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上课

合集下载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件(共45张PPT)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件(共45张PPT)

(二)古印度文化的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 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0”的起源深受佛教大乘 空宗的影响。其梵文名称 为Sunya,汉语音译为“舜 若”,意译为“空”。
“0”的这一特殊符号就反 映了“一切皆空”这一命 题所留下的痕迹。
(三)传播
1、对东南亚 (1)公元前后,古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 (2)5世纪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及风俗习惯对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①佛教文化渗透东南亚生活方方面面。 ②古代印度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南传佛教)
梵天—创造之神
毗湿奴—保护之神
湿婆—毁灭之神
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崇拜三大神(创造之神梵天即“原人”, 保护之神毗湿奴 , 毁 灭之神湿婆。湿婆既是毁灭者,又是生殖力量的象征)、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 轮回转世。
(二)古印度文化的
(1)四吠陀——古代印度祭司们使用的经书,(婆罗门教的主要经典)也是歌颂神明的 诗集 (2)
形成。
6 、 13-16世 纪统治印度的 王朝。实行伊 斯兰教国家的 政教合一制度。 苏丹集君权和 神权于一身。
古印度政治文明演进(结合纲要下)
A. 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城市国家。 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哈拉帕文明。——印章文字 B. 前1500年,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步占有 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 建立一系列奴隶制小国——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 C. 公元前4世纪,古印度摩揭陀国逐渐征服北印度 的大部分地区,建立孔雀帝国,它是第一个基本统 一印度的政权——佛教兴盛; D. 4-6世纪,印度处于笈多王朝统治时期:第一个 统一的封建王朝——印度教逐渐成为主要宗教。 E. 德里苏丹国是13-16世纪统治印度的王朝---信奉

《南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南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南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和自然资源情况。

2. 了解南亚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和宗教崇奉。

3. 了解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产业。

4. 了解南亚地区的政治体制和国际干系。

二、导学内容1. 南亚地理梗概- 地理位置: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等国家。

- 人口分布: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

- 自然资源: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2. 南亚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南亚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印度河流域文明、莫亚文明等都曾在这里繁荣发展。

- 文化特点:南亚地区拥有多元的文化,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这里广泛传播。

- 宗教崇奉:南亚地区的主要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崇奉在当地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南亚经济发展- 经济现状:南亚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制造业、效劳业等行业。

- 主要产业:南亚地区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纺织业、信息技术等,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

4. 南亚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南亚地区的国家各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其中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 国际干系:南亚地区的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国际干系,如印巴干系、印尼干系等。

三、导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情况。

2. 图片展示:展示南亚地区的地图、风景照片、文化遗产等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个地区。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南亚地区的看法和了解,增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四、导学反馈1. 请学生就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情况进行总结,撰写一篇短文。

2. 请学生就南亚地区的某一方面展开深入钻研,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或展示PPT。

3. 组织学生进行南亚地区的主题钻研,展示钻研效果并进行评选。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上课)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上课)

梳理:阅读课本P30-31,完成下表。
成就
玛雅 文化
印加 文化
阿兹 特克 文化
文字:独特文字 历法:玛雅历(太阳历)—365天为1年,一年18个月,
每个月20天,剩下的5天是“禁忌日” 数学: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
建筑:驿道、太阳庙 医学:使用麻醉剂,进行人体解剖 历法:制定太阳历(1年365天)、太阴历(1年354天) 文字:没有文字,结绳记事
实战演练
【典例研析3】马丘比丘遗址的主要建筑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
宗教区等。这里有沿着陡峭山坡层层开凿建造的房屋、从山顶向各个方向
开凿的供水渠道、各种形状的庙宇、庄严的皇家墓葬,还有日晷、采石地
点等。这反映了( ) A.印加帝国高度发达的城市化水平
B B.印第安人独特的城市规划思想
C.马丘比丘是安第斯地区的经济中心 D.印加文化继承了玛雅文化的精华
梳理:阅读P28,完成下表。
领域
代表性成就
科技 【公元前5世纪前后】,出现青铜器,稍后铁器出现
天文 【7世纪】,修建瞻星台
史学
【12世纪】《三国史记》:朝鲜半岛现存最早史书 【15世纪】《高丽史》:模仿中国史书体例
文字 【15世纪】世宗大王在汉字基础上创造谚文
乐舞
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南北朝时期的中国 宫廷中已有朝鲜半岛乐舞
思考:联系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隔绝、封闭的文化必然会衰败毁灭 文明的交流会促进文化进步、文明多样性的发展
➢ 对不同文明的认识: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
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 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 红、生机盎然。

《东南亚上课》课件

《东南亚上课》课件

三、东南亚的文化
1
宗教和传统
分析东南亚各国的主要宗教和文化传统。
2
风俗和习惯
探讨东南亚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如节日庆典和礼仪。
3
饮食文化
品味东南亚的美食,如泰国的辣椒螃蟹和越南的越南春卷。
4
艺术和文学
介绍东南亚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学传统。
四、东南亚经济
地理位置和资源
探索东南亚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经济的 影响。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探讨东南亚的各个方面, 包括文化、经济、政治 和地区合作等。
二、东南亚各国概况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泰国
介绍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的菲律宾群岛, 了解该国的历史和自然景观。
品味泰国的独特美食、寺庙 和传统文化。
越南
了解越南的悠久历史、美丽 城市和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
《东南亚上课》PPT课件
欢迎来到《东南亚上课》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一起探索东南亚的 令人惊叹的文化、历史、地理和经济。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精彩的旅程吧!
一、介绍
为什么学习东南亚
了解东南亚的多元文化 对于拓宽视野、加深跨 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亚的基本概况
介绍东南亚地理位置、 人口、语言、宗教等基 本背景信息。
产业结构
了解东南亚各国主要的产业领域,如印尼 的农业和越南的制造业。
经济发展历程
回顾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如新加 坡的工业化。
国际贸易和投资
分析东南亚国家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上的地 位和前景。
五、东南亚政治和安全
政治体制和国际关系
评估东南亚各国的政治体制 和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内战和恐怖主义
了解东南亚地区内战和恐怖 主义问题的背景和影响。

南亚-印度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 教学PPT课件

南亚-印度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 教学PPT课件
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 3、下垫面(地形、洋流、海陆位置) 4、人类活动
思 考 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怎样的特点?
全年高温,降水量大,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6-9月为雨季,10月-
次年5月为旱季。
2.南亚的3—5月,为 什么气候特别炎热?
气温(0C)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三大山脉
(2)地势特征: 北部地表崎岖,起
西 高
伏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部地势平坦;

南部高原较平坦,
西部略高,东部略
低。
喜 马
拉 恒

雅山





高 原
高 止

西高止山
德干高原
东高止山
孟买
2、三大气候
高山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1、东亚季风是
思考: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西南风
冬季风向: _东__北__季__风__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风向: _西__南__季__风__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成因
北回归线
南亚一月季风 亚洲
赤道
1月份:东北季风 冷干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亚欧大陆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在南亚
地区偏转成 东风北,为旱季。成因是
1、多民族国家: ⑴概况:多民族国家,其中印度斯坦族、泰米尔族、锡克
族等十几个民族人口较多,占总人口的95%;
⑷措植施被::兴流修域内水植利被工破程坏是严减重,少覆洪盖涝率灾低害,的涵养最水主源要能的力措弱施。

南亚(第1课时)七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南亚(第1课时)七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展示提升
1、半球和纬度位置:南亚位于__北__、 _东___半球,位于_热____、_北__温____带。 2、地形:读图7-12及7-13说出,南亚 自北向南分别是哪三大地形区,北部是 _喜_马__拉___雅__山__脉__、中部是恒__河__、__印__度__河__平 原、南部是_德__干__高__原___;南亚地势,_北___ 高__南__低。
第七章 第二节
南亚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 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概况,并能在图上填 绘南亚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了解南亚国家的宗教信仰。
自 主 学 习 一 (阅读教材40、41、45页,独立完成学习一,并在课本上勾画。)
1、海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南部______________中、西段与_______洋之间 的广大地区;它东濒__________,西滨___________,总面积约430万千米2。
2、南亚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______两个印度洋上的岛国。 3、南亚又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4、宗教:南亚是____教和_______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和不丹主要信仰 _____教、印度和尼泊尔主要信仰______教、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主要信仰 __________教。
小组展示
3、南亚又被人们称为_南__亚___次__大__陆___ 或_印___巴__次___大__陆___。
4、宗教:南亚是_佛___教和_印___度___教 的发源地,斯里兰卡和不丹主要信仰 __佛___教、印度和尼泊尔主要信仰 _印___度__教、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主要 信仰_伊___斯__兰____教。

南亚1上课用

南亚1上课用
第2章
第二节
了解地区
南亚
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学习目标
• 1.能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 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 2.能读图说出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 3.运用地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南亚 的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 4.运用图表说出南亚热点季风气候的 特点。
南亚的位置
喜 马 拉
雅 山
阿 拉 伯 海 拉 湾 孟 加
6--9月:
为——季。


为——季。 旱


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西南季风较弱的年份: 来得晚、退得早 造成 旱灾
西南季风较强得年份: 来得早、退得晚 造成 水灾
读图回答:
1.全年气温均在 20 度以 上,说明全年气温 较高, 地处 热 带(五带)。
2. 降水量超过 200毫米的 月份有 6 、 7 、8 、9 。 原因是受 西南 季风影 响,为 雨 季;而其它月 份降水较少,为 旱 季。 3. 孟买的气候类型是 : 热带季风 气候。


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一月
高压区
亚洲大陆: 气温低、气压高 印度洋: 气温高、气压低 风从大陆 吹向海洋 形成东北季风
低压区
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七月
低压区
亚洲大陆: 气温高、气压低 印度洋: 气温低、气压高 风从海洋 吹向大陆 形成西南季风
高压区
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0月--次年5月:雨
马 尔 代 夫
斯里兰卡
课本P42活动题2
三大地形区
喜马拉雅山
印度河平原 恒河平原
德 干 高 原
北部: 喜马拉雅山 中部: 印度河平原 恒河平原
南部: 德干高原

七年级地理《南亚》课件

七年级地理《南亚》课件

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概况
01
南亚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
力之一。
主要服务领域
02
南亚地区的服务业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商务服务、金融、旅游
等领域。
服务业发展挑战
03
虽然南亚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人才
短缺、技术落后、市场机制不完善等。
05
南亚的旅游景点
印度旅游景点
孟加拉国文化
孟加拉语
孟加拉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文 学和媒体的主要语言。
孟加拉国文学
以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为特点 ,代表作品有《金色的孟加拉 》和《红颜血泪》。
孟加拉国艺术
以绘画、雕塑和手工艺品为主 ,代表作品有《金色孟加拉》 和《孟加拉之舞》。
孟加拉国音乐
以传统乐器和民间音乐为主, 如塔布拉鼓和笛子。

巴基斯坦文化
01
02
03
04
伊斯兰教
巴基斯坦的主要宗教,对巴基 斯坦的社会、道德和艺术有着
深远的影响。
巴基斯坦电影
以其音乐和家庭题材电影著称 ,如《永恒的爱情》和《巴哈
依》。
巴基斯坦美食
以其香料和辣味著称,如咖喱 和烤肉。
巴基斯坦文学
以乌尔都语和英语为主要语言 ,代表作品有《草》和《巴基斯坦的命运》。
巴基斯坦
人口数量
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人口 第二多的国家,人口数量 超过2亿。
经济情况
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 ,同时也有一定规模的手 工业和制造业。
文化传统
巴基斯坦文化深受伊斯兰 教影响,有着独特的艺术 、音乐和文学传统。
孟加拉国
人口数量
孟加拉国是南亚地区人口第三多的国 家,人口数量超过1.6亿。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南亚》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南亚》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

第二节《南亚》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能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通过学习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能归纳出南亚地势及地形特点。

3.通过学习能运用“南亚两季主要风向和降水量分布”图及“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南亚的气候类型、特点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通过学习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能指出南亚水稻、小麦、黄麻、棉花的分布地区及影响因素。

5.通过学习能描述出南亚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并能举例说出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重、难点:重点:1.南亚的位置、范围及地形特点。

2.南亚的气候及特征和影响。

难点:南亚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成因及影响。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西游记》动画,同学们看过这部电视剧吗?你知道玄奘到哪里取经吗?这就是南亚,这里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宏伟的建筑和佛教塑像雕刻艺术,早已令我们心驰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亚。

二、自主学习(一)位置与国家1.位置:学生:自读课本,在“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上,对下列问题进行讨论:①请同学们用红笔描出南亚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界线;用蓝笔描出印度半岛的的海岸线;再用红笔描出北回归线。

②南亚位于什么山脉和什么大洋之间?③东西分别濒临什么海湾和海?④南亚大部分地区纬度位置如何?北回归线穿过本区的什么部位?总结:南亚位于亚州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总面面积430万千米2。

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2.国家:教师:南亚一共有几个国家?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哪些国家属于岛国?学生:在“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上,找出南亚所有的国家并请学生代表陈述:南亚共有7各国家,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印度(新德里)、尼泊尔(加德满都)、不丹(廷布),两个岛国分别是马尔代夫(马累)和斯里兰卡(科伦坡)。

教师补充:南亚7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泊尔和不丹属于内陆国,还有一个地区是克什米尔地区。

《南亚》说课稿7篇

《南亚》说课稿7篇

【推荐】《南亚》说课稿7篇《南亚》说课稿篇1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东南亚,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东南亚》是(鲁教版)《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

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2、本课地位: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目较多。

由于它是我们相邻,为此容易与我国西南地区融合在一块进行考察,加大了它的难度。

3、教学目标:(1)、能说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2)、能说出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含义和重要性(3)、能说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4)、能说出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以及山河分布规律4。

教学重、难点: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说教法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学案导学:提前发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做到重点和难点提前感知,有助于优生的培养。

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教学用具:多媒体或使用东南亚地形图、世界地图三、说学法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南亚教案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南亚教案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南亚教案南亚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找出南亚的国家和首都。

②通过读图理解南亚的位置,在图上能够找出主要半岛、岛屿及临海。

③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④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阅读材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地形和河流的相互关系。

教学媒体:PowerPoint课件教学方法:先学后教,课堂检测;讲述法、自学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通过多媒体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片段;以此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自然导入新课内容。

引入新课:刚刚我们观看的是什么电视剧里的片段?那同学们知道有关“西游记”的故事吗?XXX师徒四人是到哪里去取经的?去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南亚。

南亚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亚。

2、讲授新课课件展示:展示南亚研究目标,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使学生领会研究目标要求。

一、南亚次大陆1、位置和规模过渡:那我们首先就来研究南亚的位置和规模。

1课件展示:展示南亚位置图,学生对照提出问题进行自学,通过阅读教材和读图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南亚与亚洲哪些国家相邻?南亚大致位于°—35°N之间;与东部的缅甸、北部的中国、西部的伊朗和阿富汗相邻。

2)南亚大体位于甚么山脉和甚么大洋之间?工具各濒临哪些海域?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教师小结: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在60°E~XXX之间,°~35°N之间,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区域地理南亚课件

区域地理南亚课件

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 才培养。
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建设,提高 研发能力和水平。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 产业创新升级。
04
南亚文化与旅游
多元文化特色及表现形式
宗教多样性
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宗教最为多样的地区之一,包括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多 种宗教,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
语言多样性
合作项目推进情况
南亚各国在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印度与多个国家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研究中心等,促进了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巴基斯坦则通过与国际组织合作,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和技能人才的培养。
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在教育中作用
语言学习
南亚地区语言多样,各国普遍重视语言 学习在教育中的作用。例如,印度将英 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并鼓励学生学习 其他外语;巴基斯坦则将乌尔都语和英 语作为官方语言,并推动学生学习阿拉 伯语和中文等。
04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包 括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环境污染等
02
南亚国家与地区
印度
地理位置与地形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地形多样 ,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等。
气候与自然环境
印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具 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自然环境丰 富多样,拥有广阔的森林、河流和 野生动植物资源。
人口与文化
要的作用。未来,南亚各国将更加注重在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
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
02
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将在南亚地区受到
更多关注。未来,南亚各国将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技能人才培
养质量,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上课用)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上课用)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北坡 注入阿拉伯海 恒河发源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 坡注入孟加拉湾
1、南亚的哪些国家位于山区?
2、哪个国家占有印度河平原大部分?
3、哪个国家占有德干高原和恒河平原的 大部分?
4、哪个国家位于面积较大的岛上?
巴基斯坦
尼泊尔 锡金 不丹 印 度 孟加拉国
南亚的国家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尼泊尔 不丹 锡金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90

1、南亚大体在什么山脉和什么洋之间?
2、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
3、南亚有哪些国家?
3、哪些国家同我国相临?
1、南亚大体在喜马拉雅山和印度洋之间。 2、南亚大部分在北纬10度和北纬30度之间。 3、南亚有三个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 有三个临海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 有两面个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 • • •
峡 人口稠密、华侨众多、人口城市分布特征 印尼人口过亿(爪哇岛) 热带企业化种植园和水稻种植业(自然条 件分析)、锡和石油 东盟的比较优势(劳动力、市场、资源) 新加坡因地制宜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重工业布局在西部的原因 东盟“10+1”、“10+3”
亚洲水稻种植业 • 区位分析(自然:地形、气候; 社会经济:劳力、单产、历史) •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 中国、印度、东南亚、台湾、日 本、美国等水稻分布
哈萨克斯坦
咸海
乌兹别克斯坦
里 海
50°E
吉尔吉斯斯坦 40°N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80°E
中亚五国
• 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原因) • 亚欧之间陆上交通要冲(“丝绸之路”、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 干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宁 夏平原引黄灌溉”、“塔里木河、黑河的 绿洲农业”、“咸海的变迁”、“非洲撒 哈拉边缘”、“以色列地中海农业”) • “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哈、吉、塔、 乌六国) • 里海的“湖海之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南亚》名师教案(第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南亚》名师教案(第2课时)

《南亚》名师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2)了解南亚的宗教及影响。

(3)了解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了解南亚是世界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也是南亚发展最快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将地图上反映的内容表述出来,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和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体会到南亚地区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2)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1)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的影响。

(2)南亚的宗教和人口经济。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南亚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问题)明确:南亚地形可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南部为高原。

地势特征为南北高,中部低。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南亚的气候、宗教社会与人口经济。

二、新课学习(三)一年分三季活动:1.读图说说南亚的气候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喜马拉雅山为高山高原气候,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

讲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

6月—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

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

3月—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

图片展示南亚凉季主要风向、降水量分布及其景观、南亚雨季主要风向、降水量分布及其景观活动:2.印度北部的乞拉朋齐,平均年降水量达1500多毫米,号称“世界雨极”。

说说该地区降水极为丰富的主要原因?(学会读图分析回答)明确:乞拉朋齐北、西、东三面山地环绕,南部向印度洋敞开,有利于西南季风的进入,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高中地理_第二节 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第二节 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南亚、中亚》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工作单位:高二区域地理复习——南亚、中亚学情分析学生初二即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区域世界地理部分遗忘很多,学生复习起来非常吃力,但是毕竟学生的理解力上升,空间想象能力也在高一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有难度,但并不是不能克服。

学生手头的资料:中学地理图文综合指导地图册,我校自己编写的校本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两本材料进行复习,教师注重指导学生看图、用图,将知识点落实到图上。

高中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提到的是某个地区发生了某件事,现在可以让学生将这个地区落实到世界地图上,明确这个地区有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看图能力,完成难度不大。

要求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较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存在差距,需要以一个具体的地区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

学生提前把导学案拿到手,进行充分的预习,针对预习情况,有的放矢,突出重难点,问题会一一解决。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南亚、中亚效果分析本节课通过读图能让学生明确本区的位置以及本地区在世界的位置,直观明了。

通过读图也能让学生更容易记住本地区的地形、河流、气候矿产的分布,展示学生所不熟悉的南亚、中亚的地理景观图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印象,激发学习积极性,并开拓了国际视野。

由自然地理特征推导社会经济特征,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以及思辨能力。

小组讨论题立足于本地区的热点问题,挑选学生易于推理,善于总结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从学生回答上看比较成功。

合作探究案:需要学生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开放性思维要求比较高。

部分学生只答出部分答案,难免在考试中会失分。

随堂检测部分:题目设计的较为简单,选择题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主要是考察南亚、中亚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很好。

需要老师讲解。

初中地理_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能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重点:南亚的三大地形区教学难点:南亚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课时类型:新授课教学用具:多媒体呈现的地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照片,让学生简单说出他们的故事。

从他们取经所去的地方引出南亚,进行导入。

新课讲授1.读“南亚地形”图,找出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阅读教材,说出南亚范围2.指名朗读教材P41的阅读“南亚次大陆”,讨论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区别。

3.读“南亚在亚洲的位置”图,找出南亚在亚洲的方位,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

用自己的话试着描述南亚的海陆位置。

4.在“南亚地形”图上,找出赤道和北回归线,试着说出南亚的纬度位置。

5.读“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找出南亚的7个国家。

让学生上讲台指地图说出。

6.把南亚的国家按海陆位置的特点,看它们分别属于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7.在图上找出南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并说出哪个国家与我国的国界是不连续的,分几段。

8.在图上找出南亚各国的首都和加尔各答、孟买两个城市。

并找学生上台边说边指给其他学生看。

9.读“南亚地形”图,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10.讨论南亚地形分为哪三大地形区,是怎样分布的,各有什么特点。

11.读“南亚沿78°E经线地形剖面图”,对照南亚地形图,说出各部分的地形区名称。

然后归纳南亚的地势特点。

12.读图,找出南亚的两条河流,并在图中进行描绘。

13.找出出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并根据地势判断其流向。

14.对比“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找出印度河和恒河分别流经的国家。

15.归纳小结,完成教材P42活动4。

回顾总结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单独发言,教师补充。

变式训练读“南亚政区图”,回答下题。

1.图中序号与其所在的国家组合中,正确的是()A.①—巴基斯坦B.②—尼泊尔C.③—斯里兰卡D.④—印度2.位于南亚和中国有三段不连续国界的国家是()A.尼泊尔B.孟加拉国C.印度D.巴基斯坦3.有关南亚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A.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B.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C.自西北向东南分为三大地形区D.自西南向东北分为三大地形区4 .印度河干流流经的国家是()A.印度B.巴基斯坦C.孟加拉国D.尼泊尔5.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2)山脉:③_____________(3)半岛、岛屿: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4)濒临海域: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布置作业南亚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地区,为什么世界古代文明能在这个地区兴起?《南亚》学情分析《南亚》这一节是学生在学习完了《认识大洲》这一单元和《了解地区》的《东南亚》这一节之后来安排的。

初中地理教案 南亚

初中地理教案 南亚

初中地理教案南亚【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 掌握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 知道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 清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 了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 以安拉阿巴德为例,分析南亚的气候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印度的人口问题的认识,了解我国方案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 了解印度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技术在工业中的比重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振兴祖国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东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工业【教学难点】- 东南亚的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 西南季风对东南亚农业的影响【教学准备】- 地图、图片、PPT等教学资源【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南亚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介绍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并填在地图上。

3. 课堂讲解- 讲解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包括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的特点。

- 讲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以及西南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

4.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分布,以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5. 课堂总结- 总结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农作物和工业等特点。

6. 课后作业- 让学生绘制南亚地形图,并写一篇关于南亚的日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南亚的地形、气候、农作物和工业等特点。

“南亚”教学中应抓住的亮点

“南亚”教学中应抓住的亮点


褶皱 山前 拗 陷地 带 。原 为 阿拉 伯 海 和 孟 加拉 湾 的一 部分 ,
可缺 少 的条 件 。
由印度河 、 恒河及布拉马普特拉河等 冲积而成 印度河一恒
河平 原 , 两个 平原 几 乎 连 成一 片 , 称 印度 斯 坦 平原 ; 起 又 西 阿拉 伯海 岸 , 到那 加 山 , 东 西部 主要 在 巴基 斯 坦 境 内 , 印 称 度河 平原 ; 东部 主要 在 印度境 内 , 恒河 平 原 。平 原 上地 势 称 低平 开 阔 、 网密集 , 于农 田灌 溉 , 河 利 土层 深 厚 、 质肥 沃 . 土 是南 亚最 重要 的农 耕 地带 。
亮点 3三 大 河流 各具 特 色 :
() 1印度 河 。南 亚 第一 大河 , 源于 我 国西藏 冈底 斯 山 发 之西 , 上游 为 象 泉河 和 狮 泉河 。流 经 克什 米 尔 、 巴基 斯 坦 , 注 入 阿拉 伯海 。全 长 3 8 0千米 ,流域 面积 约 9 万平 方 千 1 6 米 。 印度 河是 巴基 斯 坦 最重 要 的灌 溉水 源 , 印度 河 平 原大 部 分位 于 巴基 斯 坦 境 内 , 巴基 斯 坦最 重 要 的农 业 地 区之 为 盛 产小 麦 和棉 花 。 下游 三 角洲 地 区有水 稻 种植 。 在 由于 气候 十分 干燥 , 量 变率 又 大 , 此灌 溉成 为农 业 生 产 不 雨 因
维普资讯 教 材ຫໍສະໝຸດ 新 析 \ 、、
_一
占 ‘ 亚 ’ 学 中应 抓 住 的 : ‘ 南 ’ 教
●尹辅 朝/ 云南省楚雄 师范 学院( 5 0 ) 6 00 7
亮点 1别 具 一格 的三 大构 造 地形 单 元 :
( ) 部 山地 为第 三 纪褶 皱 山 系, 世 界 上 最 年轻 、 1北 属 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和宗教
1、人口数量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三个国家人口超过 一亿。以 白色人种为主,
2、三大宗教
佛教为主: 印度教为主: 伊斯兰教为主:
斯里兰卡 印度、尼泊尔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印度
泰姬陵
大 街 上 悠 闲 的 牛
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
传统的印度调味品
传统的印度薄面饼恰巴提
A、大致经纬度
纬度 0º-35ºN
经度 60ºE-90ºE
B、海陆位置 南亚位于 喜马拉雅山 山脉和 印度洋 (洋)之间。
东部濒临 孟加拉湾 西部濒临 阿拉伯海
C.板块位置
2、范围:国家与首都
A、南亚有哪些国家? 内陆国: 尼泊尔、不丹
临海国: 巴基斯坦、 印度、孟加拉国
岛 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由于南亚北部有高大的 山脉屏障,阻挡了北方冷空 气,所以气温要比同纬度其它 地区偏高。
5、河流:
印度河
发源地----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北坡 流 经-----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是巴基斯 坦重要的灌溉水源 注 入-----阿拉伯海
恒河
发源地-----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
流经-----流经恒河平原,大部分在印度境 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与布拉马普特拉河 汇合 注入------孟加拉湾
(2)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 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湿黄麻
(3)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使于 原科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 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 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 的)技术工人。
(1)说出甲河中下游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 (2)指出乙地气温最热的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 份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丙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产地,分析其 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电力、钢铁、机械航空、汽车制造、 纺织、电子等。
(3)印度钢铁工业与纺织工业分布与 原料产地的关系
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
印度的工业部门
分布
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德干高原东 北部
煤、铁、锰丰富,矿 区邻近
棉纺工业 孟买
靠近最主要的棉产区
麻纺工业 加尔各答
黄麻产地
电子工业 班加罗尔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靠近 高等院校,科技发达
• (1)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无结冰 期;流速较缓。 (2)5月和7月;5月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 太阳辐射强。乙地7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且受地形的抬升作用。 (3)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少,光照强;有灌 溉水源;河流冲积平原,土质疏松,地形平坦。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019年,印度人口为13.24亿。
未来的人口第一大国
1(2 人口/亿)
10
10.1
8.5 8
6.9
6
5.5
4.4 4 3.6
2
0
1951年 1961年 1971年 1981年 1991年 2000年
(印度人口的增长)
推算到2040 年, 印度将超过中国成 为世界人口第一大 国。 两大压力:
南亚
一、自然地理概况
“南亚”与“南亚次大陆”
• 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 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 亚。
•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 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 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 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 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60º
90º 35º 1、地理位置
布拉马普特拉河
发源地-----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在中 国境内称为雅鲁藏布江 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 注入------孟加拉湾
恒河
布拉马普 特拉河流
23.50N
思考 印度河、恒河补给有何不同?
印度河
高山冰雪 融水为主
恒河
恒 河 雨水为主
700E
900E
6、南亚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严重:地震、滑坡、泥石流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4分)
2: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6 分)
3: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6分)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 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 量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 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1—4题。
3.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 是( C ) 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
4.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
化是( B)
A.逐渐减少 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C.逐渐增加 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 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 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右图为甲城市的气 候资料。
降水充足,平原地形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 河上游地北部
而分布在干燥少雨

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 山坡(东北部)
坡地多雨及排水顺畅
黄麻 恒河三角洲
低平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
3、印度的工业 (1)印度主要的矿产资源及
分布煤、铁、锰(德干高原东北
部)
(2)印度主要工业部门与工业区
B、哪些国家同我国相临?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
3、地形与地势
(2)、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①北部山地:地表崎岖,起伏 大,山地的垂直变化明显。
②中部平原:地势平坦,由印度 河和恒河冲积而成,
③南部高原:低矮和缓的德干高 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思考? 南部——德干高原 地势起伏和缓
(1)请说明形成这种地貌的原因。 (2)据图描述德干高原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依据?
(1)德干高原由于形成时间古老,长期 接受外力的侵蚀,地表趋于平坦,起 伏和缓。 (2)德干高原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依据:由德干高原上河流的流向自西 北流向东南可以判断。
4、、气候
主要类型与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西北部印度河 流域; 高原山地气候: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西北兴都 库什山脉等。
塔尔沙漠(印度沙漠)成因: 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②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 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 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想一想
❖从纬度位置看,南亚大部分地 区应属于热带以及亚热带气候, 但实际上南亚地区比同纬度其 它地区温度偏高,热带气候占 了大部分面积,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状况?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较快
2、印度的农业
1、自然条件
耕地面积大,地形平坦开阔,雨 热同期,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但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 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特别重要。 2、粮食作物: 水稻、小麦 3、经济作物:黄麻、茶叶、棉花
印度的农业
种类
分布
主要分布原因
水稻
东北部,半岛东西两 侧的沿海地区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1—4题。
1.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D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2、旱涝灾害频发
被迫到远处取水的印度妇女
3、孟加拉国多受热带风暴、飓风袭击
分析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多洪涝 灾害的自然原因?
⑴地形: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⑵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 夏秋多飓风活动; ⑶水文: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大 河流经入海,水网密布;7—9月的雨季, 孟加拉湾潮水上涨,海水顶托; ⑷植被:流域内植被坏严重,覆盖率低, 涵养水源能力弱。破
1988年8月20日: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发生里氏6.6级地震,造成至少1450人死亡。 1991年10月19日:印度北部发生烈度7.0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2000人丧生。 1993年9月30日: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拉杜尔发生烈度6.0级地震,导致1万人死亡, 数千人受伤。 1997年5月22日:中央邦的贾巴尔普尔发生地震,43人死亡,1000人受伤。 1999年4月23日:地处北方邦喜马拉雅山的杰莫利发生里氏6.8级地震,110人死亡, 300人受伤。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9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死者逾8.6万人
(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凉、 热、雨三季,每年的10月—次年的 2月为凉季节,3—5月为热季节, 6—9月为雨季
(2)最热月为 5 月的原因
①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 角大,太阳辐射强;
②西南季风还没有到来,天气晴朗,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该地为何最热月份不在7月? ③北面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7月云雨量大,削弱太阳辐射多,阻挡了冷气流的南下形成半岛上特 降水造成的降温幅度较大。 有的热季
南亚地区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降水的地区差异大;
南部半岛沿海多,内陆少;
北部地区由西向东增多,东北最 多,西北部最少,
乞拉朋齐位于山地、丘陵的迎风 坡位置,西南季风带来印度洋的 暖湿气流,遇地形阻挡抬升,形 成丰富的地形雨。年平均降水量 达到10935毫米,被称为世界的 “雨极”或“湿极”。
热带沙漠气候
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区;南部
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原子能、航天,
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国)。
城市:
首都,交通枢纽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