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标准化栽培技集成
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

生产技术规程 作用 利于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内容 经济技术指标、
种子、选地、整地、 播种、育苗、移栽(定植) 防预低温冻害、 诊断(形态与营养)田间管理 收获贮藏。
产品质量标准化 种植业产品质量标准 作用
是对种植业产品质量性能所作的技术规定。 是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 是产品质量分级和产品质量检验的主要依据。
蔬菜标准化栽培是指在设施蔬菜作 物栽培中,对生产环境、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采用相关标准进行监督和 认证,从而生产出安全的蔬菜产品。 蔬菜栽培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这项工程的基础是相关的蔬菜标准 体系、蔬菜质量监测、追溯体系和 蔬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建设 。
种植业标准化 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种植业的 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指标
品质、外观形态、加工技术和安全卫生。
一、蔬菜标准化栽培首先要做好标准园创建
蔬菜标准园创建,就是集成技术、 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优势产区建设一 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 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 范带动蔬菜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
二、蔬菜标准园创建的内涵是什么?
目
的:通过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的样板,
四、标准化栽培要达到“五化”
一是规模化种植。 在重点区域,选择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
开展标准园创建,推进蔬菜规模化种植,发展适 度规模经营,露地蔬菜标准园集中连片1000亩以 上,设施蔬菜集中连片200亩(设施内面积)以上。
二是标准化生产
1、推广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等生态栽培技 术,减少农药用量;
2、推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农民生产行为,实现 科学安全用药;
3、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 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质量管理制度,构建产 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某县设施蔬菜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 -某县设施蔬菜新技术集成示X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 优质文档-第一章项目意义及现状分析一、项目立项的意义和必要性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值已跃居种植业第二位、地位仅次于粮食,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据农业部农情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2.73亿亩,同比增加494万亩,增长1.8%;总产量6.02亿吨,同比增加2684万吨,增长4.5%。
设施蔬菜发展更为快速、总产值比重大,2009年面积达到5020万亩,同比增加520万亩,增长11.6%;2010年面积达到5165万亩、产值6965.25亿元,占蔬菜产业的63.76%,占种植业的18.9%,相当于畜牧业的33.4%,是渔业的1.36倍,是林业的2.7倍。
全国5165万亩设施蔬菜至少可解决2580万人就业,并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约1500万个就业岗位。
根据“十二五”规划,全国设施蔬菜面积将由2010年的5165万亩增加到6100万亩以上。
在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的大力实施下,我省蔬菜产业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截止2011年底,全省蔬菜总面积发展到685万亩,总产1428万吨,产值27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9%、3.2%和2.3%,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15万亩,设施蔬菜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并提出到“十二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55%以上。
项目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使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开发农业增收潜力的需要。
推进我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和质量结构,加快农作物更新换代,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
蔬菜优质化安全生产创新技术集成

近年来,我市推广蔬菜质化安全生产集成创新技术,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产品质量均达到A级绿色蔬菜标准。
通过采用集成创新技术,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并且提高了蔬菜产品的商品性,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棚室平均亩纯收益增加1600元以上,露地平均亩纯收益增加300元以上。
一、优化栽培措施(1)选择复合抗性高及适低肥的品种。
(2)调整播期,避开病虫危害高峰。
(3)应用集约化育苗技术。
采用营养钵育苗,培育适龄壮苗。
(4)采用微灌、膜下滴灌技术,调控设施内环境。
(5)合理配置株行距,优化群体结构。
(6)深沟高畦,严防积水。
(7)协调水、肥、气、热等促控栽培技术措施,促进蔬菜作物健壮生长。
二、坚持科学施肥采用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施用配方肥和有机复合肥,禁止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和其他有毒肥料,防止超量偏施氮素化肥,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追肥。
1.增施有机肥施用有机肥不仅要足量,而且必须做到无害化。
蔬菜安全生产中能够施用的有机肥料包括以下几种:(1)商品有机肥料;(2)农家肥,包括堆肥、泥肥、饼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等。
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2.合理施用氮肥在蔬菜安全生产中优先选择施用铵态氮肥和尿素,不提倡单独施用硝态氮肥。
根据产量指标,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并采取“前重后轻”的措施,其中1/3用于基施,2/3用于追施,叶菜类、根茎类等一次性收获的蔬菜执行不少于30天的安全间隔期。
3.平衡施肥开展蔬菜平衡施肥,将传统盲目的施肥改为定量、科学的施肥,充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改善蔬菜产品品质,提高施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实现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效益。
做到氮、磷、钾和钙、镁等及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搭配,使各种营养元素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达到全价营养,避免蔬菜产品过量累积硝酸盐。
4.增施生物肥合理施用生物肥料,如根瘤菌类肥、固氮菌类肥、解磷菌类肥、解钾菌类肥等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肥效,满足蔬菜作物对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要求,减少化肥施用量。
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能够节约水源和土地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设施选择、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介绍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一、设施选择设施选择是设施蔬菜栽培的第一步。
合理选择设施对于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提高至关重要。
在选择设施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地理位置:合适的地理位置能够提供充足的日照和气温条件,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2. 设施材质:常见的设施材质有玻璃、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蔬菜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材质,以提供良好的保温和透光性能。
3. 设施结构:设施结构包括大棚类型和大小。
可根据种植的蔬菜品种和目标产量选择合适的结构。
二、种植方式1. 水培技术:水培技术是一种在水中供应养分的种植方式。
通过控制水中的养分浓度和pH值,能够使蔬菜根系充分吸收养分,促进生长。
2.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管道将水和养分分配到每株蔬菜的根系旁边的种植方式。
通过滴灌,能够提供适量的水和养分,提高蔬菜的生产力和质量。
3. 通风降温技术:通风降温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设施内的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的种植方式。
通过合理的通风降温,能够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
三、管理措施1. 土壤管理:设施蔬菜栽培中的土壤管理非常重要。
应选择适合蔬菜生长的土壤,并进行土壤调理和施肥。
定期监测土壤的养分状况,适时补充养分,保持土壤的肥力。
2. 病虫害管理:设施蔬菜栽培中,病虫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应加强监测和预防,合理使用农药和生物防治剂,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 温湿度管理:合理的温湿度管理是设施蔬菜栽培中的关键一环。
应根据蔬菜的生长习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灵活调节设施内的温湿度,为蔬菜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总结起来,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节约水源和土地资源,保护环境。
设施农业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简报

设施农业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简报
一、引言
设施农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标准化种植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本简报将介绍设施农业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方法。
二、指导原则
1. 选用优质品种: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优质蔬菜品种,确保种植效益。
2. 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规划蔬菜种植区域,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3. 科学施肥:根据蔬菜生长需求,科学配方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
4. 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确保蔬菜安全。
5. 标准化管理:制定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生产过程,确保蔬菜品质和产量。
三、实施方法
1. 设施准备:根据蔬菜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室、大棚等设施,保证适宜的生长环境。
2. 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精选、消毒、催芽等处理,提高发芽率和生长势。
3. 整地作畦:深耕细作,施足基肥,整平地面,作畦起垄,便于灌溉和排水。
4. 适期播种:根据蔬菜生长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和种植方式。
5. 田间管理:及时灌溉、除草、施肥、修剪等,保持蔬菜良好的生长状态。
6. 采收贮运:适时采收,分类贮运,保证蔬菜品质和新鲜度。
7. 记录与追溯: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对蔬菜生产全过程进行追溯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四、注意事项
1. 遵循法律法规:在设施农业蔬菜标准化种植过程中,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和种植技术。
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

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而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则离不开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就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详细讨论,介绍其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重要性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蔬菜的种植、管理和采收,以保证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稳定提高的栽培方法。
首先,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和技术操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害防治成本,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
其次,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质。
通过统一的栽培标准和规范,可以使蔬菜的品种纯度、形态、口感等方面都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提高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还可以降低农药残留和污染物含量。
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保障蔬菜的食品安全。
二、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实施方法1. 选择合适的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蔬菜品种进行种植。
2. 种植基质的调整。
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合理调整种植基质的配方,保证其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提高蔬菜的根系发育。
3. 控制灌溉和施肥。
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期和需水量,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
在施肥方面,根据不同蔬菜的养分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4. 病虫害的防治。
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间套作物、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5. 采收和处理。
在蔬菜成熟后,及时采收,并注意采收技术和方法,避免对蔬菜的损伤。
采收后,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包装,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和品质。
三、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案例以番茄标准化栽培技术为例,该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番茄品种,建立合理的水肥管理制度,并采取定植密度、覆膜栽培、支架培育等措施,同时进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
农业科技项目档案创新管理——以“设施蔬菜生态栽培技术研究集成

2019.12专题论述农业科技项目档案创新管理----以“设施蔬菜生态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5项目为例孙东文耿波张海娟(淄博市蔬菜办公室山东淄博255000)摘要:2016-2018年,在淄博市蔬菜办公室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设施蔬菜生态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项目圆满结束,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项目通过研究改善设施内小气候条件、土壤环境条件,为蔬菜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创新蔬菜精准化栽培技术,群体结构调整技术,保障了蔬菜茁壮生长发育;实施了系统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减少了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项目最终实现了设施蔬菜生态可持续发展$3年来累计推广设施蔬菜生态可持续技术104.5万亩,平均每亩蔬菜产量为8092.1kg,总经济效益7.63亿元$为系统做好本项目档案工作,我们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项目来源及研究背景档案、项目计划指标及完成情况档案、项目科技成果档案、项目工作措施档案$关键词:蔬菜;项目;科技;档案1项目来源及研究背景档案1.1项目的任务来源淄博市蔬菜办公室自2014年以来,依托“山东省蔬菜质量安全溯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产品质量问题,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蔬菜,2016年开始,双方联合开展设施蔬菜生态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工作,试图从根源上解决设施蔬菜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工作中,结合承担的省财政支持农技推广项目“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省财政“临淄区高效特蔬菜项目”“淄30设施蔬菜设项目”“淄博市蔬菜产业振兴计划”项目,深入开展本项目研究。
1.2项目的有关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设施蔬菜在我国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设施蔬菜面积&产量极大增长,广蔬菜的,的生。
同时,设施蔬菜的发展,蔬菜产业成为农的支产,农、农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设施蔬菜发展来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设施蔬菜。
大量入品,产生,量,土壤物质,结,质量,作问题$设施蔬菜产品质量高$在设施的中,生产,设施中的、寡照、高湿&氧化碳、有害气体等不利于蔬菜生$加之,不利于根系生与吸$这些不利的条件,蔬菜生发育受到较大的影响,病害发生,蔬菜健康状况较差$设作者简介:孙东文(1973-),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蔬菜优质高效新技术电话:186********;E-mail:186********@-24-专题论述2019.12施蔬菜本身生长发育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蔬菜能否持续稳定的开花结果,抵御病虫害,抵御逆境条件,关系到蔬菜产量的增加及品质的改善。
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

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是根据蔬菜生长的特点和需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化管理方法进行种植和管理的一种技术。
一、土壤准备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第一步是土壤准备。
选择适宜的土壤质地和土壤肥力,对于蔬菜生长的良好发育至关重要。
优质土壤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同时要充分考虑蔬菜对土壤的需求,如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也是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关键之一。
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具有较高产量、良好耐病性和市场竞争力的蔬菜品种。
同时要考虑蔬菜种植季节的合理安排,以充分利用气候和资源条件,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三、合理施肥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中的施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根据不同蔬菜的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配比肥料进行施肥。
蔬菜在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要根据蔬菜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以保证蔬菜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四、灌溉管理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中的灌溉管理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对蔬菜的生长至关重要。
根据蔬菜对水分需求的不同,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干旱或积水对蔬菜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五、病虫害防治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中的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灭菌处理、合理施用农药、清除病虫害源等,以减少病虫害对蔬菜的损害,并确保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六、规范管理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要求对蔬菜的生产进行规范管理。
包括蔬菜的定植、修剪、摘心、除草等工作都需要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操作,以保证蔬菜的生长和发育符合规范要求。
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壤准备、品种选择、合理施肥、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规范管理等环节的操作,不仅提高了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同时也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方案

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方案蔬菜种植按照AA省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种植,并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增加蔬菜产品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从周年生产均衡供应考虑,以淡季供应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安排茬口。
(1)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必须切实防止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质、土壤以及工业的“三废”污染),防止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污泥垃圾、粉尘的污染,对于酸雨也应有所预防。
基地的建设还必须综合考虑周围其它污染源,要求距离公路主干线50〜100m以外,基地要相对集中成片,便于规模化生产。
地下水位控制在80cm左右。
②无公害蔬菜基地各种不同土壤中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附表1所列的限值。
③无公害蔬菜基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本章第三节所列浓度值。
④无公害蔬菜基地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本章第三节所列的浓度值。
⑤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基地,要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达标后才能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2)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a、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危害、商品性好的高产优质品种。
大力开发天然新型无公害蔬菜,如:野生蔬菜、芽苗菜等。
引进推广新品种时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植物检疫的有关法规。
b、合理轮作、间作、套种。
防止同类蔬菜连作,实行水旱轮作或其它轮作方式,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 增强抗逆性;提倡与葱蒜类蔬菜间作套种,减少病虫害发生,到达不用或少用农药。
C、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播种期,避开病虫为害高峰期。
苗期加强肥、水、光、温和通风管理,降低床内空气湿度,控制病害发生。
培育壮苗并及时定植,定植前要炼苗。
d、土壤耕作及时清园,采用深耕、夏炕、冬冻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推广高垄窄畦栽培,“三沟”(畦沟、腰沟、围沟)配套,防止田间积水。
e、植株调整合理密植,搞好植株调整,利于通风透光;及时清除老、病、虫叶、病残株、虫蛀果,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条件。
蔬菜标准园规范化栽培应用技术

蔬菜标准园规范化栽培应用技术信息素诱虫板技术(简称:黄板、蓝板)黄(蓝)板是采用PE材料制成的塑料板,厚度为25—30丝,根据昆虫趋光性分为黄色和蓝色两种,在黄(蓝)色塑料板上涂上配制昆虫信息素的粘虫胶而制成,是一种新型的物理防治材料,防治原理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和信息素引诱,将昆虫诱捕粘于板上的方法诱杀害虫,具有广谱诱集、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可用于大棚内或露地栽培使用,防治方法简便、直观,对斑潜蝇、蚜虫、蓟马、苍蝇等小型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不造成农药残留和害虫抗药性。
单独使用黄板,每亩悬挂15—20张,每张使用一次可粘虫2000余支,防治效果达80%以上,每茬可减少农药施用1-2次,减少农药使用量32.8-57.5%。
因其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省外部分地区定性为生物农药类防治材料,我市植保部门也将其归类于生物农药类。
信息素诱虫板是无公害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受污染、最安全的生产和防治材料之一,在全国农业生产中被广泛推广使用。
频振式杀虫灯防虫技术(简称:灭虫灯)。
灭虫灯应用原理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等特性,选用对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光源与波长、波段引诱害虫,并通过频振高压电网杀死害虫的一种先进实用的物理防治害虫工具。
杀虫灯对大部分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诱杀效果明显,减少落卵量和虫口密度,从而减少药剂防治的次数和用药量,配合其他物理、农艺、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形成蔬菜花卉害虫综合防治体系,可达到最佳安全防效;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控制面积大,投资小,每盏杀虫灯有效控制面积可达50亩,最佳防效30亩,亩投入成本低,一次投资可连续使用4-5年;使用简单安全,操作方便 ,天黑自动开灯,天亮自动关灯,无需人工操作,较为方便。
用物理方法杀虫,无污染,对人畜无毒,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不会使害虫产生任何抗性,将害虫杀灭在对农作物的危害之前,可有效保护天敌,促进田间生态平衡,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日光温室蔬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试验

日光温室蔬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试验
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集成试验是为了推广高效的蔬菜种植技术,提高温室蔬菜的产
量和质量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试验。
通过将现有的种植技术进行整合和创新,使用日光温
室来种植蔬菜,可以有效地利用光照资源,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该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温室建设、土壤改良、肥料施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
栽培技术和管理等方面。
温室建设是整个试验的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温室的大小、形状和材料,可以创
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土壤改良是为了提高温室蔬菜的生长环境,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改善土壤
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蔬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肥料施用是保证蔬菜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供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生长和发育。
水肥一体化是指将灌溉和施肥结合起来进行管理,通过精确调控水肥比例和施肥时间,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浪费。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温室蔬菜健康生长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定期检查和防治病虫害,
可以减少产量损失和质量下降。
栽培技术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温室蔬菜生产的一种方法,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
光照等参数,调整蔬菜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管理是保证温室蔬菜正常生长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制定科学管
理办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综合以上技术和方法,进行日光温室蔬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试验,可以提高蔬菜
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024年上海市农业主推技-设施栽培青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docx

设施栽培青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十三五''以来,根据《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部署,结合上海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地产绿叶蔬菜自给率达90%的要求,本市绿叶蔬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0多万亩以上,其中上海市郊设施大棚面积达到7.5万亩以上,占常年菜地面积的1/3。
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绿叶蔬菜品种是青菜,周年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次以上,几乎占全部绿叶菜周年种植面积的1/4,上海地区青菜种植包括播种和移栽两种方式,根据生产季节不同,直播青菜主要集中在夏季,移栽青菜可大大提高换茬率,口感好、草害小,一年四季皆可采用该种植方式。
然而,在2016年以前,青菜设施内栽培和采收几乎全部依靠人工。
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增大,数量逐年减少,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青菜机械化生产迫切性和重要性日益明显。
设施栽培青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聚焦市民最喜爱、种植面积最大的绿叶菜品种青菜,打通设施大棚内(以8型单棚和连栋大棚为主)青菜生产的“耕种管收”各环节机械作业承点,节省劳动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进一步促进了设施青菜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和带动设施栽培青菜产业储延长和高质量发展。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自2018年始,依托科技兴农项目《设施栽培青菜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开展青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索,逐渐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设施内青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方案,在全市“机器换人”示范基地中挑选出3个核心示范点进行整建制推广,全程机械化示范总面积累计达到2132.6亩。
2020年,印发《青菜(设施栽培)主要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涵盖机械化耕整地技术、机械化栽种技术、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机械化收获机等,逐步在全市9个涉农区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随后,按照设施栽培青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要求在本市创建完成的46家机器换人示范基地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以点带面,近3年来,累计推广面积4万亩次。
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

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发表时间:2019-02-15T10:37:29.1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杨秀蓉[导读] 摘要:设施蔬菜是采用一种人工技术的控制方法,使蔬菜在一定的环境中,达到自然广文、环境因子都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高效的生产农业方式。
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24000摘要:设施蔬菜是采用一种人工技术的控制方法,使蔬菜在一定的环境中,达到自然广文、环境因子都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高效的生产农业方式。
通过优质高效关键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对于提高设施蔬菜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针对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作用以及应用推广方法进行以下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蔬菜;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意义;应用推广方法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从婴儿奶粉到我们生活中所食用的食品,在食用的时候都会有些担心,是否符合安全健康的食用标准。
而据了解,我国的食品中真正能够保障符合国家提出食品安全食用标准的并不多,大量的劣势食物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这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设施蔬菜优质安全高效生产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该关键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蔬菜的生产效率,更加保障了设施蔬菜的安全性,实现了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提升以及安全问题保障。
1设施蔬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作用和意义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具有高效、安全、实用、操作性强的特点,已经成为设施农业中不可缺乏的组成。
设施蔬菜现代生产技术的运用是根据蔬菜自身的自然生长规律以及蔬菜生长习性而制动的一种科学性栽培技术,有效弥补了以往设施蔬菜生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在以往的蔬菜产业生产过程中,受到外界气候、温度、土壤湿度、病虫害等问题的影响,而导致设施蔬菜产量低,部分生产人员为了防止蔬菜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大量喷洒农药,从而影响了蔬菜生产的安全性。
设施蔬菜种植标准及栽培管理

设施蔬菜种植标准及栽培管理摘要:蔬菜露地栽培模式容易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阻碍到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则可以减轻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提高蔬菜产量。
近些年来,设施蔬菜发展较为迅速,不但蔬菜批量生产得到实现,季节性、周期性供应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为保证设施蔬菜的栽培效益,需要结合各类蔬菜的特性,制定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设施蔬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耀州区处于渭北高原南缘,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
境内光照资源充足,年均日照时数在2356h左右。
降雨资源偏少,年均降雨量在554mm左右。
近些年来,耀州区结合当地环境条件,积极调整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成功建设一大批设施蔬菜基地项目,有效带动了地区民众的增收致富。
为推动设施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种植人员要充分掌握设施蔬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科学开展栽培管理工作。
1 设施蔬菜栽培管理技术1.1 品种选择只有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方可以保证设施蔬菜栽培效益。
因此,种植人员需将当地环境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科学确定蔬菜品种,保证选择的蔬菜品种具有良好的商品性、适应性以及增产潜力。
1.2 选地整地地块土壤条件直接影响到蔬菜的产量品质,因此,要科学选择设施蔬菜栽培地块。
通常情况下,栽培地块要具备疏松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能够低于10%,且具有较高地势、便捷排灌条件等优势,禁止有工业“三废”污染存在于地块附近。
播前实施整地工作,一般依据25cm标准进行深耕,充分细碎土壤,平整地表,营造利于蔬菜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1]。
1.3 种子处理为保证蔬菜种子发芽率,降低苗期病虫害发生率,播前要精细化处理种子。
以辣椒栽培为例,需将种子浸泡于55 ℃的温水中,做好搅拌工作,这样种子能够均匀受热。
再将捞出的种子浸泡于0.1%赤霉素溶液中,持续6h左右。
于28 ℃的环境中催芽处理捞出的种子,到露白种子达到50%以上比例后,播种工作即可开展。
设施番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设施番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殷建平
【期刊名称】《现代农村科技》
【年(卷),期】2022()4
【摘要】1品种选择应选用抗病、丰产、品质优良的中早熟品种,如冀番143、冀番144、冀番145;品质番茄普罗旺斯、桃太郎等。
2育苗2.1基质及穴盘选择。
基质可选用资源节约型育苗基质或商品基质,选用72孔穴盘进行育苗。
2.2播种。
(1)种子处理。
【总页数】1页(P25-25)
【作者】殷建平
【作者单位】赤城县农业农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
【相关文献】
1.设施番茄栽培管理技术
2.和硕县设施农业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及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推广
3.和硕县设施农业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及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推广
4.建昌县设施番茄标准化栽培技术
5.设施农业大棚番茄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集成示范与推广任务

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集成示范与推广任务
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集成示范与推广任务的目标是将先进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与管理模式集成,进行示范和推广,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任务包括:
1.模式集成:对各种现有的设施蔬菜栽培模式进行整合和创新,结合气候、土壤、作物特性等因素,设计出适合本地区的高效栽培模式。
2.技术示范:在示范区域建设设施蔬菜示范园或试验田,使用
先进的设施设备和栽培技术,展示高效栽培的效果和优势,吸引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参观学习。
3.培训推广: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课程,向农民和相
关从业人员传授设施蔬菜高效栽培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认识。
4.技术支持:为参与示范与推广的农民和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他们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
5.市场推广:将示范区域生产的高品质设施蔬菜推向市场,开
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消费者对设施蔬菜的认知和接受度,扩大市场需求。
6.经验总结和复制推广:及时总结示范区域的经验和教训,制
定推广方案和策略,将高效栽培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地区,扩大示范效应。
通过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集成示范与推广任务的完成,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盘山温室蔬菜生产优质高效集成技术

经济 效益 显著 。
定植 前 , 1 0月份 在 温 室 中挖 沟 埋 秸 秆上生物 菌剂 ,即做秸秆生物反应堆 。
增加少 量投入 的情况下 , 改变单 一 的种 1 亩蔬菜需 4亩耕地 的传统方式 ,使 闲 置 的土 地 得 到 充 分 利 用 。拓 宽 了增 收渠 道 同时 , 为 消费者提供优质安 全的健康 食品, 实 现 了 生 态 环 境 的好 转 。 经 过 盘 山县 的 实 践 可 以证 明 , 该 技 术 适 合 所 有 水源 的温室 区域推广。
3 . 2 蔬 菜水 产粮 食果树 立体 生态
利 用 在保 证 温室 蔬菜 生产 正常 进行 情 况下 , 3月 份 温 室 后 坡 栽 培 葡 萄 减 少 后 破土流失 。 用边坝埝种豆。 4月份以温室 后墙堆后 留下 的深沟养殖 河蟹 ,套养鲢 鱼、 草 虾 为 主 。 温 室棚 前 平 场 , 利 用 深 沟 与平场稻 田相连为养殖河蟹创造条件 。 6
3 . 5 秸 秆 生 物反 应 堆
生产 实现优 质 高效的 1 O项 集 成 技 术 , 通过 利用机械设施 与装备 、 蔬 菜 水 产粮 食果树 立体栽培 、 高抗 逆 品种 与 嫁 接 育 苗、 重视铺施 底肥 、 秸 秆 生物 反 应 堆 、 清 洁 生 产环 境 +两板 两 网 + 闷棚 、 高 效低 毒安 全农 药、 生 物 肥 及 沼 气发 酵 培 肥 地
1 集成 技术 与 实施措 施
盘 山县 地 处 辽 宁盘 锦 , 2 0 1 7年 又被 列 为全 国的农 产 品质 量安 全 示范 市 , 盘 山
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集成示范与推广任务

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集成示范与推广任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蔬菜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传统的农田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健康蔬菜的需求,因此,发展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成为了当务之急。
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是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蔬菜种植,以提高产量、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
与传统的农田种植相比,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而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采用垂直种植、层叠种植等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其次,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能够节约水资源。
传统的农田种植需要大量的灌溉水,而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采用滴灌、微喷等技术,能够精确控制水的供应,减少水的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再次,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能够实现无虫害、无草害的生产环境。
传统的农田种植容易受到害虫和杂草的侵害,需要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来进行防治,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而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采用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等技术,能够创造一个无虫害、无草害的生产环境,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最后,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能够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
设施蔬菜可以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种植,不受气候的影响,能够提供稳定的产量和高品质的蔬菜。
而且,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够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面对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的重要性和优势,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示范这种种植方式。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采用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进行种植。
同时,科研机构可以加大对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种植效益。
农民可以参观学习示范基地,学习先进的设施蔬菜种植技术,实现转型升级。
消费者也应该增加对设施蔬菜的认识和了解,主动选择这种更加高效、安全的蔬菜品种,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设施蔬菜国际标准化标准

设施蔬菜国际标准化标准设施蔬菜是指在受控环境下种植的蔬菜,包括温室蔬菜、水培蔬菜、土壤培养蔬菜等。
随着全球蔬菜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设施蔬菜国际标准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蔬菜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设施蔬菜国际标准化标准应包括种植技术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
种植技术标准包括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旨在规范设施蔬菜的种植过程,确保蔬菜的生长环境和条件达到国际标准。
质量安全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障设施蔬菜的质量安全,确保蔬菜产品符合国际贸易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土壤、水源、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促进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其次,设施蔬菜国际标准化标准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制定标准应充分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我国设施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制定标准应广泛征求设施蔬菜生产企业、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制定标准的过程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设施蔬菜国际标准化标准的实施应加强监督检查和技术支持。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设施蔬菜生产的监督检查,确保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提高蔬菜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的支持和指导,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平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设施蔬菜国际标准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蔬菜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蔬菜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立柱大拱棚
全钢架拱园式 塑料大棚
彩钢后屋面
保温后屋面
自动卷帘装备
防渗轻质 保温被
2、推广集约化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膜下灌溉 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 成研究与示范,设施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达到 2000亩,技术普及率达到90%。
集约化育苗
温室集约化育苗场景
配方施肥试验
水肥一体化 膜下灌溉
水肥一 体化技 术研究
3、病虫害绿色 防控技术
防虫网
杀虫灯
粘虫板、防虫网使用效果对比试验
膜下滴管应用对番茄灰霉、晚疫病的防控 效果
4、引进推广粉丽娜、惠满收番茄,民欣早椒、 XL103辣椒,金胚98、中研21优黄瓜等蔬菜新 品种6个,推广面积2200亩,良种覆盖率达到 95%;
其中: 1.日光温室推广秋冬茬、冬春茬两茬栽培模式, 主要种植番茄、辣椒,据调查测产,棚均产量7982公 斤,棚均产值3.12万元,总产蔬菜359.19吨,总产值 140.4万元; 2.钢架大棚推广春提早、秋延栽培模式,春提 早主要种植甜瓜、辣椒,秋延后主要种植芹菜、甘篮、 白菜,据调查测产,棚均产量2854公斤,棚均产值 6893元,总产蔬菜656.42吨,总产值158.54万元。 3.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配方施肥、 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绿色病虫害防控 集成技术2355亩,提高了温室生产效益,据调查测产, 棚均增产837公斤,棚均增加产值0.32万元,总增产优 质蔬菜1971.14吨,总增产值753.6万元,净增产值 581.68万元。
粉丽娜
惠满收
民欣早椒
中研21F
凯撒西葫芦
5、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和试验研究 (1)、钢架砖混结构拱园式日光温室设计研究。 (2)、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3)、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集成及番茄应用研 究。 (4)、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应用 研究。 (5)、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及应用研 究。
日光温室效益评价表
钢架大棚效益评价表
集成技术效益评价表
泾川县设施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
泾川县蔬菜办
王村镇完颜设施蔬菜园区
汭丰东王-龙王设施蔬菜园区
1、开展了日光温室设计、建造技术,日光 温室结构性能及产量对比分析研究;
半地Hale Waihona Puke 式日光温 室半地下式日光温室
西北二代日光温室
钢架砖混结构拱园式日光温室
钢架砖混结构拱园式日光温室
氯化镁拱圈 中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