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地区齐天大圣信仰的源流及特点——以建瓯市玉山镇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遗 留 ,对 庙 史 查 证 尤 为 重要 ,其 中三 块 较 为 完 整 ,但字迹亦有辨识不清之处 ,而第 四块碑为残 碑 ,仅 留有 部 分 。石 碑 虽 然 在 文 字 有 残 缺 之 处 , 但是其 中有三块碑 明显是对齐天大圣的有关记载 , 碑 头分 别 刻 有 “ 圣 公 王 ” “ 岭 庵 大 圣 王 ” 大 、 半 、 “ 钦奉 大 圣 ”等字 样 。且 前 三块 碑 中明确 记 载 了有
一
( 游记》 对齐天大圣艺术形象 的塑造符合 洒 民众宗教信仰的心理特征 ,是其产生转变的重要 原 因。随着人们信仰的需要 ,齐天大圣的信仰功 能呈现多样性 ,幻化成无所不能 的神灵 。I 许 多 5 1 民间 的猴神信仰 也因受 ( 游记》 的影响 ,将 原 洒 先 的 猴 王 庙亦 称 为齐 天 大 圣 庙 或 齐 天府 ,福 建 各
有 许 多 野兽 出没 , 自古 以来 就 是 猴 群 聚 之 地 。 由
收稿 日期 :2 1- 3 2 00 0— 6
作者简介 :陈绍明,男,福建建瓯人,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中共福建省委 党校文化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信仰在受
游记》 影响之前 ,人们对猴神 的崇
拜 多源于敬畏祭拜 ,希望将不祥 的信仰劣势化为 信仰希冀 ,从最大程度上 降低损失 ,这应该是古 代福建地区猴神信仰 的最早形态。
于福建地区猴的大量繁衍 ,对当地 乡民的生产生 活造成 了深刻影 响 ,也使这里很早就产生 了猴精 崇拜。据宋淳熙 ( 山志》 卷 4 《 仨 2 土俗 ・ 畜扰》 记 载 : “ ( 谓之猱 。大历中 ,有数百集古 田 猴 诗》 杉林 中,里人欲伐木 ,杀之 ,有一老者飞下 ,纵 火熟树傍家 ,于是 ,人走求火 ,遂得脱去。 1其 ”【 】 大意为在唐代大历年间 ,有数百 只猴子聚集在古 田县 某 山林 中 ,经 常 出来 骚 扰 乡 民 ,破 坏 庄 稼 。 当地 乡 民忍 无 可 忍 ,准备 砍 伐 这 一 片 树 林 杀死 猴 子。意想不到其 中一只老猴忽然 冲出树林 ,跑到
47
所载最早年代为乾隆六十年 ( 公元 19 年) 76 ,也 就是说 至迟在乾隆年 间当地就有齐天 大圣信仰 , 距 今 至少 有 2 0多 年 的历 史 。 15 0 92年 翻修 大 圣 庙 换 正 梁 时 ,发 现 梁 上 一 行字 开 头 是 个 元 字 ,第 二 字 只余 单 坌。若 以此 推定 始 建 于 元 统 年 间 ( 元 公 13 — 35 , ( 33 13 年) 注:历史上元下有 宝 旁的年号 ,
通过这一典型 实例研 究。有助于我们全 面地 了解和 总结闽北地 区的 齐天大圣信仰情况 ,同时也有利于对福建 民间信仰 有更深
层 次 的认 识 和 理 解 。
[ 关键词 ]齐天大圣;信仰 ;闽北 中图分类号 :G17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53 2 1 )2 0 4 — 4 0 8 8 6 (00 0 — 0 6 0
建瓯是有着 10 80多年建县史 的县级市 ,曾为 八 闽首 府 建 宁 府所 在 地 ,其 民间信 仰 文 化 积 淀 深 厚 ,至今依 然 十分 活跃 。玉 山镇处 于 建 瓯 、古 田、
屏南 三县 ( )结 合 部 ,最 高海 拔 1 1 米 ,最 低 市 61 海 拔 30米 ,镇 区距 市 区 5 9 0多公 里 ;土地 总 面积 约 34 7平 方公 里 ,森林 覆 盖 率 达 9 . ;辖 l 2. 4 1% 3 2 个 行政 村 ,6 5个 自然 村 ,1 居 委会 ,人 口约 23 个 - 万 人 。当地 齐 天 大 圣 信仰 有 着 几 百 年 的历史 ,已 形 成 了一个 颇 具 影 响 力 的齐 天 大 圣 信 仰 圈 ,是 建
( 二)猴 神信 仰到 齐天 大圣信 仰的 演化
仰应 由当地猴神信仰逐渐演化而来 ,其他地方 的 齐天大圣信仰也应是如此 ,猴 神信仰 、孙悟空 以 及齐 天大圣信仰应是一个相互影 响 ,逐步演化 的
过程。
在 顺 昌宝 山风 景 名 胜 区 的石 宝 峰 顶 和 数 十 个
乡镇村 落 中,至今依 然供奉着 “ 通天大圣神 位 ” 或 “ 天 大圣 ” “ 天 大圣 ” “ 圣 ” 神位 石 通 、 齐 、 双 碑 。而且凡是供奉 “ 大圣”神位 的地方 ,碑前 均 有残 留的香烛水果等祭品 ,说明这种 民间信仰 已 经定 型为一 种 民俗流传 至今 。 ( 游记》 由唐初高僧玄奘赴天竺取经 的真 洒 人真事演 变为 以之为叙事 线索 的长篇 神话小说 , 前后经历 了 70 0 多年 的发展历程 。杨 国学将 《 西 游记》 成书过程大致分为 4 个阶段 。其 中的人物 也几经变化 ,除唐 三藏外 ,他 的弟子 由一人增加 到四人 ,最初的真人真事 ,逐渐演化成 了极具传 奇 色 彩 的神话 英 雄 ,人 物 的名 号 也 每 一 阶 段 有 每 阶段 的称谓。特别是第 四个阶段即最后 一个阶 段 ,是百 回本 ( 游记》 成书阶段 ,在这一阶段 , 洒 不 仅 孙 悟 空 由元 杂 剧 阶段 的 “ 天 大圣 ”转 换 成 通
亦有着 千丝万 缕 的联 系 。
( 一)猴 神信仰 的形 成 福 建地处东南沿海 ,西北横 亘武夷 山脉 ,西 南有博 平岭 山脉 ,东北 有太姥 山脉 ,森林 茂密 ,
到 了唐宋 以后 ,关于猴神崇拜 的传说就更多 了。 姨 坚志》 甲志卷第六记载 了 “ 宗演去猴妖” 的故事 ,[ 由于当年猴妖是被人捕后 ,生缚 于泥 , 2 1 虽 被 尊 为 “ 王 ”拜 奉 ,但 死 有 不甘 。 于是 兴 妖 猴 作怪 ,危害百姓 ,当地百姓惧怕之极 ,奉之为神 , 顶礼 膜拜 。在后妖 猴被宗演 的慈悲 心怀所感动 , 听从劝告 ,弃恶从善 ,更是改变了猴精 的凶恶形 象 ,后人继续祀奉。 从古籍记载 中可见 ,福建 民间信仰 中的猴神
村 子 里纵 火 焚 屋 。乡 民急 忙 回村 救 火 ,猴群 趁 机 溜之 大吉 。
瓯 、古田、屏南三县齐天大圣信众的朝圣之地。
一、ຫໍສະໝຸດ 玉 山镇 齐天大 圣信仰 的源流
玉 山镇齐天大圣信仰 由来 已久 ,至今对 当地 仍 有着 深 远 的影 响 ,保 留 了大 量 的 庆典 活动 和仪 式 活动 。齐 天 大 圣信 仰 的 由来 有 一 个 逐 步演 化 和 发展 的过程 ,溯其信仰源头 ,与原始 猴神信仰有 着 密不 可 分 的关 系 ,与 游记》 的形 成 、传 播
一
圣庙 、碑的发现与认定 ,具有继元代磁州窑取经 队伍 师徒 四众齐全 的 图像资料之 后 , 《 游记》 西 成 书史研究中第 三阶段最重要的实物佐 证 ,具有 极高 的文献价值 。由此看来 ,顺 昌的齐天大圣信
关历 史年代 ,如乾隆六十年 、嘉庆 、道光八 年 、 咸 丰 十 年 、 同治元 年 、光 绪 、 民 国三 年 等 。碑 刻
以建 瓯 市玉 山镇 为例
陈绍 明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 ,福 建 福州 30 0 ) 50 3
[ 摘要 】齐天大圣信仰在 闽北尤为盛行 ,有 着悠久的历 史和广泛 的影响 ,在 整个福 建民间信仰体 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 以闽北建瓯 市玉山镇为例 ,通过 田野调查 ,从 实证的角度对 当地齐天大圣信仰的 源流及特点进 行比较 系统全 面地考察。
圣的祖庙 ,位于榧村村半 岭 自然村 。据报告人介 绍 ,该 村 原 本 有 着 成 片 的榧 树 林 ,木 质 既 坚 硬 又 光 滑 ,是 做 家俱 的好 木材 。榧 子树 的果 实 叫榧 子 , 形状类似橄榄 ,不仅 可以食用 ,还有治肚子痛等 疾病 之功效 ,据 说 当时 只有在 这个村子里 才有 。 因此 ,人们就把这个村 叫做榧村 。同时 ,民间还 流传着榧村与孙大圣的故事 ,颇具神话故事之风 ,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明了齐天大圣信仰 在当地 的由 来 ,人们相信孙大圣冥冥之 中与榧村有着 千丝万 缕 的联系 ,因此 能够 得到 大圣 的特别眷 顾和 保佑 。 口耳相传 自然有 其局 限性 ,真正究其 历史 , 碑证 当 为最 重 要 的佐证 之 一 。 以下 四组 古 碑 为 庙
之 所 ,亦 称 半 岭 庵 、清 源 寺 ,是 当地 供 奉 齐 天 大
了 “ 齐天大圣” ,而且集以前各阶段之大成 ,将历 史 真人 “ 胡僧 ” ( 猢狲) 石檠 陀 、 ( “ 猴) 行 者” “ 、 齐天大圣”集于一身 ,一个永垂不朽的艺 术形 象 圆满 完成 了 。翻 徐晓望在对 游记》 的研究 中,提 出 ( 西 游记》 故事原 为密宗与瑜珈 教宣传本教 的故事 , 《 西游记》众神原 出于密宗与瑜珈教 ,为 了宣传这 些来 自西域诸神的神通 ,瑜珈教僧人对取经故事 进行加工 ,奠定 了 牺 游记》 故事的基础。 同时 他还提 出 游记》 的发展有三个 阶段 ,其一为 伏 唐三藏取经诗话) ) ;其二为宋末元初的 ( 游 洒 记平话》,以及在 《 游记平话》 基 础上形成 的 西
唯 此 一个 ) 庙 史 至 少 有 60多 年 。从 庙 里 遗 留 的 0
实地考察 ,各庙宇所供奉 的齐天大圣在形象上有 其各村的特色 ,多以大型造像供奉 ,塑 型十分精 细 ,但 究其 形 象 成 因 ,说 法 不 一 。在 形 象 上 大 致 可 分 为 两 种 ,即武 大 圣 和 文 大圣 。两 者 最 大 的 区 别 就 在 于着 装 上 ,武 大 圣 身着 武 将 战 袍 ,而 文 大 圣则穿以文官服饰 。 在 民间崇拜过程 中,其形象发生 了很大的变 化, 尤其是文大圣形象。武大圣其貌与大多数人印 象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相差无几,而文大圣却令人 难以辨识 。如敷溪村齐天大圣庙中的大圣造像 ,若 非亲 临其庙 ,亲眼所见 ,且其身后锦旗赫然 书有 “ 齐天大圣 ”四个大字,实不敢信。但据 当地报告
地 的 猴 神 信仰 逐 步转 化 为 齐 天 大 圣信 仰 ,进 而形 成 了极具地 域特 色 的齐天 大圣文 化 。
( 三) 玉山镇 齐天 大圣信仰 的形 成与发展
福建猴神信仰 源远流长 ,但各地对齐天大圣 信 仰 的记载亦 繁简不一 。通过在建瓯 市图书馆 、 方 志办等处 的收藏资料 中详细查找 ,仅在 民国版 ( 瓯县志》 寺庙介绍中提到 , “ 健 通天埴 ,在廖墩 祀齐天大圣” 。问另 19 94年版 的 《 建瓯县志》 在 寺 庙介 绍 中亦有提 到 , “ 大圣庙 ,德 胜桥 ,今 废 。 从 以上两处对齐天大圣信仰 的记载,可以 ” 看 出在历史上 建瓯 已有对齐天大圣的拜奉 。但要 深入 了解 和分 析玉 山镇齐天大圣信仰 的形成 和发 展 ,需要 通过对 玉 山镇 的实 地考 察与访 谈 。 半 岭 齐 天 大 圣庙 为玉 山镇 最 早 供 奉 齐 天 大 圣
21 0 0年第 2期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URN OFF JAN I T T E O OC AL S A U I NS I UT F S I I M
No 22 0 . 01
( 总第 7 期) 7
sr l . 7 ei 7 a No
闽北地区齐天大圣信仰的源流及特点
游记杂剧》 ;其三是传说为吴承恩所 著的
游记 》 4 。[ 1
游记》 的发展无论是三个 阶段还是 四个 阶段 ,其 主要焦点都集 中在孙悟空 的成形上 ,这 人物 的原 型 有 其 多元 性 的特 点 。如 顺 昌等 地 民 间 “ 大圣信仰” 中的 “ 双圣 ”碑 、庙 ,当属 《 西 游 i》 从 真 人 真 事发 展 演 变 为 长 篇 神话 小 说 过 程 己 中第三个阶段 具有实证性价值的代表。因此 ,双
一
( 游记》 对齐天大圣艺术形象 的塑造符合 洒 民众宗教信仰的心理特征 ,是其产生转变的重要 原 因。随着人们信仰的需要 ,齐天大圣的信仰功 能呈现多样性 ,幻化成无所不能 的神灵 。I 许 多 5 1 民间 的猴神信仰 也因受 ( 游记》 的影响 ,将 原 洒 先 的 猴 王 庙亦 称 为齐 天 大 圣 庙 或 齐 天府 ,福 建 各
有 许 多 野兽 出没 , 自古 以来 就 是 猴 群 聚 之 地 。 由
收稿 日期 :2 1- 3 2 00 0— 6
作者简介 :陈绍明,男,福建建瓯人,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中共福建省委 党校文化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信仰在受
游记》 影响之前 ,人们对猴神 的崇
拜 多源于敬畏祭拜 ,希望将不祥 的信仰劣势化为 信仰希冀 ,从最大程度上 降低损失 ,这应该是古 代福建地区猴神信仰 的最早形态。
于福建地区猴的大量繁衍 ,对当地 乡民的生产生 活造成 了深刻影 响 ,也使这里很早就产生 了猴精 崇拜。据宋淳熙 ( 山志》 卷 4 《 仨 2 土俗 ・ 畜扰》 记 载 : “ ( 谓之猱 。大历中 ,有数百集古 田 猴 诗》 杉林 中,里人欲伐木 ,杀之 ,有一老者飞下 ,纵 火熟树傍家 ,于是 ,人走求火 ,遂得脱去。 1其 ”【 】 大意为在唐代大历年间 ,有数百 只猴子聚集在古 田县 某 山林 中 ,经 常 出来 骚 扰 乡 民 ,破 坏 庄 稼 。 当地 乡 民忍 无 可 忍 ,准备 砍 伐 这 一 片 树 林 杀死 猴 子。意想不到其 中一只老猴忽然 冲出树林 ,跑到
47
所载最早年代为乾隆六十年 ( 公元 19 年) 76 ,也 就是说 至迟在乾隆年 间当地就有齐天 大圣信仰 , 距 今 至少 有 2 0多 年 的历 史 。 15 0 92年 翻修 大 圣 庙 换 正 梁 时 ,发 现 梁 上 一 行字 开 头 是 个 元 字 ,第 二 字 只余 单 坌。若 以此 推定 始 建 于 元 统 年 间 ( 元 公 13 — 35 , ( 33 13 年) 注:历史上元下有 宝 旁的年号 ,
通过这一典型 实例研 究。有助于我们全 面地 了解和 总结闽北地 区的 齐天大圣信仰情况 ,同时也有利于对福建 民间信仰 有更深
层 次 的认 识 和 理 解 。
[ 关键词 ]齐天大圣;信仰 ;闽北 中图分类号 :G17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53 2 1 )2 0 4 — 4 0 8 8 6 (00 0 — 0 6 0
建瓯是有着 10 80多年建县史 的县级市 ,曾为 八 闽首 府 建 宁 府所 在 地 ,其 民间信 仰 文 化 积 淀 深 厚 ,至今依 然 十分 活跃 。玉 山镇处 于 建 瓯 、古 田、
屏南 三县 ( )结 合 部 ,最 高海 拔 1 1 米 ,最 低 市 61 海 拔 30米 ,镇 区距 市 区 5 9 0多公 里 ;土地 总 面积 约 34 7平 方公 里 ,森林 覆 盖 率 达 9 . ;辖 l 2. 4 1% 3 2 个 行政 村 ,6 5个 自然 村 ,1 居 委会 ,人 口约 23 个 - 万 人 。当地 齐 天 大 圣 信仰 有 着 几 百 年 的历史 ,已 形 成 了一个 颇 具 影 响 力 的齐 天 大 圣 信 仰 圈 ,是 建
( 二)猴 神信 仰到 齐天 大圣信 仰的 演化
仰应 由当地猴神信仰逐渐演化而来 ,其他地方 的 齐天大圣信仰也应是如此 ,猴 神信仰 、孙悟空 以 及齐 天大圣信仰应是一个相互影 响 ,逐步演化 的
过程。
在 顺 昌宝 山风 景 名 胜 区 的石 宝 峰 顶 和 数 十 个
乡镇村 落 中,至今依 然供奉着 “ 通天大圣神 位 ” 或 “ 天 大圣 ” “ 天 大圣 ” “ 圣 ” 神位 石 通 、 齐 、 双 碑 。而且凡是供奉 “ 大圣”神位 的地方 ,碑前 均 有残 留的香烛水果等祭品 ,说明这种 民间信仰 已 经定 型为一 种 民俗流传 至今 。 ( 游记》 由唐初高僧玄奘赴天竺取经 的真 洒 人真事演 变为 以之为叙事 线索 的长篇 神话小说 , 前后经历 了 70 0 多年 的发展历程 。杨 国学将 《 西 游记》 成书过程大致分为 4 个阶段 。其 中的人物 也几经变化 ,除唐 三藏外 ,他 的弟子 由一人增加 到四人 ,最初的真人真事 ,逐渐演化成 了极具传 奇 色 彩 的神话 英 雄 ,人 物 的名 号 也 每 一 阶 段 有 每 阶段 的称谓。特别是第 四个阶段即最后 一个阶 段 ,是百 回本 ( 游记》 成书阶段 ,在这一阶段 , 洒 不 仅 孙 悟 空 由元 杂 剧 阶段 的 “ 天 大圣 ”转 换 成 通
亦有着 千丝万 缕 的联 系 。
( 一)猴 神信仰 的形 成 福 建地处东南沿海 ,西北横 亘武夷 山脉 ,西 南有博 平岭 山脉 ,东北 有太姥 山脉 ,森林 茂密 ,
到 了唐宋 以后 ,关于猴神崇拜 的传说就更多 了。 姨 坚志》 甲志卷第六记载 了 “ 宗演去猴妖” 的故事 ,[ 由于当年猴妖是被人捕后 ,生缚 于泥 , 2 1 虽 被 尊 为 “ 王 ”拜 奉 ,但 死 有 不甘 。 于是 兴 妖 猴 作怪 ,危害百姓 ,当地百姓惧怕之极 ,奉之为神 , 顶礼 膜拜 。在后妖 猴被宗演 的慈悲 心怀所感动 , 听从劝告 ,弃恶从善 ,更是改变了猴精 的凶恶形 象 ,后人继续祀奉。 从古籍记载 中可见 ,福建 民间信仰 中的猴神
村 子 里纵 火 焚 屋 。乡 民急 忙 回村 救 火 ,猴群 趁 机 溜之 大吉 。
瓯 、古田、屏南三县齐天大圣信众的朝圣之地。
一、ຫໍສະໝຸດ 玉 山镇 齐天大 圣信仰 的源流
玉 山镇齐天大圣信仰 由来 已久 ,至今对 当地 仍 有着 深 远 的影 响 ,保 留 了大 量 的 庆典 活动 和仪 式 活动 。齐 天 大 圣信 仰 的 由来 有 一 个 逐 步演 化 和 发展 的过程 ,溯其信仰源头 ,与原始 猴神信仰有 着 密不 可 分 的关 系 ,与 游记》 的形 成 、传 播
一
圣庙 、碑的发现与认定 ,具有继元代磁州窑取经 队伍 师徒 四众齐全 的 图像资料之 后 , 《 游记》 西 成 书史研究中第 三阶段最重要的实物佐 证 ,具有 极高 的文献价值 。由此看来 ,顺 昌的齐天大圣信
关历 史年代 ,如乾隆六十年 、嘉庆 、道光八 年 、 咸 丰 十 年 、 同治元 年 、光 绪 、 民 国三 年 等 。碑 刻
以建 瓯 市玉 山镇 为例
陈绍 明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 ,福 建 福州 30 0 ) 50 3
[ 摘要 】齐天大圣信仰在 闽北尤为盛行 ,有 着悠久的历 史和广泛 的影响 ,在 整个福 建民间信仰体 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 以闽北建瓯 市玉山镇为例 ,通过 田野调查 ,从 实证的角度对 当地齐天大圣信仰的 源流及特点进 行比较 系统全 面地考察。
圣的祖庙 ,位于榧村村半 岭 自然村 。据报告人介 绍 ,该 村 原 本 有 着 成 片 的榧 树 林 ,木 质 既 坚 硬 又 光 滑 ,是 做 家俱 的好 木材 。榧 子树 的果 实 叫榧 子 , 形状类似橄榄 ,不仅 可以食用 ,还有治肚子痛等 疾病 之功效 ,据 说 当时 只有在 这个村子里 才有 。 因此 ,人们就把这个村 叫做榧村 。同时 ,民间还 流传着榧村与孙大圣的故事 ,颇具神话故事之风 ,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明了齐天大圣信仰 在当地 的由 来 ,人们相信孙大圣冥冥之 中与榧村有着 千丝万 缕 的联系 ,因此 能够 得到 大圣 的特别眷 顾和 保佑 。 口耳相传 自然有 其局 限性 ,真正究其 历史 , 碑证 当 为最 重 要 的佐证 之 一 。 以下 四组 古 碑 为 庙
之 所 ,亦 称 半 岭 庵 、清 源 寺 ,是 当地 供 奉 齐 天 大
了 “ 齐天大圣” ,而且集以前各阶段之大成 ,将历 史 真人 “ 胡僧 ” ( 猢狲) 石檠 陀 、 ( “ 猴) 行 者” “ 、 齐天大圣”集于一身 ,一个永垂不朽的艺 术形 象 圆满 完成 了 。翻 徐晓望在对 游记》 的研究 中,提 出 ( 西 游记》 故事原 为密宗与瑜珈 教宣传本教 的故事 , 《 西游记》众神原 出于密宗与瑜珈教 ,为 了宣传这 些来 自西域诸神的神通 ,瑜珈教僧人对取经故事 进行加工 ,奠定 了 牺 游记》 故事的基础。 同时 他还提 出 游记》 的发展有三个 阶段 ,其一为 伏 唐三藏取经诗话) ) ;其二为宋末元初的 ( 游 洒 记平话》,以及在 《 游记平话》 基 础上形成 的 西
唯 此 一个 ) 庙 史 至 少 有 60多 年 。从 庙 里 遗 留 的 0
实地考察 ,各庙宇所供奉 的齐天大圣在形象上有 其各村的特色 ,多以大型造像供奉 ,塑 型十分精 细 ,但 究其 形 象 成 因 ,说 法 不 一 。在 形 象 上 大 致 可 分 为 两 种 ,即武 大 圣 和 文 大圣 。两 者 最 大 的 区 别 就 在 于着 装 上 ,武 大 圣 身着 武 将 战 袍 ,而 文 大 圣则穿以文官服饰 。 在 民间崇拜过程 中,其形象发生 了很大的变 化, 尤其是文大圣形象。武大圣其貌与大多数人印 象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相差无几,而文大圣却令人 难以辨识 。如敷溪村齐天大圣庙中的大圣造像 ,若 非亲 临其庙 ,亲眼所见 ,且其身后锦旗赫然 书有 “ 齐天大圣 ”四个大字,实不敢信。但据 当地报告
地 的 猴 神 信仰 逐 步转 化 为 齐 天 大 圣信 仰 ,进 而形 成 了极具地 域特 色 的齐天 大圣文 化 。
( 三) 玉山镇 齐天 大圣信仰 的形 成与发展
福建猴神信仰 源远流长 ,但各地对齐天大圣 信 仰 的记载亦 繁简不一 。通过在建瓯 市图书馆 、 方 志办等处 的收藏资料 中详细查找 ,仅在 民国版 ( 瓯县志》 寺庙介绍中提到 , “ 健 通天埴 ,在廖墩 祀齐天大圣” 。问另 19 94年版 的 《 建瓯县志》 在 寺 庙介 绍 中亦有提 到 , “ 大圣庙 ,德 胜桥 ,今 废 。 从 以上两处对齐天大圣信仰 的记载,可以 ” 看 出在历史上 建瓯 已有对齐天大圣的拜奉 。但要 深入 了解 和分 析玉 山镇齐天大圣信仰 的形成 和发 展 ,需要 通过对 玉 山镇 的实 地考 察与访 谈 。 半 岭 齐 天 大 圣庙 为玉 山镇 最 早 供 奉 齐 天 大 圣
21 0 0年第 2期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URN OFF JAN I T T E O OC AL S A U I NS I UT F S I I M
No 22 0 . 01
( 总第 7 期) 7
sr l . 7 ei 7 a No
闽北地区齐天大圣信仰的源流及特点
游记杂剧》 ;其三是传说为吴承恩所 著的
游记 》 4 。[ 1
游记》 的发展无论是三个 阶段还是 四个 阶段 ,其 主要焦点都集 中在孙悟空 的成形上 ,这 人物 的原 型 有 其 多元 性 的特 点 。如 顺 昌等 地 民 间 “ 大圣信仰” 中的 “ 双圣 ”碑 、庙 ,当属 《 西 游 i》 从 真 人 真 事发 展 演 变 为 长 篇 神话 小 说 过 程 己 中第三个阶段 具有实证性价值的代表。因此 ,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