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高一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高一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1题;共82分)
1. (4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属于温带气候,其北端严寒。
在冰河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曾被厚达3千米的冰川覆盖。
近1万年来,半岛每年以1厘米的速度上升。
半岛西部属于山地,沿岸陡峭,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平坦。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半岛西侧峡湾形成的原因是()
A . 冰川侵蚀--流水侵蚀
B . 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 . 冰川侵蚀--海水侵蚀
D . 冰川堆积--海水侵蚀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主要是因为东南坡()
A . 迎风坡,降水多
B . 阳坡,光照充足
C . 背风坡,降水少
D . 阴坡,蒸发弱
2. (2分)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和土壤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
A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 地理环境地域差异
C . 地理环境
D . 地质环境
3. (4分) (2016高一下·湛江期末) “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动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
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
A . 大气污染
B . 湿地丧失
C . 物种灭绝
D . 全球变暖
(2)依据整体性原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理由不可能是()
A . 影响生物多样性
B . 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
C . 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D . 增强自然灾害风险
4. (2分)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 . 纬度地带性
B . 经度地带性
C . 垂直地带性
D . 非地带性
5. (2分)以下是2014年某时段穗、港、澳三地的天气状况,影响三地气温日较差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纬度
B . 地形
C . 城市规模
D . 海陆位置
6. (4分) (2020高三上·宁波模拟) 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一灌木一草甸。
但在个别山区却存在植被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这种现象成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金沙江畔的自然植被可能是()
A . 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 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 . 高山草甸
(2)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植被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海拔高,热量不足
B . 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C . 谷底河畔风力强劲,蒸发旺盛
D .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7. (2分) (2019高一上·济南期中) 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的时期是()
A . 元古代
B . 早古生代
C . 晚古生代
D . 中生代
8. (4分) (2019高一下·南昌期末) 清明节期间高中生张小明前往我国家某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
在公园里,他发现有一些树上深绿树叶中有些树叶开始枯黄脱落,而有一些光秃秃树上开始长出嫩绿叶,他查阅资料绘制了公园里两种树的树叶凋落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如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树种最有可能属于()
A .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C . 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2)张小明根据甲乙树的树叶生长及脱落特征推断自然界有些树的树叶夏季停止生长,当秋雨开始时立即生长。
该树种最有可能位于()
A . 10°—25°大陆东岸
B . 30°—40°大陆东岸
C . 30°—40°大洋西岸
D . 40°—60°大洋东岸
9. (2分)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 . 秦岭
B . 喜马拉雅山
C . 阿尔卑斯山
D . 阿巴拉契亚山
10. (4分) (2018高二下·杭州期末)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
户籍人口是指在居住地登记了户籍的人口。
下图为杭州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统计
数据,表格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数据。
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表可推测,目前杭州市()
A . 是现代移民城市
B . 第一产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
C . 处于工业化阶段
D . 第三产业劳动力生产效益最高
(2)杭州市城镇化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是()
A . 城镇化速度快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B . 城镇化一直靠第二产业推动为主
C . 城镇化水平等于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相加
D . 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口有部分不属于城镇人口
11. (6分) (2019高一下·滁州期末)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
现今,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频繁出现了企业“东南飞”的外迁现象。
而东莞的制造业也逐渐由“代工厂”向“梦工厂”实现漂亮转身。
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
A . 家庭因素
B . 气候因素
C . 经济因素
D . 政策因素
(2)下列工厂属于“梦工厂”的是()
A . 机器人厂
B . 电子装配厂
C . 普通服装厂
D . 皮鞋厂
(3)企业“东南飞”的目的地是东南亚,那么对东南亚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④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2. (4分) (2018高一下·徐州期末)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 . 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
B . 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C . 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D . 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2)“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 降低住房价格
B . 改善环境质量
C . 缓解人地矛盾
D . 带动服务业发展
13. (4分) (2018高一下·灌南月考) 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
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由上表可以看出()
A . 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B . 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C . 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D . 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2)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4. (4分) (2014高一下·湘潭月考) 如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题.
(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 .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 .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 .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 .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15. (2分)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
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A . 热带沙漠中
B . 热带草原上
C . 热带雨林中
D . 温带草原上
16. (6分) (2016高二下·马山期中) 下图为30°S纬线圈,其中PQ之间、MN之间、ST之间为陆地,其余均为海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点附近洋流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的是()
A . P
B . M
C . S
D . T
(2) N所在国家和T所在国家共同的地理特征有()
①都是世界著名的农矿产品出口国;②人口和城市都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③都是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④两国的首都均位于沿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Q所在国家与M所在国家()
A . 都是发展中国家
B . 都有热带沙漠分布
C . 都有热带雨林气候
D . 都是世界粮食进口国
17. (6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
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
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下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A . 东南季风
B . 西南季风
C . 盛行西风
D . 东北信风
(2)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 热带雨林
B . 常绿阔叶林
C . 针叶林
D . 苔原
(3)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A . 热量不足
B . 土壤贫瘠
C . 地质灾害多
D . 风力强劲
18. (6分) (2019高二上·青阳月考) 我国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和变化:1980年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2013年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下图为我国未来基于不同人口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 . 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 . 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
C . 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D . 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2) 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可能是基于()
①我国人口就业压力增大②我国老龄化问题开始凸显
③社会养老负担加重④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增多
⑤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A . ②③⑤
B . ①②⑤
C . ②④⑥
D . ①③⑥
(3)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不同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全面放开二孩,将出现人口暴发式增长
B . 放开单独二孩,对人口增长变化影响大
C . 持续一胎政策,自然增长率将持续下降
D . 全面放开二孩,将改变人口增长模式
19. (2分) (2017高一下·容县月考) 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基本上属于()
A . 传统型
B . 现代型
C . 原始型
D . 从原始型向传统型过渡阶段
20. (6分) (2019高一下·赤峰期中) 城镇化表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产业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和地区综合发展水平。
下图为195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自1981年以来,印度总人口和中国总人口差距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是印度人口
A . 死亡率低
B . 自然增长率低
C . 出生率高
D . 基数巨大
(2) 1991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率高于印度,主要得益于中国()
A . 城镇人口多
B . 人口增长快
C . 国家政策扶持
D . 经济发展快
(3)提高印度城镇化率的合理措施是()
A . 加强城市环境管理
B . 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C . 调整产业结构
D . 加快乡村建设步伐
21. (6分)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如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丁
B . 甲、丙、乙、丁
C . 丁、丙、乙、甲
D . 丁、乙、丙、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型
B . 乙地是发达国家
C . 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 . 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3)甲地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是()
A . 教育压力大
B . 人口老龄化
C . 劳动力不足
D . 死亡率高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31分)
22. (10分) (2019高一下·莆田月考) 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如果②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河流________;动物________;地下水________;土壤________。
(3)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_______的关系。
23. (5分) (2018高一下·四川期中) 某年,北京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总增长率为5.292%。
下图为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年,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该时期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请从“城市拉力”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
24. (16分) (2019高二下·北京期中)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英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自然区:A________;B________;C和D同属于________;河流的名称:E________;F________;C和D两个亚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
(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图中ABCD四个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
(3) C和D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项地理要素重合___________(单选)。
A . 400mm等降水线
B . 600mm等降水线
C . 7月份15℃等温线
D . 1月份0℃等温线
(4) C和D的分界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单选)。
A . 此线以北草地为主,主要发展畜牧业
B . 此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 . 此线以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D . 此线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 A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_______(单选)。
A . 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 .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 . 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 .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 A、B两区内部的差异表现为:A________,B________(填地带性规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1题;共82分)
1-1、
1-2、
2-1、
3-1、
3-2、
4-1、
5-1、
6-1、
6-2、
7-1、
8-1、
8-2、
9-1、
10-1、
10-2、
11-1、
11-3、12-1、12-2、13-1、13-2、14-1、14-2、15-1、16-1、16-2、16-3、17-1、17-2、17-3、18-1、18-2、18-3、
20-1、
20-2、
20-3、
21-1、
21-2、
21-3、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31分) 22-1、
22-2、
22-3、
23-1、
23-2、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第21 页共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