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烈面中学高2019级入学化学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D-2 O-16 Na-23 Mg-24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2019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活动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行为不符合今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A.微热
B.加入适量氧化铜
C.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D.加水
E.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27.一定条件下,H2O2在水溶液中发生分解反应:2H2O2 2H2O+O2↑,反应过程中,测得不同时间H2O2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c(H2O2)/(mol/L)
0.80
0.40
0.20
0.10
附赠材料
必须掌握的试题训练法
题干分析法
怎样从“做题”提升到“研究”
题干分析法,是指做完题目后,通过读题干进行反思总结:这些题目都从哪几个角度考查知识点的?角度不同,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是变化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单纯的“做题目”上升到“研究”,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做题效率才能不断提高。具体来说,题干分析法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4)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酒精B.四氯化碳C.甘油D.醋酸
26.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__。
②正极反应式为__。
③放电时 向__(填“正极”或“负极”)移动。
(2)废电池中的锌皮常用于实验室制氢气,废锌皮和纯锌粒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大的是__,若用过量的纯锌粒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
第四步,尝试分析题目特色。这道题跟考查同一个知识点的其他题目相比,有什么巧妙之处,出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关键步骤在哪里?
我们要争取从做题上升到读题。在做了一定量的题目后,不要再做题,而是读题。读后把以前归纳的这一套方法用来思考题目,在头脑中过一下,然后看看答案。如果对了就可以通过,如果不对,就要重点对待。这样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和做题效率。
8.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B. 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的转化为SO3
C. 为了提高SO2 转化率,应适当提高O2的浓度
C. 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11.已知A(s)+2B(g)⇌3C(g),下列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
A.恒温恒容时,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
B.消耗2molB的同时生成3molC
C. 2v(B)=3v(C)
D. A、B、C三种物质共存
我们需要做哪些题,做多少题
试题训练法是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是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盲目地做大量的习题而不去深入思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把自己搞糊涂。那么,哪些习题值得一做呢?
第一种是涉及教材知识的重点题。例题是课本中最重要的题,做例题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其次,与教材中重点有关的练习题也是必须做的,这些题涵盖了教材里的主要内容。
(1)A分子的电子式是__;C的结构简式是___。
(2)在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填序号)。
(3)B和D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方法主要有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
(5)可用于鉴别B、D和甲的一种试剂是__。
25.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0.05
(1)该反应__(填“是”或者“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该分解反应0~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为__mol/(L·min)。
(3)加入0.1mol的MnO2粉末于50mL过氧化氢的溶液中(密度为1.1g/mL),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放出 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__;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_。
A. 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C点
B.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C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最大
D.Δt1=Δt2时,生成H2的物质的量:AB段小于BC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6分。
23.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
(2)比较d、e常见离子 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
(3)画出x2d2的电子式:__。
24.“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A和甲。A是气态烃,甲是液态烃。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化为羧酸。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①的实验操作名称_________及玻璃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的名称_____________,用到的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
A. 气态氢化物 稳定性:HX>H2Y>ZH3B. 非金属性:Y<X<Z
C. 原子半径:X>Y>ZD. 原子序数:Z>Y>X
21.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
1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C.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 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20.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 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14.某原电池总反应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组成及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Cu
Zn
Cu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B. 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 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22.在一个不导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g)和H2O(g),一定条件下使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第一步,弄清考查范围。题目无非就是知识点的应用,任何一道题都是考查一个知识点的,或者是一个定理的应用,或者是推论的应用。做完题目后首先要弄明白,这道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
第二步,掌握出题意图。命题者是怎样将知识点转化为这道题目的?包含哪些思想方法?怎样给出条件?隐藏了哪些条件?想考查什么?大家应该弄清楚。
A.积极推进“煤改气”等改造工程
B.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实施秸秆禁烧,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Na2O2B.NaOHC.CaBr2D.HF
3.与“自制蒸馏水”原理相仿的是
A.煤干馏B.石油分馏C.石油裂化D.石油裂解
6.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2NaCl(熔融) 2Na+Cl2↑
B.MgO+H2 Mg+H2O
C.Fe3O4+4CO 3Fe+4CO2
D.2HgO 2Hg+O2↑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菜籽油浸泡辣椒涉及萃取知识B.玻璃容器可以长期盛放各种酸
C.用氨作制冷剂是因为氨极易溶于水D.将废电池深埋,可防止重金属污染
12.把0.6mol气体X和0.4mol气体Y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X(g)+Y(g)⇌nZ(g)+3W(g),测得5min末W的浓度为0.1mol·L-1,又知以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则n值是
A.2B.3C.4D.6
13.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D. 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C.CaCl2的电子式: D.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B. 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第二种是关于难点的练习题。与课堂上老师特意强调的难点部分相关的习题一定不能放过。难点部分通常也是难懂的地方,不弄懂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且,如果你在平时的训练中只做那些没有难度的习题,你的能力仅得不到提高,而且时间久了还会让你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成就感和新鲜感就更不用提了。
第三种是关于疑点的练习题。这里的疑点就是自己还没有弄懂的地方。这个环节的问题不解决,很容易造成学习“欠债”的现象。所以,有关这方面的习题训练一定不能放过,应该坚持去做。对于自己一看就会的题目,以后就不要再做了,这说明这个题目的知识点你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等到考试前再复习一下就可以了。对于那些不懂或者费了很大劲才做出来的题目,要在题目前面做个记号,把这个题目作为重点进行理解,加深记忆,直到一看见这个题目就知道解题思路的熟练程度,才说明你彻底把这个知识点掌握了。
CuCl2
ZnCl2
ZnCl2
A.AB.BC.CD.D
15.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H2O和D2OB.尿素[(NH2)2CO]和氰酸铵(NH4CNO)
C.金刚石和足球烯(C60)D.苯和甲苯
16.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C9H10
B. 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C. 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D. 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的同位素
18.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B 乙烯、甲烷、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 纤维素、聚乙烯、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第三步,归纳解题框架。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框架写出来,包括该类题型的已知条件、所求结果、基本解题步骤等,并牢牢记住。以后遇到同类题目就可以按照这个解题框架准确地把题目做出来。
比如,关于分解因式的题目,有同学归纳出三个思想步骤第一,分解因式一共有几种方法?第二,这道题适合哪一种
第三,按照对应的分解因式法解题。其他的如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等题目,也可以归纳出相似的解题思想模式。
4.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A.NH3B.Cl2C.CO2D.NO2
5.放射性元素的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使得这些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A.电子B.中子C.质子D.原子核
此外,同学们在日常做题时不要讲究做了多少题目,而应关注自己真正理解了多少个知识点。一味追求题目数量,对提高学习成绩是没有多大的帮助的,适度即可。
每位同学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课程内容的程度也不同,训练的内容要有所区别。不要见到题就做,也不要见到难题就不放。应该说,做题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题目才是最好的。
C.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17.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kPa的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B. 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