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7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7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少)百分之几的
实际问题》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7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
几的实际问题》是一节应用题的教学。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解。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知识,能够进
行简单的分数、百分数和小数计算。

但是,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的含义,掌握求解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例,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
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困难,自
主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含义,
掌握求解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
出算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
观察、分析实例,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
理解问题,突破难点。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教学实例:展示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数量关
系,列出算式。

3.方法讲解:讲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引导学
生理解并掌握。

4.练习与拓展: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训
练。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采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步骤和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

可以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价,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一种思考和总结。

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教学手段是否有效,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等。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知识点儿整理: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概念: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或少百分之几,就是将另一个数作为基准,计算出多或少的部分占基准的百分比。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a.确定基准数,即比较的另一个数。

b.计算出多或少的部分,即目标数与基准数的差值。

c.将差值除以基准数,得到的结果乘以100%,即可得到多或少
百分之几。

3.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步骤:
a.确定问题中的基准数和目标数。

b.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即目标数与基准数的关系。

c.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求解得到结果。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
a.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如购物比较价格、比赛成绩比较等,来运
用所学的求解方法。

b.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如计算折扣、比较涨幅等。

5.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拓展:
a.可以进一步学习求多个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如求一个数比多
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b.可以学习其他百分比相关的知识,如百分数的转换、百分比的
应用等。

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注意事项:
a.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的符号,即多或少的部分是正数还是
负数。

b.在列出算式时,要清晰地表示出多或少的部分,避免混淆。

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a.通过观察实例,找出数量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b.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8.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a.通过分析实例,找出数量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b.通过练习题和拓展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9.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a.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积极的学
习态度。

b.学生能够克服困难,自主学习,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10.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学评价:
a.可以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b.可以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c.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检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学生还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同步作业练习题:
1.小明的成绩比小红多20%,小红的成绩是多少分?
(假设小明的成绩是120分)
答案:小红的成绩 = 120 ÷ (1 + 20%) = 120 ÷ 1.2 = 100分
2.一件商品原价为100元,打8折后,比原价少了多少百分之几?
答案:打8折后的价格 = 100 × 80% = 80元
少的金额 = 100 - 80 = 20元
少的百分比 = (20 ÷ 100) × 100% = 20%
3.小华体重比小明重30%,小明体重是多少千克?
(假设小华体重是60千克)
答案:小明体重= 60 ÷ (1 + 30%) = 60 ÷ 1.3 ≈ 46.15千克
4.一桶水有18升,喝掉了6升,还剩下多少百分之几的水?
答案:剩下的水量 = 18 - 6 = 12升
剩下的百分比= (12 ÷ 18) × 100% ≈ 66.67%
5.小刚的年龄比小华大15岁,小华的年龄是多少岁?
(假设小刚的年龄是15岁)
答案:小华的年龄 = 15 - 15 = 0岁(这是不可能的,应该是小刚的年龄比小华大15岁,所以小华的年龄应该是小刚的年龄减去15岁)
6.一家商店的销售额比另一家商店多40%,另一家商店的销售额是多
少万元?
(假设第一家商店的销售额是60万元)
答案:另一家商店的销售额= 60 ÷ (1 + 40%) = 60 ÷ 1.4 ≈ 42.86万元
7.小刚跑得比小华快25%,小华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假设小刚的速度是8米/秒)
答案:小华的速度 = 8 ÷ (1 + 25%) = 8 ÷ 1.25 = 6.4米/秒
8.一本书原价为20元,书店进行了8折优惠,顾客实际支付了多少钱?
答案:实际支付金额 = 20 × 80% = 16元
9.小明的身高比小华高35%,小华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假设小明的身高是170厘米)
答案:小华的身高= 170 ÷ (1 + 35%) = 170 ÷ 1.35 ≈ 125.93厘米
10.一家公司的利润比另一家公司多45%,另一家公司的利润是多少万
元?
(假设第一家公司的利润是50万元)
答案:另一家公司的利润= 50 ÷ (1 + 45%) = 50 ÷ 1.45 ≈ 34.42万元
以上是本节课的同步作业练习题,每个题目都附有答案。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
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请注意,答案仅供参考,实际答案可能会有四舍五入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