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度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注射器抽取空气,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口,快速用力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则注射器内空气()
A.密度会变小 B.分子间斥力会减小
C.内能会增大 D.温度会不变
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0℃的冰也具有内能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C.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3、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
B.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
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
D.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会发热
4、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
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C.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软木塞的机械能守恒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6、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
B.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等的1kg和100g的水内能相同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8、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壶开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一定减少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走在公园里能闻到阵阵花香,主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在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锯木料时,锯和木料的温度都升高了
B.冷水和热水混合成一杯温水
C.用铁锤敲打铁块,铁锤和铁块的温度都升高了
D.流星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
B.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C.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11、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1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二、填空题
13、(1)据报道,荆州机场已在沙市区岑河镇动工,机场的建成将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 飞机升空过程中,机翼___方(选填“上”或“下”)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外界大气压强会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游乐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过程中,动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臀部有灼热感,这是通过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14、用水冷却鸡蛋,鸡蛋的温度降低,内能,这是通过改变了鸡蛋的内能;若水的质量为0.2kg,水温升高了1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
15、“端午深情,粽叶飘香”,其中“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煮粽子时是通过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
16、小聪从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同时小聪的臀部感觉热,这是通过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他的内能.
17、烹饪肉片时,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片炒焦,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的,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方式实现的,附近能闻到肉香是现象.
18、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19、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
前者是用的方法使火柴燃烧起来,后者是用的方法使火柴燃烧起来,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改变物体的。
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热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
的。
20、“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
(1)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________
(2)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热.________
(3)雪熔化成水时要吸热.________
(4)摩擦生热.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1、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
与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有关.
推理性结
论:
.
推理依据:.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4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
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②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分析】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被压缩后,其密度增大,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间的斥力也会增大,据此判断.
【解答】解:A、由公式ρ=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被压缩后,其密度会变大,故A错误;
B、气体被压缩后,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所以分子间的斥力会变大,故B错误;
CD、快速用力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压缩气体为例,考查了这一过程中气体的密度、分子间斥力、内能、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综合性,值得我们关注.
2、D【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分析】(1)影响内能的因素有质量、温度以及状态等;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3)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解答】解:A、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则0℃的冰也具有内能,故A 正确.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不变,故B正确.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故C正确.
D、因为影响内能的因素有质量、温度和状态,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D.
3、D【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对物体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二是热传递.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是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
故选D.
4、B【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
【解答】解: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机械能的过程,选项说法正确;
C、热机压缩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与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能量的转化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此过程中软木塞的动能和势能都增大,因此机械能增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5、D【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
(3)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与分子的个数、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解答】解: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A错误;
B、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B错误;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C错误;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故D正确.
故选D.
6、A【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
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是石凳从太阳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石凳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
B、快速弯折铁条,对铁条做功,使铁条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B不符合题意.
B、双手因摩擦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是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分析】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解答】解:A、水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和水的质量有关;故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的内能不同;故A 错误;
B、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外界对它做功;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将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8、D【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子的热运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2)用热水袋取暖是发生了热传递,不是做功;
(3)物体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答】解:A、一壶开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故A错误;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液体沸腾时,都是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走在公园里能闻到阵阵花香,主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9、B【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式.
【解答】解:A、锯木板时锯条发烫,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冷水和热水混合成一杯温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C、用铁锤敲打铁块,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流星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考点】内能的概念;物体内能的改变.
【分析】要解决本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的动能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2)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
【解答】解:一切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A、B说法都错了.
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了物体的内能,即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所以C说法正确.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C.
11、D【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子的热运动;物体内能的改变;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据此判断;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等,据此判断;
(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4)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解答】解:A、在附近就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控制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可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C正确;
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D.
12、C【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2)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A、物体温度升高,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不符合题意.
B、物体放热时温度可能不变,比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C、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则分子的动能就越大,从而物体的内能增加,符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3、(1)本题考查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
飞机机翼横截面上方是圆弧状,下方是直线,飞机运动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形成升力;大气压随海波的升高而降低。
(2)本题考查动能及内能改变的方式。
匀速下滑,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臀部有灼热感是通过摩擦做功,把机械能变为内能。
14、解:
(1)用水冷却鸡蛋,水的温度低,鸡蛋的温度高,存在温度差,内能由温度高的鸡蛋转移到温度低的水,因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减小鸡蛋的内能;
(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0.2kg×10℃=8.4×103J。
故答案为:减小;热传递;8.4×103。
15、解:①“粽叶飘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
②煮粽子时,粽子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粽子的内能增加。
故答案为: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热传递。
16、【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小聪从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同时小聪的臀部感觉热,臀部与滑梯之间摩擦,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他的内能.
故答案为:重力势;做功.
17、【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扩散现象.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有蒸发与沸腾两种方式;
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的蒸发,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附近能闻到肉香是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蒸发;热传递;扩散.
18、【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解答】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19、热传递做功内能内能转移改变量
20、(1)温度(2)热量(3)热量(4)内能
三、实验,探究题
21、(1)物质(物体)温度
(2)质量(或分子多少)质量越大(分子越多),物体的内能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总和越大
(3)①d d的水量比a多、与b、c相同,且温度最高
②ab a的水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