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⑴ 规划分析。
包括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
⑵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
⑶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他环发境展目规标划和、评环价境指保标护。规划 ⑷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关系。
⑸ 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
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⑹ 开展公众参与。
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 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
⑺ 拟定监测、跟踪评价标计,划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
⑻ 评价结论与建议。 价指标。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⑴ 规划分析。 ⑵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⑶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⑷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⑸ 针对各规划方案(包包括括替预代测方和案评)价,不拟同定规环划境方保 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案可(行包的括推替荐代规方划案方)案对。环境 ⑹ 开展公众参与。 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 ⑺ 拟定监测、跟踪评价续计性划的。影响。 ⑻ 评价结论与建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⑴ 规划分析。
⑵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⑶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⑷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识别规划目标、指标、
⑸ 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方括案替(代包方括案替)代,方拟案定)环的境主保
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要可环行境的问推题荐和规环划境方影案响。,按
15.2.3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⑵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分析
①跨界环境因素分析(许多环境影响是跨行政管理 边界的)
②经济因素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分析 ③社会因素与生态压力分析(有些规划影响到当地 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环境); ④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对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的 影响分析 ⑤社会、经济、环境对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能力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规划分析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或评价目标
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修改规划目标 或规划方案
针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评价结论
公众参与 放弃规划
采纳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编写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 实施监测与跟踪评价
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是由 规划编制机 关自行编制 ,或组织专 家或委托具 有资质的评 价机构编制
⑴评价对象不同 ⑵侧重点不同 ⑶评价方法不同 ⑷介入时机不同 ⑸评价者不同
区域开发环 境影响评价 是具有资质 的评价机构 编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⑴ 规划分析。 ⑵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⑶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⑷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⑸ 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 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⑹ 开展公众参与。 ⑺ 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 ⑻ 评价结论与建议。
⑴评价对象不同 ⑵侧重点不同 ⑶评价方法不同 ⑷介入时机不同 ⑸评价者不同
区域环评则针 对总体布局、 选址合理性、 开发规模、产 业定位和环境 保护基础设施 进行分析,侧 重于区域开发 项目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
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规划环评以 定性分析为 主;
⑴评价对象不同 ⑵侧重点不同 ⑶评价方法不同 ⑷介入时机不同 ⑸评价者不同
第15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15.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5.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在规划编制阶段, 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 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 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是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协调环境与发展的一 种途径,隶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范畴。
15.2.2 规划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 、规划的描述
阐明并简要分析规划的编制背景、规划的目标、 规划对象、规划内容、实施方案及其与相关法律、 法规和其他பைடு நூலகம்划的关系。
2 、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按拟定的规划目标,逐项比较分析规划与所在区域、 行业的其他规划(包括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 • 这里尤其应注意拟定规划与两类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2、 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⑵评价方法。 一般有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层次
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对比评价法、环境 承载力分析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⑵ 评价原则
科学、客观、公正原则 早期介入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 编制的初期介入 整体性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一致性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 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可操作性原则: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 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
初步筛选的方法主要有:专家咨询法、类比法、 矩阵法和核查表法等。 ③依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对所有的规划方案进行筛选。
4、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
①根据规划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方式、程度,以及其他 客观条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 ②评价范围:不仅要考虑地域因素,还要考虑法律、 行政权限、减缓或补偿要求,公众和相关团体意见等 限制因素。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以下两个 因素:
15.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⑴评价目的意义
对预防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促进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 ,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经 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5.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区域规划、部门性规 划、产业性规划等的实施所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和 后果进行预测评价。
对一地(土地利用)、三域(区域、流域、海域)规划 和十个专项(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 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和资源开发)规划需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GIS 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系统流图法、层次分析法、情景分析法 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 以环境影响识别为基础,结合环境背景调查、规划 的环境保护目标,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理 论分析、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初步确立评价指标,并 在评价工作中补充、调整、完善。
15.2.4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确定与环境影规响划识环别境影响评价 2、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与方法
• 在对规划的目标、指标、总体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识 别规划目标、发展指标和规划方案实施可能对自然环境(介 质)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
• 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 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影响性质识别。
1、拟定环境目标
• 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 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保护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 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 规划涉及的环境问题可按当地环境(包括自然景观、文化 遗产、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噪声、交通)、自然资源(包 括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矿产、能源、固体废物)、全 球环境(包括气候、生物多样性)三大类分别表述。
3、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 或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零方 案”影响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现状调查与分析方法 与项目评价类似,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常用方法有 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调查与监测等。
15.2.4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确定与环境影响规识划别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较为通用的指标
生物量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标、土地占用指标、土 壤侵蚀量指标、大气环境容量指标、温室气体排放量 指标、声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功能区划、水污染因 子排放控制标准等。
对于不同的规划,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也不同。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附录中对不同规划给出了可选择使用的评价指 标表述的范例。
⑶预测方法。一般有类比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法、投 入产出分析、环境数学模型、情景分析法等。
2、 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⑴规划方案主要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 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 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生态承载力的相容性分 析等)。
而区域开发 环评则定性 和定量分析
相结合
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早期介入原 则是规划环 评的精髓, 总的来说是 在规划草案 形成之前介 入;
⑴评价对象不同 ⑵侧重点不同 ⑶评价方法不同 ⑷介入时机不同 ⑸评价者不同
区域开发环 评是在区域 开发规划形 成后介入。
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2.5 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1、 环境影响预测
⑴预测要求。规划环评是评价多个规划方案,故应对 所有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
⑵预测内容。 ①影响的类型(直接的和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
可逆或不可逆的、可缓解或难以缓解的,特别是累积影 响)、范围(国际、国内、区域或局地的)和程度;② 规划方案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
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规划环评的 对象与相关 政策密切相 关,往往更 为宏观
⑴评价对象不同 ⑵侧重点不同 ⑶评价方法不同 ⑷介入时机不同 ⑸评价者不同
区域环评的 对象为开发 建设活动, 更为具体和 有针对性。
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规划环评侧 重于规划方 案的环境合 理性;
⑹ 开展公众参与。
⑺ 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
⑻ 评价结论与建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⑴ 规划分析。 ⑵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⑶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包环括境调目查标、和分评析价环指境标现。状和 ⑷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 ⑸ 针对各规划方案(包问括题替以代及方制案约)拟,议拟规定划环的境主保 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要可因行素的。推荐规划方案。 ⑹ 开展公众参与。 ⑺ 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 ⑻ 评价结论与建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⑴ 规划分析。 ⑵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⑶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⑷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⑸ 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
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⑹ 开展公众参与。 评价结论包括规划的有利影 ⑺ 拟定监测、跟踪评价响计和划不。利影响,环境影响减 ⑻ 评价结论与建议。 免措施;结合该规划实施后 环境影响的实际提出环境保 护建议。
第一类是与该规划具有相似的环境、生态问题或 共同的环境影响,占用或使用共同的自然资源的规划 ;
第二类是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生 态省(市)规划等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划。
3 、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①识别该规划所包含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直接或间 接影响到的经济活动,分析可能受到这些经济活动影 响的环境要素; ②简要分析规划方案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进 行筛选以初步确定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一是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 然资源特征,或人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
二是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
15.2.3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⑴主要工作内容
①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 问题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②生态敏感区(点)分析。 ③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