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标准化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能够节约水源和土地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设施选择、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介绍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一、设施选择设施选择是设施蔬菜栽培的第一步。
合理选择设施对于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提高至关重要。
在选择设施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地理位置:合适的地理位置能够提供充足的日照和气温条件,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2. 设施材质:常见的设施材质有玻璃、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蔬菜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材质,以提供良好的保温和透光性能。
3. 设施结构:设施结构包括大棚类型和大小。
可根据种植的蔬菜品种和目标产量选择合适的结构。
二、种植方式1. 水培技术:水培技术是一种在水中供应养分的种植方式。
通过控制水中的养分浓度和pH值,能够使蔬菜根系充分吸收养分,促进生长。
2.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管道将水和养分分配到每株蔬菜的根系旁边的种植方式。
通过滴灌,能够提供适量的水和养分,提高蔬菜的生产力和质量。
3. 通风降温技术:通风降温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设施内的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的种植方式。
通过合理的通风降温,能够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
三、管理措施1. 土壤管理:设施蔬菜栽培中的土壤管理非常重要。
应选择适合蔬菜生长的土壤,并进行土壤调理和施肥。
定期监测土壤的养分状况,适时补充养分,保持土壤的肥力。
2. 病虫害管理:设施蔬菜栽培中,病虫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应加强监测和预防,合理使用农药和生物防治剂,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 温湿度管理:合理的温湿度管理是设施蔬菜栽培中的关键一环。
应根据蔬菜的生长习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灵活调节设施内的温湿度,为蔬菜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总结起来,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节约水源和土地资源,保护环境。
灌云县大棚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施 用量 ,每 亩折纯氮 1 .9 g,比一 般 田块要减少 1 k ; 17 k ~2 g
手材料的收集 、 整理 工作 。各 级政府按 “ 折通”方式进 一 15 不足之处 油菜种植化 工多 , . 劳动力强度大 , 主要体现
在晚稻施肥上 , 利用前作油 菜枝叶还 田多 、 土壤有机质含量
5 种植两行 甜瓜 。每亩用 金都尔 5 rL兑水4 k 喷洒畦面 m, O a 0g
防除杂草 。定植前 结合 冬季深 翻亩 施优 质有机 肥 l 0~ 0 5 20k 00 g、饼肥 20 5 k 、4 9 硫酸钾 型复合肥 4 ~5 k 0 ~20 g 5/ 0 O 0 g。
采用 大 弓棚 、 弓棚 、 膜 三 层 覆 盖 。 在瓜 苗 长 出 3 片真 小 地 ~4
2 甜 瓜
产值 12 . 万元 。现 将该栽培模 式简介如 下。 . ~1 5
1 西 瓜
早春栽 培 ,头茬瓜在授粉后 2 ~2 d成熟 ,第 5 8
二茬 瓜在授粉后 3 ~3 d 2 5 成熟 。西瓜采摘后分级上市。
2 1 品种 . 在 塑 料 大 棚 内栽 培 的甜 瓜 品 种 必 须 具 备 前 期耐
亩可追施腐 熟的大 粪水和磷酸二氢钾 。甜瓜灌水原则上以控
为 主 ,不 旱 不 浇 水 。
2 4 防病治 虫 重点 防治 枯萎病 、 虫等病 虫害。 . 蚜
3 青 椒
3 1 品种 . 收稿 日 :2 0 … 1 2 期 0 9 0 2
选用 “ 江蔬 2 号” 苏椒 5 、 博士王” 洛 、“ 号” “ 、“ ( 下转 第 6 页 ) 9
1 1 品种 我县栽培 的西瓜 品种 主要有 “ . 早春红玉 ” 秀 、“
设施蔬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设施蔬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卜雅琼(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山西晋中 030600)摘要: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蔬菜种植规模与集中程度均处于上升趋势,这给生产技术提出更高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绿色种植、高产量、高质量方面。
基于此,为提高设施蔬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水平,加强育苗能力,从山西省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出发,全面分析当地设施蔬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包括设施建设、光温湿调控、茬口安排、病虫害防治等,实现设施蔬菜高效栽培、高质生产。
关键词: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0 引言在设施内完成种植、生长的蔬菜被称为设施蔬菜。
常见的设施包括大棚、温室等。
与露天蔬菜种植相比,种植人员能够控制设施内环境,提高蔬菜生产数量和质量。
作为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设施蔬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是多种现代化技术的集合体,包括资源化利用技术、土壤消毒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生物活化技术以及“三减三增”绿色生产技术等,为保证实施效果,把握技术关键是必要的。
1 地区简介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西两侧分别靠着太行山与汾河,总面积16 400 km2。
作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属太原都市核心区,山西中部城市群组成部分,山西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
与太原形成“三纵十横”路网体系。
晋中市气候四季分明,林木资源丰富,包含多种地形要素,有丘陵、山地、平原。
其中,丘陵、山地为主要地形,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当地为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干燥,以大风天气为主,夏季温度高,多降雨天气,秋季天晴,气候凉爽,冬季温度低,降雪较少。
由于受地形影响,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和东西差异比较明显,春、秋短促,冬、夏较长,西部平川的热量高于东部山区,东部山区降水多于西部平川。
2 分析设施蔬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在设施蔬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背景下,蔬菜种植人员需优化设施结构、调控设施环境、加强病虫害防控,从多个方面出发探究关键技术,进而减少生产种植工作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蔬菜产量、品质。
课题三 设施蔬菜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三设施蔬菜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研究目标研究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和优化兵团已有设施生产模式;建立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体系;集成相应种植模式下品种搭配、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环境调控技术及生育调控技术、绿色植保技术,制定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并进行示范。
2.研究内容(1)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研究基于设施环境特点,开展设施“水果型果菜+功能保健型叶菜”、“水果型果菜+精品西甜瓜”、“多茬功能保健型叶菜”、“水果型果菜+水果型果菜”等一年多茬口生产模式及果菜长季节栽培生产模式的优化研究,确定相应种植模式下品种搭配、环境调控、水肥精准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设施优质果菜、叶菜、食用菌间套作生产管理技术。
根据现有温室的环境特点,开展与之相配套的设施作物高效种植模式、设施种养结合生产模式、高效节能工厂化育苗技术和低温弱光环境条件下生育调控技术与品质提高技术研究。
(2)设施连作障碍克服及土壤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基于有机耕作原理,研究周年生产模式下豆类作物、菜用玉米、有机肥配施及生物菌肥施用技术、轮作模式对设施土壤质量培育与提升技术。
(3)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植保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诱集技术对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的引诱效果;比较各种烟雾剂、熏蒸剂对病虫害的防效;通过对设施环境调控、栽培措施、物理防控、生物及矿物源性农药等植保技术的集成,将主要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建立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制定设施蔬菜一年多茬生产技术模式,提高比较效益30-50%。
制定现有设施高效利用技术方案;制定设施土壤连作障碍调控技术规程;制定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建立100亩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
高效栽培技术蔬菜种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高效栽培技术蔬菜种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高效栽培技术——蔬菜种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蔬菜种植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优质食材的需求日益增长,蔬菜的种植也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不断探索和应用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种植蔬菜的高效栽培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一、立体种植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是一种将蔬菜种植在垂直空间上的方法。
通过利用垂直空间,可以有效地增加种植面积,提高蔬菜的产量。
该技术主要包括垂直种植、垂直支架和垂直层叠等方面。
垂直种植是指将蔬菜种植在垂直空间上,如利用墙壁、立柱等进行垂直种植,使每一块空间都能得到利用。
垂直支架则是通过搭建支架结构,将蔬菜立体种植。
而垂直层叠则是将蔬菜层层叠加,使种植面积得到最大化。
二、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在无土环境下种植蔬菜的技术,通过营养液中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不依赖土壤的栽培方式。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传播的病虫害,并且节省用水,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在无土栽培中,蔬菜的根系直接浸泡在营养液中,通过不断循环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
同时,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以直接进入根部,提供呼吸所需。
这种栽培方式不仅节省了土壤资源,还提高了蔬菜的养分吸收效率。
三、温室种植技术温室种植技术是利用大棚进行蔬菜种植的一种高效栽培技术。
温室内具有良好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能够提供蔬菜生长所需的最佳环境。
温室种植可以有效地控制气候环境,保护蔬菜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延长了种植周期。
此外,温室内还可以人为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要素,以满足蔬菜的最佳生长条件,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四、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和营养液通过管道系统,滴滴答答地供应到每一株植物根部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浇水方式,滴灌技术能够减少水分的浪费,保持土壤湿润度的均衡,提高蔬菜的养分吸收效率。
此外,滴灌技术还可以减少土壤上的氮磷流失,避免土壤养分浪费。
设施蔬菜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 丙环 唑 ) 乳油 等杀 菌剂 防治 。
42 虫 害 .
荸荠 白螟成 虫具 有趋 光 性 。 田间 悬 挂诱 虫灯 在
诱 杀成 虫 , 并加 强 田间观察 , 6 7m 发 现 5 头 以 每 6 0
上 白螟 时 , 立 即喷 洒 杀 虫单 等 杀 虫 剂 , 找 准 卵 应 或
用 淋水 洗 盐法 、 土法 、 客 电处 理 法 、 生物 防治 法等 。
施 磷 钾肥 和微 量 元 素 , 免 单施 氮 肥 。认 真做 好 结 避
球 期 的水 分 管 理 , 保 水 分 供 应 , 时注 意 及 时 防 确 同 治病 虫 害 。
2 设 施 大 棚 水 旱 轮 作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及 经 济
湿 润 状 态 催 芽半 个 月后 , 芽 长 至 5 8e 新 根 幼 ~ m。
连 作 障 碍 的产 生 涉 及 到 作 物 、 壤 、 境 等诸 土 环 多复杂 因素 , 同作 物产生 的连 作 障碍 主因也不 同 , 不 只有 坚 持 多 种 措 施 综 合 利 用 才 能 得 到 较 为理 想 的
41 病 害 .
块孵 化 高 峰期 , 狠治 第 二 、 三代 , 卵 块孵 化 高峰前 在 2 3d用 药 , 5 ~ 以 %氟虫腈 ( 劲特 )0 液 喷雾 , 锐 8 0倍 隔
3 4d 1 , — 次 连续 2 3次 。 ~
5 适 时 收 获
在广 西 ,荸荠 最 佳 收获 时 间为 l 2月 中下 旬至 春节 前 , 时荸荠 产 量最 高 , 这 含糖 量 达到 最 高峰 , 而
1 克 服 设 施蔬 菜 连 作 障 碍 的 主生盐渍 化 、 传病 害 等 日趋加 重 . 使 土
造成 蔬 菜生 长发 育 不 良。产量 和 品质 大 幅度下 降 .
《设施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温室园艺2022-0372Horticulture Talent《设施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谭占明,杜红斌,轩正英,张 锐,程云霞,张 娟,杜佳庚,马新超(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设施蔬菜栽培学》是塔里木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通过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技能考核。
文章对目前全国高校《设施蔬菜栽培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塔里木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建成的精品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培养卓越型人才的方法,为设施专业相关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蔬菜栽培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课程教学DOI: 10.16815/ki.11-5436/s.2022.07.013塔里木大学秉持“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办学特色,大力培养“下得去,留着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优秀人才。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当代设施农业的建筑工程设计、高效率园艺作物栽培、农业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等基本能力,为新疆南疆培养设施方面的颇具兵团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优秀专业人才。
《设施蔬菜栽培学》是本专业方向教育平台必修课程,本课程理论性较强,主要以课堂教学授课融合教学实习的形式开展,利用教学实践来提升蔬菜栽培技术水平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设施蔬菜生产应用推广新技术、优良品种等,融合新疆蔬菜生产具体情况,可以灵活开展蔬菜的生产管理,具有剖析和处理生产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蔬菜生产加工和管理等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应用栽培技术完成实际生产的能力,重点掌握设施蔬菜种类和特点、茬口分配、种植技术,确立设施蔬菜栽培采用的关键技术,为之后的蔬菜生产实践及其它课程奠定夯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调查分析与管理决策、机构与管理方法、表述与沟通交流的能力,具备方案策划和创新性的基本能力。
5种设施蔬菜周年生产的高效茬口模式

5种设施蔬菜周年生产的高效茬口模式随着人口增长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显。
然而,由于地区差异和季节变化,设施蔬菜生产周期的安排一直是制约其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永续无土栽培永续无土栽培是一种通过植物与微生物共生关系实现根系生长和养分供应的科技种植模式。
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改进,无土栽培已成为设施蔬菜周年栽培的重要模式之一。
常用的永续无土栽培基质有:腐木、木质纤维、蛭石等。
利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基质,植株可以在其中生长,并通过添加微生物制剂逐渐将这些有机材料转化为有机物质,以供植株吸收养分。
永续无土栽培模式有以下优势:(1)可使用多次,减少种植成本。
(2)不受季节影响,可实现设施蔬菜周年生产。
(3)便于管理和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4)生产效率高,栽培周期短。
二、卷帘-插秧双茬口模式卷帘-插秧双茬口模式是一种通过利用设施蔬菜低温季节和高温季节的环境差异,实现设施蔬菜双茬口生产的种植模式。
其具体步骤是:(1)低温季节:种植冬季蔬菜,插秧;(2)高温季节:种植夏季蔬菜,开卷帘(或将棚架拆除)。
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实现了设施蔬菜连续生产,并减少了设施利用成本。
三、水培双茬口模式水培是一种将营养液直接供给植物而非土壤的栽培方式。
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水培具有更为精准和简便的养分掌控方式,并且可以进行设施蔬菜周年生产。
水培双茬口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是:水培双茬口模式优势在于:加速蔬菜种植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消耗水分和养分更为精准,降低土壤污染和病虫害的风险。
四、热带水果-设施蔬菜双栽模式热带水果和设施蔬菜各有其不同的种植环境要求,常常成为互补性种植模式的主要方案之一。
在热带水果-设施蔬菜双栽模式中,可以种植适应丰富阳光和热带环境的西瓜、柑橘、荔枝、芒果等,以及需要更多水分和较低温度的茶叶、草莓、大棚蔬菜等,实现两种植物共生互惠,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和种植收益。
五、智慧温室茬口模式智慧温室是一种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设施温室进行环境监测和控制的新型种植模式。
设施蔬菜标准化高效栽培模式初探——以湖北省钟祥市九里乡官庭畈村蔬菜基地为例

设施蔬菜标准化高效栽培模式初探——以湖北省钟祥市九里乡官庭畈村蔬菜基地为例作者:陈德元周传宝郭征球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第19期陈德元1,周传宝1,郭征球2,李书谦3(1.湖北省钟祥市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湖北钟祥431900;2.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武汉430070;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武汉430064)摘要:根据绿色食品标准化种植要求,湖北省钟祥市九里乡官庭畈村在88个钢架大棚种植番茄等蔬菜品种,进行轮作和相应茬口安排,其产品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关键词:设施蔬菜;标准化;高效;栽培模式中图分类号:S626;S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4611-03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19.027收稿日期:2014-06-12基金项目:湖北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BBB12)作者简介:陈德元(1957-),男,湖北武穴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绿色食品的管理工作,(电话)13972884039(电子信箱)779056701@qq.com。
1湖北省设施农业和标准化状况1.1中国农业现状从2001年开始,中国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当年进口的种植业产品相当于耕地当量的1340万hm2左右。
此后每年进口新增相当于335万hm2播种面积的农产品,到2013年净进口的种植业产品相当于6733.5万hm2播种面积,如果按复种指数128%来计算,相当于耕地5494万hm2[1]。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为70%左右,30%左右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1]。
2020年中国人口将增至15亿,巨大的人口压力以及人们对农副产品日益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要求中国走适合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1.2湖北设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目前,设施农业已成为湖北省农业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8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设施农业工程各类大棚350万个,种植面积140700hm2,使用的设施装备有各类骨架的塑料大棚、追肥枪、微耕机、播种机喷灌、滴灌和植保、加温、风机等。
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

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
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是一种集中控制和管理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对空气、湿度、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因素进行精细调控,从而为蔬菜的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设施栽培又可以分为温室栽培和垂直农场栽培两种。
温室栽培是指在一个封闭的温室内进行种植,利用温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因素进行调节,达到为植物提供最佳生长条件。
与传统露天种植相比,温室栽培具有天候不受限制、农作物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品质优良等优点。
垂直农场栽培是指在设施内垂直布置多层种植槽,利用人工光源、自动化肥水供应系统等设备为植物提供最佳生长环境。
同时,通过高密度种植、精细管理等方式,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种植效益。
垂直农场栽培的优点包括节省土地资源、减少运输成本、提高食品安全等。
总的来说,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具有节水、节能、环保、高效等特点,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城市人口提供了更多的新鲜蔬菜。
大棚设施瓜果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逐渐提高。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上升,对瓜果蔬菜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人们对瓜果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渐上升,而湟中区是西宁市重要的蔬菜供应地,这就需要常年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瓜果蔬菜。
为了保证瓜果蔬菜的质量以及数量,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开展了设施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将瓜果蔬菜实现大批量上市,从而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一、马铃薯-草莓一年一茬的大棚设施高效栽培模式马铃薯设施农业选用的品种主要以青薯2号和青薯9号为主。
在种植之前要在每667平方米的土地里施加5000千克的有机肥,在3月到4月之间进行种植。
在6月到7月之间进行收获,每667平方米的田地可以产出2500千克的马铃薯,大约产值是2500元。
草莓设施农业选用的品种,主要以红颜的草莓为主。
在马铃薯收获之后,要对土地进行翻耕。
在种植之前要在每667平方米的土地里施加5000千克的有机肥,之后就立即种植草莓,8个月以后进行采摘上市。
大约每667平方米的田地可以产出大约5000千克的草莓,大约产值是50000元。
将马铃薯与草莓,运用设施农业进行一年一茬的高效栽培模式,大约合计是每667平方米产值52500元。
二、两年三茬的小麦-大葱-大白菜的高效栽培模式目前,西宁湟中区的小麦选用的品种主要有青春38号和高原438。
在对小麦进行播种之前一定要在每667平方米的土地中,施加5000千克的有机肥。
大概在3月中旬以及3月中下旬进行播种,8月中下旬的时候进行收获。
经研究表明,每667平方米的田地可以产400千克的小麦,产值大约是960元左右。
大葱选用的品种主要是西宁的白皮葱。
小麦在收获之后,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每667平米土地施加有机肥5000千克。
在9月初到9月末之间进行播种,在第2年的5月上旬或者6月上旬开始采摘并且收获上市。
大约每667平方米的田地可以产量6500千克的大葱,产值大约是6500元。
大白菜的品种目前选用山东7号,以及上海8025等等。
设施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推广的深入研究

近年来,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有了较快发展,与传统蔬菜种植方式相比,设施蔬菜技术可以克服自然环境、土壤条件等不利因素影响,通过人为调节环境,促进蔬菜良好生长,加快实现蔬菜优质高产目标。
开发设施蔬菜,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为此,应加强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推广,指导种植者科学防治病虫害,进一步提高设施蔬菜种植效益。
随着人们对食品产量和品质需求越来越高,蔬菜作为绿色健康食物,备受消费者青睐,蔬菜需求量迅速增加,其中优质无公害蔬菜品种广泛种植。
蔬菜种植户需要不断满足市场上蔬菜需求量,需提高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水平,以培育出品质优良的蔬菜品种。
一、设施蔬菜害虫防控存在的问题矮棚、大棚内蔬菜害虫,发现害虫较多,除有跳甲、蚜虫等小型害虫外,还有菜青虫等大型害虫。
分析棚内虫多的原因。
一是,防虫网孔普遍偏大,跳甲、蚜虫等小型害虫能够进入。
二是,上茬收完犁地后很快又种下一茬,上一茬菜上的害虫继续产生为害。
三是,塑料大棚通风口未安装防虫网。
二、设施蔬菜病虫害特点1、小型虫害成灾规模大设施蔬菜栽培管理强度较大,大规模发生蝗灾等大型害虫的可能性较小,主要以小型害虫为主。
其虫卵在设施蔬菜的棚室内度过寒冬,待春季温度回暖虫卵开始繁殖,具有一定的规模性。
2、病菌暴发大棚的温度通常需要严格把控,尤其是夜间大棚需要封闭保温,夜间保温造成大棚内湿度显著增加。
尽管控制大棚的温度有助于设施蔬菜生长,但是过大的湿度也为部分喜爱潮湿环境的病原菌滋长提供环境。
灰霉病是设施蔬菜的一种疾病,是潮湿环境下的一种常见疾病。
设施蔬菜需要在大棚下生长培育,这就导致潮湿成为设施蔬菜长期生长的环境,进而造成潮湿型病原菌长期困扰设施蔬菜的生长问题。
3、土传病害设施蔬菜的培育方式决定了其具有固定性强的特点,且通常情况下设施蔬菜的种植类型过于单一。
这导致设施蔬菜培育难免使用连作,而连作又会导致设施蔬菜的分泌物、病根残留增加,造成设施蔬菜生长的微生物失衡,有害的病原持续增加,最终导致病害的大规模爆发。
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

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求。
因此,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应运而生。
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是一种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先进农
业生产方式。
它采用温室、智能控制系统、LED光源等设备,能够精准控制环境条件,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在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下,蔬菜种植采用流水线作业,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通过科学施肥、灌溉和环境控制等手段,实现蔬菜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此外,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还可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生产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蔬菜。
总之,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它能够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保证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1 -。
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摘要:设施蔬菜种植是当前蔬菜种植的一种新技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蔬菜种植相比,设施蔬菜种植对于栽培技术的使用要求更高。
所以,在进行设施蔬菜种植之前,对于栽培种植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
主要介绍了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蔬菜设施栽培技术,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蔬菜;高效栽培;种植技术文章编号:1005-2690(2020)08-0053-01中图分类号:S626文献标志码:B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探析陈玲(天祝藏族自治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武威733200)设施蔬菜是现代农业种植的一种新方式,主要指的是在蔬菜种植的过程中使用现代先进的种植设施和技术,例如钢架大棚设施、滴灌浇水设施及技术等,通过现代化的设施种植技术,提升蔬菜种植的生长环境,保证蔬菜种植的质量。
现代化的设施蔬菜栽培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对于农业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地理条件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的中部地区、河西走廊的东侧,其境内海拔高、气候冷凉,大部分地形属于高原,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中心地点。
天祝藏族自治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地理气候,气候特点明显,雨水主要集中在6—8月。
另外,石羊河水系、黄河水系均流经天祝藏族自治县,给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由于拥有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天祝藏族自治县农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设施农业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为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设施蔬菜栽培种植技术分析2.1设施蔬菜种植的产地选择标准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设施农业发展有相对成熟的技术保障,而在设施蔬菜种植之前,对于种植产地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
设施蔬菜栽培对于产地选择标准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当前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蔬菜设施种植场以农业农村部NY 5294—2004标准进行选择,场地需要具备良好的土壤条件和灌溉条件,以保证蔬菜能够正常生长。
设施蔬菜立体高效种养模式

旬采收,元月上旬拉秧。 茼蒿12月上旬在菜豆行间播种,2月中旬
采收上市。
设施蔬菜立体高效种养模式
日光温室立体高效种植模式
(三)多种多收模式
日光温室一年多种多收模式,是在一年三种三收的基础上, 通过间作和套种,增加种植品种和收获次数的方法。 1、早春黄瓜间作甘蓝---夏白菜间作夏萝卜----秋延后番茄间作菜
设施立体高效蔬菜的原则
4、要使设施立体种植的作物对环境条件的 要求 尽量接近或一致。由于设施中的温湿度等环境 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两种作物对环境条件 的要求相差很大,那是不能种在一起的,因为 管理上无法两全,如果一定要兼顾的话,二者 都生长不好。
5、要能够高产高效,增产增收。要选择产量高 产值高的作物相互搭配,产品有的市场行情要 好,要有一定得规模,要发展名优特稀品种, 打出品牌,实现优质优价。
设施蔬菜立体高效种养模式
三、设施立体高效蔬菜的原则
1、要充分利用光能,提高设施的利用率。高杆与矮杆 搭配,喜光与耐弱光搭配,深根与浅根,早熟与晚熟, 生长期长的与生长期短的搭配,使太阳光能的利用最大 化。
设施蔬菜立体高效种养模式
设施立体高效蔬菜的原则
2、要避免作物种类之间的相克现象。自然界有很多有趣 的现象,生物之间有很多是相生相克的,植物之间也 是如此。植物之间的相克有直接相克和间接相克两种 情况,直接相克是一种作物的根系分泌物或者地上部 分发出的气味抑制另一种作物根系和地上部分活动的 作用,甚至有毒副作用,如番茄对黄瓜,芜菁对番茄, 洋葱对菜豆等均有相克作用。间接相克是两种作物在 吸收土壤营养的时间、种类和数量上基本相同,如果 套种在一起或者作为前后茬,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现象, 影响后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还有就是具有相同病 害的作物之间病菌能相互较差感染,如果套种在一起, 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如果将不具有相同病害的作物 种在一起,当一种作物发病时,另一种会起到隔离作 用,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研究

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的产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成为了农业需要重点研究的项目,其中包括以温室为主体的五种具有蔬菜代表性的栽培模式,和大棚为主体的三种代表性的栽培模式,以提高人们日常需求蔬菜的产量,进而产出标准条件下的绿色蔬菜,使农业生产得到良好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促进我国农业迈向更高一层次的阶梯。
关键词: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研究引言在农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相关工作人员采用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进而提高设施蔬菜的种植效果,优化白菜、番茄、黄瓜等常见的蔬菜种植模式,提高温室的利用率,明确作物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针对性的种植方法,提高设施蔬菜种植的茬口紧密的连接效果,进而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
1温室设施蔬菜栽培高效种植模式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蔬菜都是在温室中设施蔬菜高效种植的所涵盖的,例如,白菜、番茄、黄瓜等,但是,不论是哪一种设施蔬菜的种植,在种植前都需要明确作物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对作物进行合理的种植[1]。
通过品种调节措施和培育大苗移栽以及地膜覆盖栽培等方式进行科学地实施。
使温室中蔬菜种植的茬口能够实现不间断性的种植效果,进而使温室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1.1白菜、番茄、黄瓜的种植模式白菜、番茄、黄瓜这三种蔬菜,需要在一年当中的三个季节里进行高效的种植,在十月末期的时候,应将营养坨播种育白菜苗,待白菜苗长至十一月中期的时候,进行相应的移栽过程。
在移栽前应先在土壤上开三十厘米的施肥沟,在施肥沟内施入规格条件下的肥料,然后,把土壤覆盖上,按照起垄的标准规格进行起垄,每垄规定植株两行,之间的距离在四十厘米左右,由于是在冬季的时候,因此要选择抗寒、抗病,同时产量可观的春秋王、春秋霸王等品种。
并且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将种植番茄苗床以及幼苗的假植用地的面积预留出来。
时间到一月中期之后,进行番茄苗的种植,当番茄苗长到了大约十厘米高度的时候,在规格条件内进行假植,随着时间推移到三月末期到四月初期的时候,假植苗的高度也达到了十八到二十厘米的标准高度,然后将白菜进行收获,将番茄带土移植到空出来的白菜种植窝内,然后进行相应地浇水,有效地稳定番茄苗的根部,然后封膜即可。
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究

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究蔬菜的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实现蔬菜优质高效的产量是农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对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探究,并介绍几种常用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调理土壤是植物的“家园”,优质的土壤是蔬菜生长的关键。
首先,要保证土壤的肥力,可以通过施肥来达到目的。
常用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复合肥等,可根据土壤的营养需要进行选择,适量施用。
其次,要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可以通过松土、添加有机物质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
二、水分管理蔬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合理的水分管理是蔬菜高效栽培的关键。
首先,要根据蔬菜的生长需要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灌溉的频率和水量。
其次,要合理利用灌溉方式,包括地面灌溉、滴灌等,减少水分的损失。
另外,要注意防止积水,及时排除积水对蔬菜的不利影响。
三、病虫害防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病虫害防治对于蔬菜的优质高效栽培至关重要。
可以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手段。
物理防治包括覆盖网、陷阱等;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等来控制病虫害;化学防治则是采用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合理使用,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四、合理种植密度蔬菜的种植密度对于蔬菜产量和质量都有直接影响。
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并且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但是密度过大也容易导致植株间竞争激烈,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因此,要根据蔬菜的品种、生长期、生长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五、科学施肥施肥是蔬菜栽培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科学施肥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和生长期来确定不同的施肥量,并且要掌握施肥的时机,给蔬菜提供及时的养分供应。
其次,要合理选择肥料种类,有机肥和化肥可以进行配合使用,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进行选择。
六、定期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促进蔬菜的生长和分枝,调整植株的形态,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探讨

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探讨设施农业是指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人工手段构建适宜的环境条件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
在蔬菜栽培方面,设施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蔬菜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就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的核心在于控制环境条件。
设施农业通过使用温室、大棚等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为蔬菜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气候环境。
在冬季可以通过温室保温来提供适宜的温度,让蔬菜在严寒的环境下仍能正常生长。
通过控制光照条件,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水、肥、气等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设施农业中,通过喷灌、滴灌等方式进行灌溉,可以精确地控制水分的供应量和供水时间,避免水分的过度浪费和蔬菜过湿或过旱的问题。
设施农业还可以利用营养液、有机肥料等方式进行施肥,通过计量和控制需求,实现肥料的准确施用,提高蔬菜的养分供给效率。
通过设施农业技术,还可以控制温室或大棚内的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还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设施农业借助人工手段提供蔬菜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不再完全依赖于自然光和自然气候,从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降低能源的消耗量。
设施农业还可以通过利用水培、无土栽培等技术,减少农耕过程中对土壤的破坏,避免土壤污染和土壤侵蚀等问题发生。
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还可以实现蔬菜的无季节生产。
在传统的露地农业中,蔬菜的种植时间和生产周期受限于自然气候的影响,往往只能在特定的季节进行种植和收获。
而在设施农业中,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可以实现蔬菜的无季节生产,使蔬菜的供应稳定,并且可以增加一部分蔬菜的产量。
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为蔬菜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实现对水、肥、气等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蔬菜的无季节生产,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为实现蔬菜产量的提高和质量的优化,健康的种植环境的保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浅谈几种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措施

浅谈几种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措施作者:赵军来源:《吉林蔬菜》2021年第04期民以食为天,食品中蔬菜所提供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使之餐饮地位至高无上。
为优质高效生产蔬菜,生产模式多种多样。
目前温室蔬菜超高产模式只有采取无土栽培1年生以上蔬菜,例如种植番茄、黄瓜、甜椒可以实现优质高效,也是实现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较好方式。
依照无土栽培模式中科学施肥的作用给我们的思路启发,辅助以新装备和引入应用工程技术,改变有土栽培种植中的传统施肥和耕作方式,着力探讨在设施条件下利用有土栽培模式种植(1年及以上生)蔬菜以便也能实现超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取得较好的种植效果的可能性。
我国目前的设施蔬菜种植绝大多数都是有土栽培模式,播种面积占蔬菜总播种面积30%以上,实现超高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探讨蔬菜多种高效生产模式技术,积极发展农业工厂化,提高农业环境调控、超高产高效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加快农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对于新时期发展高效农业,提高乡村振兴辐射带动作用,大幅提高农业种植业综合效益水平意义非凡。
1 发展设施农业技术的巨大现实意义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都已经从战略高度审视设施农业未来发展问题。
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巩固小康社会目前的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必须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特别在人均耕地资源下降,提高现有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尤显重要。
高效设施栽培技术发展,特别是设施蔬菜超高产高效有土栽培技术进一步发展,对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效率,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具有重大作用,也是高效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设施温室无土栽培技术模式温室无土栽培具有的高产出、高品质、高效益及环境好等优势是现代农业的典范。
目前的设施有土栽培蔬菜种植模式距离现代农业目标尚有差距,探索分析无土栽培模式的优质高产高效益生产机理,摸索总结设施有土栽培超高产高效有效生产方法,这是具有较大现实意义的科学方法与思考态度。
设施农业发展较有优势的荷兰,其无土栽培番茄超高产的根本原因,是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农业生产调控系统,对于水肥、光合作用和温度、土地及空气等多种类资源具有很高的利用转化率。
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

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摘要介绍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主要包括以塑料大棚为主体的5种代表性栽培模式和以小棚蔬菜为主体的3种代表性栽培模式,以期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设施栽培;模式1塑料大棚为主体的代表性栽培模式1.1番茄—冬瓜—莴苣番茄1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2月上中旬大棚套小棚定植,用小竹竿搭“人”字架栽培,留4盘果打顶,及时清除下部老叶,4月下旬开始采收,6月中下旬结束时在地面处将秸秆剪断,将大棚膜撤除。
冬瓜于3月中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于番茄大行内,5月下旬让瓜蔓自动上架,冬瓜7月上旬开始采收,10月上旬结束。
莴苣9月初播种育苗,10月中旬定植,起初露地生长,莲座期后上大棚膜,元旦春节期间上市。
此种模式产量:番茄75.0~112.5t/hm2,冬瓜112.5~150.0t/hm2,莴苣45t/hm2左右。
1.2大椒—丝瓜—大蒜—芹菜大椒10月中旬播种育苗,2月中旬大棚套小棚定植,4月中旬开始采收,7月中旬结束。
丝瓜3月中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于大棚两侧,5月中下旬将大棚膜撤除,丝瓜蔓上大棚架,6月中旬丝瓜上市,8月中下旬结束。
大蒜种于7月初用水将其喷湿后,放入冷藏库,在4℃下冷藏15~20d,7月中下旬播种,利用丝瓜棚遮荫降温,大蒜出苗快而整齐,8月中下旬高温过后,清除棚架上的瓜蔓,大蒜露天生长,国庆节即可上市。
芹菜于8月底9月初播种育苗,于10月下旬定植,可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
产量为大椒60~75t/hm2,丝瓜30.0~37.5t/hm2,大蒜22.5~30.0t/hm2,芹菜60~75t/hm2。
1.3黄瓜—豇豆—四季豆(刀豆)—茼蒿黄瓜1月中旬大棚电热线育苗,2月下旬大棚套小棚定植,用小竹竿搭“人”字架栽培,4月中旬上市,6月中下旬结束时将根剪断。
豇豆于5月下旬套播于黄瓜行内,利用黄瓜棚架生长,7月中旬采收,8月中下旬结束。
四季豆8月底套播于豇豆行内,继续利用棚架生长,10月下旬采收,11月底前后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蔬菜标准化高效栽培模式初探作者:陈德元周传宝郭征球李书谦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19期摘要:根据绿色食品标准化种植要求,湖北省钟祥市九里乡官庭畈村在88个钢架大棚种植番茄等蔬菜品种,进行轮作和相应茬口安排,其产品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关键词:设施蔬菜;标准化;高效;栽培模式中图分类号:S626;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4611-03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19.027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Mode of Greenhouse Vegetables——Taking Guantingfan Village Vegetable Base in Jouli County Zhongxiang City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CHEN De-yuan1, ZHOU Chuan-bao1, GUO Zheng-qiu2, LI Shu-qian3(1.Green Food Management Office in Zhongxiang City of Hubei Province, Zhongxiang 431900, Hubei, China; 2. Green Food Management Office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0, China; 3.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Quality Standard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Research,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ndard cultivation of green food, 88 steel framed greenhouses planting vegetable such as tomato varieties in Guantingfan village, Jiuli county, Zhongxiang city, Hubei province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 yield,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 was increased by rotation and cropping.Key words: greenhouse vegetable; standardization;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pattern1 湖北省设施农业和标准化状况1.1 中国农业现状从2001年开始,中国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当年进口的种植业产品相当于耕地当量的1 340万hm2左右。
此后每年进口新增相当于335万hm2播种面积的农产品,到2013年净进口的种植业产品相当于6 733.5万hm2播种面积,如果按复种指数128%来计算,相当于耕地5 494万hm2[1]。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为70%左右,30%左右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1]。
2020年中国人口将增至15亿,巨大的人口压力以及人们对农副产品日益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要求中国走适合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1.2 湖北设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目前,设施农业已成为湖北省农业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8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设施农业工程各类大棚350万个,种植面积140 700 hm2,使用的设施装备有各类骨架的塑料大棚、追肥枪、微耕机、播种机喷灌、滴灌和植保、加温、风机等。
设施农业能够通过工程手段控制局部气候环境,打破季节地域界限,实现农产品的周年生产,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使农民变农闲为农忙,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光热水资源利用率,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2]。
1.3 农业标准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已经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业已形成从农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到标准化农产品的检测、加工、运输和销售等较为完整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其农业标准化全程运作不仅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推动了现代化农业的升级。
农业标准化也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标准化、专业化、一体化等生产形式,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单个经营主体的规模,另一方面还有利于集中和扩大整个产业的规模,通过建立各参与主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农业一体化组织,创造了一种新的农业聚合规模,从整体上扩大了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形成了农业的规模经济[3]。
1.4 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截至2012年底,湖北省、市、县三级财政累计投入6 970万元,建成全省100个农业“三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武汉、宜昌、恩施、襄阳、孝感、荆州等市(州),投入农业“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都在1 000万元以上。
通过强化技术标准,从源头抓起,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真正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2 九里乡官庭畈村基本模式2.1 自然环境官庭畈村位于钟祥市九里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5.9 ℃。
常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 100 mm。
年日照总时数1 900~2 300 h,年均有效积温3 700~5 600 ℃。
相对湿度68%左右,年无霜期257 d左右,为黄棕壤土。
2.2 基地基本设施流转土地7.4 hm2,其中钢架大棚88栋,面积5.4 hm2,每个大棚配备滴灌雾灌管道;灌溉水为地下水,水井2口;大棚内外配备太阳能诱杀灯4盏及频振杀虫灯14盏。
建沼气池2处,鱼塘面积1 hm2;冷藏仓库2 000 m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办公室和农业投入品仓库等实用面积6 000 m2;技术人员3人,常年生产劳动力20人。
2.3 通过绿色食品环境监测和产品认证检验2.3.1 产地环境监测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价导则》,对该村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和评价,符合绿色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2.3.2 产品检验该村申报黄瓜、青椒、番茄、青花菜、豇豆、菜豆和甜瓜等7个产品为绿色食品。
经检验,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瓜类、茄果类、甘蓝类、豆类和西甜瓜绿色食品标准要求,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2.3.3 生产投入品使用和生产过程管理1)生产投入品的使用严格执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园区内尽可能使用有机肥,利用沼气腐熟肥与土壤混合基质,应用地下膜隔离的限根槽培可满足蔬菜根际生长发育的需求,实现肥水的高效利用,解决营养失调等问题的同时,提高蔬菜的风味和营养品质。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用物理和生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是大棚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进行环境友好型土壤消毒;二是在鱼池周围安装杀虫频振灯,诱杀害虫喂鱼;三是对蚜虫、菜青虫等害虫培育天敌如瓢虫进行控制,种植苦楝树、樟树等生物厌避植物等,实现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在整个园内已形成种植、养殖食物链生态循环。
2)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种植规程》的规定,在大棚内建有蓄水池和地下管网以及喷灌、滴灌等设施,科学调节肥和水;钢架大棚具有保温性能好,避风、避雨等优点,能有效调节温、湿度,实现反季节蔬菜栽培,标准化生产。
为提高果实的品质和风味,采用产量、风味和品质兼顾的调理灌溉技术,通过控制土壤含肥量和含水量,在不同时期对番茄、黄瓜、甜瓜等植株生长发育、果实风味和产量形成提供合理的营养供给。
2.4 高效栽培模式及经济效益(以88个大棚计)为实现园区内番茄、黄瓜、甜瓜等蔬菜栽培的高产量和好品质,并适宜于观光采摘,必须根据季节性特点搞好品种搭配、高矮协调、种养结合,满足科学、立体、生态、四季和艺术性栽培模式。
2.4.1 四茬轮作:黄瓜—番茄—菠菜—大蒜(20个大棚)第1茬:春季黄瓜,品种“双优王”。
1月中旬播种,2月中旬定植,4月上旬收获。
0.067 hm2产5 000 kg,产值20 000元。
第2茬:越夏番茄,品种“粉都高产王”。
4月下旬播种,5月下旬定植,7月上旬收获。
产量4 000 kg,产值8 000元。
第3茬:秋菠菜,品种“绿菠特”。
8月上旬种植,10月初收获。
产量1 000 kg,产值4 000元。
第4茬:大蒜。
10月初播种,翌年3月上旬收获。
产量1 000 kg,产值3 000元。
合计0.067 hm2年产值35 000元,成本25 000元,纯收入10 000元。
2.4.2 三茬轮作:番茄—小白菜—黄瓜(20个大棚)第1茬:番茄,品种“粉都高产王”。
9月中旬播种,11月上旬定植,0.067 hm2植2 800株,翌年6月上旬上市。
产量8 000 kg,产值32 000元。
第2茬:普通白菜,品种“特快列车5号”。
7月初播种,撒播。
8月初上市。
0.067 hm2产量1 500 kg,产值4 500元。
第3茬:黄瓜,品种“双优王”。
8月中旬播种,8月下旬定植,9月下旬收获。
产量4 000 kg,产值8 000元。
累计0.067 hm2产值44 500元,成本32 000元。
纯收入12 500元。
2.4.3 三茬轮作:紫菜薹—番茄—黄瓜(20个大棚)第1茬:紫菜薹,品种“华红1号”。
8月20日育苗,9月15日定植。
每0.067 hm2植2 000株,1月底收获。
产量3 000 kg,产值9 000元。
第2茬:番茄,品种“粉都高产王”。
11月5日播种,2月上旬定植,每0.067 hm2定植2 800株,5月底收获。
产量8 000 kg,产值32 000元。
第3茬:黄瓜,品种“双优五(延秋黄瓜)”。
4月底播种,5月中旬定植,株行距70cm×33 cm,7月下旬收获。
产量4 000 kg,产值8 000元。
合计0.067 hm2产值49 000元,扣除成本35 000元,实际纯收入14 000元。
2.4.4 三茬轮作:青花菜—豇豆—草莓(20个大棚)第1茬:西兰花,品种“多福”。
8月15日育苗,9月15日定植,0.067 hm2定植3 500株,1月底2月初上市。
产量2 000 kg,产值8 000元。
第2茬:豇豆,品种“早产五”。
2月中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0.067 hm2定植4 000穴(双株),4月中旬开始上市。
产量2 000 kg,产值8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