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怎样选材(导学案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怎样选材导学案
1.在阅读教学和既有写作积累的基础上,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引导学生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习选材的方法。

3.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到真实、新颖。

◆活动一:激趣导入,认识材料
1.导入
2.依据经验,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请同学们速读教材提示《怎样选材》,勾画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的相关表述,并进行总结归纳。

3.结合课文,判断材料类别。

分析课文《邓稼先》,说说文中这些材料哪些是直接材料,哪些是间接材料,二者结合有何表达效果?
①1950年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后,立即回国。

②1958—1967年,邓稼先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③1985年,邓稼先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④特殊年代,邓稼先处理好各种矛盾,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⑤1971年,邓稼先写一封短信证实中国独立自主研究原子武器。

⑥1982年邓稼先在核武器试验出现意外时,说“我不能走”。

◆活动二:拓展思路,学会积累
师引导: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亭台楼阁须用材料来建造,同样,佳作华章须用材料来构建。

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素材,才能在写作时言之有物,有选择的余地。

那我们该如何去积累这些材料呢?
1.听故事,学方法。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个故事,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积累写作材料?
法国作家莫泊桑初学写作时,一次想把听来的几个故事写成小说,就去请教老师福楼拜,福楼拜听后,劝他不要写听来的故事,出去转转,把所见所闻记下来。

莫泊桑按老师所言,花了很多时间外出观察,终于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2.析经典,深挖掘。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经典文章,作者选择的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但却让人产生了很深的印象和感悟。

那么,作者在写作中是如何处理材料的呢?
《散步》中莫怀戚与家人一起散步,在选择走大路还是小路时,他体会到肩头的责任和使命感;
《荷叶·母亲》中冰心凝视雨中荷叶护莲,感悟到母爱的无私伟大;
《金色花》中泰戈尔由金色花联想到母爱的圣洁与人类天性的美好;
《老王》中杨绛在落难之时与穷困、孤苦、善良的老王的珍贵友谊中,体悟到普通人的人性之美以及作为知识分子没有平等对待他人和尊重他人的反省。

3.作比较,知取舍。

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各种风景,会邂逅一些人,经历很多事,产生一些特别感受,对于这些素材,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如何积累呢?
◆活动三:分析课文,学会选材
1.分析课文,知道如何选择材料。

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我们在写作时才能有事可写,有情可发。

但是,这些材料在写作时是否都可以选用呢?下面我们依然从课文中寻找方法,看看写作时该如何选择、取舍材料。

(1)围绕________选材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前半部分选取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回信等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的美德;后半部分则从作文与做人两方面取材表现其严于律己的品质。

(2)恰当安排________
对平常的材料挖掘出新意,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也可以体现材料的新颖。

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择的就是平常的材料。

同学们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如何从平常的材料中挖掘新意的。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学以致用,学会选择材料。

(1)如果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你会选择下列哪些材料?
①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②他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

③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④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⑤他写作业认真。

⑥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⑦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⑧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

⑨下课后,他经常到老师办公室问课上没有听懂的问题。

⑩他从不迟到早退。

⑪他看到老师总是主动问好。

⑫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围绕中心,选择__________,其他材料与中心无关。

其中__________可以详写,这两个材料更能体现他爱思考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表达中心。

(2)围绕“母爱”这个主题,你选择哪些材料?
①我在学校生病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②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③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

④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

⑤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3)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按照下面的要求完成教材“写作实践一”。

提示:先根据文题要求,确定我们要表达什么中心?再考虑选择哪些直接材料?哪些间接材料?把你想到的所有材料填写出来。

中心:你想表达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这一中心选择的材料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
……
详写__________________ 略写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老师给教材的“写作实践二”选择的两组材料,大家读一读,说说你更欣赏哪组材料。

材料一:咱们班同学,个个优秀,各有特点,班长领导能力强,深得同学们喜欢;李锐勤奋刻苦,废寝忘食,学习成绩优秀;高峰乐于助人,经常在公交车上给他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等。

总之咱们班的学生个个都是“牛人”。

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

“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轶闻趣事津津乐道……“语文一族”“数学一族”等也各有特点。

◆活动四:写作实践,学以致用
1.完成教材写作实践,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1)你们班上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2)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请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例文赏析
【例文一】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我们班的“牛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谈起他们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


他们就是我们学校鼎鼎有名的“三yi”:吴佳益、施奕鑫,当然也少不了我——吴俊逸。

绘画“牛人”吴佳益②
说起吴佳益,我不得不恭敬地叫上一声“师父”。

记得那次,佳益画完画走到我身边,飞快地抢过我手中的毛笔:“让你看看,什么是徐悲鸿转世,马良附体!”③说完,佳益在纸上挥毫泼墨,一条龙便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面前。

我看过后,不禁自愧不如,说了一声:“厉害呀,师父!”
当然,佳益不仅绘画有一手,他的光荣事迹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最令他骄傲的是他编的科普报曾荣获市里比赛一等奖,还被发布到网上,张贴在画馆里供人欣赏呢!④
这学期,他仍然是绘画界的一匹“黑马”。

今年学校举行了现场绘画比赛,过五关,斩六将,佳益顺利通过了校级的绘画比赛,摘取了桂冠!进入镇里,他更是一鼓作气,经验不多的他又在高手如林的情况下,以初生牛犊的气魄冲出重围,拿下了一等奖。


比赛结束后,他说了一句至理名言:“平静地面对画画,你将觉得很简单!”⑥
泥工“牛人”施奕鑫
想必大家都知道捏泥人是一件挺难的事,必须有耐心并且细心,才能做出精致的泥工作品来。

但是平时看起来贪玩、调皮,属于“急躁型”的施奕鑫,却能用他的巧手创造出一个个近乎完美的杰作。

⑦说起来也许大家不相信,其实平时好动的施奕鑫是个十分刻苦的人。

记得开学初,镇里开展了一场泥工比赛。

他跃跃欲试,决心夺下第一。

练习时,他是那样认真,那样投入。

就在参赛的前两天晚上,施奕鑫那双原本稚嫩的双手,已经裂开了一条一条沟壑,有的地方甚至脱了皮,血迹斑斑。

但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他,仍然坚持不懈地练习。

当然,付出了努力,就会有收获,施奕鑫如愿以偿地在镇里的泥工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为学校、为老师、为自己赢得了一片掌声。


书法“牛人”吴俊逸
从现在开始,该说一说我自己了。

说起来,我的书法生涯也不能算长,虽然才短短6个月,可竟然在镇里的书法比赛中拿下了一等奖,还准备送一份作品到市里展览。

而这一切跟我的勤奋练习和老师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⑨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付出多少努力,就会得到多少回报。

怎么样,看了我们班的“牛人”,你一定收获不小吧?⑩
【例文二】
我的一天
今天是文学社团的最后一次户外活动。

“多姿多彩”的一天给我们的这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我们怀揣着兴奋的心情来到集合地点时,却发现天空灰蒙蒙的。

唉!
今天我们计划要爬毛公山,千万不要下雨啊!我们都在心里默念。

可惜,天公不作美,车刚到半路就下起了大雨。

坐在车里的我真的有点怨恨②老天的无情,我们好好的计划眼看就要泡汤了。

此时的我,也只好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来安慰自己了。


由于大雨一直没有停,我们只好改变原先的计划,先进行下一个项目:野炊、亲手做饭。

这对于我们来说可真是个难题啊。

别说做饭,我们当中进过厨房的人估计都很少。

我们队的几个女生自告奋勇去做饭,可是到了锅前就乱了阵脚。

“先加点盐,快点啊!”“锅要用油过一遍啊!”“鸡蛋,鸡蛋哪儿去了?”那场面真的好像是一堆实习医生在手忙脚乱地抢救病人,心急火燎却不知先干哪一样。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战斗”,两道菜终于出锅了:西红柿炒鸡蛋变成了西红柿鸡蛋汤;油菜还是生的,咸得发苦……
问题是数不胜数。

③不过队友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毕竟是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啊!不过不能高兴得太早,苦的可在后面呢!

吃罢午饭,老天终于露出了笑脸:雨停了,此时已是晴空万里。

我们坐上车,浩浩荡荡向着毛公山“进军”。

本以为我们会势如破竹,顺利到达山顶。

谁知因为上午刚刚下过雨,山路上是一片泥泞。

因为怕摔倒,我们上山的速度比较慢,大概这就是在“劳其筋骨”④吧!
终于,我们大队人马全部到达了山顶。

虽然有人在中途掉队,但也都坚持赶了上来。

站在山顶,遥望山下蚂蚁大小的人,我们不由得感叹: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如果说这一天仅仅是吃苦受累,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最后当然要“happy”一下喽!
我们来到了葡萄园。

眼前全是又大又甜的葡萄,我们兴高采烈地在园中采摘着。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捧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回来了。

我们席地而坐,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手里的葡萄已悄然变成了桌子上、地上的葡萄皮了。

临走,有些队友还顺便买了几斤,准备带回家和家人一起享用这新鲜的葡萄。

⑤这一天,有期待,有焦虑,有辛苦,有快乐。

真可谓有苦才有甜,经历了苦累后才更觉甜的美好。

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