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局教育发展三年规划与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汇编.doc
2023年学校“三问三思三比”活动方案范文

2023年学校“三问三思三比”活动方案范文一、活动背景及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课余活动逐渐多样化。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学生渐渐缺失了对生活、学习和人生的一些重要思考。
因此,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我们计划在2023年举办一次名为“三问三思三比”的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开展思辨讨论和比较研究,促使学生思考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以及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学生将能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拓宽视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二、活动内容及步骤1. 开展学科问题研究(一问)为了引导学生对学科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将在不同学科中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选题研究。
学生将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知识选择一个学科问题,深入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份综合性研究报告。
学生可以通过图表、实验数据、调查问卷等形式展示研究结果。
2. 进行思辨讨论(二问)在完成学科问题研究后,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进行思辨讨论。
每个小组将由来自不同学科和背景的学生组成。
讨论将根据学科问题的不同,提出具体的问题,并通过辩论等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
讨论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进行比较研究(三比)在思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将会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将选取若干个与学科问题相关的不同学科进行对比,以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学生将会分析和比较这些学科在解决问题时的方法、理论和实践的差异和共同点。
4. 进行成果展示和评选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将根据研究报告、思辨讨论和比较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
学生可以选择口头演讲、海报展示、视频展示等形式进行展示。
评委将结合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展示效果,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级。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5月至6月活动地点:学校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四、活动意义与价值1.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和开展思辨讨论,活动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2023年学校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方案

2023年学校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2023年学校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一、活动目标:通过“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1. “三问”环节:(1) 成立问题研究小组:学校将组织学生自愿参与问题研究小组,定期讨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并找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2) 发布问题:问题研究小组将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通过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等形式发布。
(3) 学生自主提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关注点,自主提出问题,并向问题研究小组提交。
(4) 问题筛选和整理:问题研究小组负责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并确定参与解答的问题。
2. “三解”环节:(1) 规划解答方式:问题研究小组将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度,确定解答的方式,如专家解答、学生团队解答等。
(2) 团队解答:学校将组织学生团队参与问题的解答。
学生团队可以在问题研究小组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讨论和解答。
(3) 专家解答:学校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问题的解答,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意见。
(4) 解答发布:问题研究小组负责将问题的解答整理成文,通过校园报纸、学校网站等形式发布。
3. “三建”环节:(1) 提供建议:学校将邀请问题研究小组和解答团队的学生,向学校提供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和改进建议。
(2) 学校改进:学校将认真研究学生提出的建议,将合理的建议融入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改革中,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4. “三促”环节:(1) 学生能力培养:学校将开设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3) 各类资源支持:学校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各类资源支持,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网络设施等,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2023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

2023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活动方案:2023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一、活动背景及目的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被逐渐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深入探索和思考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并为改革探索解决方案。
因此,设计了“2023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旨在通过对教体系统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问询、解决和建设,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活动内容1. 三问:对教体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的问询。
(1)教育质量问题:针对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学业压力过重等问题,了解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
(2)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探讨教师的职业发展、待遇、培训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方案。
(3)教育资源分配问题:调查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城乡差距、学校建设等问题,提出改善方案。
2. 三解:对教体系统的问题进行解决措施的提出。
(1)教育质量问题的解决: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考核体系,加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
(2)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解决: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提升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
(3)教育资源分配问题的解决: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差距。
3. 三建:对教体系统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建设。
(1)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建立更加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2)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高师资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
(3)教育资源的建设: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完善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机制。
4. 三促: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1)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加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2)教育与职业发展的互动:加强教育与职业发展的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3)教育与社会服务的互动:加强教育与社会服务的衔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开展“三进三问三解三促”活动

开展“三进三问三解三促”活动各直属党支部,局各督导组:为扎实推进我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到群众中去联系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基层基础,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凝心聚力促发展。
按照《教体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县直属党组织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进三问三解三促”活动。
一、指导思想以务实为民清廉为主题,大力弘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践特色,通过到一线体察民情,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民意,着力解决教育发展难题、解决学校内的矛盾、解决师生困难,为办好风清气正、规范有序、和谐公平、质量优良的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二、活动内容“三进三问”,就是进基层一线、进边远学校、进班级课堂,问政于教职工、问计于师生、问需于师生。
“三解三促”,就是着力解决教育发展难题、解决学校内的矛盾、解决师生困难,促进学校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促进师生关系更和谐、促进学校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具体措施各基层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身入心入,带着感情,下到基层一线,察民情、听民意、问民计、解民忧,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化矛盾、护稳定、促和谐,发挥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作用,营造党群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宣讲政策,宣传教育群众。
各基层党员干部要通过与群众交谈、开座谈会、上党课等多种方式,大力宣讲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大政方针。
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意见;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群众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县委对活动的部署安排;围绕解决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围绕余干教育发展大计,宣传办好风清气正、规范有序、和谐公平、质量优良的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作用、意义等。
通过宣传,使群众了解政策、支持发展、参与活动。
2024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

2024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____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活动背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体系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推动教育体系的发展,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名为“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解决一些教育领域的难题,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活动目的:1. 提高教育体制改革的透明度和民主参与度;2. 解决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难题和矛盾;3. 推动教育体系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活动内容:一、三问:1. 问题征集:我们将面向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征集与教育体制改革相关的问题。
问题可以涉及教育质量、学校管理、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2. 问题筛选:通过专家评审和民意调查,对征集到的问题进行筛选,选出最具代表性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问题讨论:选出的问题将组织专家、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等各方代表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路径。
二、三解:1. 解决方案征集:针对在问题讨论中确定的问题,我们将面向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征集解决方案。
方案可以来自于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等各方。
2. 方案评选:通过专家评审和民意调查,对征集到的解决方案进行评选,选出最具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方案。
3. 方案实施:选出的解决方案将由相关部门进行具体的实施,包括政策调整、课程改革、学校管理优化等。
三、三建:1.学校建设:通过评估和改进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教育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2.师资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估,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3.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共享,解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实现公平教育的目标。
四、三促:1.创新促进:鼓励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创新教育实践和探索,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质课程的开发。
学校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方案学校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我们需要充分准备和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一、“三问”环节实施方案
提出问题要针对学校的发展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明确调查问卷的范围和对象,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建议在学习班级、课堂、教职工会议等场合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教师和家长都能参与其中,形成多方面的反馈和意见。
二、“三解”环节实施方案
问题归纳总结阶段要将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原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要确保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制定,同时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配合。
三、“三建”环节实施方案
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具体实施步骤,确保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建议参与者要积极互动,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共识和团队合作,共同推动方案的实施。
四、“三促”环节实施方案
促进问题解决要注重宣传和宣传效果的扩大,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和媒体参与,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
同时要定期跟踪检查和评估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相信学校“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一定能圆满成功,为学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学校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方案

2023年学校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2023年学校将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以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品质。
具体目标如下:1. “三问”: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家长调研等形式,了解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疑问和需求。
2. “三解”:针对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疑问和需求,提供解答和帮助,使他们能够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政策和实施方案。
3. “三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建设符合学校特色和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环境。
4. “三促”:通过推动学校教职工的学习研讨、专业提升和教育教学成果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和提升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1. “三问”环节:1.1 建立教师一对一指导制度,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疑问和需求。
1.2 组织学生代表会议,邀请学生代表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讨论,搜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1.3 建立家长问卷调查制度,定期对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的评价和建议。
2. “三解”环节:2.1 设立互动问答平台,邀请专家和教师回答学生和家长的疑问。
2.2 定期举办家长会议,讲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政策和实施方案,并回答家长的疑问。
2.3 开设教师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解答疑问的能力。
3. “三建”环节:3.1 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科学规划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
3.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3 优化教学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4. “三促”环节:4.1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2 设立教学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

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方案名称: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方案内容:一、活动名称:三问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一系列问卷调查,了解教体系统内在问题的根源,为问题解决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意见。
活动过程:1.针对教体系统内各职位人员开展问卷调研;2.调查内容包括工作情况、对教体系统发展的期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3.定期组织数据分析和汇总,形成问题清单。
活动成果:1.明确教体系统内存在的问题和短板;2.提供问题解决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活动名称:三解活动目的:针对教体系统内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和培训,解决问题并提升工作业绩。
活动过程:1.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选取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2.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行业领导等,就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和探讨;3.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教体系统内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活动成果:1.解决教体系统内重点问题;2.提升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素质。
三、活动名称:三建活动目的: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设施建设和课程建设为重点,提升教体系统整体实力。
活动过程:1.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设施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规划方案;2.组织项目投资、资源整合和执行监督;3.定期组织评估和检查,确保建设目标的完成。
活动成果:1.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2.改善学校设施和教育环境;3.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四、活动名称:三促活动目的:以学生发展促进、家校合作促进和社区教育促进为重点,推动教体系统的综合发展。
活动过程:1.开展学生发展的多元化活动,如兴趣爱好培训、素质拓展等;2.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协作机制,加强家长参与教育管理;3.与社区开展合作,共同开展教育活动,提升社区教育水平。
活动成果: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搭建起家校合作的良好桥梁;3.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以上是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的内容。
希望以上方案能够帮助到你。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

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一问:如何激发教体系统内部活力?一解:开展“活力激发”大讨论1.目标设定:通过大讨论,激发教体系统内部活力,提升工作效率。
2.活动流程:第一阶段:各部门、各单位提交活力激发方案,要求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
第二阶段:组织专题讨论会,邀请专家、领导、员工共同参与,对方案进行论证、完善。
第三阶段:评选出优秀方案,进行推广实施。
一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1.目标设定: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
2.措施:设立突出贡献奖、优秀团队奖等,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完善晋升通道,让员工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
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一促:促进内部沟通与合作1.目标设定:通过促进内部沟通与合作,提升教体系统整体效能。
2.措施:建立内部沟通平台,方便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
定期组织跨部门、跨单位的合作项目,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二问:如何提升教体系统服务质量?二解:实施服务质量提升工程1.目标设定:通过实施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教体系统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2.活动流程:第一阶段:对现有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二阶段:制定服务质量提升方案,明确提升措施和时间节点。
第三阶段:对服务质量提升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持续优化服务。
二建:建立服务质量监控体系1.目标设定:通过建立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服务质量持续稳定。
2.措施:设立服务质量监控小组,负责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确保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标准提供服务。
定期公布服务质量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二促:促进教体系统与社会互动1.目标设定:通过促进教体系统与社会互动,提升教体系统社会影响力。
2.措施: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宣传教体系统的好做法、好经验。
开设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
定期举办公开课、讲座等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参与。
2023年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

2023年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和目标教育体育系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体育系统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也逐渐凸显,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为了推动教育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教育体育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制定了2023年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通过三问,深入了解教育体育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2.通过三解,找出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3.通过三建,建设健康发展的教育体育系统。
4.通过三促,促进教育体育事业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1.三问通过组织座谈会、调查研究等形式,深入了解教育体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差距大;(2)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亟待提高;(3)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过度应试教育导致学生身心健康问题。
2.三解通过凝聚智慧、共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策略。
针对教育体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重点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教育资源不均衡,建立完善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分配机制,保障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公平共享;(2)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实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3)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减轻学生过度应试的压力,推行全面素质教育。
3.三建重点建设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的教育体育系统:(1)教育资源建设:合理规划教育资源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2)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研修工作,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建立良好的教师激励机制;(3)教学质量建设:推进全面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三促促进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参与和支持,加强宣传力度,推动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意见

---------------------------------------------------------------范文最新推荐------------------------------------------------------ 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意见各领导、年级组、全体教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局《关于在教育体育系统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的实施意见》(x教体发37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全体教师工作作风,解决学校发展瓶颈,突破学校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学校决定在我校全体教师中开展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学生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促作风、促发展、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
现就本次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夯实“十二五”教育发展基础规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
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和全体教师思想作风教育、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增强管理效能,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和谐校园,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群众,推动我校教育教学事业科学发展。
二、主要任务1、“三问”,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制约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动员全校教师主动进村、进户、进班级、进课堂,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群众的意愿,听取意见建议。
摸清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情况,开展结对帮扶和解决难题办实事活动,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中。
2、“三解”,即: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
围绕社会热点难题和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着眼学校,破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难题,破解师生反1 / 4映最突出的问题,改善师生生活中存在的难题。
LalHSt同时真心实意帮助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实施好“蛋奶工程”、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
以“三个三”活动为载体 助推千阳教育均衡发展

以“三个三”活动为载体助推千阳教育均衡发展“三到三帮三促进”活动开展以来,千阳县教育体育局紧密结合“三问三解”、“六扫除六确立六转变”思想大解放活动及教育工作实际,组织百名教育干部联系千名困难师生,通过对口帮扶、送教下乡、结对帮扶、助学帮困等措施,助推了千阳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对口帮扶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千阳县教体局以全面贯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突破,率先在全市建起了6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针对新办园师资紧缺、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的实际,从县幼儿园抽调了6名业务骨干,下派到新办园任业务园长,指导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培训师资,规范办园,提高了乡镇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为全县幼儿教育规范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送教下乡促进教改实验走向深入。
为了确保“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全面推进,县教体局组织专家深入各实验校走进课堂现场指导,与实验教师零距离、面对面把脉问诊,现场解决教改实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邀请名师现场作课,示范引领,促进了教改实验深入开展。
目前,为项目学校共提供优质示范课32节,累计听课115节,查阅教学设计210余份,征集意见建议20余条,为我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稳步推进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结对帮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深入扎实开展“三到三帮三促进”活动,千阳县教体局将帮扶任务层层分解到基层学校党组织,要求党员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建立起了“一对一”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一对一”帮扶长效机制的建立,为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四是助学帮困助推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县启文小学青年教师张小蓉突发中毒性肝炎之后,县教体局高度重视,发出倡议,1300余名教职员工和部分在校学生慷慨解囊,共计捐款60385元,送去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缓解了张老师的就医困难;在“四个一万”工程资助资金发放仪式上,向全县52名特困学生发放资助金91000元;积极争取宝鸡市第二届“金桥基金”奖励政策,为我县6名特困教师发放奖励资金18000元;在全县28所学校4300名学生中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营养餐计划,使各项惠民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实。
关于教育系统“三抓三促”行动实施方案

关于教育系统“三抓三促”行动实施方案“三抓三促”行动是指教育部门在教育体制改革中提出的一项具体行动计划。
它的具体意义在于,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
下面是我对“三抓三促”行动实施方案的一些思考。
第一抓: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建设多元评价体系,培养爱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素质、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升华。
第二抓: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好是保障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证。
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素养,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鼓励教师根据学生需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抓:促进高校建设深度发展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所在。
需要建立完善的大学课程与教学信息、评价渠道与系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加强国际化和产业化合作,推动高等教育深度发展。
同时,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培养,突破传统思维和封闭思路,推动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和成长。
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促进高校建设深度发展。
这些重要任务都是“三抓三促”行动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实施方面,需要各级上下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全面发展。
“三抓三促”行动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实施的核心目标是促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1. 推行综合素质教育,打造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全面发展,增强负责任的社会意识和担当精神。
2. 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设置,打破课程的学科壁垒,推进跨学科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023年学校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方案

2023年学校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我们学校决定在____年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
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2. 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精神和社会参与能力;4. 加强学校与家庭、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促进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二、活动内容和方式“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包括三个阶段:提问阶段、解答阶段和建设阶段,每个阶段包含三个具体的实施环节:问题发现与提出、问题解决与实践、成果展示与推广。
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如下:1. 提问阶段(1) 问题发现与提出活动开始前,组织学生开展调研和讨论,探讨社会、教育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2) 问题征集与评选学校设立问题征集平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由专家评选出一批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作为活动的主题。
(3) 问题导向教学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课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解答阶段(1) 问题解决与实践学校邀请专家、企业家和社会组织等参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估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后,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估。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优秀的项目,并组织成果展览和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成果推广与应用学校鼓励学生将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与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对接和合作,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3. 建设阶段(1) 学校资源建设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三问三解三建三促调研报告

关于“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调研报告陇县水政监察大队队长杨铁旦根据局党组统一安排部署,我单位对天成范家营村进行了帮扶前期的工作调研,深入范家营村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听取村两委会对本村情况的汇报和发展经济的设想与建议;深入15户农民家中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样调研。
综合思考,该村的具体情况和帮扶思路如下:一、开展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
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
通过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
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范家营村基本情况范家营村地处陇县天成镇蒲峪河南岸,距县城10公里。
全村3个村民小组,全村3097户1087人。
其中党员32名。
耕地面积1840亩,以烤烟、果品、畜牧、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果品、烤烟产业成效显著,休闲观光型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以雷音山景区开发为重点的旅游产业成为天成以至全县旅游业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里背靠关山,面对蒲水,山水风光自然天成。
非子牧马,流芳千秋,尚书故里,人杰地灵,关山月夜,玄蒲名薮,跻身于陇州八景,著名影星巩俐从这里走向世界。
这里是丝绸古道,雄关锁钥、林海茫茫、秀山碧水、物产丰富,水果药材享誉西北。
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230元。
2010年范家营村被列为宝鸡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村,2011年评为市级卫生村、先进基层党组织,陇县休闲观光型新农村示范村。
2023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

2023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活动主题:2023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时间:2023年2月至6月活动地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机构和体育场馆活动目标:1. 提高教体系统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2. 推动教体融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
3. 建立并完善教体系统的各类制度,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活动内容:一、三问:1. 教育问题问:通过开展座谈会、论坛等形式,邀请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当前教育体制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2. 体育问题问:组织运动员、教练员等参与者进行专题讨论,研究当前体育运动发展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3. 教体融合问题问:召开教育和体育相关机构的代表会议,讨论教育与体育的融合发展问题,寻找合作路径。
二、三解:1. 教育问题解:推广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了解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
2. 体育问题解:加强体育项目培训和指导,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技能和指导水平。
通过组织专业培训班、技术指导活动等形式,提升教练员的专业水平,推动体育项目的发展。
3. 教体融合问题解:建立教育和体育的沟通渠道,加强跨学科融合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开展合作研究项目、跨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等形式,促进教育和体育的融合发展。
三、三建:1. 建立教育管理机制:完善教育机构的管理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通过加强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2. 建设体育设施:增加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的建设,改善体育运动的条件。
通过公共和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3. 建立教体合作机制:建立教育和体育相关机构的合作机制,促进教育和体育的深度融合。
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设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促进教育和体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三促:1. 促进教师发展:提供教育教学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提高专业水平。
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

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概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促进我校教体系统的发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本次活动以“三问三解三建三促”为主题,旨在通过问政问需,解难释疑,建言献策,促进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三问:在一定时段内,通过面向全体师生、家长、社会公众等各类人群广泛征求与教体系统相关的问题,如校园安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学科建设、教学质量、课外活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线上线下的询问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专项研究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二、三解:结合第一阶段问政问需收集的问题,组织有关学术、行政、教育教学、课程等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疑,为广大师生宣传传统文化、各种科学知识、正确的心理态度、行为方式等,并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专业建议。
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解答疑问,清晰指明教体工作的基本法律法规,明确学校教体系统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三建:根据以上两个阶段的工作,探讨和制定教体改革与发展规划,包括教学改革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科发展规划、文化建设规划等。
依据问题及其解答,制定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同时加强体育场馆、校园安保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校园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四、三促:通过以上三步骤的工作,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师生之间、校方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以此达到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目标。
方案实施:本活动方案的实施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征集问题和建议。
组织以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公众为主要参与者的问政问需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广泛收集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问题和建议,形成第一批问题清单。
第二阶段:问题解答和专家建议。
依据第一阶段征集的问题清单,征集专家进行问题解答和建议,解决广大师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同时,向广大师生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及实用知识,推广科学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体局教育发展三年规划

教体局教育发展三年规划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教育作为国家的根本,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全面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教体局制定了以下教育发展三年规划,旨在从多个方面推动教育的全面进步。
一、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们将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人口分布,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确保每个地区都能拥有适应其需求的学校和教育设施。
同时,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这些地方的教育资源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们将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定向培养、在职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同时,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三、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我们将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材内容,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
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加强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正、多元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四、信息技术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将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教育教学的智能化、个性化水平。
同时,加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五、教育管理改革教育管理改革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推动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完善教育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同时,加强教育督导和评估,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和反馈机制,确保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六、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三年规划

教育工作三年规划目标1.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增加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增加学校知名度:通过开展各种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学校在社区和教育界的知名度。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4. 推动教育改革: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策略1. 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信息技术和跨学科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2. 增加教育资源: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购买更多先进的教育设备和工具,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和资源。
3. 加强宣传和推广:组织学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和社区成员参观学校,并展示学校的教育成果和特色。
4. 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建立在线平台或应用程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更便捷的教学和研究资源。
5. 参与教育改革: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教育改革活动,向政府提出合理建议,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行动计划1. 第一年:- 建立教师培训计划,包括定期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
- 更新学校设备和工具,提供更好的研究资源。
- 组织学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和社区成员参观学校。
2. 第二年:- 推广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信息技术和跨学科教学。
- 建立师生互动平台,提供在线研究资源和交流机会。
-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购买更多教育设备和工具。
3. 第三年:- 参与政府组织的教育改革活动,向政府提出合理建议。
- 继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通过各种宣传和推广活动。
结论通过执行以上策略和计划,我们将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这将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体局教育发展三年规划与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汇编教体局教育发展三年规划一、总体方针以向高校输送大批高质量的优秀学生、向社会输送大批受过良好技能培训的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扩大城区教育规模,调整城乡教育布局,完善各种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打造教师精英队伍,建设窗口示范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水平,重铸汝南教育辉煌。
二、规划内容围绕“一年调整、三年突破、六年争先进”的发展目标,确定“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
通过抓班子,实现中、小学校长全员竞争上岗;带队伍,激活高中、初中、小学教师队伍;抓调整,结合新城区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3年内在新城区建设1所普通高中、1—2所初中、2—3所小学;在中心集镇规划和孝初中等10所示范性初中。
达到城区普通高中4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5—6所、小学5—6所、民办幼儿园2所,实现高中、初中向县城聚集,小学合理布局并向乡镇聚集,新增教育资源向县城聚集的目标,推进城乡教育均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进程(一)高中教育。
1、建立高中校长竞聘制度。
高中校长职位空缺,教育体育局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推荐空缺职位2—3名拟任人选,由县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体局共同组织竞聘上岗。
竞聘上岗后由教体局直接管理,对新任校长实行聘任制,聘期三年,年为试用期,经考核合格后正式办理聘任手续;任期内对其实行目标管理,由教体局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县委、县政府,作为其任用依据。
此项工作进行。
2、建立教师正常补充、人员流动机制,激活高中教师队伍。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2—3年的时间,整合我县教师队伍结构。
把汝南高中、汝南二高不适应高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初中任教;把不适应初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小学任教。
从外地普通高中在职教师中招聘39名35岁左右的骨干教师,充实到我县高中教师队伍(其中汝南高中21名,汝南二高14名,双语学校4名)。
县解决编制和工资,津贴、补贴和安家费由学校自己解决。
短期内能快速提高我县高中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高考升学率,提升教育形象,扩大教育影响,激活高中教师队伍。
此项工作XX年2月结束,XX、XX年引进名额,将根据当年县直及汝宁镇空编情况而定。
3、加强高中教研队伍建设。
为加强对高中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教研活动、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将在招聘高中教师时招聘补充7名高中教研员,加强高中教学指导,此项工作XX年2月进行,XX、XX年由退休形成新的空岗,也按照《招聘方案》进行招聘。
4、加快普通高中建设。
XX年在原实验中学北边新建一所占地200亩、拥有90班规模学位5400个普高一所,XX年5月开工建设,XX年投入使用。
XX年前力争再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使我县城区普通高中达到4所,满足我县高中教育需求。
(二)初中教育。
1、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
初中及中心校校长形成职位空缺一律实行竞争上岗。
采取自荐、资格审查、竞职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任命等方式,在全县教育系统内公开选拨,聘期三年。
对新聘的初中校长及中心校校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成任期目标的,继续聘任;完不成任期目标的,不再聘任;对不胜任工作的随时解聘,此制度即将出台,XX年3月完成两所中心校副校长、两所初中副校长的公开竞聘上岗工作。
2、建设示范性初中。
按照教育部要求“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XX年前,把部分乡(镇)存在的二所或三所初中逐渐合并成一所,按年级分校区就读。
既可解决两校或三校争生源、农村初中教师缺编和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能腾出初中校舍办农村寄宿制小学。
三门闸、三里店初中扩大办学规模,更名为汝南县第几中学,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可向县城新区学校集中。
在中心乡(镇)规划县一中、县三中、和孝初中、老君庙初中、留盆初中、梁祝初中、金铺初中、三门闸初中、王岗初中、官庄初中10所学校为示范性初中,既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又可实现窗口引领、示范带动。
3、招聘初中教师,服务初中教学。
根据XX年形成的空岗,XX年预计招聘初中教师58名,其中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各5名,剩余编制根据需要招聘。
此项工作XX年5月进行。
4、加快城区九年一贯制初中建设。
在新建普高北边新建一所占地面积300亩、拥有初中120班、小学36班规模7620年学位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一所,XX年5月底开工建设,XX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在城西豫洲大道中段新建一所占地300亩、拥有初中部120班、学位6000个、小学36班学位1620个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XX年4月底前开工建设,XX年12月完成建设任务。
达到新城区初中5—6所,实现初中学生向县城集结的目标。
(三)小学教育。
1、实行农村小学校长竞聘选拔制度。
农村小学校长由乡镇中心校参照初中及中心校长竞争上岗条件和程序在本乡镇进行,竞聘结果上报教体局履行任命手续,由各乡镇中心校负责管理,严格按照考核结果用人。
此项工作每年8月份进行。
2、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农村小学。
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XX年年底整合53所小学的基础;XX年整合农村小学45所,保留农村全日制完全小学152所,建设寄宿制小学38所。
高年级学生向由初中腾出所办的寄宿制小学或向县城新城区新建小学集中,只保留部分低年级教学点。
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缺编、学科不配套、课程开不齐的问题。
3、招聘小学教师,充实一线力量。
XX年预计招聘农村小学教师162名,其中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英语教师各17名,语数教师94名。
今后两年招聘小学教师数额将根据每年因形成的空岗而定,但体、音、美专任教师不低于招聘总额的30%。
此项工作每年5月份完成。
4、加快城区小学建设,实现小学教育公平。
随着城市规划调整、新城区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中小学校资源整合,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学生到县城就读。
在城北区天中广场北新建一所占地45亩、拥有30班规模1350个学位寄宿制小学,XX年5月底前开工建设,XX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在城东北区信义路东与王家巷北段新建一所占地45亩、拥有30班规模1350个学位寄宿制小学,XX年3月规划,XX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
把大量的农村小学生吸引到县城上学,部分小学生留在中心集镇就读,让小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实现小学教育公平。
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各领导、年级组、全体教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局《关于在教育体育系统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的实施意见》(教体发【XX】37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全体教师工作作风,解决学校发展瓶颈,突破学校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学校决定在我校全体教师中开展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学生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促作风、促发展、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
现就本次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夯实“十二五”教育发展基础规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
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和全体教师思想作风教育、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增强管理效能,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和谐校园,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群众,推动我校教育教学事业科学发展。
二、主要任务1、“三问”,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制约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动员全校教师主动进村、进户、进班级、进课堂,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群众的意愿,听取意见建议。
摸清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情况,开展结对帮扶和解决难题办实事活动,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中。
2、“三解”,即: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
围绕社会热点难题和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着眼学校,破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难题,破解师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改善师生生活中存在的难题。
同时真心实意帮助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实施好“蛋奶工程”、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
开展“教育公平我先行”为主旨的“教育均衡发展”活动,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操场硬化工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师资培训,推进对口交流,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3、“三建”,即: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
建立服务群众机制,通过问需于民,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在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中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凝聚民心,激发动力。
通过问计于民,对涉及教育发展战略、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咨询各方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决策质量和工作执行力。
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开展以“三访”为抓手的“大下访、大巡查、大化解”活动,建立规范的利益诉求机制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健全规范综治维稳工作体系,及时排查化解影响教育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维护教育安全稳定。
4、“三促”,即:促作风、促发展、促和谐。
教育全体教师要深入群众,全方位服务于群众,认真做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各项工作,以干部作风大转变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破解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以“县局组织建设年”为主线,不断深化“下基层、促落实、树形象”和“为民服务,先锋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管理全体教师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强化为民服务举措,在教育教学中创新争先,以“三亮三比三创三评”活动为载体,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领导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副组长:(德育副校长)成员:(t)、、、、、全体教师参与学习和活动开展。
五、实施步骤1、学习阶段(4月6日—4月20日)学习文件集体讨论制定方案2、实施阶段(4月21日—6月20日)(1)全体教师摸底调查,确定帮扶对象(含贫困家庭、困难学生)(2)针对帮扶对象制定有效的帮扶计划,同时做好民情日记、群众联系卡和民情台账等有关记录工作。
(3)全面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
(4)个教师对本学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实践活动的个人经验、活动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学校。
3、总结阶段(6月21日—7月11日)(1)通过书面材料、家庭走访等形式对本学期帮扶情况做以了解。
(2)对帮扶的情况和效果进行交流汇总并予以评价。
(3)对“三问三解三建三促”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4)对“三问三解三建三促”实践活动优异者表彰奖励。
六、方法措施1、广泛走访群众听取家长、和学生意见,召开座谈会和民意调查的形势,切实感受群众冷暖,确定帮扶对象。
2、深入基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势,进行专题调研。
3、实行蹲点包抓学校党政负责人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蹲点包抓抓,教师要做到有民情日记和台账,群众有干部联系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