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绩效”概念衡量而得出的政府活动的效果,指政府在社 会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的效率、效能, 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 力。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探索政府绩效管理的国家之一。早在 19世纪末,由于许多城市政府腐化无能的事件被陆续曝光, 通过财政预算控制地方政府绩效的呼声便开始出现,在20 世纪初期的美国《国家市政评论》上已经可以见到这方面 的文章。20世纪40年代,在胡佛委员会的推动下,理论界 与实践部门对绩效评估与绩效预算的关注进一步提升。但 政府绩效管理的真正兴起却在20世纪70年代,此后在90 年代达到高峰。政府绩效管理的兴起,与当时美国社会的 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密不可分。
GPRA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 第一,规定了政府绩效管理的目的。 • 第二,规定了政府绩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各联邦机构的战略规划、 年度绩效计划与年度绩效报告。 • 第三,有关管理的责任与弹性的规定。GPRA特别强调通过加强管理 的责任与弹性来提高政府绩效,并对此做了专门规。 • 第四,规定了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进程。主要包括各联邦机构战略规 划、年度绩效计划、年度绩效报告的制定与提交,以及为全面推行绩 效管理而进行的试点。 • 第五,规定了GPRA自身实施的若干问题。
• 意义:将绩效管理上升到法制化的高度,在全国还是第一次,该项研究率先
参考文献
• 林鸿潮. 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述评[J]. 行政法学研究, 2005,(02) . • 赵晖. 借鉴与创新:英美等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启示[J]. 云南 社会科学, 2008,(01) . 寇博.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和启示[J]. 公共管理评论, 2007,(01) . 吴建南,温挺挺. 政府绩效立法分析:以美国《政府绩效与结 果法案》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 2004,(09) . 葛洪. 略论美国《1993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J]. 中国行 政管理, 2004,(05)
基本概念

绩效(performance)一词在英文中意为“履行”、
“执行”、“表现”、“行为”、“完成”,在管理学中 被引申为“成绩”、“成果”、“效益”,最早用于投资 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后来又被运用到公共管 理当中。
• 政府绩效(government performance)指的是运用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一)要求政府部门制定明确的长远战略规划。长远战略规 划例如 5 年、 10 年规划 ,可以使部门明确自身使命和长 远目标 ,减少部门决策时急功近利、 忽视长远利益的情况。 • (二)建立政府部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内外沟通协调机制。 在对政府部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 ,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 意见和建议相当重要 ,只有很好地平衡各个利益相关主体 的利益 ,才能真正实现政府绩效管理。 • (三)通过奖惩机制来督促部门领导重视本部门绩效。
GPRA的不足
• 首先 ,增强行政管理弹性的改革遭到了失败。为了使联邦 政府的管理更具弹性与灵活性 ,GPRA要求各联邦机构通 过不断放弃行政程序上的要求与控制来提高其绩效 ,不断 破除过度规则和繁琐程序 ,而传统的行政法治原则却要求 政府的行为严格服从既有规则、 接受程序约束。 • 其次 ,实施绩效预算的改革同样遇到了挫折。所谓 “绩效 预算”,即是将绩效评估引入预算 ,使预算不再仅仅依照法 律规定的份额进行编制 ,而是考虑各部门工作的数量、 质 量、 效率与效果 ,美国政府希望绩效预算可以成为测定行 政目标是否达到以及公共职责实现程度的一种机制。
• 再次 ,绩效管理面临着与现有国家权力体系的冲突。GPRA的实施需 要作为决策者、 执行者、 预算者、 评估者的国会与政府机构之间 , 不同性质的政府机构之间 ,以及同一系统的上下级机关之间能够进行 良好的信息沟通与协作。但强调分工、 分层、权、 制衡的美国国家 权力体系却并不利于实现这一目的 ,在它们中间 ,一个机构往往对另一 机构的工作毫无兴趣。 • 最后 ,GPRA还存在某些立法技术上的失误。比如 ,GPRA 规定的战略 规划更新周期与总统任期并不同步 ,它要求各机构在 1997 年 9 月 30 日之前提交其战略规划并至少每三年更新一次 ,则各机构必须在2000 年9月30日之前做出第一次更新。而 2000 年恰值总统大选 ,在新政府 上台之后 ,各机构的战略规划为了适应新的政策要求 ,又不得不马上再 修订一次 ,这就使得第一次修订基本失去了意义。
2
GPRA的现实制定原因
• 一、制定原因 • (1) 由于在联邦项目中的浪费和效益低下,不仅破 坏了美国人民对政府的信心,而且削弱了联邦政 府满足公众最基本需要的能力; • (2) 由于项目目标不够清晰以及有关项目绩效的信 息不够充分,联邦政府管理者在改进项目成果和 效率方面很不得力; • (3) 由于没有充分重视项目的绩效和成果,国会的 政策制定、支出决策以及项目的考察都存在着严 重的缺陷。的绩效改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 • 其次 ,GPRA明显改善了各联邦机构的战略规划与绩效评 估。在 GPRA 颁布之前 ,多数联邦机构几乎不知战略规划 为何物 ,其工作计划的时间跨度基本上以财政年度为限。 • 最后 ,GPRA以绩效协议为纽带建立了政府间的伙伴关系。 GPRA 要求通过绩效协议将工作目标层层分解 ,这使得联 邦政府与州政府、 地方政府之间 ,各联邦机构之间 ,甚 至各机构内部的关系变得更具平等的契约色彩
• (四)完善绩效数据收集系统和信息公开制度。 • (五)评价主体多元化 ,尤其重视公众满意度的测量。 政府部门提交的绩效计划应当通过人大、 上级政 府的审批 ,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建议 • (六)明确政府内部监督和管理机构的职责。 • (七)从立法的推进看 ,有必要采用 “自上而下” 与 “自下而上” 与相结合方式 ,其中自上而下的 中央立法主要解决特定部门共性问题 ,而地方立法 则侧重于特定区域绩效实践的有关问题。
宣讲人:张扬 2008073163 制作人:韦艳丽 2008073159 姚景 2008073160
内容摘要
GPRA的产生背景 GPRA的基本情况介绍 美国政府的绩效管理
《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 GPRA
GPRA的肯定与不足
1
GPRA出台的历史背景
• 美国1993年颁布的 《政府绩效与结果法》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 ,以下简称 GPRA) • 美国将绩效引入政府管理的历史由来已久 ,它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政府 绩效审计的国家 ,早在 60 年代 ,美国总审计办公室( Government Accounting Office , GAO)提出了经济性、 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 ,即 “三 E审计” 。美国政府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实行规划 - 计划 - 预算 制(planning- programming - budgeting - system , PPBS) ,到尼克松执 政时期的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 ,再到卡特时代 的零基预算(zero - based budgeting ,ZBB)以及里根和老布什政府的 全面质量管理 ( total quality manage2ment ,TQM) ,几乎每位总统在其 任职内都出台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在绩效审计实施的基础上 ,为推行 “再造政府” 计划 ,克林顿政府出台了政府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 — —《从重视过程到重视结果:创造一个花钱少、 工作好的政府》 ,副 总统戈尔领导成立“美国业绩评论委员会” (Na2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NPR) 。90 年代美国民间对政府绩效的活动逐渐发展起来 , 例如坎贝尔研究所开展的大规模政府绩效测评活动。
谢谢


《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草案)》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和哈尔滨市政 府法制办联合研制的《哈尔滨市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课题一个重要的成果。据 法制子课题组组长政法大学教授潘晓娟介绍,课题组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的 基础上起草了哈尔滨政府绩效管理条例(草案),主要从总则、绩效计划、绩 效评估、绩效信息、绩效结果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哈尔滨的政府绩效管理条例制定工作已经得到了国务院法制办的关注。国务 院法制办江凌副司长对此项立法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哈尔滨绩效管理 立法(草案)有六个亮点:一是专家学者和立法工作者共同完成,体现了理论 和实践的民主性和专业性,既是20多年政府管理经验的总结,也是最新理论 成果;二是依法制定;三是进行了基本制度的设计;四是实现绩效评估结果多 样化保证;五是扩大公民参与绩效评估范围;六是激励引导第三方评估规范化 发展。 在全国探索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工作,是目前国内首部地方性绩效管理立 法草案,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哈尔滨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而且将会对其他城市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起到良好的示 范作用。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典范
• 哈尔滨率先探索政府绩效管理立法
• “哈尔滨绩效管理立法是在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不断深 化、国内实践急需创新、哈尔滨市政府自身改革进入关键 时期的背景下开展的。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可以称 之为‘适时顺势’。”哈尔滨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取得了一 定成效,制定了《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草案)》 • 《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业经哈尔滨市第十三届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9年3月26日通 过,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 议于2009年6月12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 起施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