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一、本大题4小题,共1分。

A.剽悍/长膘铩羽/急刹硕果累累/恶行累累
B.禅让/蝉联推重/崇尚暴虎冯河/冯唐易老
C.衣钵/漂泊通缉/编辑横行霸道/满脸横肉
D.知觉/角色憎恨/锃亮人才济济/悬壶济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决定组织市公安局、安全监管局、工商局、供销社等单位在全市开展“打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

C. 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完善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口口口
6.将下列文言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出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公行二三里,又遣隶回,视其所入口口口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10.阅读下面的,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寒夜次潘岷原韵
(清)查慎行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阚①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注]①阚:看。

(1)哪些诗句表现了题目中的“寒”字?(3分)
(2)尾联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4分)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驾一叶之扁舟,。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
③江流宛转绕芳甸,空里流霜不觉飞,。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三、本大题4小题,
共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儒文化的“一花二叶”
赵鹏璞
①在百家争鸣时代,儒只是“一家之言”,因而名为“儒家”。

当《论语》被编辑出来的时候,本身就有一些矛盾之处,表明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已有歧见,从而为儒学(1)的派别之争埋下了伏笔。

孟子和荀子分别基于“性善论”和“性恶论”的解读,对后世儒教与儒学(2)分裂乃至分道扬镳起着直接的肇端作用。

从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开始,为统治制度提供思想支持的官方儒教与作为传统文化主脉的民间儒学,正式开始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②儒学最早接近宗教意味,是由汉初叔孙通预备,董仲舒建功的。

汉武之后儒术得以独尊,向官方靠拢的儒家弟子成了正式的儒士。

两汉时期,儒术独尊后的宗教化,使其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真理,从而造成了思想僵化,带来诸多消极影响。

③儒术纵身跃向统治者怀抱的同时,儒学(3)并未湮没。

备受挤压的儒学,甚至从战国秦《吕氏春秋》和汉初《淮南子》诸家并存的局面中得到启发,借东汉中期道家向道教转化之时,向道教第一部经书《太平经》渗透。

《太平经》“一衰一盛,高下平也;盛而为君,衰即为民”的思想,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传承性一望可知;而其“兴国广嗣”之说,实际是儒学(4)孝道学说在民间思想中的真实反映,也因之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

④魏晋南北朝以迄隋唐,儒教先借九品中正制巩固士族地主的儒士地位,后为吸收新鲜血液,又代之以科举制,将庶族地主和其他阶层的知识精英批量转化为儒士。

科举制是个里程碑,以之为标志,官方主流的通道得以打开,儒术正式演变为事实上的儒教。

⑤而儒学,在魏晋时期通过与道家的握手而宣示对当权者的不合作,开始推崇“三玄”——《老子》《庄子》和《周易》。

易所包含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谶纬之学元素都得到极大的发挥。

但玄学是儒不是道,玄学家们所尊敬的最大圣人依然是孔子。

⑥自宋至明,儒教借越来越成熟的科举制进一步巩固了“居高声自远”的地位,与此同时,儒释道的进一步融合成就了新儒学。

周敦颐实是二程的老师和朱熹的师祖,读《爱莲说》的人,只要了解这种植物对佛教徒的意义,就不难理解其思想渊源;而其《太极图说》,无疑是对道教吸收之后的产物。

邵雍的象数之学,部分源于谶纬,部分代表科技,整体上又是民间儒学智慧的一部分。

到了陆九渊,更是极为大胆地向已具神圣意味的“六经”发出挑战,提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研究者们往往忽视儒学的另外一脉——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有坚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更有不阿王安石不附司马光、“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的苏轼等。

⑦有宋一代,最能代表儒教的,是二程、朱熹的理学。

二程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质,“天下物皆可以理照”。

朱熹则进一步提出要“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程朱认为,理规定着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它同时也是仁义礼智之理,其主要内容即三纲五常。

到了明朝,王阳明作为儒教的另一代表,传承的却是陆九渊的儒学一脉,“心即理也”,“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这些与禅学“呵佛骂祖”相类的语言,在程朱一派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

因而,阳明本人是儒教的代表,那些提倡“赤子之心”的后学,以及再传弟子中
的封建叛逆李贽等人,则应归入儒学范畴。

⑧清朝借僵化的儒教实行文化专制,使得不少学者埋首故纸堆,以校雠训诂为主的“小学”发达,民间儒学则由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所坚守传续。

同时,由元末明初以迄清末,更接近底层的儒学中,孕育出了《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被儒教视为“诲淫诲盗”、却广受百姓欢迎的四大名著。

其后,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康有为以《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新解读孔子,目的是使儒教成为国教。

他上书光绪,要求借鉴基督教之制立儒教为国教,在各乡各镇建立孔庙,规定每逢星期天在孔庙举行祭典……正所谓物极必反,反康最烈的,恰是其得意门生梁启超。

他在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后认真反思,反过来成了民间儒学的代言人。

五四运动将以“吃人的礼教”为核心的儒教付之一炬,而儒学则如凤凰般在火中涅槃,成为值得继承弘扬的传统文化精髓。

(选自2014年04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4处画线的“儒学”中含义不同的一项()(3分)
A.儒学(1) B.儒学(2) C.儒学(3) D.儒学(4)
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阿庆基“造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从以上表格,还可以看出:致命交通事故发生最多的时段,单车事故是下午六点至晚上九点,③;不论是单车还是多车,午夜零点至三点这个时段发生致命交通事故,三分之二的原因是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50字的文章。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译文】
御史中丞于成龙,巡视属下州县到高邮。

恰逢一大士绅家要嫁女儿,嫁妆准备得很丰厚,夜里却被盗贼穿墙进宅席卷而离去。

刺史没有办法破案。

于成龙就命令关上所有城门,只留一个城门放行人出入,(派)吏目守着城门,严加搜查装载物品的车子。

又出了告示,告知全城人都(按)户口各自回到住宅,等候第二天查检搜索,务必要找到赃物所藏的地方。

(于成龙)于是暗中嘱咐吏目说:假如有反复出入城门的人,就把这样的人捉起来。

过了中午捉住两人,除了身上穿的之外,并没有携带其它行李。

于成龙说:“这是真正的盗贼。

”二人不停地诡辩。

于成龙命令解开(他们的)衣裳搜查,发现外袍内还穿着两套女子衣服,都是嫁妆箱内的衣物。

原来(盗贼)害怕第二天大搜查,急于转移,但是物品太多难以携带,所以秘密地穿着然后多次(反复)(将赃物)带出城外。

另外,于公担任县令时,(一次)到邻县去。

早晨,(于公)经过城外,看见两个人用床抬着病人,盖着大的被子;枕上露出头发,头发上簪着一支凤钗,这人侧躺(在)床上。

有三四个健壮的男子在床两边跟随着,时不时轮换着用手塞(掖)被子,让(被子)压在身底,好像
怕有风吹进去。

一会儿,他们在路边歇肩,然后又让两个人换着抬。

于成龙经过后,派遣随从回去问他们,他们说是妹子病得厉害,准备送回夫家去。

于成龙走了二三里,又派随从回去,察看他们进了哪个村子。

随从尾随他们,只见那些人到了村中一所屋舍前,两个男子把那些人迎入屋内。

随从回来把所见的情况告诉于成龙。

于成龙问该县县令说:“城中该不会发生了抢劫抄掠的事吧?”县令说:“没有。

”当时朝廷考核官员的条例很严格,所以上上下下都忌讳说有盗贼,以致即使被盗贼劫杀的,也隐瞒忍耐着不敢说出来。

于成龙回到驿馆,派家中仆役细细察访这事,果然有一富贵人家被强盗抢劫了,主人也被烧烫死了。

于成龙叫他(那主人)的儿子前来,向他问明情况。

主人的儿子坚持不承认。

于成龙说:“我已替你们把大盗捕获到这里了,不是为其他事。

”这时公子才叩头哀哭,请求替死去的父亲报仇雪恨。

于成龙就去叩门见县令,派强壮的差役在四更天出城,直奔那村中房舍,捉住了八个人,一审问都认罪了。

问那病妇是什么人,强盗招供说:“那一夜我们都在妓院,所以跟妓女合谋,把抢来的金子放置(在)床上,让那妓女抱住躺着,到窝藏的地方才瓜分罢了。

”(大家)都对于成龙断案如神很佩服。

有人问于成龙是靠什么知道案情的,于成龙说:“这很容易解释,只是人们不关心罢了。

哪里会有少妇在床上躺着,都允许别人把手放进被子底下的吗?而且()着抬着走,那情势()10(1)①一二句写西风瑟瑟,落叶飘打窗户,从听觉声音的角度写出“寒”的感觉;(1分)②第四句写诗人半夜被冻醒,觉得被子单薄,从触觉的角度写出“寒”冷;(1分)③第五句写寒霜落下,惊动栖息的鸟儿啼叫飞起,从视听角度写出寒冷难耐(1分)。

(只要写出诗句,扣住“寒”分析即可)
(2)尾联虚实结合(1分),意境开阔,表现出深切的思归之情(1分)。

诗人对家乡魂牵梦萦,在梦境中亦不惧江湖阔远,定要回到家乡,这是虚写;(1分)而醒来很快写成此诗,正是心情思绪与梦境契合,这是实写(1分)。

(备注:尾联“虚实结合”非常突出,如答“想像、虚写”且分析得当,可给2分,答其它手法不给分。


14.①“一花”指百家争鸣时代孔子所创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时代1分,“儒家”1分。

“时代”可以表述为“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汉朝(秦朝)之前”等;“儒家”可以表述为“儒家学派”“儒学”)②“二叶”指为统治制度提供思想支持的官方儒教与作为传统文化主脉的民间儒学。

(“官方儒教”“民间儒学”各1分,共2分。


优秀习作:
书中自有颜如玉
今晨坐校车经过商厦时,一幅超大的化妆品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

女明星光洁的脸蛋,真担得上《洛神赋》中那句“肌若白雪,齿若含贝”。

广告牌上赫然大书“不朽的容颜”,更是让我唏嘘不已。

随着科技的发展,女人的青春靓丽似可永驻了。

各种化妆品日益塞满了女人的口袋。

为了追求不朽的容颜、不朽的青春,她们愿意打针,每天花许多时间保养,拍脸。

但,何为不朽?真正的青春是否只停留在皮相之上?
窃以为青春是一种情怀,一种状态。

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
应是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笑容;卓文君当垆美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昭君出塞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

青春,并非肤白貌美时期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是每个女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拥有的不朽。

杜拉斯八十岁时仍能笑称:“我还年轻,青春正好,及时行乐!”我私下猜想,年轻导演欣赏她的绝不是皮相,也不是那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而是杜拉斯的内在气质与精神涵养。

正是这种美质,使杜拉斯青春不朽,魅力常存。

古人劝读时,总会说:“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想,这句话用于女人身上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见过许多年华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却眼神空洞、语言乏味、满腹稻草。

她们通晓最新的时尚潮流,但对文采风骚、传统文化面色讪讪。

画家陈丹青在《草草集》中,曾因林徽因中学时代的照片而无限感慨。

当今域中所谓的“校花”们,如何与林相比?可惜林是早早去了的,否则,老年的她定是青春不朽、风韵常存的吧。

每个女人都是渴望爱与美好的天使。

青春,是她们心中永恒不变的神话。

她们追求着,从古时的胭脂水粉,到如今品种繁多的“欧莱雅”们,更有甚者竟去整容削骨。

她们读错了“青春”。

青春不是只开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

三毛说过:读一本书,你自己尚无知觉,行行字字却已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你的容颜。

女人,多读书,多思考,随着日影飞去,诗入心田,你必能“青春作伴好还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