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合集下载

疾控中心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疾控中心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xxx疾控中心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中心各科室: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发病急、传染性很强,潜伏期10-21天,多见于儿童,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全年均可发生,尤其以冬春季为多。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水痘疫情,最大程度减少水痘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广阔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结合我中心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市水痘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为做好我市水痘的防控工作,中心成立水痘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x兼任,成员由疾控科全体工作人员组成。

负责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突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和评估分析,向发生疫情的单位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督检查;事件发生后负责启动本预案。

应急处置队伍的组成和职责依据我中心下发的《xxx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疫情发生后要全面做好水痘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等现场处置工作。

三、水痘的监测、预警㈠疫情的监测:疾控科要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水痘疫情的常规监测工作,督导检查全市学校、托幼机构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催促各网报单位,对确诊病例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消杀科对发生疫情的学校、托幼机构做好技术指导。

㈡预警指标:一个学校、托幼机构报告一例临床诊断病例或水痘病例明显超过历史同期水平;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发生1起及以上水痘爆发疫情或发生1例及以上病例死亡。

四、应急反应㈠核实疫情接到疫情报告,要根据水痘的诊断标准,对报告的病例进行核实诊断,初步确定疫情的存在,同时报告中心领导小组。

疾控中心水痘应急处置预案

疾控中心水痘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该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容易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控制水痘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2. 减少水痘对个人和集体的危害,降低疫情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提高疾控中心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疫情应对水平。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疾控中心及其派出机构在水痘疫情发生、发展、处理和结束全过程中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 组长:疾控中心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疾控中心分管领导-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责:负责制定、调整和实施水痘应急处置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 成员:流行病学调查员、消毒防疫员、医疗救治人员、信息员等职责:负责疫情调查、病例报告、隔离治疗、消毒防疫、健康教育等工作。

3. 专家咨询组- 成员: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等领域的专家职责: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报告- 当发现水痘疑似病例时,应及时报告上级疾控中心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 报告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症状、流行病学史、接触史等。

2. 病例调查- 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例的发病时间、地点、症状、接触史等。

-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病例确诊-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水痘病例。

4. 隔离治疗-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传播。

- 患者应住院治疗,直至症状消失、皮疹结痂。

5. 消毒防疫- 对病例居住、工作和学习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包括教室、宿舍、食堂等。

-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 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

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分析

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分析

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分析发表时间:2018-09-25T13:38:27.4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黄为萍[导读] 分析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

黄为萍(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43000)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接收疫苗接种的1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儿童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B组儿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C组儿童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

结果:①加强免疫后三组乙脑中和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接种疫苗后发热情况两两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较高,适合儿童接种。

关键词:水痘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该病的高发群体。

目前,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方式。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

接种疫苗,能有效避免该病。

疫苗的接种多数面向儿童。

本研究主要分析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接收疫苗接种的1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男生60名,女生90名,年龄2~7岁,平均年龄(5.2±0.6)岁。

纳入标准:①所选取的儿童年龄大于等于2岁,小于等于7岁;②儿童自愿接种。

排除标准:①儿童患过水痘和乙型脑炎;②近期接触过水痘、乙型脑炎等传染病患者;③接种时,儿童不知情。

④年龄小于2岁或大于7岁。

⑤接种的儿童无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2]。

疾控中心水痘病例处置情况报告

疾控中心水痘病例处置情况报告

疾控中心水痘病例处置情况报告18例疑似水痘病例疫情。

接报告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文兵、陈建国赴现场开展调查,经核实为4例水痘聚集性疫情,现场制定了防治措施。

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兴阳小学距护家乡场镇有学生393人,其中学前班四年级39人、五年级一班20公里,距县城约55人、一年级4645人、五年级二班15公里,该校七个年级8班,共人、二年级37人、三年级53人、40人、六年级一班35人、六年级二班35人,教师19人二、流行病学特征1、发病情况:3月30日至3月31日共计发病4人,无重症和住院病人。

2、临床症状及体征:首例陈海梅,女,6岁,兴阳小学一年级学生,于330日出现低热(未测体温)、出疹,当日村卫生室诊断为水痘。

其家长述有麻疹疫苗接种史,但针次不详,无风疹疫苗和水痘疫苗接种史。

31日县cdc对该患儿调查时其体温正常,咽部充血,以躯干为主散丘疹、疱疹、少部分结痂,面部次之。

cdc现场调查核实为4例现症病人,病例起病以低热或发热不明显,部分病例出现咳嗽、咽痛,查体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所有病例先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出现散在皮疹,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皮疹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的发展过程,调查时发现多数病例的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3、三间分布:发病时间3月30日2例、31日2例;6岁1例、7岁2例、8岁1例;男3例,女1例;一年级3例、二年级1例。

4、免疫史:现场调查时,所有病例未接种过风疹疫苗和水痘疫苗,部分家长述患儿有麻疹疫苗接种史,但接种次数不详。

三、初步诊断四、流行因素及流行趋势分析大量易感人群积聚:由于水痘疫苗是计划外疫苗,价格昂贵,农村经济较差,大多数儿童未接种过该疫苗,造成大量易感人群积聚,一旦有传染源进入,易引发水痘暴发流行。

学校人口密集,教室通风较差,学生防病知识欠缺,加之少数学生卫生习惯差,极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如果防控措施落实及时有力,疫情在短时间内会得以控制;如果防控措施落实差,疫情扩散的可能性极大。

水痘停课标准

水痘停课标准

水痘停课标准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生在儿童身上。

在学校或幼儿园中,一旦有水
痘疫情出现,学校管理者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并保护学生的健康。

因此,制定水痘停课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学校应当建立水痘疫情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
有水痘病例,应当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同时,学校应当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疫苗接种情况和疾病史,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

其次,对于已经感染水痘的学生,学校应当制定停课标准。

一般来说,水痘潜
伏期为10-21天,发病后前5天内是最具传染性的时期。

因此,学校可以根据疾病
预防控制部门的建议,对于发病学生和密切接触者采取停课措施,以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另外,学校还应当制定水痘疫情的报告和通知制度。

一旦发现水痘疫情,学校
应当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发布通知,告知疫情情况、预防措施和停课安排。

同时,学校应当配合卫生健康部门的工作,积极配合疫情调查和防控工作。

此外,学校还应当做好水痘疫情的清洁消毒工作。

水痘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学校应当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学生的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学生勤洗手、不携带病菌等良好卫生习惯。

综上所述,学校在制定水痘停课标准时,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制定停课
标准,建立疫情报告和通知制度,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加强学生的个人卫生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控水痘疫情,保障学生的健康。

北京市水痘管理规范(试行)重点

北京市水痘管理规范(试行)重点
立即电话报告本区(县)疾控中心,随后网上 直报 区(县)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以电话 方式向市疾控中心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6、疫情处理(集体单位)
散发疫情

校医或病例居住地所属地段医院预防保健科负 责病例的调查,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单位所属地段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指导采取可 行有效的综合措施,防止疫情传播。

7、疫情资料上报(集体单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区(县)疾控中心处理疫情完毕后当天报出调 查处理报告 区(县)疾控中心应随时掌握疫情动态,每天 简要上报疫情进展情况(包括新采取的疫情控 制措施和最新病例数)直至最后一例病例发病 21天后,没有出现新病例 疫情结束3天内上报结案报告 全部疫情病例个案调查表由病例居住地所属的 地段医院预防保健科填写随月报上报
发现1例病例,全年级或全楼层易感儿童作 为接种对象,病例达到5例后,全部易感儿 童作为接种对象 应急接种不考虑疫苗接种时间间隔 接种工作由单位所属的地段医院预防保健 科在发现病例后3天内完成,接种率应 ≥95%
9、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
散发、暴发和突发疫情不要求采样,但对 于某些不典型病例或特殊病例,需要实验 室确证时也可进行采样

7、疫情资料上报(集体单位)
散发疫情 :病例个案调查表随月报上报 暴发疫情 :
地段医院预防保健科在暴发疫情处理完毕后3 天内上报调查处理报告;疫情结束一周内上报 结案报告; 区(县)疾控中心接到全部报告后3天内报至 市疾控中心 全部疫情病例个案调查表由病例居住地所属的 地段医院预防保健科填写随月报上报
2、流行基本环节
传染源 :病人
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平均14天 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

水痘学校上报制度

水痘学校上报制度

一、制度背景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后症状明显,对患者及周围人群的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学校中的传播,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上报原则1. 及时性:学校发现水痘病例后,应立即上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2. 准确性:上报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报、夸大。

3. 保密性:保护患者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三、上报流程1. 病例发现(1)学校医务人员或班主任发现疑似水痘病例时,应立即隔离患者,并通知家长。

(2)疑似病例需经医疗机构诊断确认。

2. 信息上报(1)确诊为水痘病例后,学校应立即填写《水痘病例报告表》,并于24小时内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上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发病时间、发病症状、隔离措施、疫苗接种情况等。

3. 疫情监测(1)学校应密切监测水痘疫情,每日统计病例数量,定期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学校上报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提出防控措施。

4. 疫情处理(1)学校应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2)病例隔离期间,学校应安排专人负责照顾,确保患者生活需求。

(3)病例康复后,学校应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四、责任追究1. 学校未按规定上报水痘病例,造成疫情扩散的,将依法追究学校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学校医务人员、班主任未按规定采取隔离措施,导致病毒传播的,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未按规定开展疫情监测和处置的,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2020年疾控中心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pdf

2020年疾控中心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pdf

xxx疾控中心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中心各科室: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发病急、传染性很强,潜伏期10-21天,多见于儿童,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全年均可发生,尤其以冬春季为多。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水痘疫情,最大程度减少水痘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结合我中心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市水痘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为做好我市水痘的防控工作,中心成立水痘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x兼任,成员由疾控科全体工作人员组成。

负责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突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和评估分析,向发生疫情的单位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督检查;事件发生后负责启动本预案。

应急处置队伍的组成和职责依据我中心下发的《xxx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疫情发生后要全面做好水痘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等现场处置工作。

三、水痘的监测、预警㈠疫情的监测:疾控科要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水痘疫情的常规监测工作,督导检查全市学校、托幼机构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督促各网报单位,对确诊病例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消杀科对发生疫情的学校、托幼机构做好技术指导。

㈡预警指标:一个学校、托幼机构报告一例临床诊断病例或水痘病例明显超过历史同期水平;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发生1起及以上水痘暴发疫情或发生1例及以上病例死亡。

四、应急反应㈠核实疫情接到疫情报告,要根据水痘的诊断标准,对报告的病例进行核实诊断,初步确定疫情的存在,同时报告中心领导小组。

实施2剂水痘疫苗免疫程序对水痘发病的影响

实施2剂水痘疫苗免疫程序对水痘发病的影响

图 1 2008-2019 年北京市海淀区水痘发病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1. 1. 1 水痘报告病例: 2007 年 2 月,北京市制定了 《 北京市水痘管理技术规范》 [3] ,将水痘纳入规范报告 和管理。 为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对象为 2008 年 1 月 1 日-2019 年 12 月 31 日“ 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信息系 统-传 染 病 报 告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报 告 的 北 京市海淀区水痘病例。 1. 1. 2 人口资料: 2008- 2019 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海淀区常住人口数。 1. 1. 3 接种资 料: 北 京 市 免 疫 规 划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 BJIIMS) 导出的接种数据。 1. 2 接种率估算 参照文献研究中对接种率的计算 方式[4] ,该 研 究 利 用 BJIIMS 系 统 中 2008 - 2015 年 海 淀区每年的在册儿童数作为分母,以该年出生儿童的 累计疫苗接种数作为分子,计算该年出生儿童不同年 份的疫苗累计接种率。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 0 软件对数据进行描 述性统计,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检验水准 α = 0. 05。
2 结果 2. 1 流行概况 2008 - 2019 年海淀区水痘报告病例 共 29 942 例,年平均发病率为 76. 22 / 10 万。 发病率 最高的为 2008 年 ( 109. 09 / 10 万) ;最低的为 2016 年 (54. 01 / 10 万) 。 自 2012 年开始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 趋势。 调整程序 前 2008 - 2012 年 水 痘 年 平 均 发 病 率 为 101. 04 / 10 万;调整程序后 2013-2019 年水痘年平 均发病率 为 61. 62 / 10 万, 出 现 明 显 下 降。 调 整 程 序 前后,水痘年 平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 学 意 义 ( χ2 = 2 173. 687,P<0. 001,图 1) 。 2. 2 接种率评估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在册儿 童中 2008 - 2015 年出生队列第 1 剂次水痘疫 苗 累 计 接种率为 68. 64%(178 382 / 259 888) ,最高为 2015 年 的出生队 列 ( 76. 01%,18 623 / 24 501) , 最 低 为 2013 年的出生队列(64. 70%,20 815 / 32 170) ;在册儿童中 2008-2015 年出 生 队 列 第 2 剂 次 疫 苗 累 计 接 种 率 为

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暴发疫情处置

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暴发疫情处置

暴发疫情调查和处理
预防控制措施3
■ 保护易感者,分析发病与免疫史的关系,必要时 对周围易感人群实施应急接种。
预防控制措施4
■ 开展健康教育,用健康教育课、告知书、板报、 墙报、广播等各种形式让人群了解这些疾病的危 害与防制知识。要坚持正面宣传,避免发生不必 要的恐慌情绪,使之自觉配合疫情防制工作。
调查处置资料收集
■ “三联单” ■ 病例调查一览表 ■ 暴发动态表 ■ 突发事件报告记录单 ■ 突发事件现场处理记录
暴发疫情动态表
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单
■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报告单位
报告人
■ 接报人
接报时间 时 分
Hale Waihona Puke ■ 突发事件基本情况:■ 同一(单位、班级)发病(小于5例,5-10例,大于10例)
■ 如果暴发疫情达到《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 理工作规范》规定的级别(1周内一个集体机构病 例数≥10例),应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 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
暴发处理职责
■ 暴发点:专人负责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协助 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疾病预 防 控制中心做好暴发点内的调查处置工作,并 落实各项疫情控制措施。
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 暴发疫情处置
暴发疫情定义
■ 暴发疫情: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暴 发疫情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 发生较多的病例。
■ 现阶段指同一集体机构或同一居住地在短 时间内(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突然发生5 例及以上疑似或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并 有蔓延趋势。
暴发疫情定义
■ 暴发点:发生暴发疫情的集体机构或居住 地。
暴发疫情调查和处理
预防控制措施2

水痘的防控措施

水痘的防控措施

水痘的防控措施水痘的防控措施据报道:近期本市数据显示水痘病例抬头,有的医疗机构也出现年轻医务人员水痘感染聚集性发生现象。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提醒医院感染管理者,教育全体医务人员加强消毒隔离,注意双向防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一旦发生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现象,医疗机构应按照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方案》的相关规定将医院感染暴发的相关信息通过医院感染暴发上报工作平台上传至所属区、县卫生局并同时向辖区CDC报告,不得瞒报、迟报。

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4月至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发季节。

水痘潜伏期一般为两三周,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物间接传染,极易在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引起暴发流行。

目前,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控制水痘的最有效措施。

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3周,患者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

未接种水痘疫苗和接种疫苗满五年者均为水痘的高发人群。

一、水痘疾病概要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庖疹病毒初次感染时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临床特点为发热及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和痂疹。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种病原体“水痘—带状庖疹病毒”引起。

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曾患过水痘的儿童或成人潜伏再发则表现为带状疱疹。

病毒经上呼吸道侵入人体,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复制后进入血液和淋巴液,于单核巨噬细胞内第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及全身性皮疹。

临床特征:较轻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与疱疹,最后结痴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防止皮肤继发感染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在起病4天内及早采用抗病毒药物。

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防止皮疹泛化,加重病情。

因其他疾病原已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水痘病人,应尽快递减,逐渐停药。

防止水痘传播-------呼吸道+接触隔离隔离期为出疹后7天或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痴为止,对易感儿童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

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及托幼园所水痘疫情

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及托幼园所水痘疫情

中图分类号:52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7 — 8021)4— 13 0 R1. A 1 3 73(010 08 — 3 6
・调 查 研 究

20 21 09— 0 0年北 京 市 东 花市 地 区手足 口病 流 行 病 学分 析
庞 云 燕
关 键 词 : 足 口病 ;流行 病 学 ; 防 与 控 制 ; 康 教 育 手 预 健
2 结 果
2 2 2 职 业分布 : 痘患 病人 群 中小学 生 占总发 病 数 .. 水 的 5 .7 , 区托幼 园所 的水痘 发 病率 为 5 5 % , 73 % 全 . 0 小
学 水痘 发病 率 为 6 7 % , 学 水痘 发 病 率 为 1 9 % , .4 中 .2 大 学 水痘发 病率 为 16 % ( 2 。 . 3 表 )
性发病 的现象 。 参 考 文 献
3 1 从 水 痘 时 间 分 布 可 以 看 出 , 0 0年 1 . 21 0一l 2月 份 , 城 区水 痘 病 例 数 约 为 2 0 西 0 9年 同期 的 2 0 , 6 % 尤 其 自 9月 份 开 学 以来 , 区 陆 续 发 生 3起 水 痘 暴 发 该 疫 情 , 发生 多 次 水 痘 集 中发 病 的 疫 情 , 往 年 同 期 并 与 相 比, 水痘 发 病 率 显 著 升 高 。通 过 多 次 赶 赴 学 校 、 托 幼 园所 进 行 督 导 检查 发 现 , 经 历 了 2 0 在 0 8年 奥 运 保
3 痘疫 苗 的患 者 占多 数 , . 并且
在有水痘疫 苗免 疫史 的患病 人群 中接 种 时 间超过 5年 的是患病 的主体 , 但病 例分 类 以轻 型 为 主 , 有关 水 痘疫 苗的保护效果 及接种后 的发病规律 尚在研究 中。 3 4 从 水痘 的临床 分型数 据 可 以看 出 , 痘 以轻 型病 . 水 例 较 为多见 , 冬季 节学 生穿 衣较 多 , 者不 易被 及时 秋 患 发现 , 个别 学校 晨午 检工 作不 能认 真落 实到位 , 易使水 痘患 病学 生滞 留在 学 校 内 , 成水 痘 暴 发 疫 情 和 聚集 造

水痘应急预案处置技术方案

水痘应急预案处置技术方案

一、方案背景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水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但也可能影响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处置技术方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决策指导。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响应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3. 设立疫情监测组,负责水痘疫情的监测、报告和数据分析。

4. 设立防控措施组,负责制定和实施防控措施。

5. 设立疫苗接种组,负责水痘疫苗的采购、储存、分配和接种。

6. 设立宣传教育组,负责开展水痘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级医疗机构和学校应加强水痘疫情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报告。

2.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时限、报告内容和报告程序。

3.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保疫情不扩散。

4. 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传播途径和密切接触者。

5. 定期汇总和分析疫情数据,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水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对易感人群进行水痘疫苗接种,降低发病率。

3.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 加强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的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

5.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6. 对病患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五、疫苗接种1. 购置合格的水痘疫苗,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2. 建立疫苗接种登记制度,确保接种信息准确无误。

3. 按照疫苗接种程序,为适龄儿童和易感人群提供免费接种。

4. 对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六、应急响应1. 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

2. 确定应急响应范围,明确各级责任和任务。

3.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4.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水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水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水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0%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

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但以后可发生带状疱疹。

为确保我市在水痘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处理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中心成立水痘疫情处置领导小组,中心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

成员包括防疫科科长、消杀科科长、检验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健康教育科科长、应急办主任、药械科科长。

主要职责是:按照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要求,组织、指挥中心有关人员参加水痘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完善本中心水痘疫情处置技术方案;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开展水痘疫情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组织应急演练;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成立应急处置队,分管副主任任队长。

成员包括防疫科、消杀科、检验科、健康教育科、办公室、应急办、药械科工作人员。

主要负责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健康教育等现场处置工作。

各科室职责是:防疫科:负责水痘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出处理方案;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撰写处置报告。

消杀科: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指导开展消杀灭工作;指导应急处置队员的个人防护;对消杀灭效果进行评价。

检验科:负责采样检验。

健康教育科: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办公室:负责应急车辆安排、通信联络等后勤保障工作。

应急办:协助带队领导及有关科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药械科: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保证应急物资的采购和供应。

以上科室人员不足时,中心主任可从其它科室抽调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二、启动确认本方案在发现水痘暴发流行或市卫生局认为应启动时,经中心主任批准,应急队应尽快赶赴现场开展流调处置工作。

关于水痘传染病预防通知

关于水痘传染病预防通知

关于水痘传染病预防通知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你们好!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向大家发布此预防通知。

一、水痘的基本情况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 1-2 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 10-21 天,发病较急。

在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1-2 天后,开始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

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

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在为期 1-6 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一般不留瘢痕。

但如果发生继发性感染,则可能会留下疤痕。

二、水痘的危害水痘虽然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

而且,孩子患病期间需要隔离治疗,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水痘的预防措施1、接种水痘疫苗这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

建议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或接种剂次不满 2 剂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2、注意个人卫生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以免感染病毒。

3、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对家庭和学校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尤其是孩子经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桌椅、床铺等。

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4、避免接触水痘患者如果身边有水痘患者,应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如果孩子所在的班级或学校有同学患水痘,应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隔离观察。

5、增强免疫力鼓励孩子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四、学校的预防措施1、加强晨检学校会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及时发现疑似水痘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北京市平谷区一起水痘爆发疫情的调查

北京市平谷区一起水痘爆发疫情的调查

部 门应 上下 协调 , 密切 配 合 , 时 反馈 信息 , 好 流腮 及 做
防控措 施 , 效 防止 疫情 进一 步扩散 。 有
参 考 文 献
[1 李 立 明 , 侣 元 . 行 病 学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 施 流 北 人
2 4, 4— 3 00 2 9.
4 对 策与 建议
4 1 切实 加强计 划免疫 工 作管理 , . 提高麻 腮风 疫苗 接
种 率 ; 真实行 凭接 种 证 入学 、 托 制 度 , 证 适龄 儿 认 入 保
童 能够 及时接 种疫苗 。
苗 纳入第 一类疫 苗 , 对小 学 1 6年级 及初 中 1年级 并 ~
学生 进行 了麻腮 风疫 苗 的查 漏补种 工作 , 此后 , 该县流
小学 校及托 幼 园所相 对 集 中 , 病较 多 , 此 , 发 因 学生 及 托幼 儿童将 成 为今后 流腮控 制 的新重点 。
散 流行 ,0 6年 4月 4日起 , 20 北京 市对该县 提供 麻腮风
免 费疫苗 , 别对 发 生暴 发 疫情 的 3所学 校 进行 了应 分 急免疫 接 种 , 在采 取 应 急 免疫 接 种 措施 2 1d后 , 新 无 病例 出现 。 自 20 06年 9月 1日起 , 北京 市将 麻 腮风 疫
发 病人 数 、 校师 生人数 、 学 班级 数及教 室环境 等情况 。
例 ) 现将 调查结 果报道 如 下 。 ,
12 实验 室方法 .
作者简介: 立芹 , 管医师, 张 主 主要 从 事 免 疫 预 防 工作 。
酶联 免疫 吸附试验 , 依据 赛润 水痘
IM抗体 检测 试剂 盒说 明书 , 测 水痘病 毒 抗 体 ( 京 g 检 北

水痘疫苗预防2~5岁儿童患水痘的免疫效果评价

水痘疫苗预防2~5岁儿童患水痘的免疫效果评价

水痘疫苗预防2~5岁儿童患水痘的免疫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1-05-12T13:06:22.0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作者:陈丽岩[导读] 分析水痘疫苗预防2~5岁儿童患水痘的免疫效果。

方法:择取本区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儿童100例(研究组)以及未接种水痘儿童100例(对照组),在组内根据水痘感染率,将研究组中的12例水痘作为A组,对照组中的45例水痘作为B组。

陈丽岩(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兴 102600)【摘要】目的:分析水痘疫苗预防2~5岁儿童患水痘的免疫效果。

方法:择取本区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儿童100例(研究组)以及未接种水痘儿童100例(对照组),在组内根据水痘感染率,将研究组中的12例水痘作为A组,对照组中的45例水痘作为B组。

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出疹和脱痂用时以及病程疗效。

结果:研究组感染率12.00%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水疱数量≥30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和水疱其余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疹和脱痂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程和疗程短于对照组,两组具有差异性(P<0.05)。

结论:对2-5岁年龄段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感染率降低明显,同时接种水痘疫苗后的水痘患儿病程更短。

【关键词】水痘疫苗;2~5岁;免疫效果;预防价值前言2-5岁阶段的小儿,本身机体免疫不足抵抗外界细菌侵害,从而感染水痘几率极高。

患有水痘的小儿通常会发烧24-48小时[1],最初反应为红色斑疹以及丘疹,在几小时后斑丘疹会迅速变为液体疱疹[2]。

同时水痘在未结痂前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且疱疹瘙痒,如一旦触碰抓挠将影响颜部面容,另外如不积极的进行处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生命安全[3]。

疾控中心水痘应急演练方案

疾控中心水痘应急演练方案

随着季节变换,水痘疫情进入高发期。

为提高我中心对水痘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检验和完善水痘疫情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提升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处置。

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应对水痘疫情的强大合力。

4. 提高公众对水痘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三、演练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四、演练地点XX市XX区疾控中心及模拟疫情发生地点五、演练组织1. 领导小组:由中心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下设应急指挥部、现场处置组、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毒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2. 参演人员:各科室业务骨干、新进人员、志愿者等。

六、演练内容1. 疫情发现与报告:模拟发现水痘病例,及时报告上级疾控中心和相关部门。

2. 现场处置:开展病例调查、采样检测、隔离治疗、消毒等工作。

3. 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病例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 消毒: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5. 宣传教育: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6. 舆情监测: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1. 接报疫情:模拟发现水痘病例,立即报告上级疾控中心和相关部门。

2. 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处置:开展病例调查、采样检测、隔离治疗、消毒等工作。

4. 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病例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5. 消毒: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6. 宣传教育: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7. 舆情监测: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8. 总结评估: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八、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要熟悉演练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

医院水痘上报管理制度

医院水痘上报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医院水痘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以及与医院相关联的第三方服务人员。

三、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瘙痒等症状。

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

四、上报程序1. 发病监测:各科室应加强水痘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报告感染性疾病科。

2. 确诊报告:感染性疾病科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后,应在24小时内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

3. 逐级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接到确诊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调查与处理: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疫情进行调查,制定防控措施,并监督实施。

五、防控措施1. 隔离治疗:对确诊患者实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为出疹后7天。

2. 环境消毒:对疑似病例和确诊患者的病房、卫生间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3. 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如出现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

4. 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5. 疫苗接种:鼓励易感人群接种水痘疫苗,提高免疫力。

六、责任追究1. 对未按规定上报水痘疫情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2. 对因工作失误导致疫情扩散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3. 对因违反本制度导致水痘疫情蔓延,给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伤害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院将更好地应对水痘疫情,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为构建和谐医院环境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停课 – 多个班级发生疫情时,建议全校或全园停课
• 处理措施
– 传染源管理 – 消毒:包括使用何种消毒剂、消毒频率、方式、
由谁操作等、事件进展过程、接种情况、隔离 病人、
– 采样情况、送样情况 – 实验室检测结果(如有) – 各种措施落实情况、其它预防措施等
• 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的俗称,又叫“火眼”。是由于 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 的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 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之皮疹, • 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可有低热或不发热。 • 口腔内可见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
等处为多,偶尔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此点与 疱疹性咽峡炎不同,溃破后成浅溃疡,于1周内自愈。局 部淋巴结多不肿大。皮疹可先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圆 形或椭圆形,约3-7mm,较水痘皮疹为小,质较硬。皮疹 出现于手脚为多,掌、背均有,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 偶见于躯干。皮疹数目少的仅有几个,多至几十个。
• 该病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2小 时~24小时发病。
• 临床表现为眼刺激症状,刺痛、砂砾 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 睑水肿,睑 、球结膜高度充血,流出 黏稠的白色或黄色分泌物。病情一般 比较轻微,大部分也可自行痊愈。患 者只要经过适当治疗,可于7-10天内 痊愈。
• 主要是在公共场所或家庭中接触传染。主要 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眼睛分泌物,或通过玷污 了的手指、衣服和其他物品,包括与别人共 用眼部化妆用品或外用眼科药物传播。如接 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 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 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社区广泛传播, 造成流行或暴发。
• 1、及时发现病人
加强晨检工作。一旦发现眼部红肿、 眼结膜充血等症状病人立即到正规医疗机 构作进一步诊治。所有现患病例都须经医 院或者社康中心进行诊断治疗和在家进行 隔离治疗。
• 2、隔离或相对隔离病人
病人不适宜继续上学,以免传染他 人。同宿舍病人的毛巾、洗脸盆等洗脸用 具应严格隔离使用。
• 3、消毒
• 该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全年均有散发, 每年的夏秋季(7-11月)是高发季节,如 果出现高水平流行,可导致集体单位(幼 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社区)的暴发 流行。
• 一个市以下行政区发病数可达数千, 一个城市的病例往往可以达到几万或 几十万之多。可造成一个城市停课、 停产、停市,给人民生活、工作和社 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任何职业和年 龄均有机会感染此病,尤以五岁以下 儿童最易发病。
卫生部,2008
• 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 染病管理。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 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 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 24小时内
• 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 诊断病例”两类。
• 备注要求
– 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 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
– 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 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的同一宿舍或 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 内有5例以上患病,并有手足口病相关症 状
• 卫办疾控发〔2006〕65号《关于印发学校 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 行)》的通知》
• 预防水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预防重症 • 阻断传播
• 勤晒被褥 • 勤开窗通风 • 勤打扫卫生 • 勤洗手(老师+孩子) • 勤巡视 • 勤检查
幼儿园里怎么防水痘 ——第二招早“识别”
• 自愿自费 • 应急接种
幼儿园里怎么防水痘 ——第四招“发生疫情及时处置”
• 早报告 • 早处置 • 早控制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 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 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 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 死亡。
水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怎么一下子就这么多 小伙伴病了???
• 潜伏期长 • 管理不到位
• 晨午检落实不到位 • 不会早期识别 • 日常性防控措施落实不到家
幼儿园管理中会遇到的问题2
• 潜伏期长 • 管理不到位
• 传染源管理不善 • 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学校管理中会遇到的问题3
郁闷!不是打过水痘疫 苗了么,怎么还会得水 痘
柯萨奇病毒 10
A组的16、4、5、7、9、
13 型;
B组的2、5、
埃可病毒
肠道病毒71型
以柯萨奇病毒Al6和肠道病毒 71型最常 见
➢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 ➢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 ➢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 ➢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落实专人每天对公共场所门把手、 楼梯扶手、课桌、课椅等进行消毒。对病 人使用的用品和接触的物品也须进行消毒; 流行期间,应避免去游泳池游泳。病人的 密切接触者在接触病人后要及时清洗和消 毒双手; 校医在接触病人后,也应及时清 洗和消毒双手。
• 皮疹早期出现低热者约占半数。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
•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 – 临床表现
• “临床诊断”病例:
– 有相应临床表现, – 排除其他疾病
•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 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 肺衰竭、肺水肿等
• 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 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 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 疫情发生后2小时内向市CDC电话报告 • 报告内容
– 途径 – 时间 – 地点 – 例数 – 其他相关情况
• 最后一例病例痊愈后最长潜伏期(7)内无 新发病例
• 隔离后?
• 传染源的管理
– 自发病起隔离2周或症状完全消失
• 划定疫点、疫区,落实消毒处理措施 • 保护易感人群
– 加强健康教育 – 学校、幼托机构达到暴发标准时,应建议相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