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2:第2课 湘夫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夫人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

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
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空前绝后
....的创新。

②中华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如果我们不记下同代人的雪泥鸿爪,后人就难免要雾.
里看花
...了。

③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
....了。

④没想到我忙了很长时间,到头来只是海底捞针
....一场空,这种傻事我以后再也不干了。

⑤有的人本来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最后只是改头换面
....。

⑥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
...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答案B
解析①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

此处不合语境。

②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眼花,看东西模糊,后也形容对事物的真相或本质看不清楚。

使用正确。

③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感情的表达。

与文意不符。

④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到。

应为“海底捞月”。

⑤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

使用正确。

⑥移樽就教:端着酒杯到别人跟前一起饮酒,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

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C.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答案A
解析B项“创造的”应改为“创造了”。

C项应为“提升熊猫对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接受能力”。

D项有歧义,是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还是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语意表达模糊。

二、阅读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湘君
屈原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晁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前两句以问句出之,一上来就用心中的怀疑揭出爱而不见的事实,为整首诗的叙事做了明确的铺垫。

B.第二节写久等湘君不至,湘夫人便驾着轻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忙碌地奔波在湖中江岸,结果依然不见湘君的踪影。

诗歌在这里把湘夫人四处寻找的行程和她的内心感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C.第三节主要写湘夫人的极度期望之情,她在表面的绝情和激烈的责备中,深含着希望一次次破灭的强烈痛苦。

D.本诗结尾使整个故事和全首诗歌都余音袅袅,并与篇首的疑问遥相呼应,同样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E.本诗中的“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以“到水中去采薜荔,到树梢上去采芙蓉”这两种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作比兴,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认为自己的追求不过是徒劳而已,强调了“爱而不见”的事与愿违。

答案AC
解析A项应为整首诗歌的抒情做了明确的铺垫。

C项第三节主要写失望至极的怨恨之情的直接宣泄。

(2)请简要分析《湘君》和《湘夫人》表现的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同点:两首诗均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为核心,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想尽快见到对方的急迫心情。

不同点:《湘君》中的湘夫人带有一定的怨言,指责对方不守信用;《湘夫人》中的湘君则信誓旦旦地表达爱意。

(意思对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屈原庙
[明]梁辰鱼①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②。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③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④,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⑤,鹧鸪飞处欲黄昏。

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

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

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

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

⑤杜:指杜蘅,香草名。

(1)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中的“寒云”“秋来”描绘了庙前的凄冷萧条。

B.“荐水蘩”的意思是前来观光的游客给屈原供上了祭品。

C.“山鬼”“吹青殿火”及“灵儿”“舞白霓旛”描写了屈原庙的神秘色彩。

D.颈联采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屈原之死的惋惜,也表达了对荒淫昏庸统治者的愤恨。

E.“斑竹”因斑痕出名,借尾联“斑痕”写泪痕,运用比喻手法,写斑竹对香草杜蘅哭泣。

答案CE
解析C项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了屈原庙荒凉恐怖的氛围。

E项是拟人手法。

(2)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这样结尾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的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萧索凄凉的景色:那泪痕点点的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蘅低泣;那哀怨声声的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

这样结尾的作用:既是与首联相呼应,进一步渲染和烘托了旅客纷纷前来瞻仰拜谒屈原庙的情感氛围;也是以景结情,情寓景中,给人无尽的情思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悲剧的同情和对时世的忧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