本原因”的问题)3.A(A项“我们应继承发扬”属无中生有)4.B(勒:率领)5.D(A项,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B项,介词,跟/连词,和;C项,疑问代词,哪里/副词,多么;D项,均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D(“斩杀淳于琼”,采纳的是许攸的建议)7.(1)曹操于是带领军队加快向白马进发,还未到白马,只剩十多里时,颜良(才发觉),非常吃惊,(慌忙)前来迎战。
(5分,“引”“兼”“趣”“逆”各1分,句意1分)(2)您用很弱的兵力去对付很强的敌军,如果不能制服敌人,必然会被敌人欺凌,这一仗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关键。
(5分,“弱”“当”“是”各1分,“为所”1分,句意1分)8.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②首联写舟之“轻”“疾”,表现出诗人“入山中”的畅快与惊喜;中间两联,诗人置身山水,与鱼鸟为伴,心情愉悦而恬淡;尾联,诗人被山间幽美夕景所吸引,“停桡”驻足,沉醉其中。
(4分,第①点1分,第②点3分。
意思对即可)9.①俯仰结合(远近结合)。
诗人“起坐”舟中,俯视溪底,鱼儿往来;抬望四周及上空,鸟儿翩飞。
一俯一仰,景物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②动静结合。
诗人行舟观景,青山倒映在水中,随溪水荡漾。
景象逼真,巧妙地融山水于一体,寓静于动,蕴含生机,别有情趣。
(4分,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若答其它技巧,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1)学而不思则罔(2)塞下秋来风景异(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固前圣之所厚(5)潦水尽而寒潭清(6)别有幽愁暗恨生(7)长使英雄泪满襟(8)芙蓉泣露香兰笑(6分,每空1分,答对6小题即可得满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的,该空不得分)11.首先是焦灼,也感到奋斗后的疲倦,当然也有童年的欣快,同时又觉得前途迷茫,但最后还是坚定了对未来、对理想的追求。
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word版(语文)

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第一学期高三段考第三次联考 (2)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眼儿媚 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①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
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注】①画角:古乐器名。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为之,亦有铜铸者。
外有彩绘,故名。
其声哀历高亢,军中多用以报警戒严或振奋士气。
8.请你说说词中上片的“寒花”、“斜月”、“征雁”、“画角”这些意境给我们勾勒出一幅什么图画?“一双”、“两行”、“声残”这些修饰语给我们渲染出什么样的氛围?(4分) 9.有人说这首词下片中的“盈盈秋水,淡淡春山”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请你对此二句略作分析。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做五小题)(5分) (1)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 。
(白居易《琵琶行》) (2)噫!微斯人,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3)位卑则足羞,____ 。
(韩愈《师说》) (4)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6)___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7)楚天千里清秋,_ ___。
(辛弃疾《水龙吟》 (8)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 。
(李商隐《锦瑟》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刻在树上的记号 【日】都筑道夫 六年之间,东京已变成到处都是汽车。
而且,居然会有汽车开到人行道上来,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就在这大吃一惊的一刹那,想躲已经来不及了。
林田幸造,紧紧地搂住吉冈,仰面朝天地摔倒在地。
好容易才服满了刑期,但是,在刚刚成为一个自由人,还不到三个小时的当儿,却又变成一个不能自由行动的人,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看来吉冈只不过是脚部骨折,而林田,他自己也明白,伤势是十分严重的。
就在医院动手术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我是要死的了,但是,就这样死掉,我是死也不瞑目的。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在当下考古学科日趋专门化的情况下,无论是有着不同专攻方向的学者还是只有基础训练的高校研究生,都要重视学科之间的沟通,避免画地为牢。理科背景出身的学者需要更加熟悉田野考古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理论,田野工作者也需要更加了解各种科技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功效,熟知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经典。这样的学科训练,才能将考古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多学科交叉。这种学科交叉的目标是形成同一个研究“整体”,各学科专家相互熟悉并借助彼此的学科优势,并习惯于长期合作。这种方向既与国际的学科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又能更好地胜任中国考古学国史重建的艰巨任务。
要让静态的物质遗存活起来,就应该将它们放到活的有机系统中去思考和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这就是过程考古学的系统论思维,要把物质文化放到环境、技术、经济、社会、贸易和信仰等不同子系统中去观察它们动态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考古学从历时过程观察文化功能和系统的变迁,就能分辨影响文化变迁的动因,从而对社会发展作出比较可信的解释。
(摘编自陈淳《建立历史、科技和人文整合的考古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的当代文化功能艺术观点是不断变化的,但中国文字的传承是恒久的,它涉及到我们文明的存废。
尤其在今天,因为书法已经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书法产生误解。
这种误解,首先就体现在对“书法”的理解上,过去古人学习书法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现在这三个部分在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认,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念,交给了表演系;写,则交给了美术系。
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如果把文字的内涵都剥掉了,就剩下一个艺术的壳,那就实之不存了。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
没有文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中国书法向来不缺少审美依据,博大精深的书法史论,有延续两千年的完整、缜密的评判标准。
如果汉字的书写内涵都被剥离出去了,成了纯艺术,那就必然导致已延续了数千年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汉字的消亡,中华文明的繁衍就会遇到问题。
由此而言,对传统书法的传承,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当代书法是建立在当代美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尝试,也是东西方艺术相互碰撞的结果。
现代社会大不一样,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字的要求大大降低。
真正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
眼下人们基本上连硬笔字都很少写了.更不用说练书法,我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
在当代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文字”两者间的关系呢?显然,既不能以中国传统文字的观念完全覆盖纯艺术的观念,也不能完全用艺术的观念来覆盖我们文字的传承。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不应该一直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这观点没错,但当下的现实恰恰在于我们还没有继承到传统,反而徒然背上创新的包袱。
书法界有一种怪象:如果你跟古人写得相似,似乎就不叫创新。
其实古人早就讲过:“如将不尽,与古为新”o这很有道理。
就当下社会而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我们不应把书法仅仅视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的瑰宝,这其实是对书法的低估。
安徽省2012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word版

安徽省2012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word版整理录入:青峰弦月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清徽州家谱与徽商文化徐彬①从史学影响看,司马迁创立的史表是徽州家谱的主要渊源之一。
明清徽州地区普遍认为“谱为一家之史”。
自觉地将史法寓于谱法之中,修编了许多家谱以留传于世。
明清徽州家谱的基本面貌大约可概括为三个方面:②一是数量多、善本多。
现存馆藏明清徽州家谱约1300种左右,很多都是古籍善本。
出现这种情况,与徽州地区重视及时续修家谱和大量文人学士的参加密不可分,明代程敏政、汪道昆、清代戴震等名儒都积极参与其事。
③二是家谱种类繁多。
从名称上看,有族谱、宗谱、家谱、世谱、会宗统谱等,它们或为一门之谱,或为一族之谱,或是一村或是一县,内容虽有侧重,但皆以体现血缘与地缘关系为主旨,服务于界定宗族血缘与地缘界线。
如程敏政的《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是关于徽州地区范围内具有血缘联系的程氏宗谱,而汪道昆修《汪氏十六族谱》则是记唐模等十六族的汪氏宗谱。
④三是体例完备、内容丰富。
明清徼州家谱基本由谱序、凡例、世系图表、墓图、祠图、像赞、村居图、谱传、进呈谱表、诰封褒章、族产文书、翰墨文章、家训、族规等部分组成,以世系为时间主线,通过对宗族生活各层面的记载,对明清徽州宗族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记述,体现了“谱为一家之史”的主旨。
⑤在徽州特有的社会文化浸润下,徽州家谱表现出独具特色的徽商文化特征。
比如宣扬商业理念,体现了重视商业的文化旨趣。
汪道昆在《太函集》表达出“良贾何负闳儒”的理念;明隆庆《许氏世谱》记许秩语:“丈夫非锐意经史,即寄情江湖间,各就所志。
”同族人许西皋也说:“人之处世,不必拘其常业,但随所当为者,士农工贾,勇往为先,若我则业贾者也。
”⑥不少家谱通过设立家传,还满足了徽商名垂家史的精神追求。
徽州家谱中记载了大量徽商的传记和行状,甚至还出现了为女性商人立传的情况,如《竦塘黄氏宗谱》记载了吴盛“泉布出入,不假簿记,筹算心计之,虽久,锱铢不爽”。
安徽省省城201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word版全解析语文

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第一学期高三段考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林黛玉的诗观魏鹏在大观园里,可谓诗人云集。
通过读这些诗人的作品,看诗人的言行,我觉得青年诗人林黛玉最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她的诗观,对今天的诗人来说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黛玉的诗观是什么?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诗是诗人心声的倾诉。
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她的作品来看诗人的心声。
在《葬花吟》中,诗人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按理说,诗人作为老祖宗贾母的外孙女、宝玉的姑表妹,是不该受到如此待遇的,然而事实上,诗人自从到了贾府,就没有过上一次像样的生日,甚至没有人记得她的生日是几时。
要是一般人家也倒罢了,可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不知要给多少人过生日,就连投亲的宝钗、宝玉的姨表姐,贾母曹捐献20两银子给她过生日,不仅办了几桌酒席,还在外边特意请来戏子来唱戏。
相比之下,诗人受冷落和疏远的光景就可想而知了。
一年三百六十日,诗人几乎是日日生病,天天吃药。
宝玉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曾当着众人的面,要母亲给他360两银子为诗人配一副药。
他母亲却不问究竟,马上斥责道:“放屁!什么药这么贵?”结果是不了了之。
可在场而又敏感的诗人,心中是何滋味?“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通。
”这不正是诗人心声的倾诉吗?第二,诗要写得好,不必拘于形式。
黛玉教香菱学诗,最能体现黛玉的这一诗观。
香菱进了大观园之后,见了黛玉就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
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黛玉还鼓励香菱“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在黛玉不倦教诲下,香菱终于写出了“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的动人诗句。
2024年江淮十校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江淮十校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豫园灯会里看“一夜鱼龙舞”商场里随处可见龙主题装饰,上海图书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纷纷推出寻“龙”活动……甲辰龙年将至,人们身边的“龙”含量达到了顶峰。
虽然每年生肖都是农历新年的重头戏,但在中国,民众对“龙”的热情远远超出其他生肖,这是为什么呢?“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龙是神物,其他都是普通的生物。
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龙是民族的图腾,是我们的精神象征。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表示,中国人对龙的喜爱包含着崇拜之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绝大多数都是现实中存在的生物,只有龙是想象出来的神灵。
如果进一步细究,龙是多种动物的“融合体”。
在众多说法中,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龙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形成于图腾合并。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著名学者闻一多,他在1940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形,他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龙这一神圣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等含义,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标志性图案。
后来,“龙”成了帝王的符瑞和标志,许多帝王的出生都与龙有关。
相传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尧帝是庆都感“赤龙”而生,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因此,中华民族的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
龙文化不仅是各民族统治者的符号,各族人民也以龙为吉祥符号。
如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史诗与民俗故事中,龙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叙事与信仰对象。
也因此,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
安徽省芜湖一中江南十校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试题语文解析版

绝秘★启用前2023届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
”从“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到“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的宣誓词;从写下“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的95后护士,到率先进入污染区、坚持“和患者战斗在一起”的“50后党员先锋队”······面对疫情,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举,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
回望过去,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历经苦和难的磨砺,中华文化熔铸了最坚韧的精神气质,中国人民形成了顽强不屈的民族品格。
此次病毒突袭,无数人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但只要我们发扬这种舍生忘死、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从胜利走向胜利。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部《舍生忘死,敢于压倒一切困难》)材料二: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语文3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2013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髙三联考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1卷第1页至第6页,II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2. 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第1卷7〜14题,第II卷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華學卞本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寧串寧寧E苹节亨W荸率禾窣,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性(节选)中国原生文明历经了七大时代:五帝时代、复、商、周、春秋、战国、秦帝国。
每个时代在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上都有创新,秦代达到原生文明的最高峰——民族统一、文字统一、疆域统一,由此创造性地统一了中国文明.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完善直到今天。
五帝时代的禅让制是一种古老的民主政治雏形,发展为以后的“公天下”意识。
夏商周从邦联制发展到联邦制的实践,' 为秦王朝的大一统形态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代改革精神、天下向一思潮、诸子百家争鸣并争先投入治国实践,是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遗产。
最鲜明的一个特征是,春秋战国500余年,变法运动一浪接一浪向前推进,从来没有中断.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创造了战国时代法治文明,使秦国不断强大,最终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中国文明的统一。
同时,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和思想大爆炸,是人类古典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原典大创造现象。
百家争鸣,奠定了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多元性的根基.秦帝国时代最大的创造是统一了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中国是松散邦联制、联邦制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D(由第二段第二句话内容可知,“自由主义先辈理论家”提出的基本人权概念存在性别上的盲点,而这“很容易成为男权话语的一部分,并在社会实践层面上融入整个社会结构中的性别压迫机制”,因而“值得怀疑和商榷”。
D项理解最为准确。
)
2.C(原文只是肯定约翰•密尔“早已看到了性别问题对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并从法律、家庭和情感等角度对社会如何压迫女性作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启发我们应该“从自由主义的源头出发,总体把握自由和正义的概念”,得不到“约翰•密尔对自由和正义概念的把握比罗尔斯、查尔斯•泰勒等人更具有预见性”这个结论,所以C项是不准确的。
)
3.B(A项错误,“是努斯鲍姆坚持的普遍原则”有问题,原句中有“并且”一词;B项准确,全文主要是围绕这一点来展开的;C项“是努斯鲍姆质疑问题的起点”解说有误;D项“是努斯鲍姆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努斯鲍姆学术研究价值的判断错误。
)
4.A(太平、平安。
)
5.B(A项,所+动词/为……所,表被动;B项,介词,把;C项,语气副词,可不译/代词,他;D项,连词,因而/连词,而且。
)
6.D(应为“没有周公人们会变成野蛮的狄夷,没有孔子人们会思想混乱”。
)
7.(1)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2)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代代产生)。
(3)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彰显,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
8. 怀古伤今之情。
词人看到眼前金陵城寥落衰败、雨花台萧瑟冷清的景象,想到它曾经的繁华阜盛,一种昔盛今衰的感慨油然而生。
9.(1)借景抒情。
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等衰败、冷清的意象来抒发家国兴亡之感。
(2)用典。
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
(其他还有“白门湾”、“潮打城还”。
)
10.(1)小人长戚戚(2)故不积跬步(3)齐彭殇为妄作(4)势拔五岳掩赤城(5)群山万壑赴荆门(6)凌万顷之茫然(7)三杯两盏淡酒(8)水随天去秋无际
11.象征希望的热带鱼,象征青春活力的杏黄衫,略带忧伤的箫声,遮住了希望的水草(水藻)等。
(答对三个即可)
12.(1)“前一个名词”指逸乐。
这句话是说当年穿着杏黄衫子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的日子是逸乐的,这种逸乐的日子今后永远不会再有了。
(2)作者把杏黄月的笑想象成轻金属片的声音,它给人一种轻而响亮的感觉,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希望。
13.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她”想起杏黄衫,引出下文“她”对大学青春时光的回忆;内容上,情由景生,写“她”由眼前淡淡的感伤转入回忆往事的快乐(逸乐)。
14.(1)“杏黄月”是行文线索;(2)“杏黄月”是情节发生发展的典型环境;(3)“杏黄月”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杏黄月”传达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人生本就恬淡如杏黄月,没有什么大起大落。
15.A(B项,萃—粹;C项,挡—当;D项,消—销。
)
16.C(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这里属于误用对象;A项,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与语境相符;B项,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者动摇不定。
与语境相符;D 项,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与语境相符。
)
17.D(①肯定句,语气较强烈;②疑问句,用正反问表示询问、商量,语气最委婉;③反问句,语气最强烈;④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
)
18.
①将“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规定和深刻阐述”改为“从理论上作了深刻阐述,从政策上作了详细规定”,或“从政策上作了详细规定,从理论上作了深刻阐述”。
②“不再”改为“再次”
④“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⑤在“问题比较突出”后加上“的现状”或“的情况”
19.(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一个区位优势明显、劳动力资源丰富、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示范区。
(2)“作品重在个人创作,不能抄袭别人的东西”或“你抄袭得太多”。
20.答案示例:(1)只要你用心倾听鸟鸣的声音,未来到处都是幸福的旋律。
(2)感恩把真诚的门推开了,真诚则把心灵的门推开了;只要你用心倾听虫唱的声音,心灵到处都是真诚的音符。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