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教案

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教案

第八单元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授课类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掌握人体的免疫功能,理解和区分人体的两种免疫类型,了解计划免疫。

3、了解艾滋病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通过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和免疫的复习,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和人体免疫功能及产生机制,认识计划免疫的意义,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1、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3、人体的免疫功能;4、区别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难点:区别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教学过程:一、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课件提示独立完成知识体系,然后分小组交流展示。

1、传染病2、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清扫病原体。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对多种病 原体有防御作用。

(由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组成) 特异性免疫: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 作用。

(由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分类: 免疫功能:①防御感染;②自身稳定;③免疫监视。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疾病。

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二、合作探究典型例题分析学生阅读课件上的典型例题,先自主完成,再分组讨论。

典型例题:例1: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A、病原体、抗原B、病原体、抗体C、抗原、抗体D、传染源、病原体例2: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中(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教案新人教版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1、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2、准备艾滋病的资料。

教师:1、制作本节课的课件。

2、准备艾滋病的有关资料。

3、准备乙型肝炎、淋病、禽流感、蛔虫病的资料。

教学设计图示:教学过程: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传染性,能在人与人之间,或教师归纳学生回答,提出:流行性感冒流行的实质呢?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几个环节呢?分析: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巾帼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提问:1、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健康人。

学生阅读69页资料2,进一步理解三个环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讨论:传染病流传的三个环节可以缺少吗?在2003年“非典”期间,为了预防“非典”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以上各种方法,各从传染病的哪个环节上考虑的?归纳传染病的预防的方法。

讲:以下是几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请同学们分析这几种病的特点,谈谈怎样预防?肺结核(展示肺结核的有关课件。

)淋病(展示有关淋病的有关课件)讲:淋病的一些特点及对人的一些危害,主要的预防方法是杜绝性滥交,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

蛔虫(展示肺结核的有关课件。

)讲:传染病的预防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采取综合的措施,但又要根据具体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环节,做到中华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学生回答:不能缺少。

各种各样的预防措施。

如:戴口罩、打扫卫生、隔离病人、喝增强免疫的中药……学生讨论以上的措施分别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学生回答:1、主要通过给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卡介苗。

保护易感人群。

其他的,如隔离病人,保护环境卫生,也是其中的方法。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及其预防复习学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及其预防复习学案

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及其预防复习课一、复习目标:1、说明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3、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4、免疫的概念及类型5、人体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6、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7、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二、知识点梳理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和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2、传染病(1) 定义:由病原体(如:、和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特点:性和性。

(3) 三个环节:、和。

(4) 预防措施:、和。

3、艾滋病的病原体是,它存在于患者和带病毒者的、、等中,主要通过等传播。

4、免疫与计划免疫(1) 人体的三道防线①第一道防线:和黏膜。

作用:,属于免疫。

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作用是,属于免疫。

③第三道防线:由(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组成。

作用是,属于免疫。

(2) 免疫的类型:①;②。

(3)抗体是指侵入人体后,刺激了细胞,它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而抗原则是指引起人体产生物质。

(3) 免疫的功能:①抵抗的入侵,防止疾病的产生。

②及时清除体内、和的细胞。

③、和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4)计划免疫①疫苗通常是用的或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从而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②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三、复习检测(一)选择题1、免疫的功能不包括()A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B受伤后的组织修复C清除体内衰老细胞 D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2、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可有效避免因输液而引起的疾病的传播该项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对3、皮肤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这主要是因为病人()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4、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A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人体内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C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D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5、免疫是人体的基本功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新冠疫情下的人体保卫战 )学案和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新冠疫情下的人体保卫战 )学案和习题

《新冠疫情下的人体保卫战》学案一、课件中的习题1.新冠肺炎特殊时期,各校都采取了线上教学,除了上课之外,每天仍有室内课间操,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免疫力。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居家上课和居家室内锻炼两项措施,分别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和______。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不对2.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动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B.新冠病毒与非典病毒蛋白质外壳的不同,缘于内部遗传物质的不同C.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冠状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D.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体内血浆中依然含有抵御新冠病毒的抗体二、相关习题1、(2019朝阳一模,14)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简单,可以独立生活B.甲流病毒属于传染源C.甲流病毒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D.注射甲流疫苗可以切断传播途径2、(2019东城一模,14)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下列对学校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 让患病学生离校接受治疗——控制传染源B. 按规定给学生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C. 要求学生饭前便后洗手——切断传播途径D. 教室每天都要开窗通风——控制传染源3、(2019海淀一模,14)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经按蚊叮咬传播,其感染人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治疗疟疾患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按蚊是引发人体感染疟疾的病原体B. 肝脏和红细胞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C. 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D. 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保护易感人群4、(2019通州一模,14)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会表现出突发高热、咽喉肿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对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导致患者生病的病原体具有原核细胞结构B. 患者可大量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快速治疗和恢复C. 患者不去公共场所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D. 注射流感疫苗是给易感人群体内注入抗体5、(2019大兴一模,4)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结核杆菌是肺结核的传染源B. 肺结核可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C. 结核杆菌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 要求患病的同学及时治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6、(2019门头沟一模,15)细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由痢疾杆菌所致。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案人教版

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3)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事例来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学习难点:1、传染病的概念。

2、了解和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他人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观看“非典”纪实影片(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竟有如此严重!能用什么办法来遏制它的传染和流行呢?)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列举常见的传染病1、根据课前完成教材P68表格的情况,进行交流。

说出这些疾病哪些是传染的?判断“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依据是什么?二者病因有何不同?概括病原体和传染病的概念。

2、观察下图中的几种病原体的图片,说一说这些病原体能引起哪些传染病?并归纳出传染病的三种类型学习任务二:描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自己阅读教材69页的资料。

2、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分析有关流感、肝炎的资料,尝试总结:传染病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3、观看动画(课件),并复述流感是如何传染的。

4、在复述动画的基础上,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5、应用知识,实际分析:(1)“非典”曾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查阅的资料,分析“非典”流行的三个环节。

(2)艾滋病:首先同学间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同学们的回答可能不十分全面,接下来播放影视资料,然后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艾滋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是什么?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有哪些?结合图片“红丝带”(防治艾滋病的国际性标志),同学们一起交流,我们应如何预防艾滋病。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2)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2)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思路本节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相互置疑、讨论分析,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传染病的概念,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②了解病原体的概念、病原体的类型;③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知道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②通过调查当地常见传染病,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人类传染病及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点1、重点①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

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难点①病原体的概念和种类。

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四、教学过程[联系实际,导入新课]教师: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什么是健康?2、“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灰指甲哪类疾病?3、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

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

(通过广告语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为开展新课程奠定基础。

)[从生活经历出发,通过学生自我叙述,引出传染病的概念]教师:课前我让大家对自己家的疾病情况作了调查了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记忆和向家长的询问情况把自己得过疾病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这些疾病是否传染,都有哪些症状?(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教师应给予适当提示,并及时纠正学生叙述当中的某些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说法,以免使学生对一些疾病产生错误的印象)教师:同学们刚才提到的疾病中,一些是由于患者自身的组织或器官发生变化引起的,不会传染给他人。

2019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

(重难点)2、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重难点)x k b 1 .c o m3、列举常见的寄生虫传染病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非典、禽流感)。

4、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5、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学习过程】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68-P72页的内容,并回答:1、传染病是指由引起的,能够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等。

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是指:,包括患者和携带者。

)、___(是指: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后所经过的途径,例如、、等)和_______(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三个环节。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切断和保护。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一)阅读P69页有关流感和肝炎的知识,讨论以下问题:6、分析流感4、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的5、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它的病原体是(英文缩写),主要通过,,等传播。

三个环节,采取,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和相结合。

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7、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二)身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8、小组讨论P71页图的这些预防措施,它们分别属于预防的哪些环节?三、系统总结传染病的病因是由病原体引起,通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流行,并且缺一不可。

人们针对其流行的三环节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9、我国政府规定,对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

其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对10、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狂犬病B、乙型肝炎C、心肌炎D、SARS11、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A、痢疾杆菌B、艾滋病病毒C、蛔虫卵D、苍蝇和蚊子12、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在实际生活中,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应做到()A、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8单元 第1章 第1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8单元 第1章 第1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1)1.准确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2.能够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第1课时●导入新课欣赏《健康歌》,想一想:什么是健康呢?我们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健康呢?打开课本71页,阅读有关内容。

●探究新知一、什么是传染病[自主学习1]1.你的调查表中有哪些是传染病?自己得过哪些疾病?哪些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2.讨论课前完成的表格。

34.观察课本73页常见的几种病原体图片,讨论说出这些病原体分别引起什么疾病?传播途径是怎样的?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自主学习2]认真阅读分析课本P73—74资料,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

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2.为什么肝炎患者的碗筷要专用?资料2中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有关知识作出概括。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自主学习3]2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结合身边的实例想一想,当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时候,我们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在2003年“非典”期间,为了预防“非典”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分别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哪一方面?2.认真观察,讨论分析图8-3分别属于预防措施的哪个方面?3.传染病的预防怎样抓住主要环节?举例说明。

[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堂检测1.某家庭中,哥哥患了流行性感冒,并且传给了弟弟,弟弟又传给了同学。

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哥哥属于( )。

(2)弟弟被传染前是( )。

(3)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 )。

2.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在机场、码头和车站,有些人戴口罩,其目的是(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3.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该流感病毒感染性强且致病性高,尤其是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的青壮年易受感染。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教学设计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常常是初中中考知识点的重点。

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病原体、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本节需要2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4)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2)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3)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以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七年级下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学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不系统和全面;学习免疫的知识必须以七年级下册人体结构、生理及上节课传染病等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仍然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内容,多次使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导学案(1)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导学案(1)

传染病和免疫课题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导学案导学目标1、结合学案,指导学生将本章的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2、通过总结、归纳、提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分析应用能力。

3、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重点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难点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课型复习课课时 1 主备人邵喜英审核人刘凯、陈黎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策略知识梳理一、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它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二、免疫和计划免疫1、皮肤和粘膜时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以维持人体的健康3、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地明确目标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什么是传染病?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都有哪些?二、免疫和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指的是?2、免疫的概念和功能是怎样的?3、什么是计划免疫?它有什么意义展示学习目标板书并讲解学习目标说出梳理的方法和时间要求任务一、二的学习,要求学生阅读教材79-85页根据知识框架独立完成知识梳理,并针对梳理中的问题进行组内交流巡视、深入小组寻找共性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归纳对比人体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差异组织学生组间交流,针对错误及时的纠正、补充讲解提出组队复习的方法和时间要求明确学习目标独立完成基础性的知识梳理,积累问题,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

结合知识框架进行整理补充相关的知识内容,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多边会议,针对传染病和免疫和计划免疫的知识框架进行知识梳理补充组间交流,报告梳理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说课稿
4.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计划免疫的意义、原则和实施,提高学生对计划免疫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创设情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设计小组讨论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问题。
3.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传染病传播过程、免疫反应等,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3)了解免疫的原理、类型、免疫反应和免疫调节。
(4)掌握计划免疫的意义、原则和实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提高对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传染病和免疫的重要性,增强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4.布置课后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传染病防控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学习收获,发现自身不足。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强调学生的优点,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4.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方面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经
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连 线 题:
隔离.治疗 SARS病人 洗手
控制 传染源
戴口罩 不与SARS 病人接触 消毒 锻炼身体
切断 传播途径
保护 易感人群
工作人员带着厚厚 的防护手套,属于 ( 保护易感人群 )措施
对所有死狗进行 深埋处理,属于 (控制传染源)措施
对生物战剂的防护
(4)从预防传染病的三项措施看,小王父亲给
小王妹妹吃预防药属于(保护易感者),让小 王住进隔离病房属于(控制传染源)。
病例分析3:肺结核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近年来,
肺结核已死灰复燃,根据我国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
疫情报告显示,今年4月份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居首
位的传染病病种为结核.
⑴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
1、下列属于病原体的是( ABH )
A 感冒病毒 B 痢疾杆菌 C 混有炭疽杆菌的白色粉末 D 蚊子 E 艾滋病患者 F 疯狗 G 带细菌的鼠 H 蛔虫
2、英国及西欧等地区曾多次爆发“口蹄疫”,大批牛羊被宰杀并焚毁。从预防传染
病流行的角度看,宰杀并焚毁患病的牛羊,其主要目的是 控制传染源 。我过政 府的宣主布要停目止的从是上切述断国传家和播地途区径进。口畜产品以及用做饲料添加剂的肉骨粉,这一措施
1.根据 病原体 的不同
2.根据 传播途 径不同
寄生虫病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
传染病 类型
病原体 原始寄 生部位
传播 途径
病名
典型病例
病原 主要

症状
防治 措施
其 它 病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在案例背景中,我将引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某地区爆发流行性感冒,许多人纷纷感染。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关注传染病在现实生活中的危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免疫机制,从而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设置一些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和问题解答等环节,使学生在互动和实践中掌握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科素养。
4.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通过讨论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关爱弱势群体、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教学评价的全面性: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4.教育学生关爱弱势群体,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and公益意识。
5.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染病和免疫问题,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传染病和免疫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通过设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流感爆发、疫苗接种等,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和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探究式学习与小组合作:本节课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此外,小组合作的形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免疫复习学案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免疫复习学案

传染病及免疫复习课学案传染病及其预防【探究主题】一什么是传染病1.概念:由_______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如___________、病毒、_____________等。

3.举例:肺结核是由_______________引起的,艾滋病是由______________引起的,蛔虫病是由______________引起的。

【合作探究】1.小丽的妈妈患有白化病,小丽也患有白化病,那么白化病是不是传染病?为什么?2.下列疾病中哪些是传染病?近视眼、流感、水痘、肺结核、贫血、龋齿、蛔虫病、冠心病、乙肝3.夏天,有的动物受伤后,伤口会腐烂,有的时候会发现有蛆虫在里面,蛆虫是病原体吗?【探究主题】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________________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________________到达______________所经过的途径,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_____________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合作探究】1.人们吃了带有蛔虫卵的蔬菜,就会患上蛔虫病,那么这种蔬菜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2.和患有甲肝的病人一起生活,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健康人也会患上甲肝,因此,甲肝病人属于病原体。

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探究主题】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措施:控制__________、切断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__。

2.具体做法:(1)针对传染病流行的____________,采取综合措施。

(2)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结合。

【合作探究】1.流感多发季节,在教室内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这一做法属于控制传染病的哪一项措施?2.人类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这一传染病,接种牛痘疫苗属于控制传染病的哪一项措施?3.某养鸡场爆发了禽流感,防疫部门对病禽做了深埋处理,这属于控制传染病的哪一种措施?免疫与计划免疫【探究主题】一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1)组成:__ ___ 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血友病B.癌症C.非典型性肺炎D.红斑狼疮
2.下列哪种细胞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有关()
A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哪项措施()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都是
4.当人体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功能发生障碍时,会导致()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集体备课
个人空间
一、课题:人教版.八.下.生物.8.1传染病和免疫
二、学习目标
1.以点到面,建立本章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2.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点做综合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小组讨论形成本知识网络
(二)基础训练
1.下列哪项属于传染病()
A.植自己的皮肤颜色相同B.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抗体
C.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排异现象D.B和C两项
12.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在实际生活中,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应做到()
A.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合。
B.三个环节都是主要环节,要齐抓共管
C.只要认真控制住传染源即可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免疫的是()
A.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B.麻疹病毒抗体消灭麻疹病毒
C.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菌D.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异物
10.细菌性痢疾(拉肚子)属于()
A.呼吸道传染病B.体表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D.消化道传染病
11.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要用自己的健康皮肤,不能用别人的皮肤,原因是( )
D.只要切实做好保护易感者的工作即可
13.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2)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3)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A和C
14.根据农业部统计,自2005年初至2006年3月,我国共发生35起禽流感疫情。已知该病的病原体是H5N1型禽流感病毒,科学家已经研制出疫苗。疫苗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将未感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的小鸡分为A、B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A.过敏反应B.恶性肿瘤C.红斑狼疮D.艾滋病
5.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侵人体内的病原体
B.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某种病原体的抗体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除异物的作用
D.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细菌的细胞壁,使其溶解
6.对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死亡率非常高B.是由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1)构成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是;
(2)A组小鸡注射H5N1型疫苗以后,小鸡体内的细胞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示的动物实验中,设置B组小鸡的作用是
(4)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2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
C.可通过蚊虫叮咬而被传染D.可通过毒品注射、性滥交传染
7.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来预防传染病的国家是()
A.中国B.法国C.英国D.德国
8.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B.从定义上说,免疫就是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C.当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可发生肿瘤
D.注射疫苗后,人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
四、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