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进行控制时施予手术室麻醉
苏醒期护理的有效性。

方法:将80例在我院接收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成两个组,42例的分析组行手术室苏醒护理,38例的传统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并比
对两组苏醒躁动发生的情况。

结果:分析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是14.3%,相较于
传统组的31.6%明显较高,且麻醉苏醒期分析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较传统
组优越,(P<0.05)。

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手术麻醉苏醒期护理可对苏醒
期躁动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使苏醒期躁动减少。

关键词:腹部手术;全麻;苏醒躁动;护理
对于需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大多需施予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对机
体有较大创伤,影响人体对麻醉的耐受程度,加上麻醉药物的影响,苏醒躁动极
易出现,可对患者术后顺利恢复造成严重影响[1]。

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
需加大手术室护理的力度,我院近年来将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应用到此类患者中,为了进一步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本次研究将80例患者分成两个组,分别施
予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与常规性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苏醒躁动发生情况,现
将研究进行如下呈现:
对象以及方法
1.1研究的对象
选择80例于2016年1月到12月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治疗的患者为此次研究
的对象,男性例数/女性例数=42/38,23岁-56岁,均值是(39.3±6.7)岁,32例
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22例接受肝胆手术治疗,11例接受泌尿系统手术治疗,
12例接受妇科手术治疗,3例为其他。

已将合并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妊娠
期等患者排除在外,研究前与患者进行了沟通,都同意参与,为了便于对比分析
的进行,以数字随机法把80例患者分成42例的分析组与38例的传统组,客观
性比对两组一般资料,未见显著的差异,(P>0.05),可在下文展开对比分析。

1.2护理的方法
42例的分析组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1)术前进行宣传教育,主动
与患者进行沟通,将麻醉过程、原理介绍给患者,重点对麻醉后感官系统可能会
出现的异常进行讲解,先说明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感。

另外,对患者进行安慰,让
患者对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感有心理方面的准备,使心理防御机制得以建立,从而
对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2)术后的舒适护理,术后,去枕,使患者
平卧,注意不要让体位压迫血管、神经,并注意呼吸道通畅性的保持。

如果患者
对约束带进行了应用,需注意松紧度的合理调整,并定时帮助患者对体位进行调整,严格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注意镇静、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术中,依据实情给予相应的镇静、镇痛药物,以对苏醒期
躁动进行预防。

另外,完成手术后,麻醉药物效果会逐渐消失,在伤口疼痛的影
响下,极易引发躁动,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依据医生嘱咐给予
相应的镇静、镇痛类药物,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少。

38例的传统组接受常规性的护理,如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术后观察等。

1.3观察的指标
判定并比对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的情况,0分:患者安静,躁动没有出现;1分:实施吸痰操作时,肢体有轻微躁动出现,经护理后可明显改善;2分:有躁
动现象出现,需施予制动措施;3分,有强烈躁动出现,需多人参与实施强制躁
动[2]。

(2)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心率与血压。

1.4数据处理方法
本次以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其中,心率与血压由“( ±s)”展开
研究,躁动发生情况以“(n/%)”进行分析,两组客观比对后,若有差异性出现,则(P<0.05),表示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

结果
2.1比对两组躁动发生情况
分析组躁动发生率是14.3%,传统组是31.6%,两组进行比对,明显分析组
较低,(P<0.05),如表1。

表1 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比对
讨论
对于在全身麻醉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而言,苏醒期躁动有较高的发生率,
属于急性认知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种症状,主要的特征是意识、注意力发生改变,
肢体会有无意识的动作出现,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妄想思维出现[3]。

此麻醉并发症
出现后,患者的心率与加快、血压会升高,会致使相关器官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增大,从而影响患者恢复。

因此,对在全麻下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时,临床上应该注重苏醒期的护理,加大对苏醒期患者的观察力度,对苏醒期躁动的
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少、躁动程度减轻。

本次研究中,接受手术麻醉苏醒护理的分析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几率仅为14.3%,相较于接受常规护理的传统组的31.6%明显较低,且分析组苏醒期心率、
血压明显较传统组优越,(P<0.05)。

综上,对于接受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临
床上应该注重手术麻醉苏醒护理的实施,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少,从而促进患
者的术后顺利恢复。

参考文献:
[1]王志丰.358例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5,22(6):439-440.
[2]南宁,郗春梅,张大志,等.细节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5,(13):2019-2020.
[3]赵凤玲.腹部手术患者在手术室行麻醉苏醒时的护理方法探讨[J].现代诊断
与治疗,2015,26(16):3824-3825.
作者简介:全娅群1984年8月30日,籍贯:云南昆明,民族;汉族,职称:初职,学历:本科,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