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是以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制定为主的职业岗位方向课,同时又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求较强,适合于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基于上述条件,我们尝试在教学中对该课程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并对该方案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课程总体规划
1.课程作用及能力目标确定我们选定了三年制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来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并于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实施。

首先我们明确该课程的作用为担负着帮助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数控机床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数控工艺员岗位迁移的重任,并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该课程的专业、社会能力目标,再结合现有实验实训条件,我们制定了新的授课计划。

新计划重点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增加了查找资料、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编写、工艺文件的整理及归档、数控仿真软件仿真加工等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及顺序也做了较大的调整:由原先的数控车削工艺制订、数控镗铣削加工工艺制订调整为先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学习,再安排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制定学习、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定学习,最后是加工中心加工工艺的制定学习。

2.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按满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知识逻辑排序,以一个个与职业岗位相关典型工作任务构成。

按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工艺路线拟定(含数控加工)及数控加工工序设计为主线,学习从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制定到检查、评价、总结及资料存档全过程。

每一项目均以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教学载体。

例如针对零件工艺路线拟定教学内容设计,先从较简单的花键轴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学习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学习平面槽型凸轮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最后学习较复杂齿轮箱盖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

二、课程实施方法及评价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首先将项目任务书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具有主动权,知道该课程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

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也尽量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多媒体、现场教学等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讲授。

Abstract:“The NC machining process”is an occupation orientation course focused on NC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si-multaneously is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of CN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This paper talks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rses,the aim is to increas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CNC machining process;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Practice Teaching;training tasks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CDIO工程教育理念中的很多观点同样适用于日语语言教学、适用于课程改革。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专业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论,对《日语视听说》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但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改革的效果也需要实践验证,今后笔者将在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评估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国際交流基金.聞くことを教える[M].株式会社ひつじ書房,2008.
[2]宫琳.系统论在专业外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1).[3]樊慧颖.日语视听说新教学模型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09,(1).
[4][美]维多利亚·弗洛姆金,罗伯特罗德曼,等.语言导论[M].沈家煊,等,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5]2010年第2回日本語能力試験結果の概要[A].国際交流基金,日本国際教育支援協会.
[6]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温涛.探索构建一体化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A].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辽教发[2012]130号);《基于CDIO 教育理念的大学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成果之一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张晓光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是以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制定为主的职业岗位方向课,同时又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文就该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能力培养;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64-02
Teaching reform about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the NC machining process”
Zhang Xiaoguang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Department,BaoT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Baotou Inner Mongolia,014030)【教改创新】
. All Rights Reserved.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各个品牌的汽车不断推出新款车型,更新换代速度迅猛,所以近年来汽修专业越来越走俏,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缺口高达数十万人之多。

在此热潮的席卷下,我国各教育层次的教学机构包括大学、高职院校及技工学校等都开设了汽车维修专业。

但国内很多教材内容落后,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高水平的汽车维修人才少之又少。

本文针对这种现状,对于汽修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汽车构造》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希望能为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参考。

汽车维修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有:汽车构造、电气设备、自动变速器、电控发动机、汽车空调、汽车检测以及车身电子等。

《汽车构造》一般放在一年级来学习,是汽修专业最
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学习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

一直以来都存在“让专业水平较高的老师来教《汽车构造》这门课”,还是“让专业水平一般的老师来教《汽车构造》这门课”这种争议,笔者认为,老师的专业水平高低倒不是最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最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

一、加强教材建设,注重内容的更新
《汽车构造》是汽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生是从这门课开始接触到汽车维修这个专业的,所以这门课程在内容上应该既体现汽车构造的基本构造、原理和规律,又能反映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成果和趋势,紧跟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周沛丽
(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广东广州510450)
摘要:《汽车构造》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本文分析了《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提出了多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65-02
1.项目任务教学在给学生发放的项目任务书中,我们就将项目工作内容公布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工作步骤。

在每一个项目结束后,由指定的学生再进行项目工作小结,工作组做出项目总结及小组成果展示。

通过整个过程,学生收获颇多,不仅学会如何收集整理资料,还学会了编写数控加工的技术文件。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让他们对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

除了这些外,也培养了学生自主的在课堂外积累相关专业知识的习惯,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倡导、师生互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本课程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均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讨论教学法。

同学们通过讨论,可以从别人或别的小组获取不同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他人,提高学生交流思想、看法和协作的能力。

3.教学方法选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项目6为例来介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在现场采用讲述、演示、实操方式介绍数控铣床主要技术参数、基本结构、加工特点、加工范围及加工精度,然后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教学课件进一步学习项目6的教学内容,并能在教师引导下完成零件零件数控铣床加工工序设计。

如定位装夹方案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等。

在本课程每一个项目工作中都运用了引导教学为主及讲一点、示范一点、练一点,讨论、总结、互动的单项训练、单项考核教学法。

4.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已编制出了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为了巩固数控加工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当中,我们增加了实训环节,学生要在计算机房用数控仿真加工软件进行虚拟加工。

通过增加这一环节,改变了以前该课程只能纸上谈兵,对与错只能等到学生工作后去验证的被动局面,老师可针对学生在仿真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化辅导。

5.教学考核评价我们对原有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课程中的每一个项目工作完成后,都要进行单项考核。

学习情境所有项目工作及考核结束后,最后进行阶段考查、答辩、评价、总结,使学生对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在学期最后进行综合性的课程考核,并总结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结果分析
教学改革结束之后,我们对学生《数控加工工艺》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积极收集了相关信息。

学生普遍对该教改比较满意,具体表现为。

1.学生认为自己更为主动,学习效果也很好。

2.课程内容的安排更趋合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有所提高。

3.教改之前,学生对数控加工工艺了解少,不知如何去学;教改之后,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表示受益很大。

4.上岗后对工作上手很快,缩短了用人单位培养周期。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改革,都是本着学生受益的原则。

本次教学改革反馈良好,效果显著。

为了使教学理论不断提升,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恳请各位专家不吝指教。

作者简介:张晓光(1979-),女,山西忻州人,讲师,现就职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系,主要从事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教改创新】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