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以《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高中生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前科学概念研究”(课题批号:16B21N3ZJ7)研究成果。
[摘要]近年来,过程性评价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以《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为例,实践运用纸质记录本、自评与互评、提交文件形成电子学档这些过程性评价的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纸质记录本;自评与互评;电子学档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12-0028-02
新课改在课程评价方面强调“立足过程,促进发
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处理好教学与评价的关系对促
进学生发展尤为重要,教师如能处理好评价,可以使自
己的教学变得高效而有序,使学生对学习更加具有主动
性、充满兴趣。
近年来,过程性评价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
欢迎,因为相比传统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具有全面、
可持续、及时、深入、灵活等五个方面的优点。
下面,笔者以《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为例,展示自
己如何在教学中利用过程性评价,主要形式有纸质记录
本、自评与互评、提交文件形成电子学档。
教学背景:在这节课之前,经过几堂课的学习,学生
已经掌握了制作演示文稿的一些方法,如插入图片、声
音、视频、超链接、自定义动画等操作。
本节课将是一个
综合的作品制作课,即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一
个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作品。
一、导入
教师播放PPT《美丽江苏》,同时配合讲解。
二、复习、分
析
快速复习插入图片、声音、视频、超链接、自定义动
画等操作。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请学生到教师机上进行操
作演示,教师对踊跃展示或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及时记
录。
对于普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一般要教好几
个班级的信息技术课,而每个班级一周只有一节课,要
认识每一个学生,实属难事。
因此,笔者准备了一个记录
本,由几张A4纸打印好装订起来,每一页的内容如下
表。
分析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学生思考讨论,最终得出答案:封面标题页、正文
页、目录页、封底总结页等。
每周的信息技术课,教师都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
录,评价为A、B、C、D四个等级,A为优秀,B为良好,C
为一般,D为较差。
当然,有时教师并不能对所有学生进
行及时记录,如“课堂表现”,只能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学
生立马进行评价,第一列的“机号”可以方便教师根据学
生所坐的机器号快速找到学生,避免学生答完问题后,
教师询问其姓名的麻烦。
另外,平时上课,教师通过极域
电子教室,会发现有学生偷偷上网的情况,教师也可及
时记录在记录本的“课堂表现”上;“作业”这一列,则是
每个学生都要记录的,几乎每一堂信息技术课都有作
业,笔者要求学生通过极域电子教室提交电子作业,课
后查看教师机中学生提交的作业,逐一打出等级,并挑
出一些特殊案例,在记录本上做标记,留着下节课时展
示给学生共同探讨。
记录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
效果,对表现好的学生是一个激励,对表现不理想的学
生是一个鞭策,教师可从记录本上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变
化。
三、布置任务,小组合作
师:接下来,我们将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制作《美丽南
通》演示文稿。
如果老师提供的素材不够用,可自行到网
上下载。
学生活动:打开教师发送到学生机上的“美丽南通”
文件夹,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明确作品要表达的主题,利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
——
—以《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为例
江苏南通市北城中学(226011)王佳莉
机号姓名
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
课
堂
表现
作业
课堂
表现
作业
课堂
表现
作业
课堂
表现
作业
1王俊杰
2曹雨欢
3陈璐
4戴是竹
5董李佳
6冯单烨
7葛培培
8顾沁
9黄晶晶
10林欣
初一(3)班电脑房座位表
根据主题确定自己制作演示文稿时的内容模块,以及各个模块的先后顺序、展示内容等,并为各个模块取一个小标题。
小组成员讨论之后,每个组员开始各自制作演示文稿,并保存到FTP 各班各自对应的文件夹中。
最后,请一个组员上台演讲,展示制作成果。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课,它涉及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等,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较为复杂。
笔者设计了一份评价表。
评价规则表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每个模块结构合理(10分)
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演示汇报
汇报作品时语言准确、生动(5
分)汇总分值
思想性作品内容可以清晰、准确地表达主题(10分)
作品的表现形式较为新颖、构思精巧(10分)
创造性
作品可表达个性、具有想象力(10分)
相应的操作技术运用准确、恰当(15分)
技术性准确运用对应素材(图片、
文字、视频等)表达作品主题(15分)
作品整体布局合理、美观(15分)
艺术性作品中图文并茂,色彩的搭
配、艺术字的运用及图形的处理与主题呼应(10分)通过此评价表,学生自己、小组成员、教师都可对学生的作品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交流展示
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做出评价,通过交流展示活动,让其他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在这个环节中,不可能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得到展示,但是每个学生都通过FTP 将自己的作品提交到各班各自对应的文件夹中。
该文件夹便是学生的电子学档,当中存有学生每一节课的作品或作业,教师在课后可登录FTP 查看学生的电子学档。
该电子学档还有许多妙处,如教师在查看完学生的作品后,可用记事本文件写出学生作品的优点及存在问题,也可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最后存放到学生FTP 对应的文件夹中,待下节课时,学生便可看到教师的记事本文件,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样,学生也可通过FTP 查看别人的作品;一个学期下来,教师可通过电子学档看到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中的变化情况。
以上是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使用的一些过程性评价方法。
通过这些过程性评价,让许多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大大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反思,懂得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责任编辑
陈剑平)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已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
的时代,它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承担着缩小城乡差距,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任务,同时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各学科知识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
几年前,笔者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吴家澍的讲座,感受颇深。
他说,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这堂课的知识,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了解其中的文化。
也就是说,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学会广义备课,拓展学科视域,让这堂课对学生启示无穷。
任何一门学科就好比一棵大树,它可以分为叶和果实———知识层面;树干———思维、思想方法;树根———文化。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把这三者融入其中,以学为中心,我们就要巧妙地选用素材,让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了解其中的文化,发现信息技术还是一个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能用到的工具。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中,巧妙选择素材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习内容更加丰富。
一、巧
用游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学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关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说明兴趣对于学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跟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和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的巧妙选择
浙江义乌市大陈镇初级中学(322000)骆欢欢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巧妙选择素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宽容、感恩的心,让
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素材;兴趣;感恩[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8)12-0029-0圆。